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廣告/媒體/文化/培訓/諮詢

以賽帶練廣告學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以賽帶練廣告學實踐教學模式構建範文

我國廣告教育自1983年發展至今,全國有近300所高校設定了廣告學專業。湖北工程學院早在1993年就開設了廣告學專業,透過22年的發展,在廣告教育市場上佔據了自己的一席之地。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曰益深入,原有的教學方法面臨著越來越嚴重的挑戰,傳統教學體制所存在的一些缺陷己經阻礙了對優秀廣告人才的培養,例如廣告教學與市場相脫節,缺乏與業界的溝通,課程設定存在缺陷等等。基於以上問題,湖北工程學院的廣告學專業將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簡稱“大廣賽”)作為一種實踐機制,引入到廣告學專業的實踐教學中,對實踐教學模式進行了重新構建,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專業特色

在教育部頒佈的普通高等學校學科門類目錄中,廣告學屬於新聞傳播學科,我國大部分的廣告學專業都被設定在新聞傳播學的系科或學院中。但是由於廣告學科的綜合性、交叉性特徵,它不僅具有資訊傳播的屬性,還具有經濟性和藝術性等重要屬性。因此,許多高校按不同的系科,依據自身專業優勢,開辦了廣告學專業,確定了各自不同的專業培養方向。目前國內高校的廣告學專業主要隸屬於三類院系,分別為:新聞傳播類、藝術設計類及經濟管理類,形成三足鼎立的現象。

湖北工程學院的廣告學專業設定在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按普通文理科招生,所招學生大都沒有藝術功底,其培養目標以廣告創意、策劃與文案為主。2008年,在教育部新聞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聯合主辦的中國廣告教育論壇上,來自分眾傳媒、平成公司、騰訊公司、梅高傳媒等廣告業界的代表分別談了他們對廣告人才的看法。他們大都認為,目前廣告學專業畢業的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寫作等基礎能力弱,創新能力不夠,包括交際能力在內的人文素養弱。[1]針對這種情況,湖北工程學院的廣告學專業依託漢語言文學專業及新聞學專業的大背景,為廣告學專業的學生開設了傳播學、中國現當代文學作品選、中國古代文學作品選、基礎寫作等特色課程,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及寫作策劃能力。希望為社會培養具有國際廣告視野和較高文化素養,有強烈的現代市場意識和專業團隊合作精神的廣告策劃人才。

二、“以賽帶練”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一)以大廣賽為核心的課程設定

全國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是由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主辦、教育部高等學校新聞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組織、中國傳媒大學與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廣告教育專業委員會共同承辦的唯一全國性高校文科大賽。自2005年開賽以來,至2015年己成功舉辦了7屆。2015年第7屆大廣賽的參賽學校共計1255所,包含二級學院在內共2304所校院組織學生積極投入到賽事創作中,作品總數高達149103組,近23萬餘件。大廣賽每屆的開賽時間均為三月底或四月頭,截稿時間為六月底,這個時間段正是高校每學年中第二學期的.學習時間。參賽同學主要以大二及大三的學生為主,大一的學生在第一學年裡以公共課及專業基礎課學習為主,大部分的專業主幹課還未接觸,而大四的學生此時正面臨畢業答辯及找工作,沒有多的時間及精力來參賽。

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的作品類別非常豐富,有平面廣告、影視廣告、微電影廣告、動畫廣告、廣播廣告、廣告策劃案、企業公益廣告及綜合創意類等八大類別,我校的廣告專業學生最主要的參賽類別為廣告策劃案、廣播廣告、平面廣告、影視廣告、企業公益廣告等五大類別。針對上述情況,大二及大三學年廣告學專業的課程設定應該參考大廣賽的參賽時間及大賽專案內容及時進行調整。傳播學概論、廣告學概論等理論課程設定在第一、二學期,即大一學年裡;數字影象處理、廣告心理學等課程設定在第三學期,廣告策劃、廣告字型與版式設計、廣告創意與表現等課程安排在第四學期,即大二學年裡;網路動畫設計與製作、廣告效果評估、廣告攝影等課程設定在第五學期,廣告文案寫作、平面廣告設計、CI策劃與設計等課程則設定在第六學期,即大三學年裡。這樣的課程設定中,我們可以看到大三的學生是參加大廣賽的主力軍,大部分的專業課程己經學習或正在學習,在理論及實操上都具備了參賽的專業素質及能力。其次,大二的學生也己基本掌握專業理論知識並具有了一定的實操動手能力,在大廣賽中可以小試牛刀。廣告學專業的學生在大二、大三兩個學年均有參加實踐教學的機會,增進與業界的聯絡,提升專業素養。

(二)以大廣賽為核心的導師制設定

大廣賽是積極鼓勵學生們進行團隊合作的,特別是廣告策劃案、影視廣告、廣播廣告等類別都需要多名學生組隊參賽,充分利用每一個成員的能力為同一個目的而努力提高效率。我校在大廣賽開始之初,就要求大二、大三的學生必須參賽,並要求學生們組好團隊,聯絡好該團隊的指導老師。因此我校在“以賽帶練”的實踐教學模式中實施導師制制度,導師由本院的專業教師擔任。導師制制度也是實施“以賽帶練”教學模式的前提。學生在參加校內競賽的過程中,導師隨時跟進專案,進行輔導,解答在學習競賽中遇到的問題。導師制制度要求導師按照指導教師職責,負責對學生專業能力培養和實踐能力培養的全程指導,並根據所承擔工作量的大小,合理計算一定的報酬,並在大賽結束後按照獲獎情況給予一定的獎勵,調動導師的工作積極性。

(三)“以賽帶練”教學模式的組織方式

在“以賽帶練”教學模式中我校給學生提供“一次參賽,三次獲獎”的機會。第一次獲獎機會是院內評審,一般時間是安排在五月底六月初進行,由院內專業教師組成評審團,對參賽的作品進行優選,並對優秀作品設一、二、三等獎及優秀獎,頒發院內獲獎證書。第二次獲獎機會為省內評審,院內評審的獲獎作品在導師的指導下進一步進行修改後代表我校參加省內作品評審,獲獎後由組委會頒發省級獲獎證書。第三次獲獎機會為全國評審,獲獎後由組委會頒發國家級獲獎證書。在全國評審結束後,根據獲獎結果,學校會對國家級、省級及院級獲獎的同學發放數額不等的獎金進行鼓勵。

三、“以賽帶練”實踐教學成效

由於採用了“以賽帶練”的實踐教學模式,湖北工程學院廣告學專業學生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積極參與大廣賽,學生的廣告實踐能力得到了鍛鍊,成績喜人。例如在2014年第六屆大學生廣告藝術大賽中由柯澤亞、張潤、譚璐璐三位同學製作的《雲中聽世界篇》喜獲全國二等獎(廣播類),由夏偉、楊佳昊、劉丹等創作的《冰力克之手機症候群的果味生活篇》、陳能、吳思宇、楊婉瑩創作的《媽媽出差》分獲影視類、廣播類全國三等獎。另有學生分獲廣播類、影視類、廣告策劃類全國優秀獎6項。在湖北省分賽區共獲得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三等8項,優秀獎13項的好成績。

廣告學專業實施“以賽帶練”實踐教學方法是一種有益的嘗試,透過參加大廣賽,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策劃能力和綜合能力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儘管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在實踐中存在許多困難和不足,我們有信心進一步改革和完善這種新的教學方法,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團隊建設與管理體系,希望透過這些積極的嘗試,能夠為廣告學專業人才培養帶來一點有益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