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五柳先生傳的課堂實錄

五柳先生傳的課堂實錄

師:在講課之前,我們先來欣賞幾組畫面,畫面展現的是東晉大詩人陶淵明的名篇《歸去來兮辭》的情景。(投影打出陶淵明的頭像)這就是大詩人陶淵明,公元405年,41歲的陶淵明在展轉13年的仕途中,終至灰心失望,不願再為五斗米折腰,解印棄官,迴歸鄉間,創作了被歐陽修讚頌為“晉無文章,只此一篇”的《歸去來兮辭》,辭中流露了詩人脫離官場後的輕鬆愉快和置身田園的無窮樂趣。

我們看這一幅:

⑴ 詩人收拾行囊,踏上歸途,問路途中,心中欣喜萬分。

⑵ 詩人到家了,幼子出迎,攜子入室,歡暢愉悅。

⑶ 閒時坐觀雲捲雲舒,燕雀翔空,林海蒼茫,心靜如水。

⑷ 夕陽西下,撫松徘徊,流連忘返。

⑸ 春天到了,萬物復甦,農人耕種,一派生機。

⑹ 興致濃時,尋幽訪勝,乘舟遠航。

⑺ 面對清流,吟詩作賦,表露心志。歸鄉之後,雖然詩人的生活每況愈下,漸至衣食無著,然而詩人卻依然生活得陶然自得,並寫了大量詩文抒寫情懷,表明心志。歸鄉15年後的420年,詩人又創作了與《歸去來兮辭》並稱姊妹篇的《五柳先生傳》,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五柳先生傳》。

(板書 五柳先生傳 陶淵明)從題目看,這是一篇什麼文體的文章呢?

生:人物傳記

師:那麼人物傳記會寫些什麼內容呢?(生答)快快開啟書,讀一讀,看看是不是寫了同學們說的那些內容呢?

生:自由讀,朗讀,正音,齊讀。

師:陶淵明的詩中曾寫到: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這句詩什麼意思?(生譯)理解得對極了,下面,我們就按照陶先生所說的“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藉助課下的註釋,再結合同學們的智慧,互相研究,共同討論來完成“疏通文意”這一環節,四人一小組,快快組合,互相商討,對於共同的難點,把它提出來,我們再一起研究。

生:學生譯文。(疏通文意要講究方法,不要死摳字眼,要對照上下文整體把握文意。學生譯文時,要求互相補充修正,力求照顧大多數。)

師:大家感覺到了嗎?學習就好象爬山一樣,獨自登山既艱難又寂寞,大家攜手,輕鬆又愉快,不知不覺間我們已經攜手並進,成功地越過了“疏通文意”這第一個坡。現在讓我們來一起登第二個坡,看看文章的結構和內容。文章共2個部分,這兩個部分各自寫了什麼內容呢?

生:第一部分,敘事。(敘了什麼事?)名號的由來,性格(哪一句寫的是性格?)閒靜少言,不慕榮利。還有家貧,愛好。(幾大愛好?)三大愛好:讀書,喝酒,寫文章。第二部分,讚揚五柳先生的精神。(採用什麼方式讚頌的呢?)引用黔婁之妻的話。

師:本文正是按照史傳的體例寫的,有傳,有贊。第一部分是傳,主要用於概括人物生平,第二部分是贊,主要用於評價人物品格。同學們概括得非常好。第二個坡順利透過。現在我們來攀登第三個坡,這個坡有點陡,同學們要加把勁,有信心嗎?我們來看大螢幕:品位語言──研賞“不”字,初識人物形象:

先生不知何許人也,亦不詳其姓字;不慕榮利,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好讀書,不求甚解;家貧不能常得,不蔽風日;曾不吝情去留

下面我們就分組來討論研究一下,在這些句子中,你看到了五柳先生什麼性格呢?每組可以就研究一個句子,也可以研究兩個或全部。注意一點,把句子放到文中,要結合文章的內容和情節。

生:研究發言

師:總結一下,五柳先生是個什麼樣的形象?體現出了什麼性格?用詞語概括一下。

生:不慕榮利,潔身自好,安貧守志,安貧樂道,心胸開闊,耿直率真。

師:晉宋時期,講究門第,可先生卻不知是什麼地方的人,甚至連姓名都不詳;世人都羨慕名利,害怕貧賤,追求富貴,可先生卻不慕榮利;世人好讀書,是為名利所驅“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而先生卻好讀書,不求甚解,寫文章卻自娛。家徒四壁,卻安然自若。世人有的,先生卻“無”;世人津津樂道的,先生卻不屑一顧,處處顯示出與世俗的格格不入。文中用了大量的否定句,正象錢鍾書先生所評價的“不”字為一篇眼目,寫出了先生的不慕榮利,安貧樂道,與眾不同,坦率耿直,確是真名士自風流。從“五柳先生”的品性上看,其實“五柳先生”就是陶淵明,是詩人託名“五柳先生”寫的自傳,五柳先生的形象,正是陶淵明的自畫像。現在我們一路跋涉,已經登上山巔,見到了這位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隱士陶淵明,對於陶淵明這種不慕榮利,淡泊寧靜的'處世態度,我在備課時與其他老師也探討過,但眾說不一,不知同學們怎麼看呢?

生:討論

師:回憶周敦頤的《愛蓮說》最後一段還記得麼?齊背。文中列舉了幾種人生態度?

生:列舉了三種人生態度:一種是追名逐利,作者對此持鄙夷態度;一種是積極入世,這是作者極力追求的;一種是消極隱退,談泊人生,作者對此持理解態度;就像陶淵明。其實陶淵明在青年時期也曾有過幹一番事業的雄心壯志,也曾寫過《讀山海經》、《詠荊軻》一類金剛怒目式的作品,但在屢屢碰壁,不遇明君的境況下,採取了這種消極隱退,潔身自好的處世態度,在那種汙濁的社會中能潔身自好,不慕榮利確實也不容易,但放在今天,就不太值得提倡了。

說到這兒,我想起了一段話,這段話把諸子百家的思想做了一個精妙的比喻:你乘車遇到一個小偷,教育他,這是儒家的做法;揍他或揪他去派出所,則是法家的做法;假裝不知道,這是道家;忍讓寬容,這是墨家;不為所動,是佛家。咱們對照一下平時的行為,你屬於哪一家呢?我們又應該按照哪一家的做法來做呢?同學們感興趣的話,就以此為話題,課後寫一則小短文,談談自己的看法。

雖然陶淵明的處世態度在今天不值得稱道,但他的文章卻是千古一絕,堪稱“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最後,我們再來一起品味一下,齊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