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公開課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公開課)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公開課)一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注意多音字“掙”“喝”的讀音。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3.感受少年周恩來的博大胸懷和遠大志向,樹立為國家繁榮和民族振興而刻苦學習的遠大理想。

4.鼓勵學生透過多種方式收集資料,瞭解周恩來的生平事蹟,讓學生對周恩來有更多的認識。

教學重點:

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在閱讀中體會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瞭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深入體會少年周恩來立志的原因,激發學生從小樹立遠大理想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奠定基調,直入課題。

1、師介紹周恩來的簡介。(多媒體顯示配樂畫面)

2、匯入課題,解題。

(1)今天咱們就來學習他小時候立下的宏偉目標:(師指課題)

(學生齊讀課題——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2)透過昨天的預習,誰能為我們說說課題的意思呢?

(3)帶著我們的理解,清晰而堅定地再讀讀課題吧(師指課題)——(學生齊讀)

二、初讀課文,聚焦“中華不振”。

1、初讀課文,讀準詞語,讀通句子。

請大家開啟課本,自由地讀課文。邊讀邊思考:是什麼原因讓周恩來從小就樹立了這麼遠大的志向呢?

(學生自由地朗讀課文,教師巡視指導。)

2、檢查詞語,感知課文主要內容。

(1)老師檢查大家對詞語的掌握情況。(多媒體顯示)

(2)剛才我們初讀了課文,請大家完成關於課文主要內容的填空。

3、聚焦“中華不振”。

(1)究竟是什麼原因讓周恩來從小就樹立了這麼遠大的志向呢?課文中有一個詞說明了原因。請把它找出來?(“中華不振”)

(2)對!你們都有一雙慧眼,都找出來了,是“中華不振”,這個詞正好與“中華崛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課題下方板書“中華不振”)請齊讀這個詞。

(3)讓我們走進百年前的中國,來看看當時的中國到底是怎樣的不振。

(多媒體播放歷史背景資料)

(4)觀看完短片,你的內心有著怎樣的感受呢?請帶著自己的感受再讀這個詞(指名讀,齊讀)

三、精讀課文,感受“中華不振”。

1、默讀課文,初步感受“中華不振”。

那麼課文中又有哪些具體詞句的描寫讓你感受到了“中華不振”呢?請大家默讀課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一些詞句劃下來。

(學生默讀課文,畫自己感受最深的詞句。教師巡視指導。)

2、學生交流,教師相機點撥,進一步感受中華不振。

同學們,課文中哪些詞句讓你感受到了“中華不振”呢?(生交流)

預設:

(1)“沒事不要到這裡來玩,這裡是外國租界地,惹出麻煩,沒處說理呀!”

師:(點選滑鼠顯示句子)你能從伯父的話語中感受到中華不振。你們知道“租界”是什麼意思嗎?(多媒體播放關於租界的資料)

師:此時此刻,伯父的內心會是怎樣的心情?你能用一個詞來形容伯父此時的心情嗎?(擔心、無奈、憤怒、沉重)

師:指導學生帶著體會讀好這句話。

(2)“周恩來一直想著伯父的話,為什麼在中國土地上的這塊地方,中國人卻不能去,他偏要進去看個究竟。”

師:(點選滑鼠顯示句子,突出“一直、中國土地上的這塊地方,中國人卻不能去” )

師:請你們這個小組的同學齊讀這句話。

(3)“在租界地裡,他目睹了中國同胞受欺辱的情景,心情非常沉重。”

師:讀了這段話,你的心情怎麼樣?

師:指導學生讀出憤怒之情。

4、補充材料。

(1)身為中國人,親眼目睹這樣的事,我們怎麼能夠不傷心,不憤怒?但是,在當時的中國,發生這樣處處受欺辱的事情太平常了。(多媒體顯示相關事例)

(2)看了這些事例你又想說點什麼呢?

(3)是啊,洋人當時就是這麼欺人太甚!同學們,在我們中國的土地上,洋人竟然敢這麼猖狂,這麼蠻不講理,欺人太甚!這是為什麼啊!因為——(學生齊答:中華不振。)

四、感悟立志,拓展延伸。

(1)看著外國人在我們中國領土上的一樁樁事情。相信每一箇中國人都會翻江倒海的難過。從租界回來以後,周恩來常常一個人獨自地沉思,他都在想些什麼呢?(小組討論)生交流

(2)周恩來忘不了在中國人自己的土地上看著自己的同胞被侮辱、被欺凌。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中華不振哪!(師板書:哪)

五、感情朗讀,感受周恩來的偉大志向

(1)於是,在一次修身課上,魏校長向同學們提出了一個問題:

“同學們,你們為什麼而讀書?”同學們踴躍回答。(師生合作讀第5段)

(2)你們願意做小周恩來嗎?那麼,現在你們就是小周恩來,我們合作的讀讀5、6、7段吧!(師生分角色朗讀)

(3)課文學到這裡,請同學們,再來說說周恩來為什麼而讀書?

多媒體顯示:周恩來不是為(      )而讀書,不是為(        )而讀書,不是為(      )而讀書,也不是為(      )而讀書,而是為(         )而讀書。因為在少年時他就認識到,中國人要想不受欺辱,就要(             )。

(4)齊讀“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引讀:

他在少年時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可是周恩來一生信守的諾言啊——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這可是周恩來終生為之奮鬥的目標啊——為中華崛起而讀書!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教學設計(公開課)二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夠通順、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簡單瞭解課文涉及的社會、歷史背景,理解“中華不振”的含義,感受中國歷史上這段屈辱的歷史。

3、感受周恩來從小立志的高尚情懷,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理解“中華不振”的含意,能夠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背景交流,引入閱讀

1、出示周恩來像

同學們,你們認識畫面上的這位偉人嗎?

師簡介周恩來。

我們以前學過的《難忘的潑水節》,還有我們以後會碰到的《一夜的工作》等,寫的都是周總理的故事。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講的也是周恩來的故事。這件事發生在少年周恩來的身上,那年他十二歲。

2、十二歲這一年,對於周恩來的一生來說,具有特殊而重大的`意義。

1946年9月,當時已經年近50的周恩來,在南京會見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李勃曼時曾經提到自己12歲那年發生的事:

出示:

“12歲那年,我離家去東北。這是我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沒有這一次的離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無所成就,和留在家裡的弟兄輩一樣,走向悲劇的下場。

——周恩來”

3、12歲那年,在周恩來的身上究竟發生了什麼事,使之成為了他一生生活和思想轉變的關鍵點呢?今天,讓我們走進課文,走進周恩來12歲那年的一個生活片段,尋找這個問題的答案。

出示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暢談印象

1、自由讀課文五分鐘。

要求:a,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b,碰到新詞語,聯絡上下文試著理解。

c,思考,12歲那年,周恩來究竟碰到了什麼事,使他的思想和生活就此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2、檢查自學情況:

A、這一課中有些詞語比較難讀,你能讀準嗎?

列強  租界  巡警  懲處

肇事  踴躍  欺凌  抱負

耀武揚威    衣衫襤褸

得意揚揚    鏗鏘有力

B、你聯絡上下文學懂了哪些詞語的意思?

引導:a,抱負——找找近義詞(理想)

b,鏗鏘有力——說話很響亮,有氣勢(請你鏗鏘有力地讀一讀周恩來所說的話)

師解釋:帝國主義列強,租界

3、交流:就是在這列強控制的租界裡,少年周恩來,碰到了什麼事,改變了他一生的生活和思想?

(鎖定課文第7、8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