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舞蹈

兒童舞蹈發展的意義

兒童舞蹈發展的意義

由兒童表演或表現兒童生活的舞蹈。它是對兒童進行德、智、體、美綜合教育的重要手段。它的特點是邊歌邊舞,形象直觀,易於被兒童理解和接受。兒童舞蹈對兒童的身體素質、情感、審美、注意力等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明顯促進兒童身心的健康成長。

一、兒童舞蹈的發展

20世紀20年代,中國就曾流行過黎錦暉創作的兒童歌舞劇《小小畫家》、《麻雀與小孩》、《葡萄仙子》等。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在舞臺上出現了《拔蘿蔔》、《吉慶有餘》、《摸螺》等兒童舞蹈。1981年,北京成立了中國兒童歌舞研究會,對兒童舞蹈的特點、作用等進行研究和宣傳。

二、如何把握兒童舞蹈的特點

兒童舞蹈是舞蹈的分支和組成部分。兒童舞蹈作品要反映新時代的生活,力求在創作思想上準確把握新時代民族生活的意識和生活特徵,就應該充分體現民族的新文化、新生活、新特色。

舞蹈也是少年宮藝術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她透過感人肺腑的音樂、富有詩意的構思、優美嬌健的造型,形象逼真的道具,使學員從中擴大視野、增長知識、陶冶情操、活躍身心、鍛鍊意志、增強才幹,從而造就人才。

兒童舞蹈取勝的優勢,主要看它是否擁有鮮明的兒童特點。其特點越鮮明,優勢也就越明顯。就這個意義上講,兒童特點當是兒童舞蹈的生命來源。一個兒童舞蹈作品,缺乏最基本的兒童特點,它的優勢必然蕩然無存。

然而,許多教師在具體創作實踐中對於如何認識兒童特點,如何捕捉兒童特點,如何表現兒童特點,則常常反映出某種茫然感。這種茫然感,反映在面對兒童日常生活原型時,不能確切捕捉攝取兒童特點在兒童生活中的原型表現;反映在創作兒童舞蹈作品時,不能將捕捉到的素材合理的、有機的融合進去;反映在評價兒童舞蹈作品時,不能準確把握尺度,進而輕率的扣上“成人化”的帽子。因此,攝取兒童特點的原型以及辨析兒童特點的具體內容,該是兒童舞蹈獲得優勢的先導。

兒童有兒童的特點,包括說話,動作,行為都帶有兒童特點。因此,兒童舞蹈也自身帶有兒童舞蹈的特點。這些特點,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1、 從模仿到認識。

孩子們的生命成長曆程一般都是由模仿開始的,從行走到跑跳、從語言的表達到表現自己的情感無不滲透著模仿的過程。尤其是自然界的各類小動物,如:小貓、小雞、小鴨、小鳥,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是他們模仿的物件,並從中尋覓歡樂與開心。就象我們在許多兒童舞蹈中所表現的那樣,蝴蝶飛舞的形象、企鵝搖擺的形象以及小魚遊動、螃蟹爬行的形象,都是由生活原形躍升而來,都屬於從模仿角度直接表敘兒童特點的藝術典型。

2、 貪玩的天性。

玩是兒童的天性,也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在他們看來外部世界的一切物體,無論是靜物還是動物,都可以演化成好玩的玩具,並且興致勃勃,無休無止。如兒童舞蹈《小漆匠》把勞動工具當成戲耍的玩具,就屬於此類特點的作品。

3、 嬉鬧的場景

只要是一群孩子在一起,你總能發現他們的情緒的變化。一陣兒笑,一陣兒哭,一會兒鬧些小矛盾,一會兒又成了鐵哥們。快樂熱烈、興奮不已。如:幼兒舞蹈《姥姥門前看大戲》,講了一群村娃看戲的場景,忽而吵鬧、忽而安靜、看戲時興奮、焦慮情感相互交織,高興時捧腹大笑,得意萬分,生氣時不依不饒,追打怒罵,形象地反映出孩子們嬉鬧活動的一個側面。

4、 逞能的特性

孩子們是好勝的,又是喜歡逞強的,而好勝心往往又與挑戰性聯絡在一起。對於自己不熟識的東西,他們總是以熟悉的態度去接觸,總想變不知為己知。如對某些玩具,經常會拆卸得再也無法組裝,反映出一種潛在的創造意識。如兒童舞蹈《玩泥巴》充分展示了兒童逞能的特性。

5、 撒嬌的天性

在孩子們的交往活動中,或著與長輩們的說笑逗趣時,每當提出某種要求,常會出現兩種撒嬌方式:一是願望得到滿足時的洋洋自喜,又蹦又跳;二是失望時的跺手跺腳,席地而泣,甚至大喊大叫。我們可以把捕捉到的這些生活現象編入兒童舞蹈,把這些情感表現移情於兒童舞蹈,使孩子們撒嬌的天性得以形象化的體現。

以上所述兒童特點,相互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既有獨立性又有滲透性。我們在運用中要注意把握尺度,有所篩選,運用好兒童特點,是兒童舞蹈編導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兒童特點是兒童舞蹈區別於其他一切舞種最根本的支撐點。兒童特點越明顯,就越能煥發齣兒童舞蹈特有的魅力。舞蹈指導老師必須站在時代前列,沉浮於兒童生活的海洋之中,以自我的兒童化視角直面現實,以兒童校內外生活、社會活動為教材,使學員對教材的主題理解與藝術表現手段,融為一體,從而誘導學員真摯的情感,做到藝術美、情感美的和諧統一。

三、兒童舞蹈簡介

第一、兒童舞蹈是兒童遊戲的一種高階形式,“遊樂性”應當是兒童舞蹈的一個主要的藝術特點。兒童舞蹈一般是從幼兒期開始的。大致到學齡中期為止,年齡是從四歲至十四或十五歲左右。對於幼兒期的兒童來說,他們日常生活,除了吃飯和睡眠外,主要的活動就是玩耍和遊戲。就是學齡期的兒童,在學習以外的時間,玩耍和遊戲也是不可缺少的活動。因此,兒童舞蹈的趣味性和娛樂性應當擺在首位。只有好玩、有趣,孩子們才愛跳、才愛看,才能達到百跳不厭、百看不煩的地步。所以,在考慮舞蹈的題材時,應當選擇孩子們所熟悉的喜愛的、又有一定積極意義的、可以用舞蹈所表現的、那些兒童們的遊戲生活內容。

第二、兒童舞蹈是展示兒童心靈的視窗,是表現兒童情感世界的直接方式,因此“純真性”是兒童舞蹈的一個重要特點。純真、稚嫩是兒童情感和思想的特點,他們對待一切事物都與成人有著不同的思維方式和獨特的視點。豐富的想象、奇異的幻想,常常是兒童(特別是幼兒)們思維活動的特點。他們經常把一些無生命的玩具和物品看成是有生命的朋友。如有的兒童能做一個或數個布娃娃的媽媽,喂他吃飯,唱兒歌哄他睡覺;她或者扮演醫生、護士,給小寶寶看病、打針、吃藥。他們還把一些小動物看成是通人性、有人的感情的小朋友,對小貓、小狗、小兔、小雞、小鳥、小金魚等有著特殊的感情,可以和它們一起玩,給它們講故事……在我們的兒童舞蹈創作中如何具有純真性,關鍵就在於要以兒童的眼睛來看世界,以兒童的思想感情來對待客觀事物,從兒童的生活中擇取舞蹈的題材,特別是其中的童話、寓言等更存有我們可選擇的舞蹈題材。

第三、兒童舞蹈所表演的內容一定要能被兒童看明白、弄懂它的含義,小演員才能表演好,小觀眾才能接受。因此“明晰性”是兒童舞蹈不可或缺的特點。當然,對不同體裁的舞蹈作品對其內容的明晰性有不同的要求。如對有情節的舞蹈,所表現的人和事一定要清晰、條理分明,切忌邏輯混亂,使人不知所云;對抒情性的舞蹈(情緒舞),舞蹈所表現的人物的情感要鮮明,是喜,是怒,是哀,是樂,不能含混不清,對情感的轉變和發展,也要脈絡清楚,只有如此,舞蹈才能具有藝術感染力,而對戲劇性的舞蹈(舞劇),則要求人物性格突出,情節事件和矛盾衝突的發展要簡捷明瞭,起、承、轉、合要循序展開,一般不用或少用“時空交錯式結構”,否則,容易使小觀眾如墮五里霧中,收不到應有的藝術效果。

第四、兒童的生活是豐富多彩的,兒童的情感、思想也是繁複多樣的。因此兒童舞蹈的“綜合性”也是兒童舞蹈必不可少的特點。不同的年齡段的兒童,有不同的生活內容,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有不同的喜愛和所關心的事物。這就給我們選擇兒童舞蹈的.題材,有了極為寬廣的餘地。兒童現實的生活,兒童所感興趣的神話傳說、童話寓言,自然景物中的花鳥魚蟲、山水風雨,以及童幻世界中的一切,都可以編成舞蹈,塑造出生動鮮明的舞蹈形象。例如,兒童童話歌舞《大森林的音樂會》就屬於綜合性的作品,它深受孩子們的喜愛,時而歌,時而舞,時而對話,生動活潑。而隨著兒童舞蹈題材的擴充套件,舞蹈體裁和形式也就相應地要求多樣化。因此,兒童舞蹈除了我們常見的抒情性舞蹈(情緒舞)和敘事性舞蹈(情節舞)外,還應當多提倡採用歌舞、歌舞劇、小舞劇等體裁,這樣就能使我們的兒童舞蹈能夠更加豐富多彩,更加絢麗多姿。

四、如何選擇兒童舞蹈的音樂

如何選擇兒童舞蹈的音樂?怎樣的音樂才適合兒童舞蹈?我認為,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選擇兒童舞蹈音樂。

1、節奏清晰。兒童的認知能力有限,自我的控制能力也較弱,搶拍或拖拍的情況十分常見。這直接影響到舞蹈動作的整齊度。為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則必須要選擇節奏明顯的音樂。因為兒童做動作的快慢急緩需要明顯突出的點、拍及各種強重音來提醒。這就是為什麼兒童對鼓樂、迪斯科等風格型別的音樂那麼感興趣的原因。這些音樂節奏強,便於兒童掌握,從而可以放開地、盡情地舞蹈。

2、旋律易記。兒童舞蹈由於是兒童表演,其音樂旋律也要便於兒童記憶。這樣的舞蹈音樂一方面讓兒童記住音樂後能加強對音樂的理解,可以更好地表現舞蹈;另一方面也能讓兒童觀眾加深對舞蹈的印象,易於舞蹈作品的流傳。便於記憶的旋律有以下幾個特徵:一是旋律好聽,音樂首先給人以美的印象。二是樂句短小,兒童聽上兩遍就可以分辨出舞蹈音樂中的樂句起落。三是音程跳動不大,兒童的嗓音稚嫩,能唱出的音域範圍有限,這就要求旋律音程最大跳動不能超越兒童所能及的十度範圍。

3、配器簡單。現在有些編導給校園兒童舞蹈選音樂進入這樣一個誤區,喜歡選擇帶有很多的裝飾性音效的音樂。例如在原本旋律基礎上又新增許多小鈴鐺、各種小鼓、各種鳥鳴、風聲雨聲等自然界的音效,甚至在一首有人聲演唱的歌曲中間再加上兒童的吶喊等等,以為這樣就會使音樂元素更豐富,更加富有兒童情趣。其實不然,過多的裝飾只會掩蓋音樂本身的內涵。過多的小裝飾音效會混亂音樂原本的節拍節奏,給人在聽覺上以雜亂無章的印象。另一方面,現在有些編導選擇近現代風格的音樂作品為校園兒童舞蹈的音樂,雖然說這對增大兒童的視野有一定好處,但現代派風格音樂節奏複雜,配器手法新潮,不易於兒童理解掌握。實際在兒童舞蹈創編過程中,越是簡單的音樂配器越能給編導更多的、範圍更大的想象空間,因為編導不必花心思去揣摩那些裝飾音如何利用或配合,這樣沒有束縛創編出來的兒童舞蹈往往貼近兒童生活,最樸實、最富有兒童情趣。

4、有時代感。生活在當今時代的兒童,受到的是當今時代各種文化的影響,他們的思維、舉止、談吐也都深深地印著時代的烙印。在為兒童舞蹈選擇音樂時也要注意音樂的時代感。因為當今時代的音樂,距離兒童的校園生活最近,最能反映出當今兒童的風貌,也最易於當今的兒童去表現。現在社會上的音樂多為新型電腦音樂或者是錄音質量上乘的管絃樂或民族管絃樂,可聽性強。若再使用十年前的陳舊電子合成器製作的音樂,只能讓兒童們感覺遙遠,不知怎樣欣賞理解,聽覺上得不到美的享受而對音樂產生厭煩,進一步會發展到排斥舞蹈。我們現在能找到的民族器樂獨奏的樂曲,基本都已經新加了電腦音樂或管絃樂的伴奏,民族管絃樂的合奏曲也都有新錄製的各種版本。只有具有時代特徵的兒童舞蹈音樂才能被當今時代的兒童所接受,才便於舞蹈在當今時代中的流傳。

五、兒童舞蹈的特點有哪些?

兒童特點是兒童舞蹈區別於其他一切舞種最根本的支撐點。兒童特點越明顯,就越能煥發齣兒童舞蹈特有的魅力。兒童的特點,包括說話,動作,行為都帶有兒童特點。因此,兒童舞蹈也自身帶有兒童舞蹈的特點。這些特點,大體可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從模仿到認識:孩子們的生命成長曆程一般都是由模仿開始的,從行走到跑跳、從語言的表達到表現自己的情感無不滲透著模仿的過程。尤其是自然界的各類小動物,如:小貓、小雞、小鴨、小鳥,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裡遊的、都是他們模仿的物件,並從中尋覓歡樂與開心。就象我們在許多兒童舞蹈中所表現的那樣,蝴蝶飛舞的形象、企鵝搖擺的形象以及小魚遊動、螃蟹爬行的形象,都是由生活原形躍升而來,都屬於從模仿角度直接表敘兒童特點的藝術典型。

嬉鬧的場景:只要是一群孩子在一起,你總能發現他們的情緒的變化。一陣兒笑,一陣兒哭,一會兒鬧些小矛盾,一會兒又成了鐵哥們。快樂熱烈、興奮不已。如:幼兒舞蹈《姥姥門前看大戲》,講了一群村娃看戲的場景,忽而吵鬧、忽而安靜、看戲時興奮、焦慮情感相互交織,高興時捧腹大笑,得意萬分,生氣時不依不饒,追打怒罵,形象地反映出孩子們嬉鬧活動的一個側面。

貪玩的天性:玩是兒童的天性,也是他們日常生活的主要內容之一。在他們看來外部世界的一切物體,無論是靜物還是動物,都可以演化成好玩的玩具,並且興致勃勃,無休無止。識的東西,他們總是以熟悉的態度去接觸,總想變不知為己知。如對某些玩具,經常會拆卸得再也無法組裝,反映出一種潛在的創造意識。如兒童舞蹈《玩泥巴》充分展示了兒童逞能的特性。

撒嬌的天性:在孩子們的交往活動中,或著與長輩們的說笑逗趣時,每當提出某種要求,常會出現兩種撒嬌方式:一是願望得到滿足時的洋洋自喜,又蹦又跳;二是失望時的跺手跺腳,席地而泣,甚至大喊大叫。我們可以把捕捉到的這些生活現象編入兒童舞蹈,把這些情感表現移情於兒童舞蹈,使孩子們撒嬌的天性得以形象化的體現。

以上所述兒童特點,相互間既有區別又有聯絡,既有獨立性又有滲透性。我們在運用中要注意把握尺度,有所篩選,運用好兒童特點,是兒童舞蹈編導重要的基本功之一。

六、鬥牛舞的發展

沒有任何舞蹈像拉丁舞故事性這般強,更沒有像鬥牛舞在公眾前向觀眾如此強烈的訴說著鬥牛的故事情節,然而很少人可以像Sirpa Suutari&Jukka Happaleinen他們一樣的優遊在鬥牛舞的特色之中。如果你看過真的鬥牛,你應該可以辨識出鬥牛舞中動作的特色,男舞者高度技巧的身體形態,還有鬥牛士的動作Sirpa的移動,反應著揮動的斗篷,鬥牛的紅布結合了拂朗明哥舞蹈豐富表現性的精華。

鬥牛士(matador)這個字源自西班牙文的"matar",意即宰殺。照這個字面意思就是殺公牛者,但是這樣解釋又太單純化了。一個鬥牛士心中所想的是一種藝術的完成,一場活生生的戲劇,最令人著稱的是他總是讓那些痴迷的觀眾入迷於鬥牛士以他的技術與技巧,將公牛鬥弄得狂亂起來,包括那勝敗分曉的最後一刻,鬥牛士的劍刺穿牛隻。而跳鬥牛舞的舞者就是要將這一幕幕,如同再現般的把這種戲劇藝術搬上舞臺。

曾有一位非常著名的鬥牛士Juan Belmonte說過,鬥牛一定是有三個要項組成;技巧、美學和內在的情緒。最後一項要素是精神品質的一種描述,適用於藝術家的情緒敏感度。而對鬥牛士而言是強調每一場鬥牛中所面臨危險的感情表現,有雄心壯志的鬥牛舞者,對於這些藝術背景的研究更有助於更深入的瞭解。而在西班牙的the Corridas de Toros學習中心是最為專精的,來自北歐芬蘭的Jukka和Sirpa能把鬥牛舞能如此專業道地的表現出鬥牛舞熱烈的情感與令人振奮的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