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心得體會

科室長培訓心得體會

科室長培訓心得體會

各位哦室長,在培訓之後,小編整理了科室長培訓心得體會,請看下面:

科室長培訓心得體會【1】

為期一個星期的科組長培訓,讓我收穫頗多,受益匪淺。不僅使我從理論上重新認識了教育工作的內涵,更從一些優秀科組長的經驗介紹上,給了我建設科組的啟示。我將在今後的工作中,自覺運用學到的知識和方法,來指導工作,不斷學習、反思、總結,努力做好一名語文老師,更要做好課組長的領頭作用,帶領科組成員共同進步。

一、論文寫作,角度要小

譚海生老師所講的題為《教學研究與論文寫作》,他講得風趣幽默,讓我們在笑聲中獲益良多。首先,我們要明白寫論文的意義,論文是把自己所研究的成果記錄下來,更重要的是讓所有人受益。以前我總是想到什麼就寫什麼,往往設一個很大的題目,原來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因為選題大,而只能泛泛而談,蜻蜓點水,操作性不強。譚老師對論文寫作提出了四個字:小、新、熟、易。小指的是研究的角度要小,只有角度小才可以研究得詳細,如:《親子共讀——高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的有效性》,題目圍繞親子共讀而談,範圍小。從定閱讀計劃,到共讀方法的指導,最後實施有效地評價三方面進行展開,操作性強。又如《小學四年級心動作文研究》、《巧用辦刊,提高作文水平》、《小學生學習對聯,提高語文素養》等,這些題目研究的角度小,就能寫得具體,操作性強,讓眾人受益。新指的是新穎,如果大家都研究相同的話題就不能引起讀者的興趣,而且大家講多了,寫得都差不多,就沒有任何意義了。熟指的是熟悉,只有寫自己比較熟悉的事情才能很實在的寫下來,不會空話連篇。易指的是容易顯性成果。只有透過操作顯示成果的事情,別人才會認同。總的來說,寫論文要注意內容具體實在、操作性強,易顯性成果。

二、批註教學,重在指導

閱讀理解,其實就是讀了有所思,讀了有所獲。在閱讀教學中,老師都有要求學生閱讀時要寫批註,但缺乏指導,做得有點膚淺。透過深圳寶安區兩位老師為我們展示了兩節《批註式教學指導》的閱讀課,課堂上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方法。批註式閱讀教學,跟我們學校實施的生本教育理念大致雷同,從而更加堅信我們的生本教育是正確的。從陶莉老師的講座上也讓我瞭解到批註的方法也很多,如:感想式批註、質疑式批註,評價式批註,聯想式批註和補充式批註等,批註式閱讀教學可以成為我校深入研究的課題,我將要有計劃地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學會批註,從批註中提升學生閱讀的理解能力。

三、提升自我,不斷學習

我們都是普通教師,學識不夠高,方法也不夠靈活,要多向優秀老師和專家學習,並根據自身的條件去進行變通應用,只有這樣才會不斷進步。每一位名師,我想都有著共同的特點,就是愛好讀書,從書中積累,總結,提升。在這次讀書交流中,餘斌老師向我們推薦了《誰動了我的乳酪》、《教育是慢的藝術》、《吉春亞語文味課堂》和《猶太人教子枕邊書》等有關教育類的書籍,鼓勵我們一定要堅持閱讀。還為我們介紹了她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其他老師也紛紛闡述了自己的成功經驗,讓在座的老師們在閱讀指導方面有了更深的理解。雖然我也讀過一些書,但這遠遠不夠,我會繼續保持讀書的習慣,多向優秀的老師學習,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

四、課組建設,講究和諧

波濤老師是一名優秀的科組長,他不僅教學能力非常出色,在組建和諧科組更有一套。波濤老師主要抓住“和諧”兩個字開展他的工作。和諧共處從互相尊重開始,他能站在每位老師的角度去思考,為老師減輕心理壓力。不能盲目搬張凳子就坐在人家的課室,這是對授課者極大地不尊重。對啊,我想不管從教多少年,老師們都害怕領導推門聽課,突然推門聽課會給老師造成很大的壓力。所以,他提出聽課從自願開始,可以是老師邀請,也可以提前跟老師打招呼。評課從做法開始,不直接指出老師的不足,可以給老師提出自己會怎麼做。同時,讓老師明白聽課的目的是瞭解和幫助。和諧共處從細緻思考,全心服務開始,為老師減輕工作壓力。教學工作的繁瑣常常讓老師有工作壓力,作為科組長,波濤老師認為,做每件事情必須深思熟慮,自己必須明確工作才傳達任務,不能佈置了任務卻又臨時改動,讓老師多做無用的事情,在每項工作,科組長都要全心服務於組員,讓老師感受集體的溫暖,減輕工作帶來的壓力。作為科組長,要有無私奉獻的精神,一切為大家著想,大家才願意跟著你的步伐去前進。

譚海生老師指引我們如何正確把握課題申報和選題;嚴考全老師給我們分析了語文命題中存在的問題並作出指導;黃小頌老師讓我們重新審視低年級閱讀教學的課堂;曹老師讓我們明明白白用《課標》,清清楚楚教語文;波濤老師給我們所有科組長留下了寶貴的經驗……

俗話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專家們留下的點點滴滴,為我們指明瞭方向,讓我們看到成功的影子。我將會把所獲得的收穫無私地奉獻在自己的崗位上,讓更多的人受益。

科室長培訓心得體會【2】

我有幸參加了由市教育局組織的“珠海市鄉鎮中學學科教研組長培訓”第三期培訓。這次的培訓為期10天,時間雖然不長,但留給我的收穫與思考頗豐。這次培訓透過專家講座、名師詩經、典型案例分析、主題研討、實地考察、體驗學習等方式進行。

教育專家、名校長們的講座準備精心、課件精美、發言精彩,他們身上、言語中透露出來的精神光芒,給了我們第一位學習者以智慧的啟迪,開拓了我們的視野,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工作的觀念和態度。

這次培訓,給我的感受較深的是以下幾個方面。

1.班委得力,班級團結,學員有活力。班委積極作好服務工作,使得這次培訓,學習、娛樂兩不誤,增強了班級凝聚力。班長黃長松、副班長孫秀蘭,主要負責班級日常管理工作和班級聚餐及KTV的組織工作及文娛節目安排工作,及與培訓老師的聯絡溝通工作。生活委員楊大斌主要負責後勤服務、聚餐收費及文娛活動採購工作。學習委員主要負責各培訓老師的課件和主題研討結果及班級QQ號的收集工作。各組組長,認真組織各組的主題研討,安排娛樂節目。我班的電腦高手黃東鋒迅速建立了第三期培訓成員QQ群,培訓結束後,我班的學員還繼續保持著聯絡,上傳照片及培訓資源,實現著資源共享。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會餐費及KTV費在每人預收100元不夠、經費超支的情況下,班級其他成員沒有對班委有任何怨言,非常配合、,、用了不到10鍾就收齊了差額部分。如此乾脆、快捷,是我沒想到的,在此,我代表班委會謝謝各位!

2. “團隊建設與溝通體驗活動”課上的感受

這是我第一次上“團隊建設與溝通體驗活動”課。曾令彬老師的課上讓我有了幾個沒想到:

第一個沒想到:活動一:各個成員互相認識。全班分4小組,每小組11-12人,座位圍成一圈,用5分鐘時間認識組員,記住組員姓名、學校。沒想到短短5分鐘,大家幾乎都能記住,效率如此之高。

第二個沒想到:

活動二:進行小組文化建設。要求是在30分鐘內完成以下內容

§ 1.研製:形成小組文化

§ 組名:表達小組的共同價值

§ 組呼:體現小組精神的口號

§ 組歌:凝聚和感染組員的一段歌曲

§ 組旗:在一張大紙上畫出來(把畫圖上的含意表達出來)

§ 2.發表:全組參與。用語言、動作、身體、舞蹈等各種形式

§ 3.評比(整齊、士氣、創意)

沒想到在短短20分鐘之內,我們能完成如此多的任務。發表時,我們小組邊唱邊跳,特別是林曉鷹老師的舞姿及組旗畫非常出彩,得到了大家的讚賞,我們為在這個組而自豪。其他3組的發表也很精彩。含意深刻,各個成員都參與其中,各個成員的特長都最大可能的發揮。

活動三:信任之旅。

活動中,每一位學員都要戴上眼罩模仿盲人和模仿幫助盲人的路人,並進行角色互換。模仿盲人時,我的感覺是要完全信任,把自己完全交給幫助的人,相信他能帶領我走完全程。模仿路人時,我要儘量想辦法讓盲人明白路上碰到的障礙物,如何用肢體語言去提醒,去解決。

聯絡到我們的日常教學中,要完全的信任科組成員及學生,相信他們有能力完成指定的任務。

要想盡辦法幫助學生弄明白教學目標、教學內容,自學提綱的問題設定要有階梯性,從易到難,從簡到繁。

3.做一個有深度的老師,熊焰教授的課上妙語連珠、名句格言信手拈來,同學們在會意的笑聲輕鬆的度過幾個鐘頭還渾然不知,這樣的課誰不愛聽。這樣的老師誰還不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蔡鐵山校長是一個有思想、有理想的教育人。我們也可以做一個有思想、有理想、有深度的教育人,即要有“儒雅”的文化人的精神長像。如何才能做到呢?

那就是要多學習,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和個人的專業水平和能力。內修素質,外樹形象。

4.小班教學給我的啟示,

(1)如何分組,組員如何搭配的問題

小組合作學習的小組成員組成:要讓差生與優生搭配、多種不同智慧不同特長的學生搭配,理科與文科搭配,儘量做到各小組的能力較為均衡。

儘量分配為6人合作小組,4人太少,8人太多。座位的安排上,可把全班學生分為九個小組,三個小組為一大組,這樣大組中前後6人就形成了合作小組,利於課堂上組織討論,互助學習,及小組意見的發表。

(2)小組合作學習要從學生初一一進校就開始抓,軍訓期間,狠抓紀律和合作小組的團隊建設,豎立小組長和發言人的威信。開學初,不急於學習知識,而側重於學生的自學習慣的培養和學習方法的指導。

(3)大班教學可借鑑小班教學的做法:

如:導學案模式教學,採用小組合作學習方式,先自學,再互助、展示,最後研評(學生評,老師評)。

課堂上,讓每一個孩子都動起來,都有事做。老師多鼓勵,少批評。及時給予評價和反饋,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

5.智慧生活,陽光工作。

十天的學習,我看到,每一位給我們上課的專家、名師身上都是活力四射,陽光滿面,充滿了青春的光芒。特別是女專家,女名師,如熊焰教授、韓迎春教授、高慎英教授、林黎華校長、陳秋蘭校長等,你看她們雖然身兼數職,工作繁忙,但看上去毫無倦容,面容光潔,臉上一絲斑紋。反觀自己,事情不多,工作不忙、生活不累,卻頭髮發白、面色發黃,臉上佈滿了因內分泌失調而形成的斑紋,一副未老先衰的模樣。今後,要學習她們,調整心態,調整作息時間,不再追電視劇到深夜。該工作 時愉快工作,該鍛鍊身體時鍛鍊身體,該玩時快樂的玩,盡情地享受工作和生活。這樣,才能學習好、工作好、生活好,總之,一切都好。

6.科組建設方面的感受

透過此次培訓,我準備在今後的工作中,做到以下幾點:

1.增強科組凝聚力。由於教研組長是業務組長,缺乏行政的權力,科組長更多的是憑藉著個人的專業能力和人格魅力在工作。這就要求科組長要有專業能力、責任感、親和力和求真務實的品質。對老同志給予力所能及的照顧,為他們多分擔,多向他們學習;對青年老師,與之交心,多關心,多指導,使他們儘快成長為學校的'骨幹教師。對於上級分配的任務,多徵求科組成員的意見,提高工作的認同感和操作性。

2.提高個人的專業水平和能力。透過一切可能的方式,如網路遠端教學,市區學科專業培訓等,努力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學方式方法。多聽專家的講座,多參加校內外的教學觀摩活動。多承擔公開課,多聽別人的意見並及時加以修訂。樹立先進的教學思想觀念,掌握有效的教學方式方法;養成勤於觀察、勤于思考、勤於實踐、勤於總結的職業思維品質;培育虛心好學、相互幫助、同共提高的教研氛圍;努力提升本學科教研組的整體水平,努力提升本學科的整體教學質量。

3. 推進教學管理工作

(1)完善教學工作方面。多與本校或別校的科組長交流,學習、借鑑他人好的辦法和經驗,提高教學工作的科學性和有效性。

(2)推進教學規範方面:一是檢查,透過檢查肯定成績,發現問題;二是指導,透過指導,為新教師、年青教師提供有效的幫助;三是督促,透過督促,促進過程的落實。

(3)校級、上級相關的教研工作:一是照章辦事,做好有關的佈置、安排;二是統籌兼顧,把學科的教研工作融入其中。

4.搞好學科教學研究工作

(1)學習活動:學習主要是指學習教育教學理論技術以及課程、課標、教材、會考等,為了提高學習活動的參與率和有效率,作為組長,應做好引導、推薦、佈置、安排、收集、整理等工作,把組員們的心得和解讀進行記錄、彙總、提煉,成為集體教學的指導與參考。

(2)研究活動:研究課標、教材、會考、集體備課、課堂研究、專題研究等;課堂研究要緊扣教研主題,突出針對性,提高有效性。

利用香洲區地理名師工作室這個平臺,打造學科特色文化,培育學科教研精神。積極鼓勵科組成員參加校級、區級,甚至市級的教育科研課題研究,讓有課題研究經驗的老師(研究生)帶領其他成員共同研究。這樣,就可以促進本學科教師積極參與教育科研,努力提升本學科教師的科研水平。

我們科組的優點是科研能力較強,兩個地理老師是地理名師工作室成員;一個區科研課題近期已結題,另一個課題區上已經透過,正在申報市級課題;近7年來,指導學生參加省市青少年科技競賽成績不錯,科技綜合實踐活動曾獲市一等獎3次,省一等獎1次,省二等獎2次,科技論文獲市一等獎2次,二等獎2次,省二等獎2次。今後,將繼續帶領學生從事此類科學研究,培養創新性人材。

(3)展示活動:組織參加學校、校際的課堂、教案、課例分析、論文等展示活動;成果積累人人動手,從少到多;先量後質,逐步積累;分門別類,形成體系;電子化處理,方便快捷。

5.蒐集整合教學資源工作

(1)課程、課標、教材、會考等的解讀:這方面的工作量相對較小,可以採取各備課組長承擔,組員分享的方式處理。

(2)學科校本化的教學方法體系的建立,如“導學案”教學方法研究:這方面的工作量較大,應調動集體的力量,發揮集體的智慧,由各年級的備課組長負責,各成員分擔不同的章節,共同完成,資源共享,互搞意見,互相補充。在學習和研究中不斷的反思、總結、積累、完善,最終形成校本化的學科教學方法體系。

(3)教案、習題、試題資源方面:人人參與,人人動手,集思廣益,日積月累,電子化和文庫化操作。

計劃制定容易,行動尚需落實。

以上就是我的一點膚淺的感受和體會,希望各位領導老師們給與指正。培訓結束了,我們將開始新的征程。最後衷心祝願各位領導老師們身體健康,工作順利,心想事成!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