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計算機軟體

計算機軟體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探究論文

計算機軟體技術課程教學方法探究論文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從學生、老師、課程和硬體四個角度進行分析,其次討論了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的教學改革,希望能夠在相關領域做出理論貢獻。

關鍵詞】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教學

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深入發展,不單單是計算機專業人員才能夠參與到計算機軟體的設計與開發,計算機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到各個領域。很多系統軟體與應用軟體由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來使用,越來越多的軟體需要非計算機專業人員來設計與開發。因此,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的開設對於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提高軟體設計與開發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全國各高校都開設了這門課程,以此來適應廣大非計算機專業人員學習軟體設計與開發的需要。

1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1.1學生方面

C語言作為軟體技術的基礎課程在大學一年級開設,以C語言程式設計的學習是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的基礎,大多數學生C語言基礎較差,學生掌握比較困難,C語言本身的概念多而複雜,對於初次接觸程式設計的學生來說太抽象。多數學生感到C語言程式學而無用,沒有真正掌握程式設計的精華及程式設計技巧,不知如何用C語言程式來實現,在學習了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的有關知識後,難以抓住重點,還會覺得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知識點多,二者不具有內在聯絡。

1.2老師方面

擔任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的教師感覺這門課程非常難教,對程式設計和除錯技巧等實踐性較強的部分則往往只是點到為止,教師在組織課堂教學時大部分時間都花在基本概念等的講述上,分配給該門課程的實驗教學學時很少,分配給課程的教學學時數也較少,然而課程教學內容很多。

1.3課程方面

課程覆蓋範圍廣泛,內容多,對學生是一個挑戰,要在短的時間內學好所有的內容,教學的時間非常有限,該課程的學時一般是54學時,學時數的限制,給教學帶來一定的難度,要把各部分的內容綜合到一門課程中去,對於計算機專業而言,軟體工程、資料庫技術、作業系統、資料結構4個部分,都是單獨的一門課程,但是現在都集中到這一門課程進行學習。

1.4硬體方面

雖說當前各個學校都不斷地改善實驗條件,不斷地增加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投入,但仍然沒有更多的自由上機實踐時間提供給學生,實驗室也不是開放型的,不能有效的保證同學們的上機學習時間,仍存在實驗室不夠用等情況。

2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的教學改革

筆者根據從事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教學的經驗,闡述自己對該門課程教學的幾點體會,分析在教學中嘗試了一些改進的教學方法,對這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

2.1分主次且有偏重的課程內容

計算機網路程式設計、資料結構、作業系統、軟體工程,是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內容體系,大多數教學方法導致學生最後根本沒有掌握軟體設計的一般方法,引起重點不突出等問題,通常很多老師為了趕進度將學時硬性平均分為若干部分,再加上該課程學時數的限制再加上內容繁多,這樣就會使得學生接受效果不佳。針對這一情況,應當有偏重的實施這門課程的教學,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就是課程內容分主次,在教學進度分配時進行適當的調節。具體方法就是不按書本設定獨立擊破,穿插一些章節的內容,以C語言課程內容為主線。在開課時,適當的複習C程式設計中的結構體與連結串列部分,對資料組織結構和演算法思想的理解,立足於對問題的抽象理解,理解和掌握變數、指標、儲存單元等概念及其相互關係。資料結構部分對軟體設計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適當增加對資料結構部分的時間。同時還應當偏重C語言的內容,其他幾個方面為次,以C語言為主,在學習最後做小專案時引入軟體工程和資料庫的內容。

2.2運用任務驅動的教學模式

任務驅動是一種建立在建構主義教學理論基礎上的教學模式,能夠使學生透過完成任務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教師將要講授的知識蘊含於任務之中,巧妙地設計教學任務。學生的學習過程應該成為教學過程的主要方面,學生是教學過程的主體。設計有效的驅動“任務”,在以任務為主線,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教學中至關重要。探究解決的方法,在教師的引導下提出問題,或自己提出要解決的問題,促使學生為了完成任務,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與學習積極性,蘊涵了所要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經過精心設計的任務。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完成相關知識的建構,自己掌握學習進度和主攻方向可以根據已有的認知結構。當解決了一個問題後,激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強烈的好奇心和滿腔的熱情驅使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他們最終完成總任務,成就感驅使他們提出新的問題。

2.3強化實踐教學,建立開放實驗

緩解課內上機學時少的矛盾,必須建立開放性的實驗室,還必須增加學生業餘自由上機時間,除了儘量提高實驗的課時數外,必須把理論課和實驗課結合起來講解才能培養學生的能力。對於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這門實踐性特別強的課程,去繼續探索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使學生能夠有的放矢,適當予以啟發指導,進行合理控制,教師對學生所提出的問題,完成各個階段的設計任務,學生透過個人的理論學習、操作訓練、任務實施,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思考時間,參照實驗學習指導計劃,引導學生的學習方向,提示實現方法,結合具體的任務目標進行分解,教師提出系列任務目標。

2.4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使學生如何設計該類軟體有一個基本思路,如何去解決問題,方向明確、思路清晰,知道如何去思考問題,提高學生的軟體設計能力。使得學生對整個過程進行全方位的啟發,對常用的`軟體設計方法可以從“拿到題目”、“如何分析”、“如何解決”、“最後具體程式實現”有全面的瞭解,可以利用更多的課時來對學生的思維方式進行引導,在介紹完基本概念和語法知識後進行引導。在以往的計算機課程的教授中,培養出來的學生在上機時就會不知從何下手,忽略對能力的培養,比較注重概念、語法的講解。

2.5結合多媒體教學

許多高校進行多媒體教學僅僅停留在靜態顯示的層次上。應當提高教學效率,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效果形象、生動、直觀,很好的利用多媒體動態顯示的優點來進行教學,根據該課程的特點進行多媒體。透過多媒體的動態方式,許多難理解的問題就會迎刃而解了,顯示能夠讓學生有直觀的感覺和清晰的認識。

3結語

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課程是一門理論和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是理工類類非計算機專業一門非常重要的計算機基礎課程。為了能夠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軟體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本文根據當前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的方法。

參考文獻:

[1]楊曉潔,黃欣案例教學法在《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廣西農學報,2013,23(3):64~66

[2]袁東鋒,杜恆案例與任務驅動教學法在軟體開發課中的實踐[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2,28(4):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