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電工基礎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電工基礎課堂教學改革論文

一、改革課程教學內容貼近專業發展需要

這幾年來,高職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校企合作,廠校結合,共同培養高質量的具有行業特色的應用性人才。不斷改革深化人才質量培養體系,最佳化課程組織結構,改革課堂教學內容,調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比例,在有限的教學時段內達到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1.調整課堂教學重點

根據專業的目標定位和後續課程的需要,我們把《電工基礎》教學的重點放在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線性電阻電路、線性網路電路、正弦交流電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及一般電路的分析方法和三相交流電路。這些章節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一些知識的要點如功率、電源、匹配、電位,電感電容元件、振盪電路,三相對稱非對稱電路等對以音訊放大電路為主要特徵的電子技術,音響技術,數字立體聲技術,和以三相交流大功率用電為特徵的燈光技術、舞臺電器控制等課程的學習都有很大的指導意義。非正弦週期電流電路,電路的暫態分析只需要掌握一些基本概念,不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磁路和鐵芯線圈電路自從裝置小型化時代的到來,磁放大電路和電抗器的應用也早被開關電路所替代,這些章節在未來的專業課程中涉及很少,因此不作要求加以刪除。高職學生有它一定的特殊性,相對數理化基礎較差,在教學中要主動適應高職學生的特點,刪繁就簡,以廣度換深度,簡化定量計算,加強定性分析,把深奧的理論還原成淺顯的道理。注重理論聯絡實際,注重工程式思維的培養,使科學向技術迴歸,技術服務於應用工程。

2.改革實驗教學內容,增加實訓教學專案

電工基礎是一門專業基礎理論課,也是一門專業技能課,有些教師會對此提出異議,覺得電工的基本技能應該是電工基礎課程教學內容體系以外的教學專案。我們對此進行了統籌的安排,變革圍繞教材“講授+實驗”的課堂教學模式,精選實驗內容,增加實訓教學專案,加快理論與實訓融合,使學生在瞭解電路實驗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驟基礎上,熟悉掌握常用電路元件,電工工具,電工儀器和儀表的使用方法,加強一般電路的連線、電路的測試等操作技能,加強電路常見故障的排查和解決問題能力的訓練;為此,我們專門組織力量編寫具有專業特色的與《電工基礎》相配套的《電工基礎實訓教程》,實現理論教學、實驗專案和實訓教學環節的相互銜接和優勢互補,實現《電工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二、建立科學的課程質量評價體系

課堂教學改革的目的是提高課堂教學的效能,有效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知識遷移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升學生對書面知識的瞭解,基本理論的掌握。建立科學合理的課程教學評價體系是檢驗課堂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環節,能起到檢查和激勵學生學習的`作用。要建立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業績評價體系,立足高職學生的學習特點,思維習慣,從強化學生基本知識、基本技能著手,改革考試方式,注重內容實效,更加突出教學過程管理。做到理論與實踐並重,平時與期末兼顧,專案訓練與實訓操作三位一體的綜合性、形成性成績評價體系,引導學生注重過程積累,提高學生參與教學的熱情,提升教學效果。透過這幾年的教學探索與實踐,教學效果明顯變化,學生成績逐年提高,《電工基礎》課程的合格率從以往的百分之六七十,上升到目前的百分之九十左右,成效顯著。

三、建設一支充滿活力的教師團隊

課堂教學改革也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這兩年來,為了著力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學效果,我們十分注重引進行業從業人員充實到實訓兼職教師隊伍。目前,我們三位電工基礎實訓教師都來自行業生產一線,具有高階電工,中級技師職稱。他們豐富的行業從業經驗為實訓專案設計,電工基礎課程為專業能力服務和學生應用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四、結束語

高職教育的課堂教學改革,既要遵循學科發展的規律,也要注重專業培養的目標,構建以學生為主體,以知識掌握為基礎,以培養社會需要的人才為原則。要著眼學生未來就業、職業發展、知識遷移、能力提升,統籌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選擇課程有效內容,精心組織教學實踐,透過教師達到課堂教學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