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農/林/牧/漁

一年級語文《鋤禾》《憫農》的說課稿

一年級語文《鋤禾》《憫農》的說課稿

教學目標:

根據新課標和我對教材的理解,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出發,我將本課的目標定為以下三個:

(一) 情感目標:

透過誦讀、體驗、歌唱《憫農》一曲,讓學生透過極富感染力的畫面、震撼人心的告誡,懂得珍惜勞動果實,懂得勞動的艱辛。

(二) 行為與能力目標:

透過歌曲的學習,能夠有表情、韻味的朗誦古詩、歌唱古詩,並透過音樂感受古詩的意境,培養學生自由吟唱古詩的能力,感受到音樂與詩歌的完美結合,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並加深孩子對古詩詞的理解和對古詩詞內涵美感的體驗。

(三) 拓展目標:

透過即興創作活動,知道浪費糧食的後果,並教育學生多背誦古詩。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組織教學(快樂春遊)

1、聽歌曲《春曉》,走進教室。

師:同學們,春天來了,風,搖綠了樹的枝條。水,漂白了鴨的羽毛,小草偷偷的從土裡探出頭來,那一定是春天的(眉毛),蒲公英花開了,一朵兩朵,這一定是(眼睛),解凍的小溪叮叮咚咚,一定是春天的(琴聲),楊樹、柳樹吐出點點嫩芽,那是春天的(音符)!春天多美呀!到處鳥語花香、鶯歌燕舞,多向一幅美麗的畫呀!今天我們換上春裝一起去尋找春天好不好?

2、欣賞春天的圖片(課件)。

聆聽著熟悉的旋律《春曉》,舞動著優美的動作,進入教室,師生一起進行舞蹈,讓學生一進教室就融入春天的氛圍中,這樣的情景引入,達到未成曲調先有情的良好效果,無疑是師生間情感共鳴的.第一個音符,搭起學生、教師、教材三者溝通的第一座橋樑。

二、 導語:

1、感受艱辛:同學們,你們看這些人在幹什麼?他們彎著腰在播種?時間長了累不累呀?我們幫助他們插秧好不好?

2、在欣賞兩遍伴奏音樂後,模仿農民播種。感受農民播種、收莊稼的不容易,為朗誦古詩醞釀情緒,為學唱歌曲做出鋪墊。

3、啟發表演者:“先想想當你看到農民在烈日當空下勞動時,心裡是不是非常同情農民伯伯呀?接著你想到生活中的浪費現象,就告誡所有人,要珍惜糧食,尊重農民的勞動;最後不禁感慨萬千,繼而作詩朗誦做準備。”

4、小結:透過剛才的體驗和實踐,我們知道了農民伯伯種田是很辛苦的,我們一日三餐,端碗舉筷,都應該想到在田地上的勞動者,懂得珍惜勞動果實,尊重別人勞動這個基本的人生道理。(經過這幾個環節的體驗,學生可以在很形象很直觀的情境下就理解了古詩的含義。)

5、巧遇古人:同學們,你們看那是誰呀?是一位古人。我們向老先生問好:“老先生好!”

“同學們,你們好!”

生:“老先生,您從哪裡來呀?”

“我從遙遠的唐朝來,今天來到現代社會,看到農民在辛勤的勞作,他們忙著收割莊稼,連自己的孩子都顧不上,大孩子在幫父母,都沒有上學!實在是太可憐了!我不由的想起了我寫過的一首詩,同學們,你們知道這首詩嗎?”

三、朗誦古詩:

1、聽古詩朗誦。“同學們,我們的糧食來的多不容易呀!是農民受累流汗得來的,我們可一定要愛惜糧食!”孩子們,我們和李紳老先生一起讀一讀這首詩吧!

2、齊讀。“孩子們,雖然農民很累,又很熱,但莊稼長得好,莊稼豐收了農民心裡是高興的,因此讀的時候要高亢,熱情。“後一句告訴我們要節約糧食,所以要讀得親切、中肯。

3、教師範讀。

4、聽音樂讀。

5、孩子和老師一起讀。(欣賞圖片)李紳老先生:我們讀得好嗎?看,李老先生點頭了!

6、學唱歌曲:讓學生隨著媒體畫面,完整欣賞歌曲,讓學生感受優美,舒緩的歌曲情緒,視聽結合、動靜結合、聲像一體,讓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啟發學生的聯想和想象,激發他們的興趣與求知慾。

7、看著圖片,響起一陣歌聲《鋤禾》,同學們這首歌是一位叫“肖地”作曲家看到農民這麼不容易為他們寫的一首歌,我們認真地聽一聽。

四、感受歌曲:

1、聽示範唱《憫農》

同學們,在以前我們聽過和演唱過不少由唐詩改編成的歌曲,今天我們又可以學多一首了,接下來老師就把《憫農》這首詩演唱給你們聽。(小學低段主要是透過聽唱法來進行歌曲教學的,所以老師的範唱一定要非常具有感染力,聽唱法成功與否,取決教師能否有感情地範唱去吸引學生,激發學生學唱的興趣。)

2、下面我們再聽一聽,《鋤禾》,應該用什麼速度演唱?

3、下面我們一起感受一下,農民是怎樣鋤禾的,你有什麼話要對他們說?我們應該怎樣對待糧食?

4、同學們說得非常好,我們帶著對勞動人民的尊敬再來欣賞一下這首歌!老師聽到這首歌有一句特別難唱,你能找出來嗎?唱一唱!(學生演唱時老師要給以伴奏,幫助學生音準的建立。)

五、學習歌曲:

1、用“嚕”來默唱歌曲。

2、用“啦” 默唱歌曲。

3、輕聲演唱歌曲。

4、用身體演繹“汗滴禾下土”這句詩。

5、師生接龍演唱歌曲。

6、加動作表演歌曲。(設計這一環節是因為在平時的教學中發現學生特別喜歡跟老師一起表演,每當這時學生特別開心,注意力也特別集中,同時又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感情。學生在表演中體會耕種收的艱辛,懂得愛惜糧食。雖然現在生活好了,我們也要節約糧食)

7、吟唱歌曲。提醒學生要邊唱邊想象農民伯伯耕種時的樣子、動作,還要揣摩其內心世界,這樣才能唱出感情。

(師生合作與接龍演唱是我在平時教學中發現的學生很喜歡的一種演唱形式,它既可以克服膽怯心理,又容易讓老師發現問題,還有很強的趣味性。)

8、欣賞現代人的生活圖片,讓同學們切實的從身邊感受到社會主義今天的幸福生活 。

(無疑是師生間同學間融洽互助學習、情感共鳴的第一個音符,達到德育教育的目的。教師強調音準、節奏、咬字及聲音運用,教師參與其中,真正起到引導和組織的作用。)

六、拓展:

1、同學們,你們唱的太好了,李紳老先生聽了特別高興。還寫了另一首《憫農》,這也是一首同情農民疾苦的詩,著重寫舊社會農民所受的殘酷剝削。有誰可以背出來嗎?

2、出示《憫農二》。(既可以鞏固旋律,又使歌曲變得有新鮮感。)

3、同學們,聽到你們唱的這麼好,李紳老先生都表揚你們了。李白聽見你們唱得這樣好,心裡非常羨慕,他也給你們帶來了一首詩,你想聽嗎?

七、欣賞《靜夜思》。

1、聽朗誦。

2、學生聽音樂朗誦。

3、欣賞器樂曲。

4、欣賞樂曲,你想到了什麼?

八、小結:

同學們,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們中華民族的瑰寶,一千多年來經久不衰,我們作為新時代的少年兒童要把祖國的優秀文化繼承和發揚光大,那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件事情啊!愛惜糧食從節約一粒米開始,好好學習從每天背誦一首詩開始,只要我們從今天開始做起,將來,你們一定會成為象李紳、白居易一樣偉大的人!

九、下課,聽音樂走出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