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期末考試後的反思

生物期末考試後的反思

這句話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說的。如果說優秀是一種習慣,那麼懶惰也是一種習慣。下面是小編精心收集的生物期末考試後的反思,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生物期末考試後的反思【1】

生物結考的鈴一響,彷彿經歷了一場浩劫似的。時間竟是始料未及的緊迫,而且從未這麼被題目牽著鼻子走過,拿捏不定的空太多。考完後就心神不定的,覺得生物考試本不應該這麼難。於是,回到家後,不惜花了半個小時把整張卷子大抵重做了一遍,便頓覺豁然開朗,彷彿久困於井底的礦工重見天日一樣,一切問題迎刃而解;又不覺心如刀絞,堅信當時韋尼克區或是額中回後部8區一定停止了工作,雖捶胸頓足不止,但敗局已定,早已無力迴天了。

總分85分,能上平均分,已經大大超出我的想象了。但我驚奇地發現,班裡的最高分竟然只有92分,上90分的也就寥寥幾個。這時,自怨自艾就顯得矯情,因為誰也沒有規定你的水平就必須比別人高。但我就是不甘心呀,如此簡單的一套題(呵呵,實際上我們的題並不簡單,題量也大),不得95分,實在有失水準。當然,這些自我安慰的話最終是騙不過自己的。因此,我懷著沉重的心情,在此作深刻總結。

首先要說考試心態。考生物前可謂是異常緊張。因為前三場考試已經輸得一塌糊塗了,這場考試就不是贏不贏的問題了,而是贏多少的問題。自己定的目標是至少比平均分高10分。期望值高沒有什麼錯,但我卻犯了孤注一擲的大忌。於是,選擇題部分我就謹小慎微,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紕漏。偏偏事與願違,開篇第三題就給我以沉重打擊。當我無比糾結於細胞膜蛋白質含有硫元素這個問題時,時間老人就在我身旁匆匆走過,於是便慌了陣腳。接著又碰上24題。這本身是很簡單的一道題,靜下心思考30秒應該就能出答案。可我的心裡卻一團糟,眼巴巴地瞪著8個阿拉伯數字竟1分鐘沒動筆。最後,胡亂蒙了個選項,草草而過。看來,考試的結果,早在開考後的前十幾分鍾,就已成定數。

其次要說審題。這是令我無比頭疼的一個問題,因為我數不清在這條河溝裡到底翻過幾次船。比如第49題第3小問,這原本是不假思索就可以出答案的,可我卻猶豫不決,徘徊躑躅於保留癌細胞的無限增值基因還保留效應B細胞的抗體基因之間,取捨不定,最後得出的結論是,都要保留,於是便遲遲不肯下筆。其實,我的思考完全是多餘的,因為題幹第一話就赫然寫著:“科學家從某些能無限增殖細胞的細胞質中分離出無限增殖調控基因”。可當時我果斷對其進行了中樞過濾,雖視而不見。這不僅直接導致了我有3個空完全不知所云,而且還奪取了本應屬於我檢查的寶貴時間。

我還清楚記得上學期期末考試我就犯了類似的錯誤。有一道基因工程的題,題目不難,我看過題之後就匆匆作答,結果中途遇到阻礙。有一個空雖絞盡腦汁,得其解,覺得其完全是空穴來風,反覆琢磨了5分鐘,還是空著沒寫。其實,一個重要的資訊就隱藏在題幹裡,而我卻忽略了。又如前不久做的一道北京市高考題,有如是一問:“生長素類似物應溶解於()”,我覺得問得莫名其妙,便毫不猶豫的寫下了有機溶劑;對於答案給出的“含糖的磷酸鹽緩衝液”,我瞠目了許久,再讀一遍題,才恍然大悟。

我似乎天生對題中的資訊就有免疫功能,攻克這一問題當然刻不容緩。其實,解決辦法很簡單,那就是:遇到不會填的空,請再讀一遍題吧。

第三點我想說說答題思路。考試絕不是一個人的遊戲,揣測出題人的思路往往很重要。可是這次考試,我卻陷入了一個自己給自己挖坑的怪圈。譬如不該丟分的第46題,其第三小問如是說:“圖A中4和6兩種具膜結構的細胞器為適應各自的功能,都有增大膜面積的方式,它們分別是()”。我當時讀了好幾遍題,總覺得問得彆扭,猶豫再三,卻寫下了一個極為低智商的答案:4為葉綠體,6為線粒體。寫完之後自己都覺得不對,可腦子就被絆在那裡,怎麼也繞不出來,於是便自我安慰,出題老師可能就希望我寫這個吧。2分註定落空。再如50題最後一空,首先引起刺激的,不是“小腸”呀,“消化”呀,“吸收”呀,而是2ng/ml。我就想,既然不選用4或8等殺傷性較強的濃度,必有其深刻的哲理;我一時聯想到了“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就像狼群之於鹿群,狼雖會殺死一部分羊,但對於羊群的發展壯大來說,反而是一件好事。於是,我進一步給出大膽猜想:儘管X物質降低了小腸細胞ATP的濃度,使其主動運輸受到影響,但這反而激起了它要吸收更多ATP的鬥志。因此,我在那個幾乎沒人出錯的空上得意地寫下了:促進。

對於這類問題的解決,其實是沒有萬全之策的。調整到一個好的做題狀態,或是本著求是嚴謹的科學態度,可能只是空話;也許,在做題中不斷探索,才是硬道理吧。

最後還要談談個人對於實驗題的感悟。實驗題一直以來是我丟分的大項。我想,一個人做實驗題水平的高低,是他能力強弱的最真實的體現。因為實驗題所滲透的科學思想,是無論學多少知識都無法企及的。比如這次考試48題中問盛水玻璃柱的作用一空,不得不承認,這題我確實不會。其實說到底,不過是控制無關變數那點事,可真正將其運用起來,卻絕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再如第51題,這是一道原題,可再次坐下來,還是扣了四分之一的分數。可見,對於實驗題來說,除非掌握它的精髓,光靠題海戰術是駕馭不了的,這才是一張生物試卷真正的魅力所在吧。

古人說吾日三省吾說,可見反思總結的重要性,高中生就期中考試進行的高二期中考試總結,是對自己學習狀況的反思,作用重大。

每位同學期中考試考完後都應該向上面的那位同學一樣做一份高二期中考試的反思,自己發現自己的問題,自我改正,相信大家保持這個習慣的話,一定會受益終生。

生物期末考試後的反思【2】

學年度,我在高二年級擔任三個理科班和一個文科班的教學工作。四個班級,四個層次,為了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我經過課上觀察、課下聊天、學習檢測和與班主任交流等途徑很快就弄清了學生的基本情況:從總體上看,學生大體上有三類,一是學習有目標、行為積極主動的,二是良好願望、行為較主動,但能力有限的,三可以說是缺乏自動力,被家長或環境逼著來的。第三類學生雖然為數不多,但能量較大。為了適應不同層次的教學班,提高生物課教學質量,學年初我便開始了學案教學的嘗試。

一、探索與突破

(一)、設計符合新課程標準的學案

一年來我對照新課標的要求不斷地完善著學案的設計。學案的模式經歷了三次調整、充實,形成了現在的學習目標、提示與拓展、學習與思考、章節知識要點與要求、鞏固練習等五個版塊的內容。力求學案能真正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藍本。其優勢在於方便學生自學、利於學生思考、記錄少量筆記,得到大量資訊,方便預習、方便聽講,給了學生充分的活動空間。對區實驗班,我採用的是指導自學與課堂討論相結合的方法,對普通班我鼓勵學生讀書自學,留較多的時間讓他們提問,我把重點放在調動學習積極性上,熱情鼓勵自覺學習的行為與同學,從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分析表達能力方面對他們進行訓練,爭取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使每一個想學習的同學都能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績,努力作到讓每一個學生從我的生物課上受到終生的收益。

(二)、學案教學的優勢

1、學生有明確的學習目標

學案的第一項內容就是學習目標要求,這將成為學生學習道路上的路標,引導同學走向成功。

2、為學生的學習活動提供更多的方便

《重點、難點提示和知識拓展》是根據單元教學內容需要所做的點播或知識擴充,以彌補學生相關基礎知識的不足。由於現行升學考試制度的影響,學生初中的生物知識普遍薄弱,在一定程度上防礙著高中的教學工作,課時上的限制又不允許老師佔太多的時間補舊,在學案中提供一些中低難度的知識讓學生自學,既補了必要的知識又免去了課上教師講解佔用的時間。這樣,課上學生的學習活動會更充分、更深入。

《讀書與思考》板塊一方面要求學生讀書、思考、歸納、討論,另方面也給學生自主提出問題預留空間,為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提供平臺。課堂上同一時間內不同的學生可以選擇看書、思考、討論、提問,課上教師不再按部就班地逐條講解,而是對重點、難點做必要的講解和演示之後,或組織同學談論,或隨時回答同學在學案引導下自學時遇到的問題,較大程度上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

學案在手,同學可以提前預習,自學完成一些淺顯的內容,上課時學生抄例題,記筆記的時間大大減少,比利用投影的優勢是如果上課沒聽懂,更方便同學課下繼續研究、複習。不失教師的學習引導、智慧啟迪、思維點播等職責,克服了那種忽視教師作用的唯學生主體傾向。

3、構建知識網路體系

單元知識以讀書與思考的形式展現給學生比較零亂。《單元知識要點》板塊則使學生學完每一單元后對知識內容有一個總體認識,利於在學生腦海中形成系統的知識網路體系,利於他們的學習建構過程。

4、有的放矢的鞏固練習題

《鞏固練習》是根據教學的經驗篩選和積累的適合自己學生使用的。這裡有的將作為例題課上重點講解,有的作為鞏固性習題。課上學生不用再抄例題也很高興。

5、關注全體學生彌補教學漏洞

學案的最後一項是《學習問題反饋》。要求學生把未解決的問題或在完成鞏固練習題的過程中新發現的問題,反饋給教師,特別是照顧到了那些羞於在課堂上提問的同學,給他們提供與教師交流的機會。也使教師及時瞭解同學的學習需求,以便及時補漏。

學案教學與教案教學的明顯不同是:教案的編寫是以教師為出發點,反映教師對大綱、教材的認識程度,透視教師的專業水~準,展現教師的教學技能。而學案教學,從設計學案開始就是從學生學習需求的角度出發,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指導和思考的空間,也為學生自學提供必要的參考資料。從過去的寫教案到現在的設計學案,讓我從學生學習的需求考慮問題,設計教學過程。學案教學已初步得到學生認可。

二、問題與反思:

(一)部分學生材料丟失:學案是隨著教學進度按單元發給學生的,雖然開學初就要求學生妥善儲存積累,而且單元教學結束時都收上來檢查,但還是有一部分學生資料丟失嚴重,結果到學期末連課堂筆記都沒有留下來(連同學案一起丟了)。如果能客觀地估計學生,做好充分準備,在開學初就將一學期的學案裝訂成冊,發給學生會減少資料的丟失。

(二)學案資源利用率較低

學生利用學案資源的程度不同,有的學生無論是課堂學習還是課下自學都能將學案作為自主學習的幫手,特別是把難點提示和知識拓展作為突破學習難點的有效工具。高二(5)班陳立子、王俊傑、高二(6)班石贗、周思楠等很多同學反映平日沒時間深究細看,利用寒假時間把一學期的內容細細消化,深深體會到了學案對他們的幫助。當然也有一部分學生沒有自主讀書學習的習慣,只有老師在課堂上帶著他們看的時候才走馬觀花過一遍,過後庫存起來。對於這些學生來說學案的價值就沒有得到真正的體現,更不用說少數學生學案發到手裡很快弄丟了。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我想主要是教師強調不夠,沒有引起學生足夠重視。

(三)教師利用學案組織教學的方式還有待最佳化

在我現任教的高二年級,整體來看學案教學的效果還不夠令人滿意。學案雖然在那些學習自覺性強的同學身上產生了明顯的效果,但對那些學習習慣不好或自覺性較差的同學,既看不進書,也提不出問題,讓他們較多的依賴學案學習,效果很難保證。於是學生學習成績明顯拉開距離。所以怎樣利用學案最佳化課堂教學,讓學案在後一類學生身上產生作用就是我下一階段實踐探究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