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中國石拱橋》課堂實錄

《中國石拱橋》課堂實錄

【課前準備】

以《中國石拱橋》為例,滲透學生的課外生活,圍繞如何抓事物的特點寫事物的特徵這一訓練重點,切實訓練學生的說明能力。

【課前準備】

1、佈置學生課前實地觀察枝城長江大橋、白水橋(石拱橋)以及自己身邊形形色色的橋。仔細回憶自己見過的各種橋。

2、在觀察回憶的基礎上,歸納橋的特點並用精練的語言表達出來。

【課堂實錄】

師: 前面我們佈置大家觀察了橋,(教師板書,加點詞為板書內容,下同)下面請同學們說說你見過哪些型別的橋。

生:獨木橋、水泥預製橋、鋼樑橋、石拱橋、鐵索橋……

生:江河大橋、立交橋、過街天橋。

(評點:把學生的生活體驗引進課堂,引導學生深刻地認識說明物件。)

師:大家見過的橋確實不少,那麼你們能否用一句最簡潔的話說說橋的特徵?

生:架在河面上,用水泥鋼筋作材料的建築物,如枝城長江大橋。

生:不對,有的橋也用木材作材料,如獨木橋。

生:還有,有的橋不是架在河面上,而是架在空中的,如立交橋。

(評點:引導學生把直覺形式轉換成言語形式,為訓練張本,對於學習中的分歧不是簡單地肯定或否定,而是讓學生爭論,在爭論中澄清是非。)

師:大家說得很有道理,看來要把握事物的特徵,還必須找到同類事物的共同點。下面大家想想,哪些才是形形色色的橋所共同具有的特點 ?可以查詞典,看看詞典是怎樣說的。

生(查詞典):架在河面上連線兩岸的建築物。

師:根據我們前面的討論,大家想想這樣概括橋的特點是否準確?

生:不夠準確。前面已經說過,立交橋就不是架在河面上的。

師:看來時代在發展,詞的含義也在發展,大家修改修改。

生:架在水面或空中,用來連線兩端的建築物。

師:我們一起回顧一下,剛才抓事物特徵的方法。事實上橋用什麼做材料,千差萬別,不是共有的特點,橋的作用──架在水面上或者空中連線兩地供通行才是共同具有的。抓特徵就是要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

(評點:引導學生從直接經驗中總結出一般的規律,是“課內外銜接語文教學實驗”的重要特點,能力訓練即從此始。)

師:下面我們把橋的範圍縮小,侷限於石拱橋。按照上述抓特徵的方法找找石拱橋的特徵,看看石拱橋有什麼共同點。

生: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橋身全由石料構成。

(評點:引導學生從簡單的訓練開始,把一般的方法變成學生的經驗。)

師:說得較好,不過同學們所看到的還只是橋的外部特點,事實上我們在分析事物特徵時,並不像這樣顯而易見,需要我們仔細。

研究。下面我們把橋的範圍再縮小來研究中國石拱橋有什麼特徵,可能難度就會增大。請同學翻開課文《中國石拱橋》,先看課文寫到石拱橋的哪些特點。

(學生瀏覽課文,找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師:現在請大家說說《中國石拱橋》有哪些共同點。

生:形式優美。

師: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最好用書上的原話回答。

生:石拱橋的橋洞呈弧形,就像虹。

生:這些橋大小不一,形式多樣,有許多是驚人的傑作。

生:作者在寫趙州橋的時候這樣寫“全橋結構勻稱,和四周的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諧;就連橋上的石欄石板也雕刻得古樸美觀。”

生:盧溝橋也是一樣,“盧溝曉月”很早就成為北京的.勝景之一。

(評點;訓練由淺入深,讓學生技能的水平由低階向高階發展。)

師:說得不錯,中國石拱橋除了形式優美以外,還有沒有更重要的特點?

生:有,那就是結構堅固。

師:(板書“結構堅固”)何以見得?

生:書中說這種橋“能幾十年幾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發揮交通作用。”

生:書中還說永定河發水時來勢很猛,以前兩岸河堤常被沖毀,但是盧溝橋從沒出過事,足見它的堅固。

師:回答得很好,除此之外,我們還能從課文中看到中國石拱橋具有什麼特點嗎?

生:歷史悠久。

師:(板書“歷史悠久”)透過上面分析我們已經找到了中國石拱橋的共同特點

⑴ 形式優美;

⑵ 結構堅固;

⑶ 歷史悠久。那麼怎樣說明才能把這些特點說清楚呢?通常的作法是精選例子,下面我們看看課文是如何選擇例子來說明事物的特徵的。請同學們再仔細看看課文重點寫了哪兩個例子。

(評點:透過總結巧妙地過渡,從一個訓練重點轉移到另一個訓練重點,保持訓練過程的清暢。)

生: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

師:為什麼選擇趙州橋和盧溝橋作例子,用這兩個例子能說清中國石拱橋的特點嗎?

生:因為趙州橋和盧溝橋都歷史悠久,前者修建於公元605年左右,後者修建於1189~1192年間。這兩座橋都形式優美,趙州橋前人有“初月出雲,長虹飲澗”的盛讚,盧溝橋有“盧溝曉月”的美譽,更重要的是這兩座橋結構堅固,修建以後沿用至今,完好無損。中國石拱橋的三個特點,在它們那裡都非常突出,所以選擇這兩座橋作例子,就能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評點:引導學生深刻地感知說明文選例子的方法,為後面總結規律做鋪墊。)

師:既然這樣,那麼作者為什麼不只選一個例子,那樣文章不是更簡潔嗎?

生:簡是簡潔,但是那樣就不夠全面。

師:此話怎講?

生:趙州橋是單拱,盧溝橋是聯拱,既選單拱的例子,又選聯拱的例子,就能較全面的反映中國石拱橋的面貌。

(評點:欲擒故縱,讓學生在深入體驗的基礎上道出秘訣。)

師:看來選例子除了典型以外,還要全面,既要有代表性,又要保證主要方面有代表。選例子很重要,選準了例子把例子寫好,透過它準確地說明事物的特徵更重要。下面我們看課文是如何寫例子的。請大家瀏覽課文,找出文中寫趙州橋和盧溝橋的段落。

生:4、5段寫趙州橋,6~8段寫盧溝橋。

師:下面請同學們朗讀課文4、5段,讀後思考作者是怎樣圍繞趙州橋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的。

(學生朗讀課文,思考問題。)

生:先總寫橋的外形和使用情況,給人以總體印象,再詳細地寫這座橋的四個方面的特點,給人以具體的形象。

(評點:訓練的層次仍在遞進,緊扣課文引導學生體會。)

師:我仔細閱讀了課文,作者寫趙州橋用了這樣一些字眼“橫跨在汶河上”“還保持著原來的雄姿”“非常雄偉”,(示圖)就書上的插圖來看,趙州橋只不過跟我們的白水橋差不多,但比起枝城長江大橋來只不過是“小巫見大巫”,作者說它“雄偉”準確嗎?

生(笑):趙州橋是不及枝城長江大橋高大,但我們說一個物體雄偉主要不看它的體積如何如何大。

師:那看什麼?

生:主要看它的氣魄和聲勢。比如我們說雄偉的天安門,並不是說天安門就有幾十層上百層樓那樣高,我們從電視上見過天安門還沒有我們的教學樓高,但是它造型很有氣勢,見過天安門的人沒有一個懷疑“雄偉的天安門”,“雄偉”一詞能說用得不準確?(眾生笑)說趙州橋“非常雄偉”也是如此。

師:看來作者在說明事物特徵的時候用詞是非常講究的。

(評點:引導學生深入體驗說明文語言的特點,體驗在教學中直接運用。)

下面我們再看盧溝橋的情況,請一位同學朗讀課文6~8段,其餘同學們思考作者寫盧溝橋與寫趙州橋有什麼異同。

(學生朗讀。)

生:相同點是也說明了它的修建年代、堅固等情況,不同點是側重說明它的藝術價值和紀念意義,筆法上多采用生動說明,如柱頭上的石獅,作者說它們“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頭接耳,有的像傾聽水聲,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師:請稍等,你能不能說說這裡採用的是什麼表達方式?

生:當然是描寫。

師(笑問):你是否意識到這種描寫與一般記敘文中的描寫的作用有所不同。(生默然)其他同學呢?(也默然)不要緊,我們先來研究幾個問題。這些石刻獅子能“母子相抱”、“交頭接耳”、“傾聽水聲”嗎?

生:獅子是石刻的,當然不能。

師:真實的情況是怎樣的?

生:很像是母子相抱,很像是在交頭接耳,很像是在傾聽水聲。

師:也就是說作者把那些石刻獅子的樣子寫出來了。

生:沒有!

師:你腦海中有了那些石刻獅子的形象嗎?

生,有了,而且非常清晰。

師:這正是說明文中描寫的特點,說明文中的描寫重在摹寫事物的樣子──摹狀貌,讓讀者對說明物件有更清晰、更準確、更形象的瞭解。與一般記敘文中的描寫有所區別,請同學們體會。

(評點:引導學生品味摹狀貌的說明方法‘體驗法在教學中的直接運用。)

好,我們回到原來的問題上去,作者寫趙州橋和盧溝橋兩個例子,確實同中有異,為什麼要這樣處理呢?

生:這樣處理於大同中存小異使行文富於變化,文章更有魅力。

師:說得好,下面我們回顧一下本節課學的內容。請大家參照黑板上的板書思考:寫作說明文應該怎樣抓特徵?怎樣寫特徵?

生:抓特徵就是要找出同類事物的共同點,而寫特徵一般要精選例子來說明,所選例子一要典型,二要全面。

師:很好,下面我們就按照上述方法來操練這種技能。

(出示筆)筆,大家都不陌生吧!你們見過哪些種類的筆?

生:鉛筆、鋼筆、圓珠筆、毛筆、彩筆、蠟筆、鐵筆……

師:誰能說說筆的共同點?

生:儘管筆的結構千差萬別,但不管什麼筆有一點是相同的,它們的作用不外兩個:一是用來寫字;二是用來作圖畫畫。它是寫字畫圖的用具。

師:如果我們要寫一篇文章來介紹筆的用途,按照上述分析,少不了選例子來說明,如果選例子應該選哪些例子。

生:鋼筆。

生:毛筆。

師:為什麼?

生:鋼筆在硬筆中使用最廣泛,最有代表性。毛筆不但是軟筆中的一絕,而且和古老的書法藝術有著天然的聯絡,說筆自然少不了毛筆。

(評點:讓學生在課文中學到方法,參與後續的訓練,給學生提供實踐機會。)

師:好,我們就來討論鋼筆和鋼筆書法有哪些具體特點。從形象方面,從使用方法方面,從書寫效果方面著眼,發揮大家的創造性,看誰說得準確生動。

生:只有上了墨水,才能寫出字來。

生:能寫小而好看、筆畫整齊的字。

生:墨水吞進肚,什麼時候用,什麼時候吐,早晚隨身帶,最易作記錄。

生:胸中墨萬點,下筆成千言。

生:吃人墨水吐出字,鋼的筆尖膠的肚。

(評點:以上為技能的操練階段,它是技能內化的重要環節,也是“課內外銜接語文教學實驗”的特色之一。)

師:大家說得很形象、很生動,本節課就練習到這裡,課外請大家採用同樣的方法寫寫“毛筆”,然後再寫一篇作文,題目就叫“說說中國的筆”吧。

【總評】

本教例較好地體現了“課內外銜接語文教學實驗”的特點,整個教學過程圍繞如何抓事物的特點、說明特點這一訓練主線有效地進行。有感知,有體驗,有操練,線條非常清晰,由於訓練做到了有層次、有縱深的推進,所以訓練比較到位,不時引進學生鮮活的生活,增加了訓練情趣,聽、說、讀、寫的能力訓練也落到實處。課文學習成為了能力訓練的有效形式,語文教學走出了肢解課文的狹隘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