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輔助設計與工程計算

園林方案設計五步驟

園林方案設計五步驟

在利用植物進行設計時,有著特定的步驟、方法以及原理。在初步設計中,植物配置應在設計程式初期,作為綜合要素與地形、建築、鋪地材料以及園址構築物同時加以分析研究。植物的功能作用、特性、種植佈局以及取捨是整個程式的關鍵。在基本設計階段關鍵之點,就是群體地,而不是單體地處理植物素材。將植物當作基本群體進行設計,是因為它們在自然界中幾乎都是以群體的形式而存在。

園林方案設計五步驟

在運用植物進行園林設計時,首先必須明確設計目的,然後才能相應地選取和組織設計要求的植物。在整體設計中,首先進行植物群體配置,在完成群體配置後,方能進行種植設計各基本規劃部分,並在其間排列單體植物。

在佈置單體植物時要注意:

1、在群體中的單體植物,其成熟程度應在75-100%。設計者是根據植物的成熟外觀進行設計,而不是侷限於眼前的幼苗大小,以及最終成熟後的外貌,以便將單體植物正確地植於群體之中。

2、在群體中佈置單體植物時,應使它們之間有輕微的重疊。單體植物冠徑的相互重疊基本上為各植物冠徑的1/3-1/4。

3、排列單體植物的原則,是將它們按奇數,如3、5、7等組合成一組,每組數目不宜過多,這是一條基本設計原理。奇數之所以能產生統一的佈局,皆因各成分相互配合,相互增補。相反,由於偶數易於分割,因而易相互對立。緊接著應考慮組與組或群與群之間的關係。在這階段,單體植物的排列原則同樣適用。各組植物之間,應如同一組中單體植物之間一樣,在視覺上應相互銜接。這樣會增加一個佈局的整體性和內聚性,因為中組不同植物似乎緊緊地交織在一起,難以分割。此外,在設計中植物組合和排列除了與該佈局的其它植物相配合外,還應與其它因素和形式相配合。

設計者在完成群體和單體佈局後,還應該考慮到設計的某些部分是需要變更的。在佈局中可以採用群植或孤植形式配置植物。但必須與初步設計中選取的植物大小、形態、色彩以及質地等相吻合,同時還應考慮陽光、風及各區域的土壤條件等因素。如大多數松柏類植物,銀杏、廣玉蘭、合歡等為喜陽植物,羅漢松、雲杉、珊瑚樹等為耐蔭植物。大多數針葉樹喜歡偏酸性土壤(pH3.7-5.5),大多數闊葉樹較適應微酸性土壤(pH5.5-6.9),大多數灌木能適應pH值為6.0-7.5的土壤,只有很少一部分植物耐鹽鹼,如烏桕、苦楝、柳樹等。完成初步設計後需要進行細部設計

首先考慮的是植物大小之間搭配

應首先確立大中喬木的位置,這是因為它們的配置將會對設計的整體結構和外觀產生最大的影響。一旦較大喬木被定植後,小喬木和灌木才能得以安排,以完善和增強喬木形成的結構和空間特性。較矮小的植物就是在較大植物所構成的結構中展現出更具人格化的細膩裝飾。由於大喬木極易超出設計範圍和壓制其它較小因素。因此,在小的庭園中應慎重地使用大喬木。大喬木在景觀中還被用來提供蔭涼,故在種植時應在空間或建築物的西南、西面或西北面。

其次,考慮的是植物的品種搭配

在設計佈局中應認真研究植物和植物搭配,在選用落葉植物時,首先考慮其所具有的可變因素。在使用針葉常綠植物,必須在不同的地方群植、避免分散。這是因為它在冬天凝重而醒目,太過於分散,務必導致整個佈局的混亂感。在一個佈局中,落葉植物和針葉常綠植物使用,應保持一定比例平衡關係,針葉植物所佔的比例應小於落葉植物。最好方式就是將兩種植物有效地組合起來,從而在視覺上相互補充。

第三,考慮植物色彩因素

在考慮植物色彩因素時,也應該同時考慮植物葉叢型別,這也是植物色彩的一個重要因素,葉叢型別可以影響一個設計的季節的交替關係,可觀賞性和協調性。在設計中,植物配置的色彩組合應與其它觀賞性相協調,起到突出植物的尺度和形態作用。如一植物以大小或形態作為設計中的主景時,同時也應具備奪目的色彩。在處理設計所需要的色彩時,應以中間綠色為主,其它色調為輔。同時應多考慮夏季和冬季色彩。因為此兩季節在一年中佔據的時間較長。假如在佈局中使用夏季的'綠色植物作為基調,那麼各種花色都能為一個佈局增添活力和興奮感,同時吸引觀賞者注意設計中的某一重點景色。此外,植物色彩在園林中發揮眾多的功能,它也能影響設計的多樣性、統一性以及空間的情調和感受。

第四,考慮植物的質地

在一個理想的設計中,粗壯型、中粗型及細小型三種不同型別的植物應均衡搭配使用。質地太少,佈局又會顯得雜亂。比較理想方式是按比例大小配置不同型別的植物。因此,在質地選取和使用上還應結合植物的大小、形態和色彩以便增強所有這些特性的功能。

第五,選擇植物種類或確定其名稱

在選取和佈置各種植物時,應有一種普通種類的植物,以其數量而佔支配地位,從而進一步確保佈局的統一性。按通常的設計原則,用於種植配置的植物種類,其總數應加以嚴格控制,以免量多為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