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

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通用5篇)

在教師需要進行草船借箭的教學時,需要做好教學的準備,那麼草船借箭的優質教學實錄是怎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 篇1

師: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草船借箭》。課文寫誰借箭?

生:諸葛亮借箭。

師:諸葛亮跟誰借箭?

生:諸葛亮跟曹操借箭。

師:借多少?

生:借10萬支。

師:他用什麼方式借箭?

生:利用草船借箭。

師:結果呢?

生:大獲全勝。

師:誰能把以上的答案連起來說說?

生: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10萬支箭,獲得成功。

生:諸葛亮成功地利用草船向曹操借了10萬支箭。

師:我還想知道:諸葛亮為什麼要借箭?

板書:

為何借?

生:老師,我認為不是諸葛亮要借箭,而是周瑜設計陷害諸葛亮。

師:噢?你說是周瑜要陷害諸葛亮?有根據嗎?大家議一議。

(小組討論一分鐘。)

生:有。周瑜說我們就要跟曹軍交戰,可是給諸葛亮的造箭期限長達10天,這與軍情緊急自相矛盾。由此可見,讓諸葛亮造箭並不是周瑜的真實目的。

生: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後,周瑜說:我得吩咐軍匠們,叫他們故意遲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給他準備齊全。到時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沒話可說了。

師:這番話的確使周瑜的害人之心暴露無遺。我們應該用怎樣的語氣來讀?

生:應該讀出陰險的語氣。

生:周瑜自以為諸葛亮在劫難逃,因此要讀出得意的語氣。

師:(抽讀、範讀、齊讀)我明白了。周瑜要諸葛亮10天造好10萬支箭,不是他的目的,而是──

生:而是陷害諸葛亮的藉口。

生:周瑜為什麼要陷害他?

生:周瑜看到諸葛亮挺有才幹,心裡很妒忌。

師:(板書妒忌)周瑜妒忌諸葛亮的才幹,曾質問蒼天:既生瑜,何生亮啊!妒忌是什意思?

生:老師,我查過詞典,妒忌的意思是:對才能、名譽、地位或境遇比自己好的人心懷怨恨。

師:這是背詞典裡的解釋。能說說在句子中的意思嗎?

生:諸葛亮神機妙算,本事比周瑜大,周瑜心裡怨恨他。

師:造箭是假,害人是真。可是,聰明能幹的諸葛亮為什麼還要自投羅網?

生:周瑜說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卻,諸葛亮沒有退路了。

師:明明是火坑啊,諸葛亮就敢往裡邊跳?

生:因為諸葛亮已經胸有成竹了。

師:新鮮!你怎麼知道呢?

生:如果諸葛亮沒有把握,決不會主動把10天降為3天。

生:諸葛亮立下軍令狀後就明確地告訴周瑜第三天,就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可見他已經想到了利用草船借箭的辦法。

師:有道理。假如你是諸葛亮,讀讀他對周瑜的承諾。

生:(胸有成竹地讀)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就請派五百個軍士到江邊來搬箭。

師:讀得很自信。假如你是諸葛亮,在做出這樣的承諾之前可能會怎麼想?

生:周瑜啊,周瑜,你怎麼這麼糊塗?大敵當前,你怎麼不想辦法對付敵人,倒把矛頭對準了我?

生:10萬支箭,要我10天造好?你這不是小瞧我諸葛亮嗎?昨夜我夜觀天象,三天後必有大霧。既然你非跟我過不去,一不做,二不休,我就乾脆讓你輸得心服口服。

師:好個諸葛亮!掌聲送給她!周瑜步步緊逼,諸葛亮將計就計。結果怎麼樣呢?

生:諸葛亮滿載而歸。

師:而周瑜──

生:周瑜長嘆一聲: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大螢幕顯示此句文字課件並板書神機妙算。)

師:周瑜為什麼長嘆?

生:因為諸葛亮神機妙算而長嘆。

生:因為自己再次敗在諸葛亮的手下而長嘆。

師:長嘆可以換個什麼詞語?

生:感嘆。

師:還不能表達周瑜的心情。

生:哀嘆。

師:行。你認為周瑜會以怎樣的語氣說出這句話?

(抽3人讀。)

師: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神機妙算的確令人信服。在這個故事中,他又算到了些什麼呢?請大家默讀課文,反覆研究,比比看,誰的答案更豐富。

(生一邊讀,一邊分析研究。)

師:同學們都進行了認真的研究。這樣吧,我們先分組交流交流,看看有沒有新的發現。

(學生分組討論。)

師:同學們的研究興趣很濃,大家討論得很熱烈,有的甚至發生了爭論。現在我也想聽聽你們的研究成果。

生:諸葛亮算到周瑜是在設計陷害自己。

師:對。我們剛才研究過了。

生:他算到了魯肅不會向周瑜告密。

生:他不但算到了魯肅不會告密,還算到了魯肅一定會幫自己準備借箭所需的船隻、軍士和草把子等。

師:(板書算人)諸葛亮很瞭解魯肅這個人。

生:諸葛亮還算到了周瑜一定看不出自己的計策。

生:曹操不僅不會出兵,而且一定會放箭,這也是諸葛亮事先估計到的。

師:諸葛亮稱得上知人知面又知心。再從其它角度想想,比如天氣。

生:他算到了三天後一定有大霧。

師:(板書算天)如果他算到兩天後就有大霧──

生:周瑜問需要幾天時,他就會說兩天。

師:應該如此。除了準確預測大霧,諸葛亮還預測到──

生:船隊返航時正好是順風順水而行。

師:順水是算到的嗎?

生:不是。江水的流向是不需要算的自然現象。

師:那諸葛亮算到順風重要嗎?

生:我認為很重要,因為船是順風順水行駛,曹軍即使想追也追不上,才能確保借箭萬無一失。

師:萬無一失用得好!其他同學還有新發現嗎?

生:諸葛亮算到了二十條船、一千多個草把子就能就能裝滿10萬支箭。

(板書算物。)

生:草把子兩面受箭,也是諸葛亮事先計劃好的。

師:算天,算地,算人,算物。諸葛亮果真是──

齊:神機妙算!

師:就算周瑜這樣足智多謀的人也不得不長嘆一聲。誰是周瑜?長嘆一聲,我們聽聽。

生: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師:他長嘆一聲了嗎?應該怎麼讀?

生:唉!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師:周瑜都歎服了,你們會發出怎樣的讚歎呢?

生:諸葛亮真神人也!

師:有點《三國演義》的味道。

生:諸葛亮神機妙算,果真名不虛傳!

生:諸葛亮善於觀察天象,能夠摸清人心,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啊!

師:看來,你們對《草船借箭》的研究是很有成效的。我們還要研究一個問題:諸葛亮是借箭還是騙箭?(板書能算借?)你要尋求的答案不一定就在課文裡,所以,我希望大家利用課餘時間認真地研究研究。行嗎?

齊:行!

師:很好。我等著欣賞你們的研究成果。下課。

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 篇2

師:我國有很多優秀的古典小說。“四大名著”是祖先留下來的文化遺產。知道“四大名著”是指什麼?作者分別是誰嗎?

生1:曹雪芹寫的《紅樓夢》、吳承恩寫的《西遊記》。

生2:施耐庵寫的《水滸傳》、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

師:你知道《三國演義》中的哪些人物?

蔡皓:諸葛亮、曹操、關羽、張飛……。

師:從哪裡知道這麼多?

生:看書。

師:真了不起!你看,看書能豐富我們的知識!《三國演義》這部小說中描述了將近400個不同的人物,諸葛亮的聰明才智、周瑜的陰險狡詐都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個與諸葛亮有關的故事──草船借箭。

師:聽說過這個故事嗎?那你知道這個故事發生的背景嗎?(學生搖頭)那你想不想知道呢?請認識聽(師簡介故事背景)。

聽完背景,咱們先來齊讀課題。

師:讀了課題知道了什麼?

生:用草船借箭。

師:還想知道什麼?或者你還能提出哪些問題?

生1:誰向誰借?

生2:為什麼要草船借箭?

生3:為什麼要用草船借箭?

生4:怎樣借?

師:(將生1、生2和生4的問題寫於黑板上)提了這有價值的問題,想如何解決?

曹奔:我想看書來解決。

師:對,這是個好辦法。讓我們一起讀讀課文吧!除了將字詞的音讀準、句子讀通順外,還要看看誰最先解決這幾個困擾我們的問題?

(學生興趣盎然地讀課文,並思考。)

師:你能解決哪個問題?

生1:第一個。是諸葛亮向曹操。

師:能不能將題目用上去說完整?

生1:(接著說)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

生2:周瑜看到諸葛亮非常有才幹,心就很妒忌他,於是讓他造箭。

師:說得真好。那諸葛亮是怎樣借呢?誰來回答第三個問題?

生3:周瑜讓諸葛亮十天造好十萬支箭,而諸葛亮卻說只用三天,並且立下了軍令狀。暗地向魯肅借船,利用大霧天向曹操順利地借到十萬支箭,挫敗了周瑜的陰謀。

師:箭最後借到了沒有?

生:(齊答)借到了。

(對照;黑板讓學生說出前因、經過和結果,理清思路。)

師:每一個故事都有它發生的原因、經過和結果,這樣這個故事才有它的完整性。

十萬支箭借到了。那諸葛亮借箭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生: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師:“神機妙算”是什麼意思。

許萌:就是非常聰明。(摸頭說不下去)

藝丹:驚人的機智,巧妙的謀劃。

師:說得這麼完整。你是怎麼知道的?

藝丹:(接著說)。

師:字典是我們的好幫手。遇到不明白的詞可以查閱一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還有什麼方法也能理解詞語呢?

曹奔:聯絡上下文。

師:對,這也是一種很好的理解詞語的方法。

師:默讀課文,從哪些句子可以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邊讀邊畫畫。

(學生讀課文。)

生:(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師:從這個句子中,你知道了什麼?

生:霧很大。

師:對,大得連面對面也看不清。這是第幾天出現的大霧?

生:(齊答)第三天四更時候。

師:你從哪裡知道的?(引導學生讀上一段的句子。)

生:(朗讀)第一天,不見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也不見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上。

師:我覺得這個句子有些羅唆。既然前兩天什麼動靜也沒有。沒有動靜有什麼好寫的,乾脆直接改為:第三天四更時分,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上。行不行?

生:(異口同聲)不行。

師:為什麼呢?

……

(學生表情很茫然,只好讓學生讀讀句子來體會為什麼不行。結果還是?)

師:我和同學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因為我感覺只在寫出前兩天的沒有動靜,才更能將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胸有成竹、從容不迫體現出來。這場大霧是不是湊巧碰上的?

生:(搖頭)

師:這說明他在三天之前就預料到有這場大霧,是吧?這說明諸葛亮有什麼特點?

生:懂天文氣象。

師:對,他精通天文氣象。那麼從前面哪個地方也能看出來呢?

生:(朗讀)諸葛亮說:“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懲罰。”

師:能不能將“怎麼敢跟都督開玩笑”換個說法?

生:就是不敢跟都督開玩笑。

師:非常好。這是軍中大事,這種玩笑開不得,於是諸葛亮就立下軍令狀。什麼是軍令狀呢?

蔡皓:保證書,如果完成不好,就要殺頭。

師:理解得不錯。這個軍令狀不同於咱們寫的保證書。一般立下了,完成不了,就要依軍法治罪,有可能引來殺頭之禍呀!猜想一下:諸葛亮會在軍令狀中寫什麼?

曹奔:三天之後一定造好,造不好你罰我就行了。

師:從諸葛亮的語言中你能體會出什麼?

生1:胸有成竹。

生2:不害怕。

師:他為什麼會這樣說:

生:他早已預料到三天之後肯定有大霧出現。

師:那你就帶有這種胸有成竹、從容不迫的語氣來讀讀諸葛亮的話,好嗎?

(生練讀。)

師:我們來合作讀。

師:你還從哪個地方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藝丹:(朗讀)曹操在營寨裡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又下令掉過來,船頭朝東……

師:從曹操的話裡,可以得知他是個什麼樣的人?

生1:很謹慎。

生2:多疑。

師:諸葛亮正是抓住了曹操這種謹慎多疑的心理,他看不清虛實,就不敢貿然出兵,只得放箭,使得箭就像下雨一樣,諸葛亮才得以成功。“虛實”是什麼意思?

生1:真假。

生2:曹操看不清對方的情況。

師:從這裡你又能體會到諸葛亮是什麼樣的人?

生:會看人。

師:這就叫識人心。

師:諸葛亮在這裡下令將船掉過來,那麼原來船是怎麼擺的呢?

生:(朗讀)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擺開,……

師:這樣擺有什麼好處?(畫示意圖幫助理解)

生:不能丟箭。

師:對,是避免箭走散,不留空當,增加了受箭面積。還有嗎?

生:(不知道)

師:還便於統一行動。大聲擂鼓吶喊又有什麼目的?

生:實際是假進攻,不過讓曹操害怕好放箭。

師:你動腦了。理解得很到位。諸葛亮就是為了虛張聲勢,製造進攻的假象,讓曹操害怕。他雖然害怕但看不清對方的情況,又不也派兵出來,只得放箭,以致於箭像下雨一樣。其實還是一點是提示了放箭的方向。

那為什麼又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呢?

生:再讓這面也有箭。

師:恩。如果不掉過來,只讓一面受箭,有什麼不好?

生:容易翻船。箭還少。

師:對呀。這樣兩面受箭,受箭面積增大,還保持了船體的平衡。最重要的是回來是還節省了掉頭的時間,以致於曹操知道上當,要追也來不及了。從哪個地方知道曹軍上當了?

生:(齊讀)

師:那你覺得諸葛亮這樣安排得怎樣?

生:很巧。

師:透過他巧妙的安排還知道這個人懂什麼?

(生一時說不出來,師給歸納:曉地理。)

師:其實課文中能表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還有很多,我們留著下節課再交流,好不好?下課!

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 篇3

第一課

老師:同學們好。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一部謀略之書,《草船借箭》這個故事是謀略裡的謀略;也有人說《三國演義》是一部智慧之書,那麼《草船借箭》就是智慧裡面的智慧。對於這樣一個充滿了謀略、充滿了智慧的故事,我相信同學們一定非常感興趣。請同學們開啟書本,自由地、大聲地朗讀這篇課文,碰到不認識的字多讀幾遍,碰到讀不通的句子多念幾遍。讀完以後,老師請你從謀略和智慧的角度,給故事當中的四個人物排一排名次,你覺得可以怎麼排?明白嗎?

學生:明白。

(學生開始自由朗讀課文,教師做現場巡視。)

老師:四個人物從謀略和智慧的角度,你給他們排排隊,你會怎麼排?

學生1:我認為諸葛亮排第一位。

老師:好,諸葛亮排第一。

學生1:周瑜排第二。

老師:周瑜第二。

學生1:曹操排在第三。

老師:曹操第三。

學生1:魯肅第四。

老師:魯肅第四。諸葛亮最聰明,魯肅最笨。有不同意見嗎?不一樣,有不一樣的意見。好!請你說。

學生2:我覺得魯肅應該排在第三,曹操排在第四。

老師:前面兩個沒問題。

學生2:前面兩個不變。

老師:不變,諸葛亮排第一,周瑜排第二,曹操變成最笨,魯肅排第三。還有不一樣的嗎?

學生3:我覺得諸葛亮應該排第一,曹操排第二,周瑜第三。

老師:噢,周瑜成第三了。

學生3:周瑜排第三,魯肅排第四。

老師:周瑜第三了,魯肅還是最笨。還有嗎?還有不一樣嗎?

學生4:我覺得諸葛亮第一。

老師:諸葛亮第一。

學生4:曹操第二。

老師:噢,曹操第二。

學生4:魯肅第三。

老師:好,魯肅第三。噢,周瑜最笨。哈哈,還有嗎?還有不一樣嗎?

學生5:我覺得諸葛亮第一,魯肅第二。

老師:諸葛亮第一,魯肅第二。

學生5:周瑜第三,曹操第四。

老師:周瑜第三,曹操最笨。請坐下。噢,非常有意思,從謀略和智慧的角度,每位同學都給四個人物打了分,是吧?儘管答案不同,五種答案,但同學們發現沒有,有一點是毫無異議的。

學生:(齊答)諸葛亮排第一。

老師:對,諸葛亮排第一,諸葛亮是最聰明的,是吧?這是同學們讀了一遍課文之後取得的共識。非常好,那麼這篇課文寫諸葛亮很多地方,現在王老師請你們再仔仔細細讀一遍,你覺得這篇課文當中寫諸葛亮的謀略和寫諸葛亮的智慧,什麼地方寫得最精彩?把你覺得寫得最精彩的地方找出來,然後仔仔細細地讀一讀,讀出精彩來,明白嗎?

學生:(大聲讀課文,尋找寫得精彩之處。教師做現場巡視。)

老師:咱們現在交流一下,你覺得這篇文章當中寫諸葛亮的謀略、寫諸葛亮的智慧,什麼地方最精彩?

學生1:我覺得寫諸葛亮的謀略和智慧在七和八自然段中寫得最精彩。

老師:你先把寫得最精彩的地方讀給大家聽,咱們注意聽。

學生1:(朗讀課文七、八自然段。)我覺得七和八自然段,寫諸葛亮的謀略和智慧寫得非常精彩。

老師:體會得不錯。這兩段話如果多去讀幾遍,那可能對你幫助就更大。誰也覺得這個地方寫諸葛亮寫得最精彩。我再叫一個同學讀一遍。

學生2:(朗讀課文七八自然段。)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天還沒亮,船已經接近曹軍水寨。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排開,又叫船上的兵士一邊擂鼓一邊吶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老師:停!停!魯肅怎麼說?

學生:吃驚地說。

老師:再讀。

學生2: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老師:(範讀)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學生2: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老師:他吃驚了嗎?

學生:沒有。

老師:你們吃驚了嗎?

學生:沒有。

老師:誰能讀出吃驚的味道?

學生3: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老師:來,請你繼續讀魯肅吃驚地說。

學生4: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老師:(範讀)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再讀。

學生4: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軍出來怎麼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停!諸葛亮怎麼說?

學生:笑著說。

老師:你笑了嗎?

學生4:沒笑。

老師:能笑嗎?能笑!來,試一試。

學生4: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營寨裡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

老師:停!停!曹操下令說,體會一下,你們自己讀一讀。曹操下令說,怎麼說,自己都讀一讀。

學生:(自由練讀。)

老師:來,曹操,曹操。咱們先叫一個女曹操,曹操在營寨裡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

學生1: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舉妄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

老師:活脫活現的女曹操。稍有一點遺憾,就是不要輕易出動,而不是輕舉妄動,不是這樣的。好的,不錯。來,叫一個男曹操,曹操本來就是男的,注意啊,曹操在營寨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

學生2: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

老師:真好啊!你繼續。

學生3:(朗讀接下去的課文。)他派人去旱寨調來六千個弓弩手到江邊支援水軍。一萬多個弓弩手一起朝江中放箭,箭象下雨一樣。諸葛亮又下令把船調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仍舊擂鼓吶喊,逼近曹軍水寨去受箭。

老師:好。還有同學覺得別的什麼地方,寫諸葛亮的謀略、寫諸葛亮的智慧是最精彩的?

學生4:我覺得最精彩的是第四自然段。諸葛亮說:希望你借給我二十隻船,每隻船上要三十個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萬支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老師:這個地方寫得最精彩,是吧?可是我覺得,你想象一下,當時諸葛亮懷著一種怎樣的心情和魯肅說這番話。當跟魯肅說這番話的時候,他已經把什麼東西都想好了,然後他在魯肅面前會表現出一種什麼神態?一種什麼表情?他會用什麼樣的語氣和魯肅說?再想一想,然後就把自己當作諸葛亮,你來說諸葛亮這段話。好,我來讀魯肅說的話:這都是你自己找得,我怎麼能幫你的忙。諸葛亮說──

學生4:(接讀諸葛亮的話)希望你借給我二十隻船,每隻船上要三十個兵士,船要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你有十萬只箭,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

老師:這個諸葛亮年齡比較大,這個諸葛亮年齡比較輕,可都是諸葛亮。有沒有同學覺得別的地方諸葛亮的謀略和智慧是最精彩的,還有嗎?

學生5:第二自然段寫諸葛亮的謀略比較精彩,因為他說:現在軍中缺的是箭,想請先生趕造十萬只箭。

老師:等等,老師請你把第二段話都念一遍,好嗎?

老師6: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來商議軍事,對諸葛亮說:我們現在就要和曹兵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

老師:注意啊,周瑜說這番話的時候,他實際上──

學生6:心懷不軌,他很嫉妒諸葛亮,他想用這個造箭的名義把諸葛亮害死。因為他死前曾說過既生瑜,何生亮,所以看的出來非常恨諸葛亮,想利用造箭的藉口害死諸葛亮。

老師:對啊,所以說,周瑜說這話的時候一肚子壞水,你的`把這種感覺讀出來,你剛才讀得那個周瑜是光明磊落的周瑜,不是心懷鬼胎的周瑜,你得心懷鬼胎呀!試一試,行嗎?(老師讀開頭的話)有一天,周瑜請諸葛亮來商議軍事,對諸葛亮說

學生6:我們現在就要和曹兵交戰,水上交戰用什麼兵器最好?諸葛亮說:當然是弓箭最好。先生和我想得一樣,現在軍中缺的是箭,想請先生趕造十萬支箭,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辭。諸葛亮說:都督委託,當然照辦,不知這十萬支箭什麼時候用?周瑜說:十天造得好嗎?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

老師:注意!諸葛亮這個時候說,他想到的是什麼?

學生7:他想到了肯定周瑜是使的鬼計,乾脆就將計就計。

老師:想到將計就計,他還想到了什麼?

學生8:想到周瑜肯定要給他出難題,十天造十萬支箭肯定是比登天還難。

老師:比登天還難,他想到了周瑜要害他,是吧?他還想到什麼?

學生9:我首先和他一樣,而且我知道諸葛亮他熟知天文地理,他曾經想到了大概他已經觀象過,也可能預先想到周瑜會用這個箭來威脅他,騙他。所以他肯定會先觀一觀天象。因為一般大霧天,他們不敢出來跟你打,他肯定會用一些箭來射你,所以,他想到再過三天就有一場特別特別大的霧,最後他才想到借箭這回事。

老師:儘管諸葛亮想到周瑜想要害他,儘管諸葛亮想到了三天後這場大霧,將計就計把這十萬支箭造好,儘管諸葛亮想了很多,但是我就覺得很奇怪,諸葛亮為什麼不推託、不推辭呢?明明知道周瑜要害我,要我的身家性命,我幹嘛還要替他借十萬支箭呢?

學生1:我覺得諸葛亮想,既然你想害我,我就將計就計,我就和你鬥智。

老師:他是想跟周瑜鬥鬥智。

學生2:我想是這樣,周瑜就是想專門找一個難題難倒諸葛亮,如果你要是不去借箭的話,正好中了人家圈套,就證明周瑜比諸葛亮強。

教師:同學們,你們知道諸葛亮是誰的軍師?

學生:劉備。

老師:周瑜是誰的都督。

學生:孫權。

老師:劉備和孫權可是兩家呀,為什麼他們現在──

學生3:因為魏軍當時非常強大,諸葛亮提出要東吳和蜀漢相聯盟,來攻打魏軍,這樣才能獲得勝利。因為這個時候需要箭,諸葛亮使計,如果把魏軍的箭由我來使的話,魏軍的兵力就會大大減弱,而我軍的兵力會大大增加,那我們就可以用箭和他們相對抗,這樣的就可以使劉備的蜀漢、孫權的東吳取得勝利。

老師:你講的道理是對的,孫劉兩家來聯合抗曹,才可能戰勝曹操。但是有一個小小的錯誤,指出來你不生氣吧?那時三國還沒有建立,東吳、蜀國、魏國還沒有建立,孫權和劉備還是各地的一方霸主。請你繼續讀,諸葛亮說──

學生3:既然要交戰。

老師:既然就要交戰。

學生3: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周瑜問:先生預計幾天能夠造好。諸葛亮說:只需三天。周瑜說:軍師你可不能開玩笑。諸葛亮說:我怎麼敢和都督開玩笑,我願立好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願受罰。

老師:甘受懲罰。

學生3:甘受懲罰。周瑜很高興,讓諸葛亮當面立下軍令狀,又擺了酒席招待他。諸葛亮說:今天來不及了,從明天起到第三天,請派五百個兵士到江邊去取箭。諸葛亮喝了幾杯走了。

老師:喝了幾杯酒就走了。好的,請坐。我們每一個同學對諸葛亮的謀略和智慧都有自己獨特地體會,都有自己獨特地理解。有的同學認為前面寫得最精彩,有的同學認為中間寫得最精彩,也有的同學認為後面寫得最精彩。其實這些都不要緊,只要我們深入到課文中的字裡行間細細品味,我們就能夠感覺到這篇課文每一段話、每一句話、甚至每一個字都在傳神地寫著諸葛亮的謀略、諸葛亮的智慧。這篇課文老師讀了二十五遍了,但是儘管讀了二十五遍,我還是有一個問題沒搞清楚,我想來想去沒有明白,我甚至想到我是不是應該去問一下諸葛亮,但是諸葛亮已經不在了,你們想知道困擾王老師的這個問題嗎?

學生:(齊答)想!

老師:王老師在想啊,諸葛亮說:我怎麼敢和都督開玩笑,我願意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受懲罰。同學們,你們知道立下軍令狀意味著什麼?

學生4:完不成任務就要殺頭。

老師:喀嚓,腦袋搬家。對呀,立下軍令狀意味著三天造不好十萬支箭的話,腦袋就要搬家。所以我就在想,當時,諸葛亮當時立軍令狀的時候,腦子裡想了些什麼?到底想到了一些什麼?他到底想好了一些什麼?咱們是不是這樣,以四人小組為單位,圍繞這個問題咱們讀讀課文,再來研究研究,行嗎?

學生:(討論、研究)

老師:討論非常熱烈!你們說諸葛亮在立軍令狀之前,他肯定想了什麼?肯定想到了什麼?

學生1:我覺得在立軍令狀之前他就已經謀略好了後面的計劃,他已經計劃好了怎麼來造這十萬支箭。

老師:他是造箭嗎?

學生:借箭。

學生1:他就謀略好了怎麼去借箭,然後他才敢去給周瑜立下軍令狀。如果他沒有謀略好的話,他就不會冒著殺頭的危險去立軍令狀的。

老師:是啊,他是想好了草船借箭的整個計劃,是吧?這樣的計劃當中想好了哪些內容啊?你覺得必須想好哪些內容啊?

學生2:我認為他想到的第一個就是天氣的變化。

老師:天氣的變化,你說他已經想到了什麼?

學生2:想到了長江上會有大霧。

老師:長江之上必有大霧,是吧?

學生2:第二個他想到的是曹軍會怎樣應對。

老師:好,你認為曹操會怎麼應對?

學生2:以曹操的為人,他肯定會謹慎用兵。他看見外面有大霧,而且又有鼓聲和吶喊聲,他肯定不敢輕易出兵,所以他肯定使用弓箭。

老師:好,他這已經想好了,還有嗎?

學生2:他還想到了他肯定還要有所準備,就是準備草船。那麼,他必須考慮到魯肅會把這件事告訴周瑜的。

老師:噢?不,不。他還沒向魯肅借船呢?他很快就考慮到魯肅會告訴周瑜?他首先要向魯肅怎麼樣?

學生: 借船。

老師:要向魯肅借船,他首先要想魯肅這個船會不會借給他呢?魯肅可是周瑜手下的人。

學生1:可是他們現在聯合抗曹,所以魯肅也不是太弱智的人,他為了國家,也應該是肝膽相照的人。

老師:所以,你這個諸葛亮估計魯肅肯定會把船借給他,而且估計魯肅不會把這件事告訴周瑜。你還有補充?

學生2:我覺得他說的魯肅的為人不對。魯肅自從見到劉備以後,就和諸葛亮的關係越來越好了,而且魯肅也非常的仁慈,別人有求於他,一定會盡力去幫助他。以前有個故事,周瑜向魯肅借糧,因為那時候魯肅非常有錢,而周瑜不是很富,他沒糧吃了就去向魯肅借,魯肅哪會有許許多多的糧食,但他就把一半的糧食借給周瑜了。

老師:從這個地方看出魯肅為人厚道很仁慈,是吧?這一點諸葛亮知道嗎?

學生2:知道。

老師:你的知識真廣,謝謝。

學生3:而且,諸葛亮他還考慮到二十條船上箭能不能插到最多。因為他一開始先讓青布幔子包上,再插上草人。假如是木船前往的話,就插不上多少支箭,可能達不到十萬支箭的數量。用青布幔子,箭射在上面就固定在布上,不會掉下去。而且插上草人也可以把箭插得多一些,至少不會達不到十萬支箭而受罰。

老師:是啊,你看諸葛亮早在立軍令狀之前,就已經想好了整個草船借箭的計劃,他是想得那樣周到,想得那樣細緻,想得那樣準確,你們說諸葛亮他神不神?

學生:(齊答)神。

老師:諸葛亮妙不妙?

學生:(齊答)妙。

老師:難怪,我們拿起書讀課文最後一句話,難怪魯肅見了周瑜,告訴他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再來一次。周瑜長嘆一聲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第二課時

老師:透過上節課的讀書研究,我們知道,早在諸葛亮給周瑜立軍令狀之前,他已經謀劃好了草船借箭的計劃,他想得是那樣的周到,想得是那樣的細緻、那樣的準確,最後草船借箭的計劃得到了成功實施。難怪魯肅回來告訴周瑜草船借箭的經過,周瑜長嘆一聲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你讀一遍。

學生1: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周瑜是長嘆一聲,你把那個嘆加上去,再來讀這句話,誰來?

學生2:唉,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不錯,請你來。

學生3:諸葛亮神機妙算,唉,我真不如他。

老師:那口氣嘆在後面也行,好,請你來。

學生4:唉,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呀!

老師:周瑜到最後就是這副神態、這副形象、這副樣子。唉,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同學們,你們覺得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在課文的哪些地方得到了充分體現呢?自己默讀課文,把你認為最能充分體現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用波浪線劃下來,然後仔細地讀一讀,想一想,為什麼你覺得這個地方體現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學生:(默讀課文,教師做現場巡視。)

老師:我看到同學們找了很多地方,是吧?的確像同學們所體會的那樣,這篇課文很多地方都在描寫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那咱們就這樣,在那麼多地方當中,挑你自己體會最深的一處,說一說這個地方你是怎麼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的,好嗎?

學生1:(朗讀課文中的句子)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我從這裡體會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因為他以虛代實才能草船借箭,因為大霧漫天,能見度很低,所以敵人看不見他,當然他也用不著看見敵人,曹操怕江邊有伏兵,就只能用遠距離的武器防禦,這樣諸葛亮才能草船借箭成功,這才能體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老師:先別忙著坐下去。我發現你挺能說的,但王老師覺得你理解得非常不錯。咱們學語文,光有理解沒有感受那是不行的,你要把自己讀這句話的時候內心的感受讀出來。你再試著讀讀這句話。

學生1:(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比剛才大了點,但這場霧還不夠大,誰能比他讀得更大?這場霧,誰能比他讀得更大?

學生2:(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比他大了,誰能讀得比他更大?

學生3:(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這是一場非常大非常大的霧,大到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啊!同學們想啊,這時候諸葛亮和魯肅都坐在船上,他倆都看到了這場大霧,你說魯肅看到這場大霧什麼感受?讀讀這句話,你是魯肅,你讀讀這段話,自己讀,放開聲音讀。就讀這句。魯肅看到了這場大霧心裡怎麼樣?

學生:(自由練讀)

老師:魯肅,請你。

學生1:(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你說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是什麼心情?

學生2:他這時候比較驚訝,比較吃驚。

老師:比較驚訝,比較吃驚,是不是?那你得表現出驚訝和吃驚呀,你再試試。

學生2:(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對,就是這種感覺。誰再來讀一讀?

學生3:(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請坐下,我們都來做一次魯肅,他是那樣驚訝,那樣吃驚,甚至還有一點點著急和害怕,這就是魯肅。咱們一起來做做魯肅,讀一讀這段話,預備:這時候大霧漫天──

學生:(齊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這是魯肅看到這場大霧時的反應。諸葛亮他看到了嗎?

學生:看到了。

老師:諸葛亮看到這場大霧什麼感覺?什麼心情?你別說,透過你的讀告訴大家,自己讀。

學生:(自由練讀)

老師:來,諸葛亮,來,請你。

學生1:(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諸葛亮,來,請你讀。

學生2: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真好,來,到上面來,你們看她的表情,那才叫諸葛亮。

學生2:(上臺朗讀)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

老師:你們體會到諸葛亮這時怎樣的心情?

學生3:體會到諸葛亮當時心情非常高興。

老師:你說呢。

學生4:他十分的自信。

老師:你說呢。

學生5:他如願以償。

老師:是啊,如願以償,這場大霧啊,哈哈,我在三天之前早就算定了,是吧?但是,王老師覺得你光抓住這句話,還不能夠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為啥?因為光憑這句話,還不知道究竟是碰巧遇上了大霧呢還是諸葛亮早在三天之前就算準了大霧呢。所以,你還得往前面找,你得往前面找,前面有一句話,能夠說明其是這場大霧早在三天之前就已算準。往前面找,把它找出來,讀這句話,放開聲音把它讀出來。誰找出來了?

學生:我。

老師:誰找出來了?還有誰找出來了?最後那個男同學。

學生1:我找出來了,是第三天保管有十萬支箭。

老師:好,你從這個地方體會諸葛亮算準了。不錯,但是我覺得還有一處更直接、更了當、更明白地告訴人們,諸葛亮三天之前早算準這場大霧了。

學生2:(朗讀課文中的句子)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

老師:請到船裡頭,是這處,咱們一起來讀讀這段話,注意諸葛亮預測大霧時候的那種心情、那種神態。(朗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讀。

學生:(齊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

老師:誰來做諸葛亮,來讀讀這句話?請。

學生1:(朗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

老師:讓你讀諸葛亮你就激動,不激動。咱們再來一次,把諸葛亮的胸有成竹,把諸葛亮的運籌帷幄,把這種感覺讀出來。再讀,心定氣閒,像諸葛亮那樣一點也不著急地讀,預備開始。

學生2:(朗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迅請到船裡。

老師:好嘛!那個時候魯迅先生還沒出世吶。誰再來讀讀?

學生3:我想再找一個地方。

老師:你想讀這個地方嗎?

學生3:想。

老師:那就請你讀。

學生3:(朗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蕭請到船裡。

老師:魯肅又變成魯蕭了,魯肅要是聽到的話,對你們兩位準有意見,名字可不是隨便能改的喲。誰再來讀?

學生4:(朗讀)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

老師:這才像個真正的諸葛亮嘛!但是,王老師覺得這句話寫得太囉唆,什麼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諸葛亮第一天第二天不都沒動靜嗎?寫它幹嘛?完全可以改成這樣:諸葛亮到了第三天四更時候,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是不是啊?這樣一寫,又簡潔又明瞭,不浪費筆墨,多好啊!改不改?把它改一下。

學生:(紛紛示意)不能改,不能這樣改。

老師:不能改?你說為啥不能改?

學生1:因為如果加上這兩句話,能體現諸葛亮預測到第三天四更時候有大霧的,如果直接說直到第三天四更的時候,也許碰巧第三天四更時候來了大霧了,他一看,噢,來了大霧了,就今天了。

老師:分析得不錯。

學生2:第一天第二天雖然說沒動靜,其實他這邊盤算著吶,第一天第二天說明他做事情不是非常得急,而是他沉著冷靜。

老師:你還注意了諸葛亮的沉著冷靜、胸有成竹。

學生3:如果你直接寫到第三天四更時候的話,說明他非常直接就想到這裡了,而沒有想他那麼的非常的,就是我說的那個沉著冷靜。

老師:噢,還有,請你。

學生4:這樣還能看出諸葛亮在立軍令狀的時候非常有把握。

老師:非常有把握。如果你作為一個旁觀者,一個不知內情的人,人家都著急死了,諸葛亮你完蛋了,你怎麼還不動啊?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火已經燒到眉毛上了,你怎麼還沒動啊?一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而這個時候,咱們這位仁厚老實的魯肅,還不知道諸葛亮把他請去幹嘛呢。是不是?誰的謀略高?

學生:(齊答)諸葛亮。

老師:誰的智慧高?

學生:(齊答)諸葛亮。

老師:這就是諸葛亮!你們說諸葛亮他神不神?

學生:(齊答)神。

老師:妙不妙?

學生:(齊答)妙。

老師:難怪周瑜聽了魯肅的回答之後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同學們,剛才咱們用了前後聯絡的方法,前面一句後面一句把它們聯絡起來,是不是?前面那句話是反映諸葛亮的預測,後面那句話是反映事實的,這樣一聯絡,就能體現他的神機妙算。你再仔仔細細地讀讀課文,找一找前後那句話聯在一起能夠反映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注意,是前後兩句話,前面是諸葛亮想的、預測的,後面是事實上發生的,這個看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學生:(默讀課文,尋找相關句子。教師做現場巡視。)

老師: 咱們來交流交流好嗎?

學生1:我覺得還有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這是諸葛亮預測的。

學生1:還有就是曹操在營寨裡聽到了擂鼓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一開始諸葛亮就預測到在大霧的時候,曹操不敢把他的兵派出來,到後來又寫曹操在營寨裡聽到諸葛亮他們的鼓聲和吶喊聲,就讓弓弩手向他們射箭,從這裡體現出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老師:是啊,諸葛亮前面這樣說,曹操後面果然這樣做,是不是呀?咱們一起來讀讀這兩段話。(引讀)諸葛亮笑著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曹操在營寨裡聽到了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江上霧很大,敵人忽然來攻,我們看不清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朝他們放箭,不讓他們近前。

老師:同學們,諸葛亮他是怎麼說的?

學生:笑著說。

老師:他是笑著說的。我覺得這篇課文挺有意思,我發現這篇課文寫諸葛亮說的地方一共有十一處,前面諸葛亮說水上交戰用弓箭最好。諸葛亮說既然就要交戰,十天造好必然誤了大事。諸葛亮說我怎麼敢和都督開玩笑,我願立下軍令狀,三天造不好甘願受罰。都是諸葛亮說諸葛亮說。但是我們發現,只有這個地方在諸葛亮說的前面加了一個笑字,諸葛亮笑著說。咱們一起來讀一讀,諸葛亮笑著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就兩個同學笑了,其他都沒笑。一本正經那可不行。諸葛亮是笑著說,得笑,笑出來,咱們再來一遍,諸葛亮笑著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是啊,你們研究研究看,你們覺得諸葛亮他在笑誰?自己讀書,你們覺得諸葛亮他在笑誰?

學生:(自由讀)

老師:諸葛亮在笑誰?你說。

學生1:諸葛亮表面上是在笑曹操,因為霧這麼大,笑曹操不敢出來迎戰,其實應該深沉一點。同時他也是在笑魯肅,前面說過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軍出來怎麼辦?諸葛亮認為曹兵不會出來,也是在笑魯肅。

老師:諸葛亮是在笑曹操,霧這麼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說明諸葛亮對曹操怎麼樣?

學生:瞭如指掌。

老師:瞭如指掌,是啊,這叫什麼笑?這叫諷刺的笑、這叫輕蔑的笑。曹操,哼!我早就有數。來,你讀,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學生1: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是啊!這是在笑曹操。

學生2:我覺得他是在笑他自己神機妙算,笑他自己有這麼大的本領,對所有人都瞭如指掌。

老師:他非常滿足、非常自信,對草船借箭充滿了必勝的信心。對呀,這叫自信的笑,這叫勝利的笑。來,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學生3: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不錯,諸葛亮還在笑誰?

學生3:他還在笑魯肅,魯肅前面問諸葛亮。

老師:魯肅是怎麼說的?

學生4:吃驚地問諸葛亮說:曹兵出來怎麼辦?諸葛亮後面回答了魯肅。

老師:他是在──

學生4:解釋。

老師:在解釋,是在寬慰魯肅,是不是?魯肅啊魯肅,你真是個老實人,你怎麼到現在還沒明白我的用意呀!是吧?這是一種幽默的笑、一種寬厚的笑。來,讀讀看,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學生4: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不對不對。我跟你說啊,魯肅是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你說。

學生4: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兵一定不敢出來。

老師:啊?不不。你說了應該讓我們不吃驚啊。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學生4: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誰來安慰安慰魯肅?來,請你。我做魯肅。咱們開始,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學生5: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誰再來安慰安慰魯肅?請你。

學生6:請老師配合我。

老師:好,我來配合。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麼辦?

學生6: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這回我魯肅總算放心了。諸葛亮他還在笑誰?

學生7:笑周瑜。

老師:你怎麼體會到的?

學生7:我覺得前面主要是周瑜想害諸葛亮,而現在諸葛亮馬上就要把十萬支箭借回來了,馬上就會有十萬支箭了,他就覺得你周瑜肯定想不到這點。

老師:所以諸葛亮那句話最後是怎麼說的?

學生7:他應該是這樣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是啊,回去幹嘛?

學生7:回去交差。

老師:回去交箭,交了箭怎麼樣?

學生7:交了箭就自由了。

老師:就自由了。我氣死你,你不是要害我嗎?諸葛亮心裡默默地說:周瑜、周公瑾呀,你要跟我鬥,還嫩點兒!是吧?這叫什麼笑?這叫會心的笑,這叫自豪的笑。你再讀讀看,把這種感覺讀出來。

學生7:諸葛亮笑著說: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

老師:是啊,你看,諸葛亮算得多準呀!他說曹操不敢派兵出來,曹操果然就不敢派兵出來。曹操又是一個軍事家,他又怎麼可能讓敵人攻打他的水寨呢?所以他一定會叫弓弩手放箭,而且一定會放箭如雨。這樣,諸葛亮就一定能夠借到十萬支箭。你們說,諸葛亮神不神?

學生:(齊答)神。

老師:妙不妙?

學生:(齊答)妙。

老師:難怪周瑜聽了魯肅的回答以後長嘆一聲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同學們,你們還從別的什麼地方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學生1:我還從第四自然段最後那個不過不能讓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計劃就完了。還有第五自然段的那個回來報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諸葛亮不讓告訴都督,結果魯肅果然就沒有告訴借船的事,證明他事先已經預計好了。

老師:這說明他對魯肅的為人也是──

學生:瞭如指掌。

老師:誰還有嗎?

學生2:還有就是第二自然段後面從明天起到第三天上,請派五百個兵士到江邊來搬箭,諸葛亮喝了幾杯酒就走了。然後到第四自然段的希望你借給我二十隻船,每隻船上要三十個兵士,船要用青布幔子遮起來,還要有一千多個草把子,排在船的兩邊,我自有妙用。前面他答應了周瑜說要在三天之內造十萬支箭,但是造箭必須用哪些東西?他是喝了幾杯酒就走了,啥也沒有用,他不能什麼也不用就造出十萬支箭,他後來就去借箭。

老師:借船的青布幔子、草把子是不是?前後聯絡起來,你說。

學生3:我還有一個,諸葛亮預測印證他結果的前後兩個句子。第一個是在第四自然段第三天保管有十萬支箭。諸葛亮預測到了。第二個是在第十自然段每隻船大約五六千支箭,二十隻船共有十萬支箭。印證他的預測。

老師:是啊,連箭的預測都那麼準確。不多不少,剛好十萬支箭。

學生4:我這個是非常深沉的。謝謝曹丞相的箭,他表面上是在氣曹操,實際上是要動搖曹操的軍心。曹操的兵士看到諸葛亮這麼神機妙算、這麼歷害,而他們的主帥曹操卻沒有識別他的詭計,他們覺得對方十分強大,就覺得不是他們的對手了。

老師:就是在沒有交戰之前,先挫挫他們計程車氣,是不是啊?儘管你的發言已經有點超過了那個範圍,但是我覺得你的理解的確非常深刻,也看得出你的知識面非常的廣,真不簡單。

學生5:我還從七八自然段兩句話諸葛亮下令把船頭朝西,船尾朝東,一字兒擺開,就叫船上的兵士一邊擂鼓,一邊大聲吶喊。就從諸葛亮把船一字兒擺開,這個就能看出他的神機妙算。假如船是豎的過來的話,一條船就不可能受箭五六千支,橫的一字兒擺開,才能受箭那麼多。第八自然段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這也說明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老師:其實,這個地方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了過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然後你聯絡後面那句話,曹操知道上當了,可是這邊的船順風順水,已經飛一樣地放回二十多里,你體會到了什麼?

學生5:諸葛亮不但事先已預測好了氣象,而且他也預測好了這個地理位置。

老師:去的時候是逆風逆水,回來的時候是順風順水。好!請把手放下,這篇文章當中反映諸葛亮神機妙算的地方真是太多太多了,又是太精彩天精彩了。難怪魯肅詳詳細細地把這一切告訴周瑜之後,周瑜不得不長嘆一聲說──

學生:(齊讀)諸葛亮神機妙算,我真不如他。

老師:同學們,你覺得周瑜和諸葛亮比,有哪些地方不如?

學生1:周瑜心胸太狹隘,諸葛亮心胸比較寬闊。

老師:心胸不如諸葛亮。

學生2:周瑜其實也挺聰明,就是沒有把聰明用到正道上,老想害人。諸葛亮用到正道上,做大事。

老師:這一點周瑜也不如諸葛亮。

學生3:周瑜他只想前不想後果,而諸葛亮想事情比較周密。

學生4:周瑜做事沒有諸葛亮周到。

學生5:周瑜做事欠冷靜,就拿他想害諸葛亮這件事來說吧,他嫉妒諸葛亮比他有才幹,他們現在是要聯合抗曹,他卻想害諸葛亮,是不是有點內訌的感覺。

老師:就是內訌。但諸葛亮顯然比周瑜識大局。

學生6:周瑜有點自不量力,他一開始想害諸葛亮的時候,他也不想想諸葛亮是什麼人,諸葛亮早就把曹操魯肅這些人瞭如指掌了。

老師:也包括對周瑜。

學生6:也包括對周瑜瞭如指掌,他也不探聽探聽諸葛亮有什麼樣的才幹就輕易下手,所以說他這點不如諸葛亮。

學生7:周瑜做事非常著急,而諸葛亮做事非常冷靜。

學生8:周瑜沒有諸葛亮算得準,因為周瑜先說讓諸葛亮十天之內造好十萬支箭,他想肯定造不好,肯定白給,可諸葛亮卻說三天,三天確實造好箭了,說明諸葛亮比周瑜算得準。

老師:是啊,周瑜的氣度、周瑜的為人、周瑜的才智、周瑜的智慧都不如諸葛亮,難怪魯肅瞭解了整個借箭過程之後,對諸葛亮說了這麼一句話,他說:先生真神人也。然後就向諸葛亮討教你這神機妙算是怎麼來的,諸葛亮就對魯肅說了。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嗎?

學生:(齊答)想。

老師:想知道?

學生:(齊答)想。

老師:一定想知道?

學生:(齊答)想。

老師:真的想知道?

學生:(齊答)想。

老師:下課!下課以後請同學們自己去看《三國演義》的第四十六回,答案就在四十六回上。謝謝同學們。

【課後自評】

《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我想努力體現這樣一個教學理念,就是讓人物形象活起來。關於這個教學理念,我想談三點自己的看法:

一、小說以刻畫人物形象為己任

《草船借箭》是小說應該說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儘管我們不明確地對學生說這是一篇小說,但也沒這個必要。但是我覺得,作為咱們語文老師來說,自個心裡得有個底,這是一篇小說,必須牢牢地抓住人物的形象。上課之前我和孩子們有一段交流、一段溝通。我問孩子們:你對《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當中哪些人物的印象特別深?孩子們談了很多,我就在注意,我在分析,我發現孩子們其實對人物的這種形象的印象是非常深刻的。一個孩子談到他對關雲長的刮骨療毒這個印象特別深,一個孩子談到他對張飛在長板坡大吼這個印象特別深,一個孩子談到他對趙雲七進七出為了救劉禪劉阿斗那種奮不顧身的印象特別深。事實上,《三國演義》非常成功地刻畫了諸多的人物形象。比如象曹操的梟雄、諸葛亮的足智多謀、關羽的義俠、張飛的草莽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很經典的、很傳神的人物形象。而這個,我覺得應該成為我們對《草船借箭》這篇課文教學的非常重要的一個目標。因為小說是以刻畫人物形象為己任的,所以我們必須把小說所創造出來的成功的、典型的人物形象,透過語言在孩子們的大腦裡儲存下來,使這些人物形象能夠活靈活現地、生動傳神地展現在孩子們的面前。這是我在處理這篇課文的時候,在設計教學過程的時候,首先把握的一點。

二、只有形象才是活的,而抽象卻是死的

人物的形象離不開他的語言,離不開他的行為,離不開他的表情,離不開他的細節。所有這一切的綜合使人物形象站起來活起來。但是我們的語文課,在很多情況下面是反其道而行之。我記的有一位老師上《草船借箭》這篇課文,他也是抓住神機妙算這個詞,他問孩子們:你們知道神機妙算是什麼意思嗎?讓咱們一個字一個字的落實,你知道神是什麼意思?孩子們說:神就是神奇。嗯,那麼機呢?機就是機智。妙呢?妙就是巧妙。算呢?算就是謀劃。連在一起,神機妙算是什麼意思?神機妙算就是神奇的機智巧妙的謀劃。很好,你們自個讀讀課文,看看課文從哪幾個方面刻畫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於是孩子們就讀課文了。有一個孩子說:我從第一天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有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諸葛亮秘密地把魯肅請到船裡。這時候,大霧漫天,江上連面對面都看不清。從這點上體會到諸葛亮知天文。老師非常高興,板書知天文。同學們,你們還從別的什麼地方體會到諸葛亮的神機妙算呀?一個孩子說了:諸葛亮說了霧這樣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後面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就下令說:敵人突然來攻,江上霧很大,我們不知虛實,不要輕易出動,只叫弓弩手向他們放箭。從這體會到了諸葛亮對曹操的為人瞭如指掌,說明諸葛亮識人心。老師板書識人心。完了又一個孩子說:我從一開始的船頭朝西,船尾朝東。到後來的船頭朝東,船尾朝西。到諸葛亮回來時候是順風順水的。看出諸葛亮對當時的這個地理環境情況是非常熟悉的,做了周密的安排,從這點上我知道諸葛亮是懂地利。老師非常高興,板書懂地利。完了請同學們看黑板:大家看,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表現在一知天文,二識人心,三懂地利。同學們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完了,這個課就算結束了。我說這叫什麼?這叫扒了諸葛亮的皮、抽了諸葛亮的筋、吸了諸葛亮的血之後,剩下的諸葛亮的那一副骷髏。在非常理性的一種解剖下面,形象被抽象了,形象死掉了,諸葛亮的運籌帷幄、諸葛亮的胸有成竹、諸葛亮的雍容大度、諸葛亮的溫文爾雅、諸葛亮的神機妙算,所有的人物形象都被抽乾了。所以我的觀點,像這樣以塑造人物形象為己任的小說,我們絕對不能用一種非常抽象的方式去教。我們必須用形象的方式去教人物的形象,然後使人物的形象在紙面上站起來,在紙面上豐滿起來,在紙面上活起來。這是我想談的第二點。

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 篇4

師:我讓大家猜一個名字:展翅高飛。

生:張飛。

師:真了不起,一下子就猜準了孔雀收屏。

生:孔明。

師:為什麼這樣說呢?

生:因為它有個孔字。

師:有聯絡的,孔雀有孔,孔明也有孔。所以是孔明瞭,有沒有不同意見的。孔雀收屏了。請你。

生:我補充一下。諸葛亮字孔明。

師:諸葛亮字孔明,孔雀散屏收起來了。羽毛,誰想到了?

生:關羽。

師:關羽對嗎?還想再來試一個嗎?

生:想!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都喜歡挑戰。除了鋪蓋,全部拿走。臺下的老師和你們一起猜。誰知道嗎?

生:劉備。

師:真聰明,臺下的老師也許還沒猜出來呢。三國演義中著名的人物。

鑿壁偷光。

生:曹操。

師:曹操,怎麼說?

生:我想改變一下。

師:你想到的是什麼誰?

生:諸葛孔明。

師:為什麼呢?

生:說。

師:光透過來了,孔明。諸葛亮字孔明。這個人物被稱為天下第一奇人。也被後人譽為智慧的化身。你們聽說過孔明的故事嗎?誰給大家說說看?

生:三過毛驢。

師:三過毛驢啦?三過茅廬。

師:我們講了那麼多,我們可以上課了嗎。

生:可以。

評:我覺得課前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很重要,這位老師採用猜人物的方法,學生顯得不那麼拘謹。在活動中有效地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

上課:師生問好。

師:今天我們學得這個故事就跟諸葛亮有關,大家一起讀,齊。

生:《草船借箭》。

師:大家已經讀過課文了吧?

生:讀過了。

師:請大家快速地把課文再讀一遍。大聲地讀。讀完後想一想這篇文章主要寫了什麼?聽明白了嗎?開始。

生:自學課文。

師:讀好的同學可以把手舉著。主要寫了什麼?來請你。

生:向魯肅借了24條船,去向曹操借箭,他用弓弩手射箭,借到了10萬支箭。

師:誰?諸葛亮借到了10萬支箭。這篇文章有1400多個字啊。這位同學用這麼簡潔的幾句話就把文章內容說清楚了。了不起。還有同學也能說一說嗎?。

生:諸葛亮神機妙算,借到了箭。

師:你更了不起。一兩句簡單的話,就把內容說明白了。你們也能說嗎?

生:能!

師:相信大家都能行。學習這類寫事的文章一般有兩種方法,第一種是按事情發展順序一步一步地學下去。第二種是先學懂重點段,然後聯絡其餘各段的,但難度稍微大了一點點。也更有挑戰性。不知道我們班的同學選用第幾種?

生:第二種。

師:看來我們班的同學喜歡挑戰,是吧?

生:是。

師:哪幾個自然段是寫草船借箭的經過的?

生:我覺得第八段、第九段和第十段

生:第七段、第八段、第九段。

師:第九段是借箭成功了,是吧?還有沒有哪個自然段?

生:第六段。

師:對啊,借箭的過程是第六到第九自然段。這節課啊,我們重點來學重點段。好嗎?

生:好。

師:要想學懂這個重點段。弄清究竟是怎樣的?大家自己讀一讀第六到第九自然段。

生:讀。

師:你們可以默讀。

師:我發現我們班的同學特別會學習,他不僅劃了,還圈詞,好方法。

師:找到了請舉手。我請幾個同學說說看,你找到了哪個句子。

師:你知道了什麼了?

生:它開始時朝北岸開去的。

生:曹操聽到鼓聲和吶喊聲。

師:他們已經到達這個位置了,有嗎?

師:來,你有沒有發現?

生:我發現了。

師:這句話裡還有哪個詞引起了你的重視?

生:說。

師:還有一個靠近。

師:板書靠近。

生:還有我跟他差不多,是已經。

師:啟示航線的句子還有嗎?

生:接著將駛回南岸。

師:我們把出發點搞明白了,

生:南岸開刀北岸。

師:你把方向搞得更明白了。航行途中沒有發現變化,注意到了嗎?

生:諸葛亮把船頭船尾一字排開。

師:是這句,你們找到了嗎?

生:找到了。

師:像這樣的句子還有嗎?

生:諸葛亮又下令把船調過來,船頭朝東。

師:這也是一句,請你把這句話也劃一劃。請大家看螢幕。現在展示在我們面前的是波濤滾滾的長江,曹軍水戰與諸葛亮的船隊和曹軍隔江相對,諸葛亮率領的船隊出發了,出示課件:

天還沒亮的時候,船隻已經靠近曹軍,此時,船隻該怎麼走?

生:讀此時

師:好,我們來看一看這個句子。這些船要注意的是什麼?

生:船頭朝西,船尾朝東。

師:方向。

生:我要補充一點,要一字排開。

師:什麼叫一字排開。

師:這個句子要注意這個詞語。預備起。

生:讀這個句子。

師:船的一邊已經收了箭,此時幹什麼?你還想告訴岸上的軍士,你找到了嗎?

生:我找到了曹軍水戰

師:他找到了這句。

生:船隻要調頭了,船頭朝東,船尾朝西。

師:看來這個句子有點啟示的地方嗎?你知道嗎?

生:船頭朝東,船尾朝西。

師:我可以往北,也可以往南,研究研究。有發現嗎?

生:船頭朝尾。

師:來,請你。

生:把那隻船朝周瑜那個營寨,把船換一個方向。

師:有提示的地方,自己讀讀這個句子。

生:自己讀。

生:我覺得這個逼近這個詞。

師:為什麼從這個詞語當中知道,這樣與曹軍水寨越來越近。你來誇誇他看。

生:真佩服他。

生:諸葛亮真棒。

師:出示:諸葛亮又下令

師:看著這條紅線,你有什麼話說嗎?用一個詞。

生:行。

生:神。

生:神機妙算。

師:我從大家當中選擇一個字神,諸葛亮的神僅僅就體現在精心設計這條航線路上嗎?相信大家再仔細地讀讀6~9自然段。把你認為體現諸葛亮神的地方劃下來,然後仔細讀讀想想。開始。

生:自學。

師:都有發現了,是嗎?

師:你還可以在邊上寫一寫你的心得,怎麼讓你感受到了妙。

師:好,咱們來交流交流,哪兒讓你看出了諸葛亮的神?讓你體會到了。來,請你。

生:我覺得諸葛亮很神,他知道占卜,今天會有大霧。

師:他知道今天會有大霧。我們看他找到的這個句子。是這句嗎?

生:這時候,大霧漫天

師:這場大霧不夠大,這是場薄霧。他注意了這個漫天。

生:讀大霧漫天

師:很多同學舉手,好像還不夠滿意,是吧?閉上眼睛,師說漫天雪地的大霧湧來了。到處是白茫茫的一片,連面對面都看不清了。好大的一場霧啊!你能把這場大霧讀出來嗎?

生:感受。

師:請睜開眼睛,看到這場霧了嗎?

生:看到了。

師:誰來試試。

生:指名讀。

師:大起來了,誰還想試試。來,請你。

生:讀。

師:還能更大一些嗎?

生:讀。

師:讓我們覺得模模糊糊的一片。來,請你。

生:讀。

師:來,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句。

生:齊讀。

師:光讀這句,能讓我們知道諸葛亮的神嗎?可能這場霧是湊巧碰到的,是吧?

生:讀諸葛亮笑著說

師:從這句話,你能看到這場霧是算到的嗎?

生:因為諸葛亮沒有胸有成竹的話,不會笑著說。

師:還有沒有諸葛亮直接點明算到了這場大霧。

生:大約四更時候

師:說說你的理解。

生:本來今天可以造,明天可以造,偏偏後天呢?第一天沒有什麼動靜,第二天仍然不見諸葛亮什麼動靜,直到第三天四更時候

師:來,我們一起讀讀這個句子。

生:讀。

師:那時候有天氣預報嗎?

生:沒有。

師:諸葛亮根據自己豐富的知識算到了這場漫天的大霧,他可真是神了。

師:我們從這兩個有聯絡的句子當中,讀懂了諸葛亮的神,抓句子的聯絡,是研究問題、讀懂課文的重要方法。請大家再找一找。

師:來,請你。

生:說句子。

師:說說你的理解看。

生:說。

師:一切都在諸葛亮的預料之中。什麼地方讓你知道諸葛亮是算準了?

師:你讀讀這個句子。

生:讀句子。

師:一定中看出了諸葛亮的胸有成竹。

生:說句子。

師:你注意哪個詞語了?

生:只管。

師:只管飲酒取樂,諸葛亮是信心百倍啊!還有嗎?

生:讀這句,我注重的是笑著說,說明他信心百倍,一定能料到諸葛亮不敢派兵出來。

師:知道曹操不敢派兵出來,對吧?一個一定,一個只管,一個笑字,知道了這是一個信心百倍的諸葛亮。事實也像諸葛亮想得那樣。說人心隔肚皮阿!我們再看看這句話,誰願意來讀讀。

生:讀。

師:你感受到了什麼了?

生:他很吃驚,自己沒有諸葛亮那樣神。

師:面對80萬大軍,你感受到了什麼了?

生:害怕。

師:害怕,是吧?對啊,生死寄予一線,他怎能不害怕呢?

生:讀。

師:你感受到了什麼了?

生:感受到了,性命難保。

師:是啊,曹操太歲頭上動土。

生:讀,諸葛亮肚子裡埋了什麼藥?他的動機是什麼?

師:是啊,魯肅充滿了疑惑。誰讀這句話,安慰安慰他,行嗎?來,請你。

生:讀。

師:一個鎮定自若的諸葛亮。誰還想安慰安慰他。

生:讀。

師:來,你們自己試試看。

生:自由讀。

師:哪位同學想讀魯肅的話。都想讀,是吧?我還是請女的諸葛亮吧。

生:讀。

師:如果你笑著讀,那就會更好。哪位諸葛亮會笑啊?

生:讀。

師:好一個天亮了就回去。

聽錄音。

師生一起讀。

師:這裡,又讓我們感受到了諸葛亮的神。你還從什麼地方感受到了諸葛亮的神?

生:讀曹操知道上了當

師:巧妙利用了地形,真是神了。還有嗎?

生:說。

師:讓曹操摸不到虛實,真是神了。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還有一個地方。來,請你。

生:軍士們大喊,謝謝曹軍們的箭。

師:哪一個詞語?

生:高喊。

師:讓你知道了什麼?

生:諸葛亮不是浪得虛名的。周瑜嫉妒他是應該的。

師:讓周瑜嫉妒他是應該的,這個高喊啊,喊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這些細節都顯示了諸葛亮的智慧。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發現,每一個詞句都顯示著那份超人的智慧。

師:讓曹軍知道什麼?

生:讓曹操知道上當了。

師:讓軍士們不知道什麼?

師:三國演義的原文,在結束故事的時候有一首詩。

出示古詩。

師:讓我們一起讀。

生:讀。

師:下一次,你們將在你們語文老師的引領下,進一步走近這個讓周瑜一輩子憤憤不平,寢食難安,直至臨死前還念念不忘的諸葛亮。

評:這堂課設計新穎,這位老師採用船隻的航行路線為中心,顯示諸葛亮的神,又引入諸葛亮不僅僅表現在這個方面,讓學生又從不同方面去了解諸葛亮的神,這位老師讓學生充分去體驗文字。從整體感覺到重點體會。在文字中,讓學生充分感受語言的情感體驗。教師在引導上自然得體,把學生一步一步引入文字。整堂課的教學,效果比較好。

草船借箭優質課堂實錄 篇5

我們掌握主要內容,省略次要內容的縮寫的關鍵。

老師:我們透過箭頭學習草船這個文字,文字告訴什麼內容?諸葛亮的性格是什麼?健康:草船由箭頭寫的周玉月昭由於嫉妒的能力,在十天內建立數十萬箭,誣陷他。諸葛亮憑藉周瑜的戰鬥精神,用曹操一個好主意箭頭,擊敗了周玉圖,表現了卓然的勇氣知識,智慧,才華。

老師:文字的哪一部分是關鍵部分?

健康:文字集中於透過箭頭寫草船。

老師:為什麼?

健康:這部分最好地體現了人品質量的精神。

老師:哪個學生告訴我,諸葛亮能夠成功的原因是什麼?

健康:因為他知道人,像天堂,地理。

老師:每個人都很好,每當你寫在裡面當時,我們不能忽視。讓我們來看看草船的原因。文字的哪一部分寫了原因?

健康:文字的兩個部分之一。

教師:本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健康:周玉壯格梁看起來很有天賦,我的心非常嫉妒。

健康:周玉和曹軍由框架設計的諸葛亮,讓諸葛亮在十天內創造了數十萬箭。

健康:諸葛亮知道周玉心中的罪惡,但他悄悄地,不僅同意周玉的要求,而且還採取主動縮短三天的時間,並設定軍事秩序。

老師:同學是真棒!隨著不僅... ...也... ...和... ...句子,大大壓縮了原來的內容,我們可以從縮寫學習。

老師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我們試著用箭頭的原因壓縮草船。

健康:周玉壯格梁看到很有天賦,我的心非常嫉妒。

周宇和曹軍戰爭作為藉口,在十幾天內創造了數十萬箭。諸葛亮不僅達成一致,而且主動將三天改為三天,制定軍事秩序。

老師:太好了!幾句話把事情弄清楚,縮略成功!

文字又寫了什麼?

健康:寫朱志良做草船的箭頭準備。

老師:標誌軍令後,周宇和盧素分別有什麼反應?

健康:盧蘇感到驚訝和疑惑,當卓然要求他秘密幫助時,他答應了諸葛亮。老師:這是諸葛亮魯蘇,盧素忠老實,諸葛亮會請他幫忙。

健康:周渝不安,也秘密阻撓,安排呂嘗試詢問這個訊息。

老師:哇!你太過分了!這個詞在影象的縮寫中使用,並且生動,高度概括了文章。我們可以在縮寫學習!

老師:諸葛亮知道周宇?

健康:當然,他知道周宇會秘密阻擋,所以反覆告訴盧蘇不偷偷幫助周玉。

老師:好吧,讓我們學習團隊一起工作,縮寫準備的一部分。老師提醒大家,你可以使用相關的詞和四個詞。

健康:盧曙聽說,很驚訝,懷疑諸葛亮是一個謊言。周玉可以。ude,不僅設定沉重的困難,而且從阻礙,安排魯蘇詢問這個訊息。

諸葛亮用二十艘船問魯蘇,向士兵和一些士兵發了一千多隻草,並多次告訴他不要告訴周玉。盧蘇真的值得信賴,回到營地沒有提到船的問題,周宇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