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孩子生氣時說話比較極端怎麼教育

孩子生氣時說話比較極端怎麼教育

當孩子出現判逆期的時候,很多父母都表示非常難管,有的孩子甚至一不如意就會說一些極端的話。那麼孩子生氣時說話比較極端怎麼教育呢?來看小編的詳細介紹吧!

一、孩子生氣時說話比較極端怎麼教育

1、冷靜

第一件要做的,不是和孩子說道理,而是先讓孩子冷靜下來。不論是用轉移注意力或帶離現場,都是可以的。在溝通時,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可以聽得進去,而不是在旁邊不停地碎碎念。因此,先讓孩子靜下來,才能真正地聽進去。

2、認同

情緒表達是有價值的,過度壓抑孩子的情緒,有時會出現其他的問題,但是最重要的原則是不可以傷害別人。為何孩子會大發脾氣、無理取鬧呢?最常見的情況是孩子被誤會的時候。先幫孩子說出他的感受,贊同孩子的感覺,並且幫他完成想要表達的字句,當孩子的代言人,當孩子感覺被瞭解之後,就會靜下來聽你說話了。

3、反省

當溝通的橋樑搭上後,就可以開始描述第三個人看到的情況給孩子聽,讓他了解別人看到什麼?你生氣之後,還發生了什麼事情呢?其他人在做哪些事情呢?透過這樣的過程,孩子就會漸漸地瞭解別人究竟在想些什麼,讓他自己思考與反省,才能讓孩子漸漸地發展出同理心。

4、尊重孩子

家長不要老是盯著孩子的弱點,不要拿孩子的短處同別的孩子的優點比較。在與孩子接觸時,家長應儘可能多找孩子的優點,並多鼓勵,減少孩子對家長的抗拒心理。

5、換位思考

家長也是從青春叛逆期走過來的,只是沒有現在的孩子表現得明顯,所以面對孩子令人不解的行為,不妨換位思考,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樣。有了共鳴後就會理解孩子,能找出問題的癥結。

6、忌從學習入題

同孩子交流,家長不要老以學習成績入題,這樣只會讓孩子心有壓力,懷疑家長交流的動機。交流時,家長可以從家事入手,將孩子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再談正事。

7、穩定情緒

家長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肯定是不理智的,會導致孩子愈加抗拒。所以,家長在急躁、心煩、不冷靜的時候,不要教育孩子。待冷靜後,再去同孩子交流。

8、允許孩子犯錯

這個階段正是孩子形成主見的關鍵時期,小錯肯定難免,所以,家長應該允許孩子犯一點錯、吃點虧,不要過分束縛孩子的手腳。同時,家長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叛逆期的孩子模仿能力強,家長的良好言行能給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

9、減少孩子的負擔

父母都懷有:“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想法,甚至有的家長把自己沒有實現的願望強加到孩子身上,孩子從學校放學回來還要進行他們不願意的培訓,使得孩子們沒有很好的得到精神的放鬆,這樣就給孩子帶來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導致他們討厭生活、叛逆期提前到了,希望家長讓孩子學習的'時候也適當的給他們玩的時間!

10、只能生氣五分鐘

生氣是一種自然的情緒,也是正常發洩心理壓力的一種管道。孩子不是不可以生氣,而是應該發展出適當的表達方式。當碰到孩子生氣的時候,我們需要處罰的不是他的情緒,而是他表現出來的不適當行為。因此,請不要要求孩子不可以生氣,因為就連大人自己也做不到。最重要的,要讓孩子可以漸漸地縮短生氣的時間,因為生氣時間長短才是真正惹毛父母的原因。當孩子生氣的時間從30分鐘、20分鐘,漸漸練習縮短到5分鐘,你就會發現孩子不再那麼容易讓你生氣了。

11、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彙量

我們可以帶著孩子念繪本、說故事,透過故事的內容,提升孩子對於情緒的瞭解,進而增加孩子的情緒詞彙量。很多時候,同樣一句話,差一個字差很多。想想如果本來答應孩子要帶他去動物園玩,但是臨時接到老闆的電話要去公司加班,這時雖然很不願意,卻一定要去。就在你要穿鞋子時,孩子突然跑出來說了一句,“你明明答應我的,你讓我好生氣!”結果可想而知的,應該就是捱了一頓罵。

但在這時候,如果幫孩子換兩個字,將生氣換成失望呢?“你明明答應我的,你讓我好失望!”這時你不會生氣,反而會安慰孩子不是嗎?幫孩子認識更多的情緒詞彙,才是最有幫助的。

二、孩子為何會發脾氣

1、發洩他自己的不滿情緒

這時候父母一定要接受孩子的情緒,分析孩子發脾氣背後表達的需求,根據情況給予引導。孩子小時候不會辨別情緒,缺乏有效的情緒控制和合理的情緒表達能力,要學會一個耐心傾聽的父母,孩子亂髮脾氣,是他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他用發脾氣的行為方式來告訴父母他的不滿、失望、恐懼等等,尋求父母的注意、幫助。因此最不合格的父母就是以發脾氣解決孩子的發脾氣。

2、一切為了孩子,孩子就是一切的觀念

在中國當父母的有句老話很流行:我們活著不都是為了孩子麼?因為中國人家庭觀念很濃,父母無條件為孩子做一切,特別是現在一家大多就一個孩子,家庭條件也好了,只要孩子開心又不是犯大錯誤的事父母都可以去做,不讓孩子受一點委屈吃一點虧。現在許多孩子的大事小情父母或者爺爺奶奶全都包辦,稍不滿足就朝著大人發洩,慢慢的,就養成了孩子自我為中心,發號施令成了習慣。

3、父母教育方式的折射

父母的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和孩子,孩子的語言行為許多都是從模仿開始,因此如果大人的一些做法不當,很容易就能在孩子的行為折射出來。平時自己遇到不順的時候就發脾氣,夫妻間也經常吵架,遇到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就認為無理取鬧,如果父母一味否定,甚至貶低、打擊甚至打罵孩子,長期以來孩子認為這是解決此類問題的唯一方式,他也就學會了。

4、父母經常讓孩子不滿失望

現在有的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做一些許諾,比如:答應孩子週末假期去哪兒玩?孩子傷心難過時候或某些節日時答應給人家買好吃好玩的,但最後大人以種種理由沒有去兌現承諾,這讓孩子非常失望,負情緒積累就會發火表達不滿。還有的父母無視孩子感受在別人面前說他們的一些毛病,或者無休止的在孩子面前拿以前錯誤來教育現在的錯誤,讓孩子覺得自己全是錯導致情緒的衝動。時間一長就會經常與周圍的小夥伴發生衝突,不自覺的被排斥,孩子就會產生心理障礙,慢慢會覺得孤獨,會使孩子的心理產生陰影。

三、教育孩子的誤區

1、全面打擊

面對孩子的叛逆言行,很多家長採取強硬措施,非打即罵。雖然表面上孩子可以重新做個言聽計從的“乖孩子”,但實際他們已關上了與父母交流的大門。

2、放任自流

管不了索性放任自流,也是家長的失誤。孩子受外界不良因素影響,如果得不到正確指導,行為很容易發生偏差,待家長懊悔時,已經來不及了。

孩子進入青春叛逆期後,格外渴望得到外界的認可和尊重。家長在給孩子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同時,適當對其下放部分權利,用來幫助孩子從不諳世事向成熟過渡。

四、如何引導孩子走出叛逆期

1、家長要放開自我,去了解孩子。有不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緊繃面孔高高在上,殊不知,這樣拉開了大人和孩子的距離,使孩子不愛跟家長說心裡話。比較好的做法就是,家長放下身段,以朋友的身份和孩子交流,比如蹲下身子陪孩子聊天,以孩子的語氣同他說話,和他一起做他喜歡做的事情等。

2、因勢利導,改變溝通方式。有的孩子內向,有的孩子外向。家長要根據孩子的性格,變通溝通方式。性格比較安靜的孩子,遇到不開心的事情,不一定會主動告訴家長,那麼,家長就可以嘗試講講小時候的經歷與自己當時的感受,孩子在瞭解了你的感受之後,會更加願意告訴你他內心的想法。

你家孩子屬於叛逆心較強的那一類,若一味苦口婆心給他講大道理,他是很難聽進去的。你可以透過編造故事,將一些小道理貫穿在其中,講完之後還可以給他提問,讓他加深思考。

也可以利用孩子的逆反心理。當想要他去做某件事情的時候,你可以反著說出任務,也許他就會按照你的實際要求去做了。

孩子在學校也很叛逆的話,還需要加強跟老師溝通,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也便於老師掌握孩子更多的特點,針對性地培養教育他。

其實,孩子的叛逆行為也只是階段性的,只要家長引導得當,他們在成人以後的自主性就會變得更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