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客運管理行業的調研報告

客運管理行業的調研報告

我市共有8家班線客運企業、7家旅遊客運企業及9家客運站,其中一級站兩家,二級站6家,三級站1家。市內營運客車1189臺。進出我市的省市際班車2631臺。完成客運量為7686萬人,同比增長13.3%;客運週轉量為716169萬人公里,同比增長14.2%。班線客運企業實現營收6.51億元,同比增長19%;客運站實現營收8.31億元,同比增長17%。我市三縣共有47個鄉鎮,895個行政村,三縣共開通班車行政村863個,尚有32個行政村未開通,通達率達96.4%,三縣共有客運企業8家,農村客運站22家,營運客車1636臺。

目前存在的主要的問題:

一、交通基礎設施與現代化大城市發展不適應。

公路運輸站場建設投入不夠大,建設水平不夠高,公路主樞紐的整體功能發揮不足。客運站點佈局不盡合理、規模偏小、設施不完善,與其它運輸方式銜接不夠緊密。

二、交通運輸服務水平與市場化發展不適應。

道路旅客運輸行業市場規範化程度不高,市場規模得不到有效控制,經營主體比較分散,生產規模化、組織化程度低,企業整體素質還有待提高,缺乏市場競爭和應變能力;公路旅客運輸規模化程度不高,難以滿足旅客運輸“舒適、快速、安全、及時”的要求。運力結構不盡合理,運力增長大於運量,客運車輛更新緩慢,缺乏有效的宏觀調控手段。

三、道路旅客運輸行業科技化程度不高。

以資訊科技為代表的高新技術在行業中應用的整體水平不高;國有客運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少、能力弱,對部分科研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中間環節不夠重視。現有人才總量不足,尤其缺乏一批具有戰略思維、寬廣眼界、職業素質和競爭意識的優秀企業家。知識更新與繼續教育工作亟待加強。

四、經營模式應進一步最佳化。

目前的“捆綁式”經營模式化解了經營者之間的矛盾,但容易造成壟斷經營,不利於客運市場的健康發展,必須加快公車公營或公司化經營改造步伐。

對策和措施:

一、新舊相容,超前發展,做好客運換乘中心遷址準備工作。

近年來,隨著我市經濟社會和城市的'發展,現有的客運站場佈局、功能等與城市發展之間凸顯出一些矛盾,隨著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生態環保等先進交通運輸理念的引入,人們對現代交通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我市“三大推進”戰略部署,我市原有的東、西、南三個換乘中心由原址遷至二環以外(南門換乘中心已先期遷址),另外再新建北門換乘中心和濱湖換乘中心。5個換乘中心全部按一級站標準建設,預計十一五期間將全部建成並投入使用。我們將抓住5個換乘中心建立的契機,超前謀劃,精心實施,科學合理地調整客運班線佈局,將進出合肥市區的所有客運車輛按執行方向納入3個長途客運站和5個換乘中心,使站點佈局更加合理,實現同線同站。

二、深化道路旅客運輸體制改革,加大公司化改造力度。

2010年前,基本完成我市客運集團的組建工作。全市要有1家一級客運企業進入全國骨幹企業網,2-3家二級企業主導客運市場。到2010年,全市二級以上客運企業均要透過ISO9002質量認證。從而全面提升道路客運業綜合競爭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促進道路客運業走公司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真正建立起符合社會主義市場體制的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客運市場。

按照“先易後難、分步實施、分類清理、穩步推進”的原則,對掛靠經營的客運車輛進行清理,打造客運品牌,全面提升道路客運業綜合競爭力和公共服務能力,促進道路客運業走公司化、規模化、集約化的發展道路。確保2008年底前客運車輛公車公營或公司化經營比例達35%以上。2010年底前客運車輛公車公營或公司化經營比例達45%以上。

近期在建或未開工主要專案:

1、客運站及候車亭、招呼站計劃情況彙報如下:

肥東縣客運站計劃建設8個,分別為:楊店客運站、陳集客運站、馬湖客運站、元疃客運站、解集客運站、張集客運站、撮鎮客運站、草廟客運站。候車亭計劃建設20個,招呼站計劃建設20個。肥西縣客運站計劃建設3個,分別為:肥西汽車新站、高店客運站、銘傳客運站。候車亭計劃建設30個,招呼站計劃建設60個。長豐縣客運站計劃建設8個,分別為:羅塘客運站、崗集客運站、陶樓客運站、杜集客運站、左店客運站、埠裡客運站、下塘客運站、義井客運站。候車亭計劃建設40個,招呼站計劃建設60個。

2、客運站及候車亭、招呼站計劃情況彙報如下:

肥西縣客運站計劃建設3個,分別為:三河鎮濱湖客運站、嚴店鄉劉河客運站、官亭客運站。候車亭計劃建設50個,招呼站計劃建設50個。肥東縣候車亭計劃建設307個,招呼站計劃建設310個。長豐縣候車亭計劃建設60個,招呼站計劃建設60個。(注長豐縣2009年候車亭計劃建設更改為60個,招呼站計劃建設60個)

3、合肥市客運站聯網售票專案:該專案08年開建,09年完工,投資600萬元,佔地600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