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行業

小學作文教學培訓技巧和方法

小學作文教學培訓技巧和方法

作文是以記敘、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以下是小編收集的培訓技巧和方法,歡迎檢視!

近年來,我們透過習作教學評比、家常習作課觀摩、相關資料解讀等,發現三年級習作教學存在的最大問題是:教師指導、評價的標準並不科學,主要表現為:

1.標準失之過高

多數老師在指導、批改三年級學生習作時,參照的仍是耳熟能詳的七大“標準”:內容切題、思想健康、中心明確、內容具體、條理清楚、詳略得當和語句通順。如此要求,於三年級學生而言,無疑是“揠苗助長”,要求偏高了。

2.標準失之片面

與全面的知識技能要求相比,教師對三年級學生的習作興趣、態度,習作教學中的交流、分享以及習作後的修改習慣等,則明顯忽視,教學中不是“輕描淡寫”就是“放手不管”。

兩個弊病,若找根源,則在教師的教學基於自身的經驗,只是憑藉自身所具備的知識和所信奉的理念開展教學,以所謂的優秀習作的標準來指導習作,過分追求結果,而對年段特點關注不夠,對學生學習需求等研究不夠,導致不少三年級學生在經過一年的學習後,不但沒有跨進習作的“大門”,反而提“寫”(習作)色變。

仔細研讀《語文課程標準》後,我們嘗試依據課標,制定相關量規,以此指導三年級習作教學。一年多來,教學實驗收到了比較理想的效果。現將有關做法總結如下,就教於諸位方家和一線教師。

一、學習課標,師生共同商定相關量規

(一)何謂量規

教育家古德瑞德說:“量規是為一項工作列出標準的評分工具。”祝智庭教授認為“量規是一種結構性的等級量化評價工具”。量規是教學與評價的橋樑,是溝通、指導教與學的中介。習作量規即對學生習作學習活動作出評價的工具。

(二)量規的功能有哪些

1.明確目標

幫助學生和教師定義“什麼是高質量的學習”,做到心中有數、有的放矢。

2.培養責任

量規幫助學生對學習的結果充滿責任感,減少了“我要做什麼”的問題,也減少了“我要怎麼做”的困惑。

3.提升績效

標準公開化,減少了教師的工作量,方便教師與學生的溝通,而且具有教學診斷功能與促進反思功能,有效提升習作教學效益。

4.形成氛圍

學生的父母也可以透過量規指導、監控學生的家庭習作活動,從而形成合力,有助於學生良好習慣養成。

(三)習作量規如何研製、使用

1.量規的研製

(1)基於《語文課程標準》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規定:國家課程標準是教材編寫、教學、評估和考試命題的依據。也就是說,關注“為什麼教”和“教到什麼程度”等問題的“國家課程標準”應該成為課程實施的依據,即教學應該是基於課程標準的。三年級習作量規基於教學,指導教學,又服務於教學,因此必須基於語文課標。基於課程標準研製量規,既為教學確立了一定的質量底線,又為教學預留了靈活實施的空間,因此它要求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適當處理教學內容,根據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而且還要求教師開展基於課程標準的評價。

(2)發動學生參與

整個量規的制定,都請學生參與。首先,實驗班教師與學生共同商量,一起讀課標相關年段習作能力要求,草定《三年級習作評價標準》與《三年級習作過程評價標準》。然後,由語文教研員與實驗教師修改、完善量規後,教師與學生第二次商量、修訂、學習量規。學生參與制定習作量規,體現了教學民主,大大激發了學生的積極性與責任感。

(3)指向學生學習

傳統作文教學,局囿在學生最後的習作上,只見“文”不見“人”,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學生習作造假等弊病。我們研製的量規包括:習作評價標準與習作過程標準,既關注習作知識與技能,又指向習作情感與習作修改等,涵括了習作活動的全部,有助於落實語文課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又有助於幫助學生經歷習作全過程,養成良好的行為與習慣。

2.量規的使用

一是在三年級伊始,師生學習量規,明確整個學年在習作上要達到的能力要求與行為目標。

二是在每次習作前提供細化量規,除年段共性要求外,提出本次習作的個性化要求,比如第二學期《操場上的笑聲》提出了這樣的能力要求:“能根據需要分小節,把操場上的活動寫清楚;能寫出活動中大家快樂的心情。”過程標準也細化為:“留心觀察活動中的人,樂於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和想到的說出來。”

三是與其他評價工具配合使用。學生用兩個量規自評自測自我調整,還使用教師評分等手段,在總結、診斷的過程中,注重發揮評價促進發展的功能。

四是在與課堂教學結合,特別是在學生自評、自改以及課堂互評時提供相關量規。

(四)經使用、完善後確定的習作量規

二、發揮量規作用,幫助學生跨進習作“大門”

(一)構建以學習活動為中心的教學流程,以量規引領習作課堂

課堂教學的基本流程總是遵循一定的規律,體現一定的教學理念的。不同的教學流程,規範、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學生獲得的知識、技能、策略也會有所不同。

我們首先研究、分析了傳統習作課堂基本流程與弊病,在此基礎上,對照課程標準,發揮量規功能,構建並完善習作教學基本流程:

1.傳統習作課堂主要流程與弊病

傳統的三年級習作教學基本流程,大體為這樣幾個步驟:審題,激發習作的興趣;交流,喚醒習作的內容;指導,教給習作的知識;動筆,形成習作的成果;講評,修改習作。

綜觀整個過程,我們可以發現,傳統習作指導課的一大特徵:教為主體。整個教學基本循著教師的預設走,沒有什麼意外,也出不了什麼意外。問題有二:一是學生難以經歷習作的過程。缺乏習作內容的過程化指導;缺乏知識學習的過程化指導。二是學生難以學得有效。教學內容模糊、繁雜,“這一次”習作最重要、學生最需要的知識內容連教師心中都不清楚,就很難進行有效教學。造成問題的原因有三:沒有關注學生的起點,沒有進行充分的交流,沒有形成即時的反饋。

2.量規引領下的習作課堂教學流程

針對傳統習作課堂的問題,我們對照課程標準,以三年級《操場上的笑聲》為例,進行實踐,以下是教學基本流程:

一、匯入,確定習作內容

1.出示圖片:笑臉。教師講述:笑,是世界上最美的神情;笑聲,是世界上最動人的語言。

2.揭題。課前小調查表明,同學們喜歡的活動很多,有跑步、打籃球、玩呼啦圈,等等,但最喜歡的活動是玩呼啦圈。今天我們這堂課再來玩一玩寫一寫,跟其他班級的學生做一個交流。

3.比較,明確習作要求。

(1)比較中明確重點:玩呼啦圈,跟上學期寫“我做家務”有不同,不同在哪裡?(一是人物單一;二是人物多,且要寫出其快樂)

(2)出示並學習本次習作量規。

二、活動,進行過程指導

1.活動一

主角:一個男生,不大會玩呼啦圈,但願意把笑聲帶給大家。

劇情:陽光體育時間到了,操場上擺著五彩的呼啦圈,小小急忙奔過來,平時從來沒有玩過呼啦圈,這次見大家都看著,大大咧咧走過來,一把抓起呼啦圈,往腰間一放,自言自語……剛剛轉動胖胖的身子,沒幾圈,呼啦圈就不聽話地掉在了地上。他吐吐舌頭,“獻醜獻醜了,我回家好好練,明天請大家一飽眼福!”

活動前佈置任務:觀察表演的男生,注意其表現;留心同學的神態、動作、語言等,關注大家高興的樣子。活動後交流、說話,教師指導重點:表演者與觀眾的表現都要關注。

2.活動二

主角:對抗表演,大家笑聲不斷。

劇情:一生胸有成竹,一生稍顯緊張,在一片掌聲中走到呼啦圈面前。各自緊緊握住呼啦圈,套在腰部,吸氣挺胸,慢慢搖動身子。呼啦圈像聽話的孩子那樣慢悠悠轉了起來。一生緊握拳頭,一生很放鬆。慢慢地,呼啦圈轉得快了起來,仔細聽,發出呼呼的聲音。這時,下課鈴聲響了,對抗戛然而止。

交流重點:說清楚表演者與觀眾。這一次與前一次同樣寫大家高興,能不能有點不同?

三、寫作,交流並修改

1.整理思路:今天這次習作先寫什麼,再寫什麼?

2.指導加一點環境描寫。出示校園操場照片,請學生說話,引導學生運用平時積累的語言(如:陽光明媚,春風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的臉)。

3.學生完成習作後交流,互相就量規提出建議。教師也相機指點。

4.學生用修改符號修改習作,並用習作量規自評自己本次習作情況。

5.完成後與其他班級交流習作。

基於標準的三年級習作課堂基本流程與傳統課堂有著明顯的不同,其特點可以歸納為:

(1)量規引領

學生一開始明確本次習作的任務,並始終以此來引領自己的習作行為。

(2)注重交流

習作課堂提供時間,學生完成習作,進行交流。透過交流,在真實交際中聆聽同學(讀者)的感受與建議。

(3)引導修改

透過修改,達到兩個目的:一是清楚、準確表達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二是依據量規,提高自己的習作技能。

(4)注重遷移

對課文語言、學生課外閱讀積累甚為重視,習作課堂上既有教師提供的部分詞語、句段,也鼓勵學生積極運用自己所積累的語言。學生交流評價中對此都非常看重。

(5)積極引導

基於標準的習作課堂,透過創設真實的習作需求、進行表演活動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覺得習作就是生活,生活就是習作。興趣的激發,情感的投入,這對三年級學生來說,是極其重要、綿長的學習內驅力。

(二)實施以學生髮展為本的教學策略,以量規引領學生習作行為

教學策略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為達到一定的教學目標而採取的相對系統的行為。為了有效落實課標相關能力要求,發揮量規對學生的引領作用,我們在動態的教學活動過程維度上,研製相關的基本策略,以幫助學生儘快步入習作的“大門”。

1.從動機走向目的,啟用學生習作動力

傳統指導課,學生習作時沒有明確的讀者物件,為教師而寫,因任務而作。這顯然不符合習作心理,無法有效激發習作興趣。

學生習作要遵循的心理規律是什麼?從動機走向目的,即習作總是先有為什麼表達的需求,然後才去考慮怎麼表達。就像心理學家維果茨基說的一樣:“在說每一句話、進行每一次談話之前,都是先產生語言的動機——我為什麼要說話,這一活動的激情的誘因和需要的源泉是什麼。口頭語言的情境每一分鐘都在創造著語言、談話、對白的每一個新的轉折的動機。”

動機指根據一定的需要進行社會言語的交際,一般包括了:概括資訊、傳遞資訊、自我表現、對別人施加影響、自我教育等。

比如《我真了不起》這次習作訓練,重點要訓練學生的兩個習作能力:一是用一件事寫出“我”了不起,二是能夠表達自豪的感受與心情。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我們創設了一個習作情境,激發學生傳遞資訊與自我表現的習作需求:下週家長會,每個同學要寫一篇短文,以真實的事件寫出自己有本領,從而給家長帶去快樂。真實的交際情境,激活了學生的寫作動機,“為什麼寫”的問題迎刃而解。在這樣的動機推動下,學生學習相關習作知識,就從被動走向了主動,習作成了內心的迫切需求,成了學習的自然訴求。

怎樣幫助學生在習作時從動機走向目的,具體有如下方法:

(1)激發習作需求

每一次習作都能找到習作的需求:寫人物,讀者是那些想認識你認識的人的人,他們讀了你的文字,要好像見到了這個人,瞭解了你描述的這個人。描寫景物等,讀者是那些想欣賞你看到的景色的人,你要讓他們如臨其境……有了這樣的需求,不但寫有動力,而且能自主自動修改:我說的都是讀者要聽要看的嗎?我應該選擇寫什麼內容,哪些內容簡略寫,這個句子能不能讓讀者看懂?……

(2)培育讀者意識

作者是透過文字表情達意,與別人進行交流的人,是一個能動的從事智力活動的人。作者意識大約包括了:我為什麼要寫?我為誰而寫?不同的目的,讀者物件不一樣,寫的內容與方法也會有所變化。以《我們的校園》為例,如果是寫給即將從分部來總部讀三年級的學生,那麼,就應該對總部校園的全貌作一個概述,對三年級的教室分佈也要詳細說明,特別要介紹操場上的滑梯,雷鋒樓上的音樂室、美術室,因為這些都是新來的學生亟需瞭解的。如果寫給自己的親朋好友,那麼,也許要詳細說明這個校園中有特點的事物,對自己學習、成長產生影響的事物,而不是面面俱到。如果是寫給外地遊客、國外賓朋,也許要講述學校已經有200多年的歷史,校園裡有上海地面上最古老的建築——唐經幢。根據讀者需要,考慮內容與寫法,這就是習作中的讀者意識。

(3)訓練完整表達

三年級習作教學中段落(片段)的訓練是比較常見的,片段訓練既方便落實技能目標,又省時,切合學生“最近發展區”。完整表達的意識,不是要寫出講究起承轉合、用語生動的所謂的優秀習作,而是強調習作的片段要表達一個完整的意思。比如《秋天》是三年級的一次習作,學生寫秋景,可以是一段話,也可以是幾段話,但一定要能夠體現交際的價值即可,重要的是作者要有真實的感受、見聞以及獨到、新鮮的想法。

2.知識教學與內容指導融於一體,給予學生習作必要的指導

我們先來看一堂三年級習作指導課,執教者是著名特級教師於永正先生。

(1)匯入新課。

老師走上講臺,向三年級學生作自我介紹:“小朋友,我姓於,大家叫我於老師。歡迎我嗎?”學生一齊說:“歡迎!”於老師面帶微笑:“謝謝!那我們就上課吧!”

(2)感受提示語。

①老師用幻燈出示幾段話:

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對小朋友們說:“小朋友,我姓於,大家叫我於老師。歡迎我嗎?”

小朋友們齊聲回答:“歡迎!”

於老師高興地說:“謝謝!那,我們就上課吧!”

學生朗讀後,老師問:“有幾個自然段?”學生說:“三個。”

②老師出示第二個片段,也請學生讀。

上課了,老師走進教室,對小朋友們說:“小朋友,我姓於,大家叫我於老師。歡迎我嗎?”

“歡迎!”小朋友們齊聲回答。

“謝謝!”於老師高興地說,“那,我們就上課吧!”

老師問學生:“看看跟剛才有什麼變化?”

生:說話語言的位置有變化。

生:說話的人位置有變化。

師:這叫提示語,提示語的位置變化了。(板書:提示語)

(3)抄寫第二個片段,特別要求“原原本本地抄”,看準了,標點符號不能錯。

(4)展示、點評學生的抄寫。老師小結:“透過剛才的展示,提醒我們要注意兩點:人物對話要分段;提示語的位置可以變化。”

(5)出示對話素材《三天吃九個》,學生讀流利後,師生進行角色互換的表演。學生對小猴子和猴媽媽的表情動作和對話有了真切的體會。

(6)學生將剛才的表演寫下來,要求是:要分段;要注意提示語的變化。寫好後,教師從這兩個方面進行指點及糾正。

於老師在進行習作技能教學時的主要策略是與內容指導融於一體。如上述課例旨在幫助學生掌握提示語變化技能,教師巧妙利用“師生問好”事件,把這段眼前的生活轉化為語言文字。如此,知識的學習就與學生的生活經驗聯絡起來了。基於生活情境的語言範例,給了知識形象,給了學習活力,學生用起來就不難了。更可貴的是,在講之後,老師還提供習作素材,並以孩子喜歡的表演形式進行。這一教學巧妙地把習作內容的指導與習作知識的教學融合在了一起,既解決了寫什麼的.問題,又落實了怎麼寫的問題,可謂一石二鳥、事半功倍。

教習作知識,是簡單的授受式的“講”,還是一步步地引導學生學,效果是不一樣的。事實上,三年級學生學習、掌握某一知識肯定有困惑,這時就需要幫助,需要老師設計出比較具體的、有相對固定步驟的教學流程,陪伴學生摸索著比較快捷地走出“暗衚衕”,找到習作的光明出口,獲得習作的有效知識。

這樣一種基於學生的教,令我們想起低年級看圖說話。教師一步步指導,學生一步步學習,很多孩子都能邊看圖邊說得清楚、具體、生動。因為教師把知識的教學融於內容的指導中。在老師的幫助下,學生一次次地穿越了語言的“暗衚衕”。贊科夫道出了其中的訣竅:“選擇圖畫的用意在於創造最有利的條件,為學生語言發展的自然過程指出一定的方向。”為什麼到了三年級,學生要寫人了,要記事了,要狀物了,要寫景了,一下子就不會了呢?癥結就在我們不恰當地放棄了必要的內容與知識融於一體的“過程”化的指導上。

3.注重習作過程中的分享與交流,組織習作課堂活動

寫作是個體的一種智力活動,而習作教學是師生共同的教學活動。從贊科夫的描述可以看出這種活動的特性與魅力:“所謂兒童的生活,並不是指讓每一個人單獨地去苦思冥想。孩子們是在跟教師、跟同學一起交談自己的想法,有時是相互爭論。這裡面有遊戲的成分,有開玩笑,也有笑聲……”

美國近年來提出“過程寫作法”,相關人士認為學生在整個寫作過程中,經歷五個相關的階段:預寫作、打草稿、修改、校訂和發表。每個階段都需要分享、交流,尤其是修改、校訂和發表階段。修改階段的小組稱為同伴反應小組,校訂階段的小組稱為同伴校訂小組。小組中的學生都需要明確的指導,如為了獲得組員的幫助該說什麼、怎麼說。為了有效參與,學生要學習小組活動的交流規則、好習作的標準以及校訂的內容。由此可見,“過程習作”教學中,同學間的分享與交流非常充分。學生既是作者,又是讀者,充分而深入的分享與交流活動,推動了學生的表達與修改,使得習作活動步步深入,漸入佳境。

習作教學中,學生作為資源,其寫成後的“作品”固然可以交流,對三年級學生來說,習作是一種練習,其間的觀察、思考、想象、表達,包括用哪個詞,選哪句話,都有分享的必要與價值,以達到揚長避短、共同提高的目的。

比如我曾用海寶玩具上了一堂三年級習作課。在引導學生觀察時,由於視角不一,語言表達也迥異,學生在如何有序觀察、抓住事物特點方面獲得了很多收益,以下是實錄:

師:你看,海寶來了。(教師手拿海寶,以海寶身份自述:我是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形象大使。我的名字叫“海寶”,海寶海寶——就是“四海之寶”。我的“爸爸”說:“海寶”叫起來朗朗上口,和我大海般蔚藍的膚色相呼應。5月起,我要用熱情的雙臂、自信的微笑,歡迎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請大家好好看,我長得怎樣?

生:海寶小巧精緻,全身都是藍藍的。

師:全身湛藍湛藍的海寶讓你想起什麼?(學無人舉手)世博會在上海舉行,海寶的名字中也有一個“海”字,海寶的“藍”讓你想起什麼?

生:想起了大海。海寶全身藍藍的,讓人想起大海。

師:你的想象很合理。請大家再這樣觀察,海寶的身體像什麼?

生:特別像“人”字。

師:你的小眼睛看得特准,有孫悟空的本領了。再看看,我的眼睛有什麼特點?眼珠呢?

生:海寶的眼睛特別大,眼珠也是藍藍的。

生:海寶的眼睛很活潑,彷彿在骨碌碌轉動。

師:“骨碌碌”用得好,說出了海寶的活潑與可愛。我的嘴巴是不是也很有特點?

生:別人的嘴都好好的,海寶的嘴是歪的。

師:啊,我笑得很開心。

生:海寶迎接客人,笑得嘴角都翹起來了。

師:誰不喜歡這樣的海寶呢!對了,可別忘了我的手啊,這也很有特點哦。

生:海寶一直豎著大拇指。

師:對。作為形象大使,他豎起大拇指,你覺得他會說些什麼?

生:我覺得他會說:歡迎你,朋友。

師:對,海寶一定是笑迎四方客的。

生:海寶彷彿在讚揚我們上海。

師:會怎樣誇讚呢?

生:上海真美麗,人們真友好。

師:多會說話的孩子。

師:觀察,要用眼睛仔細看,還可以用手來感受。(走到一位學生面前)請你摸一摸,什麼感覺?

生:毛茸茸、軟綿綿的。

師:你們覺得海寶很可愛,很喜歡嗎?(生齊:喜歡)

師:有個三年級小朋友,叫小明,放學回家,急於要讓家裡的爺爺也給自己買一個海寶,你猜一猜,他回去會跟爺爺說些什麼。

生:說海寶很好,說得爺爺要給孫子買。

師:對!

師:誰來替小明說動爺爺?

(創設情境,老師扮演爺爺,學生扮小明)

生:爺爺,我想買一個海寶,它可是2010年上海世博會的形象大使。

師:不就是一個布娃娃嗎,你的布娃娃好多啊,別買了吧。

生:不。爺爺,海寶和其他布娃娃不同,它是我們上海世博會的吉祥物呢。海寶很可愛,它的頭髮微微翹起,像海上的浪花。它的眼睛大大的、圓圓的。眼珠藍藍的,就像外國人的眼睛。海寶的嘴都笑歪了,你看,嘴角往上翹呢!海寶最逗的是一直豎大拇指,既像跟你打招呼,又像在誇獎我們上海呢。

師:好孫子,咱也不落後,走,我們現在就去買一個。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習作課堂的魅力就在這裡:一個同學的觀察發現、語言描述,為更多的同學聽到、學到。這樣的分享與交流,使習作活動充滿了無盡可能與吸引力。這些,是個人寫作活動永遠不具備的。日本東京大學的佐藤學教授認為“有突破,有飛躍的學習一定透過相互幫助合作式的學習實現”。

在量規引領下,短短一年,實驗班學生的習作素養與能力全面達標,主要表現為:

1.學生在常態考試中有效提高了習作能力

課題組選擇實驗開展後的常態化考試(即期中、期末考試,由視導片命題、年級統一閱卷和評分)中實驗班學生的習作為全樣本進行統計。

從資料可以發現:學生習作平均字數提高,班級所有學生都超過200字的課標要求,而前兩次測試均有學生未達標。學生習作中出現錯別字有多有少,且有反覆,比如第二學期期末考試習作錯別字多於第一學期,但總體上都高於錯別字不多於5個的標準。而病句,到第二學期期末,整體水平明顯提高。可以說實驗班的學生習作全面達標,不少已經超過了課程標準。

2.學生基本養成良好的習作行為與習作習慣

從學生自評情況看,他們良好的習作行為與習慣正在養成中,表現為:留心觀察周圍事物,這是學生習作的活水源泉;樂於表達的人在增加,喜歡習作是語文課標放在第一位的能力。學生習作的速度在提高,一節課能完成200字習作的人數,從30人增加到39人。學生的修改習慣得到極好的培養,從原先的只有12人增加到42人。與人交流習作的意識有所增強,願意交流的人從24人提高到31人。可以說,孩子們已經跨進了習作的“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