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高三語文新聞閱讀專題複習資料

高三語文新聞閱讀專題複習資料

一、 分析新聞內容的真實性

真實是新聞的生命。為突出這種真實性,寫作者往往會從三方面考量:一是使用準確資料,二是客觀反映新聞現場,三是還原採訪經過。明乎此,考生即可較好的解答該類題型。如《專題訓練用書》第153頁《買樓定金也刷卡》的提問 “這則訊息行文上的最大特點是什麼”和《系統複習用書》第168頁《歌聲傳出難民營》的第一題就是考查學生對新聞材料真實性及其作用的理解。

二、 研究新聞主體的時效性

新聞報導講究事實主體的時效性,而及時的報道新近發生的事件正是紀實類作品價值之所在。眾所周知,記者總是搶先以真、短、快的方式告知受眾第一手有價值的事實,那麼包括考生在內的受眾也要能及時發現相關事件、人物的社會意義和影響,迅速捕捉基本資訊並作出自己的判斷與評價。《語文月刊》2008年1-2期“模擬試題(三)”選考文字《與羅中立對話》的問題“哪個訪題最具新聞價值”答案中將該訪談的時效性放在了首位,而2007年廣州會考題《赤幾授予廣東醫生銀質勳章》的最後一問也重點探討了這個問題。

三、 體會新聞凸顯的時代精神

任何一則新聞都負載著貼合生活實際、緊扣時代脈搏的特殊使命,考綱又把“評價文字產生的社會價值和影響”與“探討文字反映的人生價值和時代精神”分別納入能力層級E和F,足見考生在考試答題時對時代特點葆有高度敏感、密切聯絡生活實際深入思考的重要性。《專題訓練用書》第148頁《一老人在街頭摔倒》閱讀探究點“四則報道非常形象地反映了不同的社會形態”就很好地體現了這一點。再如“金雞蛋”70頁《當代畢昇》文字閱讀第三問,答好此題的考生就必須具備一定的`公眾意識與高度的社會責任感。

四、 把握新聞語言的準確性

因為“讓事實說話”是所有新聞工作者遵循的基本規則,所以新聞語言多客觀敘述、極少主觀評論,這就對新聞語言的準確性提出了極高的要求。考生若在答題時把握了所給物件的基本特徵和含義,注意了遣詞造句上的準確精煉性,則極易奪得高分。2007年新考綱調研卷( B)《銀牌,重似金牌》中設定的這樣一道題“標題表達有失準確,你怎樣看”,“金雞蛋”80頁《易中天現象解讀》提出的“解釋‘平民學者’”的問題,即可經由此途徑得到確切解答。

五、 瞭解新聞手法的巧妙性

新聞雖屬實用文體,但也少不了多樣化的表現手法。特別是訪談與通訊,離不開巧妙的藝術技巧,比如提問方式和細節描寫就涉及相當程度的智慧。只不過相比文學作品,其手法運用顯得隱蔽一些,需要考生自己去發現和分析,從而根據文章特點迅速找到該手法的“藏身點”,進行內容與表達效果上的剖析。2007年廣州一模卷《中國天然氣之父》第二題“你認為本文提問質量如何”,《當代畢昇》(出處同前)第二題“簡析本通訊細節描寫特色”,就帶給考生不少啟示。

六、 領會新聞材料的詳略處理

無論什麼文體,豐富的材料都是血肉,但並不意味著一味堆砌或零散分佈是好事,以真、短、快見長的新聞更不例外:在材料的詳略得當與謀篇佈局的縝密有序上下足了工夫。怎樣擺好詳略位置才能讓文章視野更開闊、問題更具普遍意義、大眾更易關注和接受,這是新聞工作者與考生必須共同思考的問題。文字《銀牌,重似金牌》(出處同前)最後一問“為何詳寫失敗而略寫成功”極具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