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中小班手工課教學案例

中小班手工課教學案例

果凍盒製作小烏龜

活動目標:

1。發展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培養手工製作的興趣。

2。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自己的生活或開展活動。增強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大的果凍盒,手工剪刀,繪畫紙,水彩筆,乳膠人手一份。

2。製作好的烏龜一個,用廢舊材料做成的玩具:風鈴,機器人,多功能球,蛋殼娃娃等等。

活動過程:

1。全體幼兒演唱歌曲:唱唱畫面小烏龜。

2。教師出示製作好的“烏龜”讓幼兒說說它是用什麼材料做成的。激發幼兒製作的興趣。

3。教師邊講解制作方法邊完整示範一遍過程。

(1)沿著果凍盒的邊緣在繪畫紙上畫一個圓,然後在圓上添畫烏龜的頭和四肢。

(2)用水彩筆給烏龜塗上漂亮的顏色。

(3)剪下“烏龜”。

(4)把果凍盒粘在圓圈上。

4。幼兒自己製作,教師巡迴觀察指導。

5。大部分幼兒完成了作品後,教師向幼兒展示用廢舊材料做成的玩具,讓幼兒說說它們是用什麼做成的。教師小結:只要我們勤動腦,勤動  手就能變廢為寶。

6。幼兒互相欣賞作品。結束本課。

個人評價:這個活動小朋友非常感興趣,都能很認真地去完成自己的作品。課後,他們三五成群的把“烏龜”放在一塊相互比較,興奮地議論,而且也創造出很多玩法:搭烏龜橋,烏龜比賽,烏龜變隊形等等,有一個小朋友在圓的另一面也粘了一個果凍盒,做出了“會轉的烏龜”。我想如果再把這個活動延伸會更好。

漂亮的綵帶(中班美術)

活動目標: 鍛鍊幼兒十指協調性、靈活性,發展幼兒思維能力,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讓幼兒瞭解曲線,畫曲線,初步形成色的概念。

活動準備:皺紋紙,各色粉筆,白紙,獎勵品。

活動過程:

一、組織教學

1、問早問好互動小遊戲

2、引入“小朋友們,老師給你們表演一個魔術,想不想看?”老師表演魔術,變出由皺紋紙做成的各色彩條在手中揮動。

二、基本部分

1、引導幼兒觀察:“小朋友們看,老師手裡拿的象什麼?”讓幼兒自由回答老師適當加以提示

2、老師變換揮動方向,上下、左右、前後,讓幼兒回答象什麼,如水草、波浪、絲巾、繩子等等,每說一個可讓幼兒複述。

3、老師根據幼兒說的在紙上畫,一邊畫,一邊教幼兒念水草、波浪……

4、讓幼兒舉起手來,和老師一起畫,強調手的動作,要進行曲線運動。可多做幾遍。

5、將幼兒分成幾塊,拿好粉筆,到白紙處畫。教師指導。三、結束部分幼兒作畫時,家長可參與進來,最後可分給幼兒彩條玩耍。

剪紙活動:春天的花園

活動目標

1、繼續學習對稱剪紙蝴蝶和花,並根據自己的意願組合畫面。

2、讓幼兒體驗剪貼和合作的樂趣。

3、培養幼兒剪紙時良好地操作習慣。

活動準備 1、剪好形狀的2開白紙6張,各色正方形彩紙若干,剪刀每人一把,膠水每人一瓶,筐子12個。2、將白紙分貼在教室周圍。

活動過程 1、引入部分 欣賞春天的景物圖片、展示教師範畫,重點引導幼兒觀察花和蝴蝶的形態。

師:春天來了,春姑娘飛到我們教室裡來了,她給我們帶來了禮物,請小朋友們看看她帶了什麼禮物來呀?(展示範圖)

2、學習剪紙

1)我們今天就要自己動手來剪蝴蝶和花,先看看老師是怎麼剪的。

2)教師示範蝴蝶剪法,(先把紙對摺,再用筆在對稱線旁邊畫蝴蝶的身子,接著畫蝴蝶的翅膀,邊畫邊念:一個大橢圓接著一個小橢圓,最後用剪刀剪下來,開啟就成了。)用磁鐵將蝴蝶固定在“花園裡”,啟發幼兒觀察:蝴蝶還少了什麼東西?

3)示範花的剪法。 師:花園裡沒有花,蝴蝶會來嗎?所以我們要做出美麗的花去吸引蝴蝶。學習

3、分組剪貼 幼兒動手剪貼,教師巡迴指導(指導能力差的幼兒學會剪,啟發能力強的幼兒剪出各種各樣的花和蝴蝶,並使構圖更美觀) 4、評價展示:將作品展示教室牆上,幼兒根據畫面豐富、整潔、美觀的標準互評。

點畫:梅花(中班美術)

教學目的:

學習用手指點畫梅花,體驗點畫的快樂。

2.培養觀察能力和審美能力。

教學準備:梅花,範畫,顏料,白紙。

教學過程:

1.小朋友最喜歡花了,因為每一朵花都是那麼漂亮,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美麗的梅花。(出示梅花圖)小朋友,看看梅花什麼樣子的?(紅色的,五個花瓣,樹枝是彎彎曲曲的',枝上還有沒有完全開放的花骨朵。)

2.老師想把這美麗的梅花儲存下來,可我不想畫,那可怎麼辦呢?老師啊,用手指點畫了一幅梅花圖。小朋友想不想看?(看點畫圖,幼兒說一說老師是怎麼做的?)小朋友們是不是也想做啊?(幼兒:“是。”)那我們今天一起做一幅美麗的梅花圖!

3.看好老師是怎麼做的(教師示範做一朵梅花)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做吧!

4.幼兒動手製作,教師巡迴指導。5.成果展示。

中班美術活動——救生圈

活動名稱:救生圈

活動目標:嘗試用繪畫或貼上的方法裝飾救生圈。

培養幼兒的自我保護意識。

活動準備:各種貼上材料、蠟筆、各色顏料。像救生圈形狀的作畫紙。

活動室佈置:收集各種款式的救生圈

活動過程

一、欣賞

夏天裡,天氣很熱,有什麼辦法使自己涼快?(幼兒泛講)

欣賞活動室四周的救生圈,引導幼兒觀察這些救生圈上的各種圖案花紋。

向幼兒介紹:夏天去游泳能使自己涼快,但不能一個人去游泳,必須在大人的帶領下去,並要套好救生圈,游泳時也要文明游泳。

二、製作

1.出示做的救生圈,引起幼兒活動的興趣。

2.討論製作方法:

1)用蠟筆在救生圈上畫上自己喜歡的花紋與圖案。

2)找自己喜歡的手工紙,剪出各種形狀進行貼上。

3)用顏料粉刷救生圈的顏色。

三、請幼兒說說自己救生圈的價格

讓幼兒根據救生圈上的花紋或者圖案,進行封閉式數數,數出的總數就是救生圈的價格。找找價格最貴的是哪一隻救生圈。

四、延伸

“動手角”裡有許多的材料,明天我們還可以繼續做出各種款式的救生圈來。

繪畫《夏天的景色》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用暖色表現炎熱、用冷色表現涼快,描繪夏天的景色。

2.對繪畫產生興趣,體驗創作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件:圖片-夏天的景色

2.油畫棒,顏料,畫紙。

活動過程

一、匯入

談話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麼樣的?

讓幼兒互相討論,說說自己的發現

二、展開

1.交流夏天的變化

教師:小朋友,夏天到了,你們看到夏天是怎麼樣的?

人們在夏天裡穿什麼衣服?怎樣才能涼快些?

引導幼兒交流自己對夏天的認識和體驗。

2.夏天的色彩

教師:如果我們把夏天畫出來,想一想用什麼顏色可以表現出夏天的炎熱呢?

那什麼顏色看上去涼爽些呢?

教師總結:夏天的太陽像個大火球,夏天的樹葉很大很密,看上去很涼爽。

夏天人們穿得很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吃西瓜。紅色、橙色看上去比較暖,可以表現炎熱。

藍、綠色看上去比較冷,可以表示涼爽。

3.交代要求,引導作畫,教師指導。

教師:今天我們來畫一幅夏天的畫,我們用拓印顏料來印畫樹葉,再添畫夏天的風景。

先想畫什麼內容,畫的時候還要注意顏色是不是符合夏天的特徵,怎樣畫才能使畫面更漂亮。

4.幼兒作畫,教師巡迴指導。

鼓勵幼兒在繪畫中可以互相商量,正確選擇夏天風景的顏色,並保持畫面清潔,畫出夏天的特徵。

三、結束

展出幼兒作品。

請小朋友根據自己的畫面談談夏天的風景以及對夏天的感受。

快樂生長樹》

活動目標:

1、透過看照片、物品、談話,瞭解自己長大了,發現自身各個方面的變化。

2、在幼兒自己動手製作“生長樹”的過程中培養幼兒積極的自我意識和喜愛自己的情感。

3、發展幼兒的動手動腦能力。

活動準備:

1、請家長幫助收集幼兒現在和以前的照片、物品,並用照片製作一個展覽區。

2、畫紙、畫筆、剪刀人手一把、短線、膠水,硬紙殼,各種有顏色的海報掛曆。

活動過程:

一、透過照片展覽、對比講述,使幼兒瞭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

1、 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請幼兒談一談:“我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的?”(可以啟發幼兒從外部的變化(身高、體重)和自己學會的本領(學習、自理)等方面比較。

2、試用自己小時候的物品,使幼兒發現自己與小時侯的變化,感受自己長大了。“這裡有一些東西,是誰的呢?請你們來試試,穿一穿,看看你發現了什麼?”

二、教師小結,引導幼兒感受成長的快樂,激發幼兒製作“生長樹”的熱情。

“你們現在長高了、變重了……,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比如:畫畫、數數、穿衣服,是很棒的哥哥姐姐了,我們今天來做一棵‘生長樹’,讓大家都知道我們的改變和進步。“

三、製作“生長樹”,鼓勵幼兒用各種方式裝扮“生長樹”,記錄自己的成長。

1、老師和幼兒一起製作“生長樹”,用紙殼做樹幹,撕貼掛曆紙做成樹葉。

2、鼓勵幼兒用多種形式裝扮“生長樹”。

如:將自己現在和以前的照片貼在樹上,剪下自己喜歡的圖片和將自己的願望畫出來裝飾在樹上,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掛在樹上……

四、幼兒欣賞“生長樹”,分享成長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