憫農二教學實錄範文
憫農二選自《憫農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憫農二教學實錄範文吧!
憫農二教學實錄範文
師:我還有個微信名,叫齊天大聖,齊天大聖是誰?
生:孫悟空。孫悟空有什麼本領(指名回答)
師:今天孫校長要學孫悟空來變戲法。第一個戲法,看孫校長來變第一個戲法。
板書:門
(門裡面加個文),讀什麼?閔
師:不認識,老師來教你。每家都有門,門不僅代表門,還代表家。一家人門口來了一個文,是什麼意思呢?
生:門外來了一個人
生:…。
師:這個文在古代是怎麼寫的呢?(板書:文的古文字寫法)這個人胸口有花紋,古代,當這樣的人來到這家門口,就代表這家出事了。
這個人來幹什麼呢?
生:送醫院、祭奠、看望、慰問…。。
師:這樣的人來到門口,去慰問,去祭奠。
下面,老師又要來變了。板書:憫
老師加了一個什麼?齊說
師:豎心旁和什麼有關?
生:心情。齊讀憫
師:這個憫代表什麼呢?
生:……
師:古詩裡是憫農。農,誰來組詞?
生:農田、農民…(每句回答都有點評),你們懂的詞彙真多啊! 師:憫農是什麼意思呢?
生:同情農民(指名2人)
師:讓我們一起走進這首詩,看這首詩是不是寫的同情農民。
二、指名一人讀古詩。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齊讀古詩。
師:鋤禾是什麼意思?
生:鋤禾就是鬆土的意思。
生:鋤禾就是給禾苗除掉雜草。
師:為什麼要把禾苗旁邊的雜草除掉呢?
生:雜草會把禾苗的營養搶掉。
師:你的課外知識真豐富。
師:日當午是什麼意思?(指名)
生:日當午就是中午…
師:你解釋了午的意思,誰來說說日當午的意思。
生:太陽當空照。
師:這是什麼時候的太陽?(春天、夏天……)
生:齊說夏天。
師:夏天最熱的時候你在幹什麼?
生:我在家裡吃西瓜…
我在家裡吹空調…(還有誰去不一樣的地方)
到游泳池裡去游泳(給他掌聲,)
我在車裡吹空調…。。
師:你們能吹空調,吃西瓜,可是農民伯伯呢?只能
生:(齊讀)鋤禾日當午
師:農民伯伯是什麼樣子呢?
生:(齊讀)汗滴禾下土
師:這裡用了一個“滴“,跟我們平時的不同,你平時用什麼呢? 生:流汗、淌汗、出杆……
師:那這裡為什麼要用“滴“呢?
生:……
師:我們的汗都淌在臉上,淌在身上,農民伯伯的汗滴到哪裡去了? 生:(齊讀)禾下土
師:下面我們來學農民伯伯鋤禾,一遍鋤禾一遍讀詩。(動作演一演:邊動作邊讀第一句)
師:為什麼農民伯伯的汗滴到土裡去了呢?
生:因為熱,因為鋤禾時身子傾斜。
…。。
師:讓我們再來把這首詩讀一讀。
生:第一遍齊讀、第二遍加動作讀。
師:農民伯伯真辛苦,誰能把這首詩改一改,讓農民伯伯涼快一點? 生:鋤禾日當早/晚…
師:為什麼農民伯伯不在晚上去鋤禾呢?
生:晚上去鋤禾看不清哪是苗,哪是雜草。
師:不要讓農民伯伯在大太陽下面去鋤禾,誰來改後面三個字? 生:鋤禾風當早…鋤禾樹蔭下…
師:我知道了,你們都想讓農民伯伯涼快一點,可是空調房裡有禾苗嗎?我們的農民伯伯只能在哪裡鋤禾啊?
生:齊讀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師:最後兩句“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是什麼意思? 生:誰知道盤裡裝的食物…(沒有說清楚,誰再來)
師:有誰知道啊,這盤裡裝的所有事物,每一粒每一粒都包含著農民伯伯的'辛苦啊。
師:你來說說,誰不知道農民伯伯的辛苦?
生:不珍惜糧食的人…。。
吃東西掉米粒的人(掌聲送給他)
師:你們平時吃飯倒過飯沒?把手舉起來。
生:沒倒過…
師:我們一開始不知道農民伯伯的辛苦,
生:齊讀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師:讀完這首詩,用一句話說說你的感受。
生:我想給農民伯伯送電風扇(你真有愛心)
我想給農民伯伯造冷凍房。
我想送給農民伯伯一個冰塊。
師:帶著你的感受,再把這首詩讀一讀,帶著你的同情,帶著你的憐憫。
生:齊讀古詩。
師:孫老師也被農民伯伯感動了。讓我們回到題目,憫農。我們同情農民,那我們為什麼同情農民呢?我們再來看一首詩。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
師生配合讀,一人半句(讀兩次,第一次師先讀,第二次生先讀) 師:下面孫老師要把這首詩改一改:春種一粒粟,秋收一顆子。 生:(笑)
師:來,說說你們為什麼會笑?
生:……
師:重改:春種一粒粟,秋收兩顆子。這次怎麼樣?
生:……
師:再改。春種一粒粟,秋收十顆子,夠你們吃嗎?
生:不夠。
師:多少才夠呢?
生: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
師:萬顆子說明今年的糧食怎麼樣?
生:指名回答,豐收…大豐收。
師:最後一句詩最難理解,四海無閒田。這裡的四海是什麼意思呢? 生:就是天下。
師:那改成天下無閒田?(解釋四海)
師:誰來說這個閒田是什麼意思?
生:沒有不種的田,沒有荒的田。
師:到處都是糧食,你會餓肚子嗎?
生:不會(指名)
師:但是,但是,但是…。。最後一句讀:
生:農夫猶餓死。
師:什麼意思?
生:雖然糧食種的很多,但是農民還是餓死了。
師:那麼多的糧食,農夫還是餓死了
生:……
師:讀到這裡,聰明的小朋友心裡都有問題。
生:前面收了很多的糧食,農民怎麼還會餓死呢?
生:都被皇帝拿去了。
師:這個皇帝壞不壞。這樣的壞皇帝讓我們踩兩腳,說壞壞壞。 生:(邊跺腳邊說)壞壞壞
師:這樣的皇帝又抽菸又喝酒,盡情揮霍,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我們可不能像壞皇帝一樣。讓我們把這樣的壞皇帝壞制度踩在腳底。 生:(邊跺腳邊說)壞壞壞
師:讓我們再來讀一讀。
生:齊讀古詩。
(休息十分鐘)
師:剛剛我們學習了什麼課?
生:憫農。
師:喜歡孫老師上課嗎?
生:(齊答)喜歡
師:為什麼喜歡?
生:因為孫老師的問題我能答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