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角

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角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教育的發展,數學教育目標也發生著時代性的變化:由原來只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基本技能的訓練,轉變為在學習基礎知識、進行基本技能訓練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主體作用。數學課程標準指出:在課堂教學中應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創造條件讓學生的能動性得以發揮,以促進學生能力的發展。新課程教材處處都體現出以學生的自主發展為中心的科學理念,這既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帶來了方便,也向教師提出了課堂教學中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要求。我在教學實踐中有下面幾點體會。

一、讓學生學會觀察

低年級小學生年齡小,觀察能力不強,他們最初的觀察是無目的、無順序的。在教學中,我注意學生的興趣所在,將教材中的插圖、人物、顏色等易引起學生興趣的先讓學生隨意看,再進一步引導他們觀察,將他們的注意引入正題。

例如,在教學“整十數加、減”時,當開啟畫面時,學生一下子被上面的小動物、糖葫蘆所吸引,我沒有急於表達畫面的意思,而是讓學生任意想象,任意觀察,當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得到滿足後,我再提出教學要求:“這幅畫裡還藏著數學知識呢,讓我們來找一找吧!”這樣就從實物圖片引入到數學理念,把學生的無意注意自然引到有意注意,從而使學生不僅看圖,而且學會帶著問題去觀察思考,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興趣。

二、讓學生學會思考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方式,兒童也不例外。因此,教師要鼓勵他們想自己所想的。新教材在這方面也為學生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作為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優勢,引導學生學會自己動腦,逐步學會思考問題的'方法,充分肯定新穎想法、獨到見解,形成每個學生都敢想敢說的氛圍,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勇於大膽創新。

例如,新教材“分一分”中有一道練習題,題中有番茄、青菜、櫻桃、蘋果、黃瓜、豆角、辣椒、葡萄、蘿蔔、草莓等,在教學中,我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分類,學生一下子說出了許多種不同的分法,有的按水果、蔬菜的類別去分;有的按顏色去分,紅色分一類,綠色分一類;有的將白選單獨分為一類,其餘的分一類,因為白菜太大了;還有的按形狀去分,把形狀長的分一類,其餘的分一類;甚至有的小朋友把自己喜歡吃的分一類,不喜歡吃的分一類。透過分一分的教學,把學生個性見解充分地表現了出來,再透過適當點撥,又可以使學生從小培養合作學習的興趣,為以後的學習打下基礎。

三、讓學生學會表達

語言是思維的外殼,在教學中,讓學生學會表達就顯得尤為重要。

比如,在教學“十幾減9”時,我先讓學生觀察、討論,然後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我是一個一個地減,13-9=4”“我是從10裡減去9得1,再把1加上3得4”“我是先用13減3得10,10再減6得4”“因為9+4=13,所以13-9=4”。這時有個小朋友站起來說:“老師,我發現了一個規律,十幾減9的得數就等於把十幾裡的這兩個數加起來。”在她的啟發下,另一個同學也站起來說:“老師,我也發現一個規律,十幾減9的得數直接給十幾裡的幾加1就可以了。”我馬上組織全班學生將這兩種“偉大的發現”進行驗證,答案確實如此。透過教師提出的“十幾減9”的討論,學生自己發現了問題,探索出了解決問題的方法,突出了“問題性、實踐性、參與性和開放性”,培養了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教師教得輕鬆,學生學得愉快,語言表達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創設條件,活化學習方法,就能讓我們的課堂充滿活力,完成新課程提出的新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