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的有效性

練習是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歷程中必須經歷的一個環節。有效的練習具有鞏固、強化、反饋、提升、發展等功能,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試結合蘇教版《數學》二年級下冊第92頁中一道習題的教學,從課前預設的角度,闡述自己對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練習有效性的粗淺認識。

關注這道題是因為在聽一位青年教師的隨堂課中,發現教者組織學生練習此題時效果不佳。教者先要求學生讀題,然後直接讓學生在作業本上計算(1)、(2)兩組算式,並尋找規律,根據發現的規律接著填寫。反饋時,教者發現全班僅有兩名學生填對後面的'算式。於是,立即進行補救,大費周折地進行引導觀察與講解。但仍有近一半學生感到茫然,此時已花費15分鐘,下課鈴聲也已敲響……

[教材分析]這道習題安排在“乘法”的複習課中,主要是結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探索規律。學生可以從計算和比較中發現,當一個乘數是9時,把相應的乘法算式轉化成減法來算,有時會簡便些。

[預設前的思考]題目中前面兩組算式的計算並不難,學生透過計算很容易就能發現每組算式得數相同。但要讓學生髮現每組算式間的規律,並根據規律完成下面的填空卻並非易事。原因:(1)不理解後面三道算式的意思。學生習慣於類似“27×9=243”這樣的等式,而不能正確理解如“27×9=( )-( )=( )”這樣的連等式,不明白題目是要將27×9轉化成一道減法算式再算出結果,他們往往會在第一個括號裡寫上27×9的結果243。(2)不容易發現算式間的規律。教材在前面也出現過找規律填數的題目,如270、280、290、 、 。但這些題目都是研究數與數之間的關係,找幾個數的規律。而本題是研究兩道算式之間的關係,探尋一個數乘9與相應減法算式之間的規律。要想突破這一難點,教師需要進行必要的審題指導和思路引導。但同時也要注意不能包辦代替,要引導有方、扶放有度,否則很難達成發展思維、啟迪智慧的目標。

[預設方案]分五個層次組織練習。

1. 審題。學生讀題,明確題目的要求。

2. 計算。學生在作業本上列豎式算出前兩組算式的得數。集體反饋,同桌互查,確保每名學生都填出正確答案,為下面找規律做好準備。

3. 找規律。讓學生觀察、比較前兩組算式,看看能發現什麼。思考後同桌交流,教師巡視、傾聽學生的談話。學生彙報時教師要加以引導和梳理,突出三個規律:(1)每組兩道算式得數相同;(2)乘法算式都是兩位數乘9;(3)減法算式的減數與乘法算式中的兩位數相同,被減數就是在這個兩位數後面添了一個0。同時要結合算式含義讓學生體會、感知每組兩道算式得數相同的原因。如45×9是9個45相加的和,而450可以看作是10個45相加的和,10個45相加的和減去1個45,當然等於9個45相加的和。這有利於學生對規律的理解和應用。

4. 改寫算式,做好鋪墊。教師指出由於45×9=405、450-45=405,因此可將這兩道算式寫成45×9=450-45=405的形式。請學生嘗試將63×9=567、630-63=567也寫成這樣的連等式(63×9=630-63=567)。學生齊讀兩道連等式,再說說連等式中減法算式與乘法算式間的規律。

5. 按規律填空。第一道算式“27×9=( )-( )=( )”,教師帶著學生填。先讓學生思考按照前面發現的規律,27×9與什麼樣的減法算式的得數相同。在填出27×9=(270)-(27)後,讓學生算出減法算式的得數填在最後的括號裡。然後追問:270-27=243,那麼27×9等於多少?進行驗證後指出算27×9時可以將它轉化成270-27來計算得數。後面兩道算式學生獨立填寫,填得快的學生可以再寫幾道這樣的算式。最後交流彙報,集體評議。

[實施情況]課堂上我基本按預設方案組織練習,只是在找規律的環節中,當學生說出每組兩道算式得數相同時我便進行了算式的改寫,然後引導學生觀察連等式繼續發現規律,再按規律填空(我認為這樣更有利於學生弄明白連等式的含義,從而根據規律正確填寫算式,使教學更緊湊)。從練習效果來看,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很快發現了規律並正確填出了算式,順利完成了練習任務;不少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還“創造”出了類似的算式,增添了學習數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