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舞蹈

徽州民間舞蹈簡介

徽州民間舞蹈簡介

徽州人能歌善舞,一直沿襲儺舞、跑馬趕廟會、起舞厭元宵的習俗,流傳至今的獅舞、龍舞、鳳舞、蚌殼舞、仗鼓舞、樸蝶舞、雲端舞、跳童舞等民間舞蹈,仍然是重大節慶活動中的保留專案。據1983年安徽省民間舞蹈調查,徽州保留的.民間舞蹈有40個。

徽州民間的龍風舞、獅子舞,動作幅度大,技巧難度高,場面壯觀,氣勢磅礴。龍舞有草龍、板龍、布龍、紙龍之分,歙縣洪琴村中秋之夜舞香龍,全村分東南西北中五方,扎五條龍,名為“五龍鬧中秋”。

雲端舞和風舞是徽州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民間舞蹈,均由女性表演。雲端舞為群舞,八至十二人,舞者身著粗布緊身衣,腰扎大帶,頭佩花布頭巾,手持兩塊繪有云彩的雲片,聞鼓而動,聞鑼則停,邊舞邊唱。“雲彩”隨著節拍翩翩起舞,先後展現出“天下太平”四個字,以祈來年天下太平。風舞流行於黟縣雉山,鳳造型逼真,扎得極為精緻,風頭、風頸,鳳翅均能活動自如。表演時,由一少女扎繫腰間,抽動鳳肚下的引棍,鳳即昂頭翹尾,展翅欲飛。1956年,黟縣文化館將雉山風舞挖掘加工為舞臺舞蹈。1959年,祁門縣文工團(黟祁合併)將鳳舞再次加工,改編為群舞。安徽省文工團、蕪湖地區文工團均先後移植演出。是安徽省民間舞蹈的保留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