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圖形影象/多媒體

六年級下冊數學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案設計

六年級下冊數學圖形的放大與縮小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使學生從數學的角度認識放大與縮小現象。

2、知道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從而體會圖形相似變化的特點。

3、能在方格紙上按一定的比將簡單圖形放大或縮小。

教學重點:

使學生知道圖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

教學難點:

體會圖形相似變化的特點。

教學過程:

一、匯入

1、上兩節課我們學習了比例尺,知道比例尺表示的是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是按一定的比把實際距離進行放大或縮小。請同學們觀察教科書P55的圖。

2、說說圖中反映的的是什麼現象?哪些是將土體放大了?哪些是將物體縮小了?生活中還存在許多放大與縮小的現象,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圖形的放大與縮小”。

二、新授

1、教學例4

(1)

出示例4,讓學生說說題中要求的按“2∶1”放大圖形什麼意思?(按2∶1放大圖形也就是圖形的各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

(2)學生嘗試著畫出正方形和長方形放大後的圖形。

(3)

畫直角三角形時,引導學生思考:直角三角形的.斜邊不能看出是多少格,怎麼辦?(只要把兩直角邊放大到原來的2倍,再連成封閉圖形就可以了)畫完後透過量一量的方式,發現放大後的斜邊的長度也是原來的2倍。

(4)

觀察對比原圖形和放大後的圖形,說說有什麼變化?(一個圖形按2∶1的比放大後,圖形各邊的長度放大到原來的2倍,但圖形的形狀沒變)

2、例4的延伸

(1)如果把放大後的這組圖形的各邊再按1∶3縮小,圖形又會發生什麼變化?學生討論後的出:A、圖形縮小了,但形狀不變。

B、縮小後的圖形各條邊分別縮小到原來長度的。

(2)學生獨立畫出縮小後的圖形,指名投影展示。

3、歸納小結:圖形的各邊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

4、學生獨立完成書P57的“做一做”,交流是怎樣思考與操作的,並及時糾正錯誤。

三、鞏固練習

1、教科書P60練習九第1題,找出圖形A放大後的圖形。

2、教科書P60練習九第2題。

四、總結

圖形的各邊按相同的比放大或縮小後,只是大小發生了變化,形狀沒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