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現代教育技術開闢了古詩教學的新天地

現代教育技術開闢了古詩教學的新天地

現代教育技術開闢了古詩教學的新天地

一、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創設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媒體都是以物質形式出現的,教學媒體的利用效果大大高於傳統教學媒體,再加上良好的學習情境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前提和基礎,它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並使這種興趣維持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正是教師所追求的。因此,我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古詩教學時,努力透過圖、文、聲等多種功能,給學生以適當的感官刺激,由此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的求知慾。

如教學《楓橋夜泊》古詩時,學生還未走進教室,我便開啟計算機,播放早巳準備好的軟體。整個教室裡立刻迴盪起旋律優美的樂曲。整個教室迴盪著音樂,學生們在強烈的文化氛圍的感染下,產生了學好古詩的強烈願望。

鈴聲響了。我站在講臺前掃視了一下教室,只見同學們靜靜地坐在那裡,注視著我。此刻,我飽含激情地開始講解:“說起唐詩大家都知道,它是中國古詩發展的最高峰。許多作品雖然距離現在已有千年,但是我們仍然可以從中感受到中華文化那經久不衰的魅力。這節課我們再來學習這首唐詩並結識他們的作者。”學生在這種潛移默化的薰陶下,產生了對中華傳統文化的喜愛之情。這節課中,我運用多媒體技術和生動的語言,保持這種良好的學習情境,並使這種興趣貫穿整個教學活動的始終。

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再現詩中情境,幫助學生理解詩句

詩是抒發詩人的感情的,而感情又一定要透過形象構成一種意境,然後藉助語言文字表達出來。古詩中的情境,如果只依靠教師語言的描述是不夠的。只有透過圖畫再現出來,才變得具體可見。《望廬山瀑布》,寫的是詩人遠望瀑布時所見的壯麗景象,歌頌了祖國的河山,把美好的想象與現實的景物極其自然地交融在一起。教學時,我讓同學觀看錄影,瀑布在山頂上飛流而下,水珠進濺,水霧蒸騰,陽光一照,呈現出一派迷迷濛濛的紫色。陡峭的山崖;長垂的'瀑布、飛濺的水珠,廬山瀑布的全貌便呈現在學生的眼前。至此學生對“紫煙、掛、飛”等詞的意思有了感性的理解。從而使學生深探地體會到詩句雖短,但詩人卻把瀑布的氣勢寫到了極至!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由此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熱愛祖國的壯麗河山。

三、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最佳化朗讀訓練,對學生進行審美教育

古典詩歌由於其藝術形成的特殊性,也就具有了語言、音樂、繪畫、情感多種因素的美。在挖掘這些美的因素時,多媒體技術有著強大的、無可比擬的優勢。古詩押韻合轍,節奏鮮明,讀起來琅琅上口,悅耳動聽,呈現出抑揚頓挫的音樂美。然而要想把古詩讀出韻味來,也並非一件易事。因為詩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語言,貫穿其間的往往就是“情感”這條看不見的線索。那麼在幫助學生讀懂詩句的基礎上,我們就要透過朗讀體會詩的節奏、詩的韻律,培養學生的語感,使他們在讀中受到情感的薰陶。

教學《尋隱者不遇》這首詩時,我在學生理解詩句的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詩畫欣賞”。這時大螢幕上出現了一幅美麗的圖畫:我先讓學生聽配樂詩朗誦,伴著舒緩的絃樂,學生靜靜地坐在那裡,眼中看到的是意境深遠的寫意畫,耳中聽到的是曲調宛轉的古曲,充滿激情的朗誦。此時,詩、書、畫、曲多種美的因素融為一體,既使學生們的心靈受到了強大的感染與震撼,也使學生產生了一種要努力讀好古詩的強烈願望。學生有了讀好古詩的強烈願望,學生們在練習時都特別認真。一個同學讀完了,其他同學真誠地提出自己的意見。然後主動把自己對詩句的理解,用朗讀表達給大家聽。學生們積極地、主動地揣摩著、品味著詩句。這時,我悄悄地點選電腦,教室中再次響起舒緩的古曲。驚奇的是學生隨著音樂的節奏用情地朗誦起來。朗朗的書聲,悠揚的樂聲交融在一起,是那樣的和諧、那樣的動聽。每位同學都在朗誦中感受到了中華文化的美,朗讀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四、運用現代教育技術,增大教學密度,提高教學效率

教師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前,根據教案精心設計編排了教學軟體。雖然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然而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卻能極大地提高課堂上的教學效率。課堂上,教師只要點選滑鼠,就能在短時間裡使學生看到清晰的畫面、逼真的錄影、動聽的音樂……避免教師動手操作教具時的手忙腳亂和顧此失彼,從而贏得了教學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一節課中,我既完成了詩句理解和朗讀、背誦訓練,又對學生進行了作者簡介、詩句評析和作者其他作品的欣賞。使學生提高了朗讀水平,增強了審美情趣,也使學生對作家、作品、詩歌的風格也有了一個初步的瞭解。所以,要想運用多媒體手段教好古詩,需要教師提高現代教育技術應用的水平。這樣我們才能適應時代的發展,適應現代學生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