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然追求論文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然追求論文

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探索並實踐有效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想學會學,必須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從小培養學生對於數學這一學科的興趣以及積極性,透過教學方式的改變以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引導,讓學生想學會學,這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然要求。本文立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主要分析了幾點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期促進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現狀;教學模式;教學策略

教學改革的不斷推進使學生從接受應試教育轉變為素質教育,透過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德智體美勞綜合能力,讓學生均衡發展。

一、改變教學模式

在新形勢下,教師應該緊跟社會發展的潮流,改變陳舊老套的教學模式,例如一貫的板書教學、死板僵硬的教學制度等,把“灌輸式教學”轉變成“學生自主學習”,摒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把“以老師講授為主”轉變為“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知識需求去教學,而不是反覆強調教師個人認為重要的知識,實際上學生對此類知識理解起來有困難。教師應合理地利用教學輔助工具如PPT、塑膠模具等,讓學生透過多感官接觸、感受並學習數學知識,符合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更容易讓學生記憶知識。例如,在學習《時、分、秒》一課時,教師可以製作一個PPT課件或者找一小段影片顯示時、分、秒的由來,從地球、月球到太陽的逐步迴圈軌跡學生直觀地瞭解到時、分、秒甚至年、月、日的由來,讓學生意識到科學的奇妙性與準確性。教師還可以利用塑膠鐘錶教學模具讓學生自主除錯擺弄,透過自主動手讓學生深刻地感悟這一知識,教師還可以指定某一時間讓學生進行除錯,透過反覆練習,讓學生熟練掌握其間的轉換關係。

二、合理設定問題

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就是提出疑問,提出問題讓學生自主尋找答案,在這個過程中,讓學生想學並且會學是十分重要的。教師要鼓勵學生多提問題,同時教師也應在教學過程中善於、適度、適時提問,在提問中引發學生對於知識的思考,讓學生髮散思維、開拓思維,透過自主找尋問題的答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讓學生想學、會學。在問題的設定上,教師應注意層次性,合理根據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特點、掌握情況提出對應各個層次的問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例如,在學習《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可以設定以下問題:長方體和正方體有幾個面?這幾個面是由什麼圖形組成的?這幾個面相同嗎?你身邊有哪些物品是長方體或者正方體?可以自己動手做一個長方體或者正方體嗎?它們的面積怎麼計算?它們的體積又該如何計算?這樣具有層次性的問題。教師還可以拿出課前準備好的積木,讓學生動手搭建某一圖形,在學生搭建過程中,教師應該及時給予學生幫助給出合理的建議,讓學生更好地完成搭建工作。透過學生自己動手,幫助學生直觀接觸長方體與正方體,甚至學會組建立方體,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提高了學生對於數學學習的興趣。

三、創設優良的教學情境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教師應注意創設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一個良好的教學情境有利於提高學生的興趣以及學生的積極性,有助於最佳化教學過程,加強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從而營造一個輕鬆愉快的教學氛圍,讓學生以一個自信專注的心理狀態學習知識。透過創設教學情境,也讓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與豐富多彩的實際情況聯絡起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數學知識,打破學生對於數學的`牴觸心理。在創設教學情境時,教師可以利用親和的語氣以及遊戲、影片等方式,讓學生體會到多種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例如,在學習《可能性》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拋硬幣找到出現正或反面的機率,教師還可以事先準備一個裝有三個紅球一個白球的袋子讓學生隨機抽取,透過多次抽取計算摸出紅球的機率以及摸出白球的機率,讓學生利用統計的概念,最後教師教一種科學合理的做法。透過讓學生做遊戲,讓學生了解並學到有關可能性的知識,並融入到生活中的一些計算上。小學生的思維能力有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為本,全面培養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教師透過改變陳舊的教學模式、課堂上合理設定問題並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探索一個有效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想學會學,鼓勵學生質疑,讓學生樹立對數學學習的自信心,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