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朋友圈中購物的風險
在微信上購物的風險包括:
1、法律規定不明確,缺乏監管
微信屬於人對人的交易,未經第三方平臺。目前針對網路購物方面的監管法規,主要是針對淘寶、京東這類的電商平臺,像微信小店這樣依靠社交工具來經營的監管,現在還沒有明確的相關規定。
因而,公然販賣a貨、仿品牌產品,在實體店和淘寶上,都會面臨被監管處罰的風險。但因為微信上的內容僅朋友圈可見,在新增好友時可人為進行篩選,被監管部門查處的可能性很小。
但是仿製奢侈品說到底是侵權行為,無論是否得到消費者的支援都是違法的。如果有消費者購買了這種仿品進行投訴的話,監管部門一定也會進行處理。
2、微商資訊不全,購物過程有許多不確定因素
大部分“微商”並沒有實體店,店家真實資訊不全,沒有評價機制、沒有信用擔保、沒有第三方交易平臺,收款後是否發貨、貨品售後服務等不確定因素都增加了消費風險。
3、微信代購權益難保障
代購交易都是在網路上進行,而且代購小票和收據也可以仿製,因此透過微信進行代購也存在一定風險。
提醒您——在微信朋友圈購物要注意的事項:
1、注意對產品進行鑑別,瞭解商品
在微信朋友圈裡買東西,需要具備一定的產品鑑別能力,除了看商品的宣傳圖片外,更要重點了解產品的規格、材質、產地等資訊。
對商品商標標識及其包裝、裝潢等特殊標誌真偽要進行鑑別。按照國家或行業標準對商品的理化、衛生指標,使用者在購買時一定要進行了解判斷;瞭解商品真品的'特點和內在質量,消費者應結合生活常識、經驗來判斷電商所銷售產品的真偽。
2、注意保留購物憑證
消費者在形成買賣關係時應注意保留聊天記錄、銀行匯款單、賣家姓名、身份證號等作為憑證,來降低購物風險。另外,除非是關係比較親密的,或是可信的人介紹的,否則不要輕易在微信上購買貴重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