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清明節

溫州清明節旅遊好去處

溫州清明節旅遊好去處

溫州位於浙江省東南部,東瀕東海。溫州歷史悠久,人傑地靈。浙南一帶稱作甌。溫州旅遊資源極為豐富。有被譽為“海上名山、寰中絕勝”的雁蕩山和號稱“天下第一江”的楠溪江兩個國家級名勝風景區;有以“東方夏威夷”著稱的南麂山列島和有“動植物王國”之稱的烏巖嶺自然保護區兩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溫州是中國數學家的搖籃、中國山水詩的發祥地、中國南戲的故鄉、中國民營經濟發展的先發地區與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溫州有國家級風景、保護區有雁蕩山、楠溪江、南麂、烏巖嶺四個;省級風景、保護度假區有仙岩、洞頭、百丈祭、瑤溪、濱海玉蒼山、澤雅、寨寮溪、鷗江、氡泉九個;市級風景區有天柱、南雁門、桐溪、茶山、岷崗、聖井、銅盤山、赤巖山等八個。接下來,就跟隨小編一起玩轉溫州吧。

雁蕩山

坐落於浙江省溫州樂清境內。為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頂有湖,蘆葦叢生,秋雁宿之”故而山以鳥名。雁蕩山根植於東海,山水形勝,以峰、瀑、洞、嶂見長,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絕勝”之譽,史稱“東南第一山”。開山鑿勝,發軔於南北朝,興盛於唐宋,文化底蘊豐厚。

雁蕩山形成於1.2億年前,是一座典型的白堊紀流紋質古火山,全山總面積450平方公里,景點550多處,闢有八大景區,其中靈峰、靈巖、大龍湫精華薈萃,被稱為“雁蕩三絕”。

雁蕩山有著獨特的品格,“日景耐看、夜景消魂”。“觀山景、嘗海鮮”,“一景多變,移步換形”。這是它區別於中國其他名山大川的三大特色。

雁蕩山為AAAAA級景點

仙姑洞

原名西洞,位於國家級風景名勝南雁蕩山東西洞景區,距溫州市87公里,離平陽縣城30公里。洞高9米,寬14米,深25米。據平陽縣誌記載,北宋崇寧間本縣鬧村閨女朱嬋媛在西洞辟穀二十年,晚能言-福,替人治病,藥到病除,人尊稱朱仙姑,後終脫跡不知所在。當地民眾認為她已得道成仙,遂將西洞改稱仙姑洞,建道觀塑神像供瞻仰朝拜,有關傳說軼聞編成《南雁聖傳·仙姑寶卷》傳世。至清中葉以來,仙姑道觀擴建玉皇殿、仙姑殿、占夢樓、鬮韻樓、功德堂等建築。玉皇殿列為平陽縣級文物保護單位。前世紀九十年代,復增建藏經樓、規模宏偉、蔚為壯觀。歷朝許多知名人士如宋潘安固、邵夢龍、朱元昇;明方鵬、蔡芳、鄭思恭;清錢琦、盧鎬、孫鏘鳴、戴啟文、郭鍾嶽,及近代黃光、池志徵、湯國琛、方介堪、姚琮、蘇步青、周喟、陳從周等人均為仙姑洞留下珍貴詩聯、記遊、碑誌及摩巖題字。其周邊有錦屏、天柱、玉仙、純陽、蟾蜍諸峰,雲關、仰天獅、石將軍、杜鵑林、採藥徑、連環洞、石斧巖。朝天鯉、怡心院、文昌閣等著名景點及人文景觀,觀山、拓雲、向陽、羽仙、景行等亭閣林苑。洞內遺存仙姑浸薴盂、龍舌巖、月牖、進士洞、放生池等文物古蹟。

南雁仙姑道派歷史悠久。文化底涵深邃,源遠流長。歷屆道觀住持均為德高望隆修道崇善之士,如黃普修、小易、雁清真、黃志春、蔡志月、呂利民、黃光照、週中青等,他們繼往開來弘揚道教優良傳統。在修心養性之餘,建設道觀及周邊景區而竭誠竭力、奉獻巨大。仙姑洞因之名揚中外,令人矚目,成為浙閩信眾朝聖之地,亦為攬勝觀遊之所,在全國道觀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席位。每逢朱氏仙姑農曆九月二十九日壽誕,前後三天舉行慶賀法會儀式,壯嚴隆重,氣氛熱烈,信眾廣集,游履接踵,香火鼎盛,座無虛席。這是對朱仙姑高功大德無尚崇敬,也是對南雁蕩山人文景觀勝蹟的傾情仰慕。

1937年2月,挺進師政委劉英、師長粟裕率領挺進師一部在峰文與軍隊進行3天的激烈戰鬥之後,實行了戰略轉移。轉移過程中,劉英、粟裕將30多位紅軍重傷病員託給雙溪口村黨支部。雙溪口及青皮坳、天門下、靈家山、董家坪、山後、隔後等村的黨支部先後加入救護傷病員工作,將傷員安置在石厝洞、內鹿洞等17個隱蔽山洞療養。面對敵人的重兵圍剿,當地群眾克服重重困難保護這些傷員,村民陳成贊還為此獻出了年輕的生命。同年9月,紅軍傷病員痊癒歸隊。新中國成立後,粟裕大將高度評價雙溪口村黨支部書記黃明星等建立山洞“醫院”的事蹟,指出“我們的後代應該繼承他們的業績,無愧於這些平凡而偉大的.無名和有名的革命英雄。”

紅軍山洞醫院舊址,位於泰順縣峰文鄉雙溪口村。1991年7月,泰順縣委、縣府為了紀念這段不平凡的歷史,在環境優美的雙溪口水邊洞和石厝洞立碑銘文。水邊洞洞內面積12平方米左右,洞口紀念碑佔地20平方米;石厝洞洞內面積10平方米,洞口建有10平方米的紀念亭和紀念碑,總佔地面積50平方米,並請原浙南特委幹部和省軍區領導題寫碑名。

紅軍山洞醫院舊址是泰順縣“紅軍路”沿線一個很有特色的革命傳統教育場所。

945年2月初,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命令駐在仙居的浙保第四團第二大隊開往樂清,部署對抗日遊擊根據地自武裝抗日以來的第一次“清剿”,並陰謀吃掉所謂被“-”了的樂清縣國民兵團警備第四中隊(簡稱警四中隊)。浙保四團第二大隊在芙蓉鎮調集永嘉縣兩個自衛中隊、樂清縣自衛大隊、警備第二中隊和溫臺護航大隊的一箇中隊,兵力約計1000餘人,計劃於26日凌晨分五路向抗日遊擊隊的駐地澤基、南充、張莊等地發起進攻。樂清縣委獲悉情報後,於2月22日夜將游擊隊迅速拉到頑固派包圍圈外的四都鄉牛塘村。次日,樂清縣委在牛塘召開緊急會議,分析了面臨的形勢,研究了對策,最後決定借頑固派的屠刀即將猛劈過來的時機,策動和領導警四中隊舉行抗日武裝起義,同時收繳樂清縣自衛大隊槍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反戈一擊。會議還決定,由葉齡銀去請警四中隊領導人陳濟、王鳴皋到虹橋鎮附近的河淇村商討起義之事。

牛塘會議舊址,位於樂清市四都鄉梅岙村北面山區牛塘自然村。原址於1945年被焚燬,解放後重新修復。因無人管理,現房屋倒塌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