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育

小學數學的教育敘事記錄

小學數學的教育敘事記錄

記得在教學《一位數乘兩、三位數》時,我曾安排學生完成一道看似平常的改錯題,(即如下幾題)

1252476

×7×2×8

741043808

由於班上的學生非常活潑外向,當時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於是我順勢將話鋒一轉:“今天,有幾個數學病人懷疑自己生病了,來到我們班求醫,看看哪位數學醫生的醫術高,為他們解決病痛?”話音一落,課堂氣氛一下子進入了新的高潮,學生們紛紛埋頭認真分析,並很快地一一舉手,嘴裡喊著:“老師,我知道該怎麼給他們治病了,讓我來吧!”有的坐在前排的學生甚至都離開座位,把手舉到我的`面前來了,一副惟恐我不讓他們“治病”似的。於是,我叫了其中一名學生,名叫張曉丹:“張醫生,請你上來為第一個病人看看。”張曉丹同學一聽到我這麼稱呼她,剛開始一楞,後來馬上領悟了我這麼稱呼她的用意,非常高興地上臺,開始分析“病情”:“這個病人的病因出在忘記在這裡進位了。”一邊說,一邊還拿著紅色粉筆指著個位和十位之間的位臵,並補上“1”,接著就在積的十位上將“7”改成“8”,說:“這樣就治好了。”這時,還沒等我講話,下面的學生已經紛紛說道:“對了,對了,和我的看法一樣。”既然學生們都已經發表了看法,並且這個“病人”的確治好了病,我就趁勢表揚:“看來我們班有許多和張醫生一樣醫術高明的醫生,謝謝張醫生。”張曉丹同學十分高興地回到座位,其他同學這時居然也一個個都稱呼她為“張醫生”,弄得張曉丹同學一副“英雄凱旋歸來”的模樣,氣氛既熱烈又有趣。

到了第二題時,由於剛才那題營造的氛圍還籠罩著學生們,學生們舉手更積極了。這一次我叫了一名平時學習成績不太理想的學生:“現在有請郭凱凱醫生上來為第二個病人瞧瞧。”郭凱凱同學顯然很意外我會請他上來,但馬上就配合我,十分開心地上臺“看病”了。他十分認真地再看了看題目,肯定地告訴我:“這個病人其實沒有生病。”於是,我故作驚訝地問臺下學生:“郭醫生診斷得對嗎?”臺下的方正同學馬上站起來說道:“他診斷得沒錯,這道題確實沒錯。”其他學生也紛紛點頭稱是。我高興地說道:“有了方醫生和郭醫生以及這麼多的醫生一塊診斷,確定這個病人確實沒問題,我想他應該放心了。謝謝郭醫生。”第三題也和第一題一樣,請了一個學生“看病、治病”。

最後,做總結時,我對學生說道:“其實我們在應用新知識解決問題時難免會出錯,關鍵在於我們是否是一名合格的數學醫生,及時地找出病因,然後對症下藥,避免小病變成大

病,也避免下次再生同樣的病。當然,是否能及時地發現問題,與我們的檢查習慣有關。對於那些沒有做錯的題目,我們就當作給他免費體檢一次吧!同學們,希望大家不僅能做好別人的數學醫生,更能做好自己的醫生,好嗎?”學生們異口同聲地回答:“好!”聲音響亮,但其中那種堅定而又自信的語氣更令我感動。

其實,我只是將該錯的題目設臵“數學醫院”的糾錯情境,沒想到孩子們表現出如此高的積極性,如此跳躍的思維能力,讓我深深為之驚訝和感動。是的,在數學學習中,很多練習枯燥乏味,形式單一,學生們常常有淹沒在題海里的感覺,十分被動。即使做對了,也沒有太大的成功喜悅感。這時就要求我們教師多注意練習設計的形式,只要形式多樣了,有趣了,貼近學生生活了,學生自然就願意做練習,並能從中體會學習的快樂,學習興趣也將大大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