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面試

初中地理面試說課稿

初中地理面試說課稿

“說課”是教學改革中湧現出來的新生事物,是進行教學研究、教學交流和教學探討的一種新的教學研究形式,也是集體備課的進一步發展,下面就是小編整理的初中地理面試說課稿,一起來看一下吧。

初中地理面試說課稿篇一

一、說教材

《中國人口》是八年級地理上冊第一章中國的疆域與人口第三節的內容,本節教材主要講述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和人口分佈的情況。是中國地理中非常重要的人文地理知識,是學生學好中國地理,尤其是學好我國工業、農業、交通、城市等知識以及分割槽地理知識的基礎。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的基本國情,只有從這一基本國情出發,才能合理佈局工業、農業、交通和城市。因此,學好本節教材,掌握我國人口的分佈概況,將為學好後面各章節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說教學目標

1、 說出我國人口總數,

2、 運用有關資料說明我國人口增長的趨勢並簡陋分析建國後我國人口增長快的原因。

3、 學會製作人口增長曲線圖

4、 運用人口分佈圖說出我國人口分佈概況

5、 使學生明白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基本估國策,是解決我國人口問題的出路,也是我們每一位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

三、說教學重點、難點

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和人口分佈是本節教材的重點,為我國人文地理的學習打基礎。

如何交換學生分析圖表和動手作圖是本節的難點。本節教材出現了四種類型的圖表:如扇狀統計圖、柱狀統計圖、線狀統計圖、人口密度分佈圖,因此,如何教會分析上述圖表和繪製人口增長曲線圖是本節的難點。

四、說學情

經過七年級世界地理的學習,學生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地理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尤其是世界地理中世界人口的學習,使學生已經具備了人口密度、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等基本概念和人口分佈圖的閱讀能力,這將為本節的學習奠定了一定的基礎。但八年級的學生散漫、不勤于思考和不重視地理課也將使本節課的難點突破具有一定的挑戰。

五、說教法、學法

計算機多媒體輔助創設一定的情境下,主要是以學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加以點撥。

六、說教學過程

新課匯入:

情境創設:第13億個公民誕生的圖片資料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入《中國人口》的學習

新課學習:

活動一 感受130000000

a。 多媒體展示《2000年世界人口構成餅狀圖》,中國佔21。2%

b。 多媒體展示《我國省級行政單位人口數量圖》找出5000萬以上人口大省,9個。

c。 生活中人口擁擠的畫面:下班的路上、海濱浴場、春運的候車室

說明:讓學生感受13億不再空洞、不再抽象。直觀地在他們的腦海中建立起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口形成為我國的基本國情之一,從而解決了本節的一個教學目標和教學重點。

活動二 我們來發現:

我國人口達13億,那麼我國人口的發展狀況如何呢?

a。 展示 我國人口增長示意圖 公元0年———— 公元2000年的變化狀況,這主要讓學生自己去發現。

歸納:慢

較快

飛速發展(基本國情),解決了教與學的重點。

b。 師生共同完成建國以來我國人口增長的曲線圖,教會學生作人口增長曲線圖,從而突破了教學難度。這個難點的突破體現師生互動、師生合作的教學理念。

c。 在自制的我國建國後人口增長曲線上進行自主分析,自主發現問題:

1949—1990 變

1990—2005 化 變慢,原因:計劃生育

d。 計劃生育的國策

說明:整個活動中,主要是學生自主活動,去動手做,去觀察,去發現,不

僅能力得到了培養,而且也初步樹立樹立學生正確的人口觀、情感態度、價值觀。

活動三 探討人口分佈的特點

13億人口在我國有的地區多,有的地區少,分佈如何呢?

a。 人口密度的複習:比較中、俄、美、世界。橫向比,我國的人口密度大

b。 展示各省級單位的人口密度圖,找出d小大的省區、分佈概況。

c。 展示人口密度圖 歸納總結:東多西少

以上探索的過程遵循了學生的認知過程,使由簡———難,由分析、推測———科學證實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又突破了教學的另一個重點人口分佈特點。

課後拓展延伸:探究

1。 為什麼我國人口東多西少

2。 我國人口過多帶來了哪些人口問題

七、說板書

一、 人口多,是世界第一

1、 人口多

2、 人口增長快、原因 國情→國策

3、 國策:計劃生育

二、 人口分佈不均:東多西少

初中地理面試說課稿篇二

一、說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本節選自人教版七年級地理上冊第三章,是氣候部分的基礎知識,內容包括了降水的'概念、降水的測定、等降水量線圖、降水柱狀圖、降水的時空分佈規律等。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在初中地理學習中,不僅容量大,而且難點多,氣溫的變化影響了降水的分佈,降水的多少又影響了世界各地的氣候變化,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也是今後學習分割槽地理的基礎。

2、教學目標的確定

根據課程標準,並結合學情等教學實際,本節的教學目標確立如下:

1)知識目標:

1。能舉例說出降水與人類生產和生活的關係。

2。初步學會閱讀世界年平均降水量分佈圖,說出世界降水分佈的差異。

3。使用降水資料,繪製降水柱狀圖,並讀圖說明降水變化的規律。

2)能力目標:

1。培養學生讀圖、繪圖、析圖能力,判斷能力及主動探究能力。

2。透過授課使學生懂得及理解降水的多少對人類活動的影響和關係。

3。透過活動設計,讓學生透過動腦、動手、學會閱讀和繪製水柱圖。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關注生活中的地理,增強學習地理的興趣,增強自信心,培養學生主動探索、克服困難的意志,提高與他人合作學習的能力。

3、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根據教學目標,並結合學情等教學實際,本節確立如下:

教學重點:1、世界降水的分佈。

2、降水的季節變化。

教學難點:降水的形成和季節變化。

二、說教法

教無定法,但必須得法。教學方法的選擇直接影響教學目標的實現,正確的教學方法能為學生營造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本課將採用“學生觀察、自主探究為主,教師啟發、指導為輔 ,問題為情境,活動為主線”的教學方法。為了能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本課將採用如下教學方法:

1、小組交流討論法: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教學應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使學生學會探究、學會思考是課程改革的核心內容之一。本課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討論活動,給予學生透過觀察、合作探究,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鍛鍊機會,讓學生透過觀察、分析、感悟、歸納,提升思維能力。

2、談話法:談話法有助於拉近師生的距離,便於師生交流和溝通。本課將藉助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透過談話法啟發學生觀察、思考,可以達到交流互動的效果。

3、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法:透過多媒體課件直觀展示所學知識,有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同時有助於理解抽象的理性知識。

三、說學情與學法

1、說學情

我校是一所初級中學,地處農村,基本為農民子女,家庭經濟較一般,家裡幾乎沒有電腦,學校的圖書室藏書量有限,所在地沒有圖書館。

學生對本節知識具有既熟悉又新鮮的感覺,求知慾強,好奇心大,學習積極性高。初一學生在剛接觸到本節內容時會覺得很熟悉,雨、雪、冰雹等降水過程,但在降水季節變化和降水的分佈上,認知水平短缺,加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不足,地理的學習方法,習慣沒有完全養成,學習起來有一定的難度。

2、說學法

教學的主要矛盾是學。教是為了不教,學是為了不學。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學的重點。本課將從以下幾方面滲透學法:

1)學會觀察和分析:培養學生透過圖片和資料,整理和處理資訊的能力,並能分析、得出結論。

2)學會合作與交流:透過小組討論活動,培養學生合作與交流的意識,學會合作學習。

3)學會探究:在合作與交流中學會探究,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使學生透過觀察、讀圖分析、思考、討論、探究、歸納得出結論,並將知識落實在地圖上,培養觀察能力、讀圖分析能力、用圖能力 。

四、說教學過程

(造氣氛,導新課)

用電腦動畫音影片材料演示降水全過程。其中用電影製作了水滴、冰晶在空中動態的運動過程,說明雨、雪、冰雹的形成,用圖片展示降落的雨、雪、冰雹,形象地展示降水的三種主要形式,使學生直觀獲取,得出降水的定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