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的讀後感

《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的讀後感

請勿笑我孤陋寡聞,知道韓興娥這個名字,還是在今年的6月份。

一次偶然的機會,翻看新近的教育時報,看到了上面登載的韓老師“課內海量閱讀”的專題報道。透過文字的介紹,彷彿親眼看到韓老師的孩子們在課堂上高談闊論、旁徵博引,上下五千年,縱橫九萬里。學生沒有家庭作業,卻個個成績優秀,孩子有了快樂美好的童年,教師有了輕鬆愉悅的心態。這種“魚與熊掌兼得”的輝煌圖景誘惑著我,讓我怦然心動,看到報道後面附有韓老師的作品《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馬上網購了這本書。趁著暑假的空閒時間,每晚閱讀數頁,時至今日,終於讀了半本。

最為欣賞的是韓老師關於閱讀的理念:作為老師,要做的就是把大量的思想、文字俱佳的文章放在學生面前,為他們“吞食”提供條件,“反芻”是他們的本能行為。讓學生的眼睛浸泡在鉛字中,讓耳朵浸泡在讀書聲中,讓心靈和大腦震盪在感動和思維中,這才是一個語文老師的責任所在。

這即是韓老師所談到的“鯨吞。”為達到此目標,韓老師從一年級進行大量閱讀實驗,至學生上完六年級時,他們的閱讀量大得驚人:

一年級孩子們讀《三字新童謠》《讀兒歌識漢字》《日有所誦》《好媽媽兒歌四百首》《弟子規》《增廣賢文》《拼音報》等;

二年級孩子們讀的有不同版本的語文課本,《二年級古詩》《國學啟蒙》《語文經典讀本》等;

四年級上學期,學生就已學完小學6年的12冊語文課本,讀後感《《讓孩子踏上閱讀快車道》讀後感(一)》。中高年級讀的'書目有《中華上下五千年》《世界上下五千年》《論語》《道德經》等,當然我所列出的這些只是不完全統計。難怪韓老師的愛徒們個個都能出口成章、下筆成文,有此“厚積”,怎不“薄發”呢?

韓老師倡導有教無類。因為學生的先天素質、後天的影響各不相同,學習的速度和深度也有很大差別。她的“海量閱讀”不強求達到同一標準。她根據每本書的具體情況,制定出不同的“星級標準”,對部分學生降低要求,即使學生達到“一星級”的目標,也是老師眼裡的好孩子。她堅信:那些“慢”孩子、“懶”孩子,在“舉三反一”“舉十反一”的過程中總有頭腦開竅的那一天。第一輪實驗,她用了兩年的時間消滅了學困生。從三年級開始,考試基本上能達到100%的優秀率。

韓老師說過這樣一句話:在“海量閱讀”的道路上,能飛的要讓他們飛起來,能跑的要讓他們跑起來,能走的走起來,能爬的爬起來。這不正是我們所提倡的因材施教嗎?多幾把衡量的尺子,就會多出許多好孩子。

最讓我歎服的是韓老師在教學上的創新精神。不管遇到什麼樣的教學難題,她總是鍥而不捨,千方百計找尋解決問題的最佳辦法。如:面對鬧哄哄的一年級課堂,她利用自己編的兒歌小冊子讓學生在誦讀中識字,有事可做不但讓孩子們靜了下來,也讓閱讀從開學的第一天就駛入了正道;在識字寫字的教學中,利用韻語識字、描空心字識字、編故事識字等;以填空題的方式檢查學生的閱讀效果,以歸類的方法將學生所學的知識由分散轉化為集中,以創設與學生的學習、生活密切相關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將記憶的知識學以致用……在我的眼裡,韓老師就是一個智慧錦囊,沒有什麼困難能夠難得倒她。

透過閱讀,韓老師在我心中豎起的形象是樸素的,是我們教師隊伍中無數平民的化身,她用親身的經歷使我們相信“課內海量閱讀”並不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她以自己的言傳身教讓我們習得了更多的推行“課內海量閱讀”的方法而不至於走彎路……

文末,發自內心地說一聲:可敬的韓老師,感謝您為我們的語文教學指明瞭方向。我們這些舵手會在您這盞燈塔的指引下,將孩子們擺渡到幸福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