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考試

自學考試寫作的考點講解

有關自學考試寫作的考點講解

藝術觀察內容的實施

①選取理想的觀察視點和方法。從觀察主體來看,藝術觀察往往帶有主觀性,觀察者在一定認知態度、情感好惡的基礎上進入觀察,“視覺鏡頭”自然會蒙上主觀傾向。即必然受作者思想感情的影響。所以,心理觀察點的確立就是要求寫作者反覆推敲“認知”,並且與物理觀察點(客觀現實中的距離、角度等)相融合,從而獲得理想的觀察視點,保證真實認識事物的特徵。從觀察客體來看,觀察物件不僅具有空間因素,即指事件發生的所在地,而且具有時間因素,即指事件發生時的現場或事件正在進行過程中的現場。一個人物,一件事物,一個場景,是存在於特定時空中,都有諸多的觀察角度。所謂“橫看成嶺側成峰”,觀察的物理位置不同,畫面所包含的範圍、物件也會有所不同,根據觀察目的選擇最佳觀察點被視為第一步要做的事情。現實生活中觀察點或觀察方法選擇不當,結果會產生嚴重偏差。2013年12月,北京一個外國小夥騎車撞到一位大媽,一個開車經過的拍客用手機拍下被撞者拽住摩托車的情景發在網上,網上輿論說是大媽“碰瓷”。但後來北京警方公佈了現場影片證實確實是那個外國人撞了她還罵人,替大媽伸了冤,最早公佈照片的拍客也道了歉。

一般來說,觀察人可採用定點觀察和動態觀察的方法,前者指觀察者深入到人物經常活動的環境中對其行為狀態進行正面觀察;後者指觀察者對人物在不同活動場景中與其他人交往時的話語、神態、行為進行觀察,以取得能表現人物典型特徵的素材。觀察事件可採用跟蹤觀察的方法,即動態視點,這可以清楚地瞭解事件變化的來龍去脈;可以選擇事件中的關鍵人物進行情況瞭解,即分解視點,觀察者再透過聯想、組合,最大程度的復原事件現場。近年《新京報》公佈了一篇訪問記,被訪者是作家慕容雪村,說他一個月時間深入傳銷幫臥底觀察,不但寫出《反傳銷手冊》,還幫警方破獲23個傳銷窩點。著名媒體人崔永元也製作了採訪節目。

②抓住觀察物件的特點。在現場捕捉這一事物區別於其他事物的標誌、特徵,這是文學觀察的重要技巧。有特點,才有新意,才有生命力,才有吸引力。作者應敏感地捕捉到那些最能體現人物個性特徵和本質的事實,特別是那些感人的細節素材。比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一位老師組織學生逃出教室,最後自己被砸在裡邊的感人事蹟。這是現場觀察抓拍到的素材,直接進入作品,獨特而典型。

③做好觀察記錄。把見到、聽到、感覺到有意思的事情,如一件富有戲劇性的`生活小故事,一個動人的場景,一場機智的談話,一個富有特徵的形象,或某種客觀現象與事實,如實地記錄下來,這不僅是積累感性素材與思想觀點的一種很好的方法,而且 也是培養觀察力、磨鍊筆力的一個良方。在觀察記錄中應注意以下幾點:一、應記實事,不允許虛構;二,學會剪裁,記有價值的材料;三,描寫要具體,敘述須簡練,防止高談闊論與空洞的情感抒發。

科學觀察內容的實施

①選擇觀察物件。

②確定觀察內容。

③選擇觀察方法。基本方法有以下幾種:一是動態觀察,即歷時空的跟蹤觀察物件,發現其成長過程和發展變化的脈絡。二是靜態觀察,即共時性的透視觀察物件,由表及裡地發現觀察物件的本質特徵。三是比較觀察,即打破時空、類別等各種限制,由此及彼地觀察事物的橫向聯絡,找出事物間的差異,從中發現事物的特殊性。

④觀察實施。做好觀察的準備工作後,即可按照計劃內容實施觀察。具體操作過程中若出現未曾考慮到的因素,應及時對計劃做適當的調整。觀察中若需要使用儀器,應對儀器的落實、使用方法、常見故障的排除等加以瞭解,防止因為意外事件影響觀察的進行。

⑤整理觀察資料。對觀察到的一切現象要做客觀記錄,並根據所記錄的內容,對文字性記錄做歸納性描述,對資料資料做出定量統計,形成觀察結果,為今後的進一步研究提供依據。

調查的類別

(1)社會調查和科學調查社會調查是採用詢問有關人物,或查閱書面材料,或察看現場,或取得物證等形式,瞭解具有社會意義的物件。

科學調査一般也稱科學考察,是運用科學的理論和方法,周密、系統地瞭解自然界的某些現象。例如,地貌勘察、地質鑽探、動植物普査、南極考察、地震監測、溶洞探險、氣象觀察、金星探測、衛星檢測等等。

(2)普遍調查、典型調查、抽樣調查、重點調查這些調査是按調查物件覆蓋的範圍來分類。

(3)統計調查、問卷調查、網路調查這些調査是按調査的形式來分類。

更具體的方法還有座談會調查、訪問調查、蹲點調查以及現場調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