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和烏鴉》課堂教學實錄範文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童話,講一隻狐狸用奉承話騙取烏鴉一片肉的故事,說明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課文共6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講狐狸看到烏鴉嘴裡叼著一片肉,饞得直流口水。第二至五自然段具體講狐狸是如何一次又一次地奉承烏鴉,使烏鴉一步步地失去警惕,最後受騙上當的。第六自然段,講狐狸騙到肉後跑掉了。課文透過三次對話,形象地表現了狐狸的狡猾和烏鴉的輕信。對話時狐狸和烏鴉的神態生動地表現了它們的心理變化。
教學目標: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讓學生懂得喜歡聽奉承話容易受騙上當的道理。
教學重點:
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教學難點:
理解狐狸說的三次話及烏鴉受騙上當的原因。
教學過程:
師:在大森林裡,住著這樣一對鄰居:一隻好吃懶做,而又狡猾的狐狸。一隻長醜,叫聲難聽,但喜歡聽奉承話的烏鴉。這一天,它們湊在一塊兒,會發生什麼事兒呢?(出示烏鴉和狐狸的圖片)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狐狸和烏鴉》這篇童話故事。
板書課題 5 狐狸和烏鴉
生:學生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你有什麼疑問?
生1:我想知道烏鴉和狐狸是好朋友嗎?
生2:我想知道烏鴉和狐狸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
師:這幾個問題,老師都可以給你們解答。你們是想讓我告訴你們呢,還是你們自己到書裡去找答案?
生:自己從書裡找答案。
師:好,孩子們,讓我們開啟書,一起去讀書瞭解,注意老師對你的讀書提示。
(課件出現:讀書提示:1、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標好各自然段的序號。)
師:現在放聲自讀,開始吧!
生:學生自己讀書。
師:學生自讀時,不斷提醒學生 “自己讀自己的”、“再讀一讀生字,自己讀”。
師:透過讀書你知道了什麼?
生:老師我知道了狐狸和烏鴉不是好朋友。
生:老師我知道了烏鴉上了狐狸的當。……
師:哎呀,看來同學們書讀的不錯,並且也有了不少的收穫。現在老師考考你,如果你能準確讀出下面詞的字音,那你就舉手。(大螢幕將陸續出示字詞)
師:(烏鴉)你來。
生:烏鴉。
師:讀得很準,請你領大家讀一下。
生1:領讀“烏鴉”。
師:你來。
生2:洞裡。
師:注意這個 “裡”是輕聲,領讀“洞裡”。
(過度語:“你來”、“請你”、“好,接著往下看,你來”、“聲音真響亮”、“注意前鼻音”、“讀得很準,特別注意了‘差’的聲調,一起來”……)
(如果在讀詞時出現有讀錯時:“哎呀,對嗎?”、“有問題了,你來”。)
師:下面請你們呀自己讀一讀這些詞,提醒自己,特別讀準帶點字的字音,開始。(出示:所有詞語)
生:齊讀詞語。
師:我聽了,發現大家都能提醒自己讀準字音,那麼我們就帶著這些詞再回到課文中去,我想邀請咱們這個大組同學和我一起來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的同學一邊聽,一邊想這段告訴了我們什麼?
師和一組學生一起讀書。
師:謝謝你們,你們給大家開了個好頭,
師:透過讀書我們已經知道狐狸在什麼地方幹什麼?
生:狐狸在樹林裡找吃的。
師:狐狸來到大樹下(出示課件:狐狸和烏鴉一個在樹上,一個在樹下),看到了誰?
生:看到了烏鴉。
生:看到了一隻叼著肉的烏鴉。(出示課件:一隻叼著肉的烏鴉)
師:“叼”是什麼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嗎?
生:進行表演。
師:這時狐狸出來了,(出示課件:狐狸)這隻狐狸已經好幾天沒有吃東西了。它看到烏鴉叼的肉時,會怎樣想?(出示課件:“狐狸會想些什麼?”)
生:這下可好了,省得我出去找東西吃了。
生:好香的肉,我一定要弄到手。
生:我餓的肚子咕嚕咕嚕直叫。這麼香的肉,可不能讓烏鴉吃了,我一定要把肉騙來。
師:狐狸心裡是這樣想的,又有什麼樣的反應呢?
生:饞的直流口水。
師:(出示課件:狐狸直流口水)“饞得直流口水”是什麼意思?你能表演一下嗎?
師:請同學們看著圖片,齊讀最後一句話。(“狐狸饞的'直流口水。”)
生:狐狸饞的直流口水。
師:狐狸那麼想吃這片肉,後來是怎樣弄到肉的呢?請同學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2、3、4、5自然段。(讀的時候,可以用“——”劃出狐狸說的話。用“~~~”劃出烏鴉的反應。——課件出示)
生:自由讀書劃句子。
師:小組討論一下,狐狸說了幾次話?分別是怎麼說的?烏鴉有什麼反映?
生:分組進行討論。
師:狐狸說了幾次話?
生:3次。
師:第一次狐狸是怎麼說的?
生:親愛的烏鴉,您好嗎?
師:學生回答時。
板書:第一次 您好嗎?
師:烏鴉有什麼反應?
生:烏鴉沒有回答。
師:課件改變“沒有回答”幾個字的顏色。
同時板書:沒有回答
師:狐狸第二次是怎麼說的?
生:親愛的烏鴉,您的孩子好嗎?
師:學生回答時。
板書: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嗎?
師:狐狸說話時是什麼樣的神情?
生:狐狸賠著笑臉。
師:學生回答同時改變課件上“賠者笑臉”幾個字的顏色。
師:狐狸為什麼要這樣?
生:因為狐狸想討好烏鴉,騙烏鴉開口說話。
師:烏鴉有什麼樣的反應?
生:看了狐狸一眼,還是沒有回答。
師:學生回答時。
板書:看了一眼,還是沒有回答。
師:同學們,想不想跟老師一起演一演這兩次對話?
生:想。
師:現在你們就是叼著一片肉的烏鴉,叼起肉來吧!老師來演那隻饞狐狸。
(師生共同表演)
表演結束後:
師:請你們把肉放下,你們為什麼不說話?
生:一開口說話肉就掉了。
師:第一次不說話,第二次為什麼看了狐狸一眼呀?
生1:因為狐狸說的話一次比一次好聽。
生2:狐狸說的話太好聽了,要不是叼著肉,早就跟他說話了。……
師:狐狸看烏鴉有點心動了,於是又說了第三次話。它是怎樣說的?誰來用甜甜的聲音讀一讀?
(教師指名,學生讀。)
師:學生讀時,(透過課件改變“搖搖尾巴”、“真”、“真”的顏色來強調)。
學生讀後,第三次狐狸又是怎麼誇烏鴉的呢?
板書:第三次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
師:這時烏鴉怎麼樣?
生:得意極了。
師:學生回答時,用課件改變字型“得意極了”的顏色來強調
之後,板書:得意極了
師:同學們還想不想演狐狸和烏鴉的話?
生:想!
師:那就請左邊的同學叼起肉做烏鴉。
請右邊的同學演又饞又狡猾的狐狸。
老師讀作者的話,看誰演的好。
學生表演第四、五自然段。
師:狐狸說的話是真是假?你是怎麼知道的?
生1:狐狸說的話是假的。狐狸叼起肉一溜煙跑掉了。(課件出示相應圖片)
生2:烏鴉沒有麻雀漂亮。
師:孩子們,我們一起來看大螢幕,(課件出示:烏鴉和麻雀的圖片)烏鴉和麻雀誰的羽毛好看?
生:麻雀的好看。
師:烏鴉的叫聲好聽嗎?(播放:烏鴉叫聲)
生:不好聽。
師:那狐狸為什麼要說這麼多好聽的話?
生1:為了騙烏鴉開口說話。
生2:烏鴉開口說話,肉就掉下來,狐狸就吃到肉了。
師:唉,傻烏鴉還是上當了,我想,如果當時咱們小朋友在場,提醒提醒他,也許他就不會上當了。
[課件出示:“如果你在場,您將怎麼提醒烏鴉?
電腦出示句式:“烏鴉,你應該瞭解自己呀!
,千萬別 ,不然就要上了狐狸的當。”(指導說話)]
生:用上面的句式練習說話。
師:可惜呀,你當時不在場,烏鴉還是上了狐狸的當。烏鴉上當受騙了,心情怎樣?
生:難過、後悔、傷心……
師:烏鴉因為聽什麼樣的話上了狐狸的當 ?請看大螢幕,誰來說說這句話。(課件出示:“烏鴉喜歡聽 ,上了狐狸的當。”)
生1:烏鴉喜歡聽奉承的話,上了狐狸的當。
生2:烏鴉喜歡聽好話,上了狐狸的當。
生3:烏鴉喜歡聽讚揚的話,上了狐狸的當。
師:烏鴉明明知道狐狸假意問候它,討好它,是為了得到它嘴裡的肉如果它飛回窩就不會丟掉那片肉,但它還想聽狐狸的奉承話,所以上了當。
師:同學們,讀了這個故事後,你明白了什麼道理?(課件出示問題)
生1:愛聽奉承話容易上當受騙,所以平時不能光愛聽別人的好話和誇獎。
生2:不能聽別人的好話
生3:遇到事情要多動腦筋呀,不要光聽好話而上當受騙。
師:看來,同學們是不會再上當受騙了。老師很高興,送你們一句名言(課件出示)(“閃光的東西並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並不都是好話。——莎士比亞”。)老師做齊讀手勢。
生:一起讀名言。
師:老烏鴉把自己上當受騙的故事,告訴了小烏鴉,並用這句名言(閃光的東西並都是金子,動聽的語言並不都是好話。——莎士比亞)教育小烏鴉,希望小烏鴉能吸取教訓。小烏鴉長大了,有一天,小烏鴉也找到了一塊肉叼了回來,小狐狸看見了,又想騙下這塊肉,他能得逞嗎?課後請同學們編一個童話故事。(課件出示:課後作業)
相信你編的故事最有趣!
板書設計 :
狐狸 和 烏鴉
第一次 您好嗎? 沒有回答
第二次 您的孩子好嗎? 看了一眼,還是沒有回答
第三次 羽毛真漂亮,嗓子真好! 得意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