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初中語文教學探討:詩歌教育的教學困惑

初中語文教學探討:詩歌教育的教學困惑

作為一名從事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教師,我不得不提出自己的擔心和疑惑。大多數工作在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教師,也許同我有相似的感受:透過以往的教學活動,我發現很多學生在學習詩歌時對自己的要求僅僅限於會背、會默;當老師介紹創作背景時,他們並不是很專心地去記,而當老師要求他們提出不理解的問題時,很多的孩子問某某字、某某句如何翻譯,對詩歌的主題、意境似乎很淡然。我想其中的原因,似乎與他們在小學階段的詩歌學習有關。

我翻看了人教版的小學語文教材,每首詩歌都配以了精美的畫面。但課後的練習卻相對有些簡單,而且第一題多是我會背這幾首詩。由此我想到:教材的編寫者是不是可以多設計一些具體地、可操作性強的思考題,使教師以及家長能夠切實地幫助孩子獲得情感體驗,感受語言優美?

另外,50篇優秀詩文的背誦,如何對學生提高詩歌鑑賞能力起到切實有效的作用,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前不久,我組織初二年級的學生進行鳥的專題研究學習。在蒐集材料的過程中,發現孩子們小學階段背誦過多首與鳥有關的詩歌;於是我設計了品詩賞析的教學環節引導學生品讀幾組中小學階段學到的、與鳥有關的詩歌,體會一下詩人透過某一類鳥兒,表達什麼樣的心情。當多媒體螢幕上出現了杜甫的《江畔獨步尋花》時,很多學生愣住了,有的學生讀出第一句後,大家才紛紛搖頭晃腦地背誦起來。我問學生,這首詩表達作者什麼樣的'心情,一個男生說不知道,我只會背。而在同一節課後半部分的散文鑑賞中,學生卻思如泉湧、滔滔不絕。

這是為什麼呢?為什麼最能體現語言文化精華的詩歌,卻在教學中顯得如此蒼白?結合自己的經驗和體會,我進行了反思。在我們的詩歌教學中,的確還存在著一些問題:

一方面,由於詩歌在中考中所佔比例很小,在日常教學中,詩歌往往受到其它重要文體的擠壓,不被師生重視。在這個大前提下,受到課時的限制,學生在詩歌學習中,缺少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來賞析、體會詩歌本身的魅力。另一方面,教師在教學中,往往過於偏重詩的思想意義,卻忽視了對詩歌語言本身的關注;常常運用了聲像等多種現代化教學手段對詩歌進行剖析,卻忽視了詩歌應帶給學生的感性的審美體驗。

我想,這些問題的解決,除了要依靠我們一線教師不斷提高自己在詩歌鑑賞方面的素養和能力,改善詩歌教學的方式方法外,是不是也有待於教材的完善和專傢俱體指導的跟進?當然,詩歌教學與考試之間的牴牾似乎是難以避免的。

作為語文教師,作為詩歌的愛好者,我真心希望能夠透過大家的努力,還學生一片詩意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