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說明文“自然界中生物的發展”閱讀理解和答案

說明文“自然界中生物的發展”閱讀理解和答案

自然界中生物的發展,終於導致人類這種能改造和征服自然的特殊生物的出現。

人類的發展可以分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這四個階段。在我國發現的“中國猿人”“馬壩人”及“山頂洞人”,分別屬於猿人、古人及新人階段。實際上,每個階段都包含著人類在發展中的一次質的飛躍。

人類發展的第三階段--古人,從體格的形態結構上來看,介於猿人與新人之間。在地質時代上,古人比新人為早,生存的時代可能是在更新世晚期之際,距今大約十多萬年以前;文化比新人為原始,屬於舊石器時代的中期。由於最早的古人化石是1856年在德國的尼安德特山谷中發現的,在人類學上常把古人化石統稱為尼安德特人(簡稱“尼人”)型別。

根據典型的化石,古人的腿比現代人短,膝稍曲,身矮壯,彎腰曲背;嘴部仍似猿人向前伸出,也沒有下巴的突出。所製作的石器比猿人的有很多改進,這說明手部結構有了新的發展,因而更加靈巧。腦量(1350毫升)比中國猿人的大些,腦子的結構複雜些,具有比猿人更高的智慧。可能已經會取火,能獵獲較大的野獸,並用獸皮作簡陋的衣服。和猿人相比,古人的.勞動範圍擴大了,生產力提高了。所有這些情況,都顯示古人在發展的程序上比猿人又向前躍進了。

古人發明衣服和取火,是在人類發展史中繼猿人創造石器之後的兩件大事。因為,像我國關於遠古的傳說那樣,“鑽燧取火,以化腥臊”,就會擴大食物的範圍;同時能製作衣服和隨時隨地能取火禦寒,就能適應不同地區的各種氣候條件,擴大了人類的活動領域,因而古人能分佈在亞、非、歐廣大地區。由於勞動協作的需要,在古人階段末期,應已具有形成原始社會的基本條件。由矇昧的群居到社會組織的形成,是人類發展史上的一個非常重大的飛躍。

1.第一段文字“特殊生物”中的“特殊”指的是什麼?

2.第三段從哪三個方面把古人和新人作比較?

3.第四段主要使用__________說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 。

4.找出三個體現本文說明語言準確的詞語並加以分析。

5.古人為什麼能分佈在亞、非、歐廣大地區?(3分)

參考答案:

1.能改造和征服自然

2.體格的形態結構、地質時代、文化

3.作比較 說明古人在發展的程序上比猿人又向前躍進了。

4.“略”,從下面的詞語中任選三個:特殊 都 飛躍 可能 大約 最 更 較大 簡陋……結合文章內容,說清楚所選的這個詞語使用得準確即可。

5.鑽燧取火擴大了食物的範圍,同時能製作衣服和隨時隨地能取火禦寒,就能適應不同地區的各種氣候條件,擴大了人類的活動領域,因而古人能分佈在亞、非、歐廣大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