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冬至節

日誌之冬至的餃子

日誌之冬至的餃子

諺語說:冬至大如年,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俗語說:冬至的餃子夏至的面,吃完喝完過大年;先生說:今年冬至不值班,下班回家吃餃子。

冬至的餃子,代表了一個節氣,一種風俗,一種期盼。而冬至的餃子,要用羊肉來做餡。

羊肉,最好是新鮮的。最好是內蒙古羔羊,來自內蒙古大草原,湛藍的天空,碧綠的草地,沒有任何汙染,沒有狼群的窺探,沒有疾病的困擾,自由自在,無憂無慮,這樣的羔羊肉質鮮美、香嫩可口。所以最好吃的羊肉,都來自內蒙古大草原,吃著碧綠的青草,沐著和順的微風成長起來的。羊肉的肉質裡,蘊含著暖暖的日光,飽含著晶瑩的露珠,儲存著豐富鈣鐵鎂磷鉀、鈉鋅銅硒錳,明肝明目壯身體,驅寒驅溼驅疾病,暖心暖胃暖肚腸。總之,食這樣的羊肉,實為俊傑也。

這樣的羊肉,才是上等的羊肉,才是禦寒的羊肉,才是冬至包餃子的羊肉。這樣的羊肉,從內蒙古大草原千里迢迢來到你的餐桌,汲取了日月的精華,草原的瑰寶,牧民的深情。羊肉給予了你溫暖、營養,你給予了羊成全、涅盤,與你是一種緣分,與肉是一種給予,自然界的生物鏈在人與羊之間銜接的渾然天成。

餡料也是需要精心選配的。羊肉最好是五花肉,肥瘦相間不膩不柴。配菜可以選用芹菜或茴香。製作的時候,將選好的羊肉按肥瘦比例搭配剁成肉餡,芹菜去葉去莖,用刀細細的剁碎,去除水分。然後調製調料,花椒油、老抽、香油、鹽、味精若干,按照比例與剁好的羊肉芹菜攪拌在一起,細細調至均勻。

面要提前和好,放在盆子裡,最好放在太陽下曬一個小時,要那種足足的暖暖的陽光,面才會懶懶的膨脹,懶懶的醒好,中間要不斷的.揉搓至勻,直到面揉起來啪啪脆響,用手揪起來帶著一聲聲沉悶的迴音,這樣的面就可以包了,勁道、有韌性、彈性十足。

擀皮是先生的活計,我只負責包。我包的餃子皮薄肉大,放在籠屜上像一個個挺著肚子的將軍,活潑、俊俏、又威風凜凜,一片片,一堆堆,像白色的方陣,在那裡鼓著圓鼓鼓的期待,等待著我們的檢閱。

煮餃子自然也是一門學問了。水要燒到沸騰,然後放入餃子,用勺子不斷的沿著鍋邊攪動,要輕輕的、慢慢的,不動聲色的,不要讓餃子知道你的意圖,不然它就會粘上你,稍不留意,它還會裂開嘴巴向你咆哮,即便灌入滿肚子的湯湯水水也在所不惜。等到餃子小臉亮亮、肚子圓圓,浮出水面的時候,就可以稍稍的偷偷懶,可以少攪拌幾次,只需要給他們沖沖涼水就可以了,當再次沸騰,再次沖涼之後,餃子就可以出鍋了。

當一盤冒著蒸騰的熱氣,閃著賊光光、亮晶晶的餃子放在餐桌上時,所有的味覺、嗅覺、視覺徹底被開啟,胃像開足了馬力的二手車,奔突著、跳躍著、翻騰著,在飄散的香氣面前,表現出從未有過的貪婪、急促、迫不及待。然後,一個餃子如囫圇吞棗般,進去了;第二個餃子如豬八戒的人參果,又進去了,甚至沒有吃出味道,直到第三個餃子,在唇齒邊逗留了那麼幾秒,哇,好香好香耶!

當盤子空空,鍋兒空空的時候,摸著滾圓的肚子,打著一個接著一個的飽嗝,才感覺出羊肉的鮮美、稚嫩、潤滑,才感覺到芹菜經過蔥薑蒜以及老抽調和之後的香味。這種香味,只有餃子才有,只有冬至的餃子才能吃出這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