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淺談如何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淺談如何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

音樂體驗不僅可以動中感受,也可以在靜中細細品味,關鍵在於教師如何調控,音樂使人感到輕鬆愉快,不僅能從聽覺上獲得愉悅的精神享受,還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一、給學生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讓學生靜中有動。二、活躍的課堂要動中有靜,才能保證教學質量。三、教師要合理掌握課時節奏。只有熟悉教案,才會有底氣,才會成竹在胸,充滿自信,有了自信帶來的激情,才能使教師自如駕馭課堂,讓學生在動靜結合中收到音樂的薰陶。教學是一門奧妙無窮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去探索、去創造。

小學音樂動與靜課堂藝術音樂語言

音樂教學是一門藝術,如何合理調控音樂課堂節奏也是一門學問,因為兒童天性喜歡音樂,音樂是體驗人生的快樂,音樂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音樂能夠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音樂、能夠培養良好的人文素質、音樂能夠使人更加熱愛生活,熱愛人生。音樂體驗不僅可以動中感受,也可以在靜中細細品味,關鍵在於教師如何調控,音樂使人感到輕鬆愉快,不僅能從聽覺上獲得愉悅的精神享受,還能陶冶情操美化心靈。因此,在課改轟轟烈烈的今日,音樂課正日趨開放活潑民主,學生一提到上音樂課,就歡呼雀躍,興高采烈。然而,小學生的自律能力還是不強,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有時會弄得一團糟,教師面對如此局面,都會引起深深的思考。

1、給學生一個寬鬆和諧的課堂,讓學生靜中有動

音樂教師從第一節課起,言行舉止就要散發著藝術魅力,充滿藝術激情,深深地吸引學生模仿、學習、追求和超越。教師在課堂上要真正和孩子建立意識上的平等,而不是居高臨下,整天牽著孩子的鼻子跑。總之,在課堂上教師要與學生建立平等的師生關係,創造一種平等民主相互交流的課堂氣氛,把關愛和笑容留給學生,從而使他們“親其師而信其道”。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是教師表情嚴肅,學生畢恭畢敬、正襟危坐。殊不知,課堂中過分的靜會使學生思想僵化,沉悶的課堂氣氛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我認為好的課堂中有一定地動應該是在一定紀律約束下最大可能地為學生提供寬鬆、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能夠啟用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習積極性,給學生提供一個自由馳騁、盡情發揮的空間。在這種課堂氛圍中,學生沒有了膽怯,沒有了束縛,取而代之的是開放、求知、探索的精神。學習不再是枯燥乏味、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主動求知的過程,這個過程是愉快的令人嚮往的。因此我們在教學中,首先就要注意儘量為學生創設一種寬鬆、民主、和諧的課堂氛圍,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最好的外部條件。這種和諧愉悅課堂環境,將有利於使學生敢想、敢說、敢唱、敢跳,敢於創新。

2、活躍的課堂要動中有靜,才能保證教學質量

無論是什麼課堂都要有一定組織性,寬鬆的課堂氛圍如果沒有嚴明的課堂紀律做保障,教學質量是得不到保證的。教師首先要向學生講明紀律,讓學生有章可循。教師要做到獎懲分明,絕不能放任自流。曾經聽過一堂課,上課老師的教案和教學理念都不錯,形式比較新穎活潑,但在實際的實施過程中卻碰到了困難。教師精心設計的教學環節大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個個神采飛揚,課堂一下子就活躍起來了。但由於小學生的自我約束力並不很強,場面很快就變得有點混亂了,學生高興的忘乎所以,更有甚者乘機互相打鬧嬉戲,教師束手無策,只能乾著急,教學效果可想而知。由此可見紀律在課堂中的重要性,再好的教學設計離開了紀律這一保障,教學將無法進行下去,更別提什麼教學質量了。紀律是效率的保證,但同時教師態度又不能過於嚴厲,過度苛責會使學生戰戰兢兢,反應遲鈍,喪失學習的主動性,缺乏創新精神,這同樣也是不利於學生髮展的。因此,我們在給學生一定自由馳騁空間的同時又要注意不能放任自流,活躍地課堂必須動中有靜,必須要有一定的紀律約束,動中之靜,讓學生學會思索,靜中之動,激發學生興趣,這是保證課堂效率的前提和基礎。在一次次課堂實踐中,我嘗試用音樂語言讓孩子們愉快地完成相關訓練,比如:隨著音樂進教師,坐下後音樂拍手安定學生情緒,師生互唱自編問好歌,用上行音階或用下行音節表示。這樣的方式更富有音樂性。

3、教師要合理掌握課時節奏

課堂教學同樣也是一門奧妙無窮的藝術,要靠教師用智慧和雙眼來掌控、來駕馭。這種駕馭課堂的能力在音樂課堂上顯得尤為重要。音樂課本來就是活潑、開放、多動的需要學生全身心地參與。但小學生自我控制行為的.能力還不強,這時候就需要外部力量來幫助他培養自制力,這外部力量就是教師。音樂教師需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隨時注意課堂的教學進展情況,密切關注課堂動態。這在進行律動、歌表演、集體舞等教學環節上表現得更為明顯。

這幾個環節都是低年級音樂課堂中的常見環節,需要一定場地來活動,需要學生肢體動作的參與和全身心的投入。然而受到教學條件等方面的制約,不可能給學生提供太大的活動空間,這是就容易出現同學之間你推我擠、互相打鬧嬉戲的情況,影響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經過幾年的教學實踐,我根據低年級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

1、巧用音樂語言

教師可根據兒童的年齡特點,涉及一些恰當的音樂短句,既活潑、生動、形象,又成功地進行了組織教學,為學生所喜愛。如課前問好:

唱:(師)小朋友們好,(生)您好您好,老師您好!

再比如:低年級學生由於坐的時間較長,注意力不集中時,教師可用琴或打擊樂器演奏某一固定節奏型,潛在的意思就是要求學生“坐坐好”。再比如在做聽音訓練這類難度較高的練習時,容易造成課堂氣氛沉悶,調動不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單純回答學生“對”或“錯”,既生硬老套又容易打擊學生積極性,這時可用上音階表示回答正確,給學生一種表揚激勵的感覺,令人精神振奮,學生感到很高興,對練習更加積極。反之,可用下行音階表示學生回答有誤,既幽默又不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和積極性,而且課堂氣氛熱烈活躍、有好融洽,效果很好。

2、運用眼神、手勢

課堂上教室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直接影響著學生聽課的效果。教師應有效地利用這些體態語言,對課堂適時地調控,以便更好地教學服務。

每個班都會有一些令老師頭疼的“淘氣鬼”,碰到這類學生教師往往板著臉,高盛怒斥,其實這樣做的效果並不佳。不妨適當進行“冷處理”,給學生一個嚴肅、信任的眼神,相信學生會明白這眼神中包含的意味,自覺地收斂自己的行為。再比如低年級學生上課舉手發言,經常出現踮著腳尖小手舉得老高,嘴裡直囔“我來我來”,這幅爭先恐後、熱鬧非常的場面,這時教師只要作一個標準的舉手發言姿勢,聰明的小朋友會馬上明白並做好發言姿勢,一個簡單的手勢就能有效地維持好課堂教學秩序,成功地進行了組織教學。怎樣才能更好地控制教學節奏,是音樂課堂教學更為有效,從而構成音樂課堂中的一種和諧美?我認為只有教師真正吃透,理解教材,才能更好把握教材,知道音樂作品中那些要素是真正有用的,因此分析教材時,首先要認真鑽研,反覆聆聽,預設課堂效果,設想彌補手段。熟悉教案,才會有底氣,才會成竹在胸,充滿自信,有了自信帶來的激情,才能使教師自如駕馭課堂,讓學生在動靜結合中收到音樂的薰陶。

音樂是一門充滿詩情畫意,創造美感受美的學科,也是啟迪學生智慧的一把金鑰匙,當然,教學是一門奧妙無窮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努力去探索、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