1. 首頁
  2. 人工智慧

可怕的人工智慧散文

可怕的人工智慧散文

昨天下班路上聽“得到”對《必然》這本書的講解,其中有談到人工智慧對人類的影響,我的認知也因此被重塑,並引發進一步思考。

之前我對人工智慧的態度多少有些恐慌,甚至覺得“可怕”。為什麼恐慌?恐慌從哪來?恐慌就從一篇篇說未來70%的工作將會被人工智慧所替代的文章中來。

70%的工作被取代,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我們的飯碗要被這些人工智慧給搶了!有段時間,我還為此認真地想過我現在的工作會不會被人工智慧取代,結果發現很大機率會。這能不恐慌嗎?可恐慌又能怎麼辦,並不清楚下一步要怎麼做,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因此,對於人工智慧“恐慌”的'認知底色一直存在著。

此外,我可能也受了科幻電影的影響,給人工智慧勾勒出來的形象,不僅是能打敗李世石的可以深度學習的程式,更是要與人類對抗、意在取代人類的怪物。

好在聽了昨天的講解,讓我發現自己的想法過於幼稚,也因此消解了恐慌。

講解裡提到,人類對於人工智慧的恐慌其實有些盲目,因為很多工作其實交給人工智慧去做更合理,比如不斷搬起重物、一天24小時無休工作、採摘水果、打掃衛生等等,這些工作雖然一直都是人類自己來做,但並不等於說這些必須、只能由人類來做。如果把這些工作交給人工智慧,他們不僅能做得很好,也可以把人類從這些重複性的機械勞動中解放出來,去從事更有意義更有價值的工作,發揮人類優勢,去做那些人工智慧還做不來只有人類可以做的事。

這一點我很認同,比如掃地這件事,一直都是自己做,可又覺得每天把時間花在這上面有些浪費。但有了掃地機器人後,它掃它的地,我看我的書,雖然笨拙了點,但相當輕鬆地就把我從掃地這件事上解放了出來。

而我們之所以對“被人工智慧搶飯碗”感到恐慌,是因為存在這樣一個隱形假設——只有工作才有飯吃,一天不工作就一天沒飯吃。但事實並非如此,隨著經濟發展物質越來越豐富,打個不嚴謹的比方,從前工作一天換來的報酬可能只夠解決一餐溫飽,在《瘋狂原始人》這部電影裡,全家人從早忙到晚獲得的食物也只夠解決一頓早餐,而現在工作一天也許已夠解決全家人一週溫飽,那未來說不定工作一天可夠一個月,甚至一年的。在物質越來越富足的大背景下,同等時長的工作可獲得越來越高的回報是大機率事件。

想象一下,當汽車、洗衣機剛被髮明時,馬車伕和洗衣工估計也恐慌的很,因為他們賴以生存的飯碗即將被這些笨重的傢伙給搶了,自己和家人會不會因此被餓死?

結果呢,他們應該沒有被餓死,因為他們可能開了洗衣房或者當了汽車司機,重新有了新飯碗,和以前一樣好好地生活著。哦不,應該比以前更好了,因為他們再不用整天彎腰在水池前洗一天的衣服了,再不用坐在馬車上風吹日曬顛簸著趕路了。

所以,人工智慧並不可怕。李世石是被AlphaGo打敗了,但這並不影響人類攜手人工智慧共同探索圍棋奧秘,由人機對抗變成人機對話。

可見,對人工智慧的恐慌,其實是來源於“對立”,把人工智慧看成了人類的對立面。如果把人工智慧看成是人類的助手,是不是如虎添翼?未來,在人工智慧的參與下,人類是不是可以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一切值得期待。

最後講解提到,在未來,最有競爭力的人無疑是與人工智慧密切協作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