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繪畫/書法

探析現代美術家康定斯基的繪畫藝術風格論文

探析現代美術家康定斯基的繪畫藝術風格論文

康定斯基被稱為“抽象之父”,他是20世紀西方現代藝術運動中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他不僅是一個成功的畫家,更是一個頗有建樹的藝術理論家,是現代抽象藝術在理論上與實踐上的奠基人,他的抽象繪畫理論對二十世紀西方現代美術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文從康定斯基的抽象繪畫藝術背景著手,簡述其在藝術理論上的貢獻,透過被康定斯基重新定義的繪畫語言,淺析他繪畫作品的內在表達。

康定斯基抽象繪畫的背景概述

抽象繪畫主要是指二十世紀以來所有想擺脫模仿自然的繪畫藝術。一般分為自然抽象和幾何抽象。自然抽象是從自然現象中抽取富有表現特徵的元素,透過概括和提取構成畫面,畫面具有物象的影子;幾何抽象是以純粹的幾何形元素構成畫面,畫面沒有自然物象的影子。康定斯基的作品前期以自然抽象為主,後期以幾何抽象為主。在康定斯基的繪畫生涯中,他抽象繪畫風格的形成及演變過程,包括了哲學、心理學、音樂、戲劇等眾多領域的學術觀點及研究成果。康定斯基試圖透過歐洲的各種藝術思潮將理性與非理性統一起來。因此,在他一生的創作實踐中,既有當時前衛藝術作品的影子,又有在那個時代變革語境中的實驗繪畫的探索,他的藝術理論對包豪斯誕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康定斯基一生創作了738幅油畫和730幅水彩畫,他的第一幅抽象水彩畫作品創作於1910年,此畫被公認為是抽象表現主義形式的第一例。在這幅畫中,他摒棄了繪畫中一切描繪性的因素,純粹以抽象的色彩和線條來表達內心的精神。康定斯基的抽象繪畫不僅發掘了繪畫元素的內在表現力,還創造了新的繪畫語言,他那獨具表現力的色彩豐富著我們的感官。

康定斯基在藝術創作上的貢獻——繪畫作品分期

理論界對康定斯基繪畫作品的分期有很多種,按照其繪畫風格的流變分為前期、中期和後期。前期繪畫作品以抒情為主,經歷了印象主義、新藝術運動裝飾、後印象主義、表現主義等階段。畫面形體與色彩仍保留著與自然物象的聯絡,創作手法偏向於表現和再現的結合。中期可以認為是康定斯基內在情感世界的非理性自發表現階段。這個時期,他繪畫已經逐漸擺脫了物質的外形,但仍可以看出畫面的主題並沒有完全擺脫物質的束縛。後期主要是指康定斯基進入包豪斯學院之後,幾何抽象風格逐漸成熟的時期,畫面更注重形色語言自身的獨立價值與相互關係方面的探索,符號影象與自然影象之間的關聯性變得隱秘。這三個時期的繪畫風格呈現出逐漸抽象化的遞進過程,畫面效果由具有形象主題的具象畫面逐漸走向符號化,抽象的繪畫風格逐步確立起來。

康定斯基的繪畫語言

康定斯基繪畫語言的核心為內在表達。他認為藝術是內心主觀感受的產物,藝術的創作應從客觀物質的世界中抽離出來,追求內在精神層面的東西。他還認為形式是內在意蘊的外在表現,研究繪畫作品的內在表達,就要了解它的物質載體——繪畫語言。本文主要以康定斯基後期抽象繪畫作品中的“形式幾何化”、“色彩抒情化”、“符號隱喻化”三方面來解讀其繪畫語言。

(一) 形式幾何化

康定斯基繪畫作品中的幾何形式主要體現在繪畫形式上,他認為:“形越抽象,它的`感染力就越清晰、直接。”在一副構圖中,物質因素多少會被純抽象的形所替代,他採用“隱性結構”理念中的“擷取”方式,即:將物件簡化為單純的基本形,轉化為一種純粹的抽象語言符號。在康定斯基的繪畫作品中,他結合了幾何學與符號學的相關知識,分析了幾何元素本身的形狀、組合之後的造型、不同顏色的形體、所在畫面的位置,將通往抽象王國的物質形式提煉成最基本的點、線、面三種幾何元素,並賦予了這三種無生命的幾何形式“內在的張力”與 “活的精神”。

康定斯基繪畫作品中的一個點比一張臉的表達更為豐富。他繪畫作品中的抽象幾何形式的代表作有:《白色之上》(1923)、《數個圓》(1926)、《匯於點上》(1928)、《十三個長方形》(1930)等油畫。《白色之上》採用支離破碎和抽象的語言來描繪,畫面中呈現的是一些看似毫無關聯的幾何圖形的組合。他用建築師的曲線板、圓規和丁字尺畫出的細線條與粗線條、直線與曲線、孤立的與成組的線條,展現出一個看似矛盾卻勻稱有序的空間,向我們描繪出一個有內在生命力的繁華世界。《數個圓》是康定斯基形式理論的實際運用,作品的表現是許多由大小不一、顏色各異的圓形進行的重組。每個圓在畫面中呈現出相交、相切、相離的形式,它們在相互的關係中制約與協調著。整幅畫面向我們傳遞著即內斂又富有張力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