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職場

職場上最常見的溝通困擾

職場上最常見的溝通困擾

職場上最常見的溝通困擾

記得剛入職場時,最常發生的溝通困擾,就是發現主管有了新想法,我心裡納悶兒:“先前根本沒說過要這樣安排啊!”結果主管點評:“沒有事情是主管沒說的,只有你沒問的。”

譬如,負責聯絡一個商務餐會,客戶方有三人參加,但公司除了主管,會不會有其他同事同往,這應該是主管告訴你還是由你主動發問?主管事務繁忙,當然是你應該設想,並且提問確認。

後來做了幾年事,有了些經驗,開始懂得把意見與主管再核實一下。偶爾有些疏忽,主管點評:“沒有事情是主管聽錯或理解錯的,只有你沒說清楚的。”

譬如,負責完成一件招標說明書,其中有些法規風險,需要內部先行確認。結果,主管給客戶彙報時,才驚覺自己忘記和公司法務同人先確認。你說這是誰的責任?是主管忘了提醒你,還是你認為主管能頂住客戶的提問,不關你的事?

跟主管有不錯的默契了,以為自己可以掌握主管對事情發展風向的判斷。結果主管說:“沒有事情是你可以自己以為的,只有你忘記確認的。”

情境是主管對某一家客戶的態度不友善,說過不想與他們做生意,於是你就不再跟進了解這家客戶的商機潛力。

有一天,主管聽說這家客戶被競爭對手搶到大訂單,你卻說:“我以為我們不跟他做生意呢!”你說誰對呢?是你自己推論主管的一句閒話,還是你沒把一家大的潛力客戶在市場的活動資訊及時提供給主管,以便調整更好的商業決策呢?即使你有一定的把握,多問一句總無妨,對吧?

即便認為主管不會調整意見,但在已知市場有重要資訊改變的時候,應該向主管彙報。

什麼才是“好的溝通”

一個人必須具備強大的思考能力和清晰的表達邏輯,才能駕馭語言,精準地表達自己。

大家都喜歡“言之有物”的人,所謂“言之有物”,並不是指說話人誇誇其談,而是指一個人能以清晰易懂的方式傳達自己的豐富見解,同時還要使聽者能理解說話人想要傳達的內容。

說的人說得清楚,講得明白,聽的人聽得懂沒誤解,如此才算完成了一個有效率的“溝通”。

簡單地說,“好的溝通”包含雙方經過表達、傾聽、觀察、解讀、準確分析資訊並及時回饋意見。也就是說,“溝通”是雙方“動態傳遞與接收資訊”的過程。

一個銅板打不響,溝通不順暢或是誤會,絕不是單方面造成的。溝通的雙方要共同承擔溝通結果及質量是否優良的責任。只有透過良性的互動,雙方才能爭取達成原定的溝通成果。

我在職場上經歷過的溝通挑戰或困擾,多數與內部的同事和主管相關,很大的原因來自與內部人說話時,由於彼此較熟識,心神容易鬆散,有時會不自覺地跳脫邏輯講話,忽略溝通的完整流程。

這一疏忽,忘了及時回饋,就可能大大削減溝通的效果。在與外部人(例如客戶)溝通時,由於警覺度提高,溝通時反而會更關注自己表達的完整性。

掌握溝通原則,走完溝通流程

透過這幾個例子,大家應當明白作為部屬與主管溝通,不是件容易的事。這些情境都是職場經常發生的,其原因主要是我們與對方相對熟悉,讓我們很容易忽略或是簡化了“溝通”的細緻步驟。

所以,要儘量依照“溝通”的完整流程走,才可以減少各說各話、各做各的、糊塗錯聽、誤解不休,甚至心口不一的諸般情境。

由此得到幾個職場上溝通的原則:

(1)反覆校準,確保資訊的真實意義能夠精準傳達

說的人不僅要說清楚,還要詢問對方是不是聽得清楚。聽的人不僅要仔細聽,也要確認自己聽的與說的人的本意是否相同。這道程式不能省,也不要擔心對方嫌你麻煩。

(2)不要隨便臆測

公事上,在還沒認知事情全貌之前,不要隨便推論臆測,或是過早下判斷,避免誤己、誤人、誤公事!這是初入職場的人士容易犯的毛病。在查證一件事情的過程中,不要隨便聽到某人的說話就當作是自己的判斷。

心中只要出現疑問,就應該反覆查證,或者向主管提出疑點。部屬的工作是幫助主管做出最好的決策,不是誤導主管的判斷,就算沒有惡意,也要謹慎。

(3)向主管報告或與同事討論時,最好專注在描述自己所知的事實上

即使對特定內容有自己的觀點,也建議等到主管問起任務相關資訊時,再闡述個人觀點,避免任性發揮議題外的個人意見。我剛入職場時,曾因急於表現,把查知的事實與自己的論點攪和在一起,彙報給主管與同人,在溝通中也未清楚說明,以致團隊資訊傳遞時造成混亂。

正確的做法,是把“已知事實”與“個人意見”分開表述,才能清晰論理,供主管參考以做出優質判斷。

舉個例子,主管聽說辦公室裡有同事爭論,問你發生什麼事。此時,你的主要任務是描述事情發生的經過,不要輕易亂下評論,因為你不是當事人,不容易從表面的情境中,探查當事人溝通問題的癥結是什麼。

溝通中錯的機會實在太多,當事人就是因為雙方搞不清楚才會起爭執,局外人若真想幫助釐清,得先花點時間讓大家冷靜下來,然後好好循著溝通的流程走一遭。

等到事情都清楚,或許大家的氣也就消了!你作為旁觀者,須注意不要添亂,不然很容易成為辦公室裡的'“是非人”,那就違背初衷了。

“關係角度”與“內容角度”會影響溝通結果

所有溝通時傳遞的資訊都蘊含說話人的“關係角度”與“內容角度”。溝通雙方彼此之間的關係,會影響溝通的結果與成效,這就是溝通流程中定調“關係角度”的重要性。

而每個人因背景、習慣不同,對個別人或事物也會有既定的“內容角度”。我來分享一則小故事,以增強大家對“關係角度”影響“內容角度”的印象。

我小時候家裡狀況不好,和兩個妹妹念小學時,因買不起學校指定的塑膠書包,於是做裁縫的母親用客人不用的剩餘布料為我們做書包。由於和學校規定的款式不同,我們上學時擔心受老師責備和同學恥笑,備感壓力。

母親很快便發現異狀,為此親自到學校向校長解釋,請求特別寬容,允許我們用自家的書包。我對母親的作為感到忐忑不安,生怕姊妹三人在學校遭受欺凌。

所幸,校長與老師們溝通後,在升旗典禮上宣佈我們三個清貧學生,可以使用母親的愛心書包,並規定同學不可私下評論。從此,我們才放心去上學。

紀念小學畢業40 年的同學會上,有位同學提起這事,說她好羨慕我在當時那麼嚴格的校規下,揹著特別款式、上面有漂亮蝴蝶結的書包。

言下之意,這位同學當時的認知是,我家必是非富即貴,才能獲此禮遇。而實際情況正好相反,我們當時連學校的書包都買不起!

這個故事提醒了我,面對同一問題,真相是什麼?眼見的又是什麼?尚未探究出事情的本質前,認知可能與現實相距甚遠。

其實,我根本不願談起書包這段往事,那位同學卻用她的想象力為這事增添了浪漫色彩。

但辦公室裡的認知差異,可能就不會這麼幸運了。辦公室裡許多讓自己感到委屈的情境,說穿了大都是由於“認知差異”帶來的溝通不暢所致。

不同的“關係角度”左右溝通的“內容角度”,會影響溝通結果。直白地說,你用什麼身份說話,對方用什麼身份聽取,直接影響雙方溝通的效果。

畢竟,雙方表達意見時,每個人都是以自己的“身份立場”決定“說話的出發點”。

溝透過程中要隨時注意調整角度

我們在表達時習慣從自己的“內容角度”出發,問題是,絕大多數人由於溝通習慣不同,以至於經常在互動時與對方選取的“內容角度”不同。若不經由回饋加以調整,話說得越多,雙方的距離可能越遠,越覺得與對方有“雞同鴨講”的感覺。

因此,溝通中一旦發現對方脫軌,最好耐心地微調自己的表達方式,再試著校準,努力縮小認知上的差異。

溝通產生誤解後,如果雙方願意平心靜氣地修補關係,那麼,在說明自己溝通中的誤會時,可能會說:“喔,我以為……

這“我以為”其實正是誤導自己,導致雙方認知產生歧異的主因。若能在最後多補充一句:“下次我們這樣做好不好?”便可以增強雙方信任,補救彼此關係。

你可能發現有些人老喜歡“翻舊賬”。其實,這是因為前幾回溝通上的歧見還沒消除,不順暢的心結讓對方在心理上依然處於對峙狀態,導致“舊賬”始終浮現於腦海。這是人際關係裡常見的矛盾,在工作關係中應該特別謹慎。

尤其對敏感的話題,溝通時對資訊的交換,更該給予更多的耐心加以確認,否則最終雙方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要知道,有緣分當同事,同在一個公司共事和成長,是件難得的事,那些存心惡意曲解你的人也是極少數的。

作為職場人士,只要你願意將心態調整好,溝通上的誤解都能消除,人際關係也會因此而保持友善愉快的狀態。

這樣在職場上與人互動也能暢通少阻,減少負面情緒,以專注發揮自己的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