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八年級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八年級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及答案

記敘文是以記人、敘事、寫景、狀物為主,以寫人物的經歷和事物發展變化為主要內容的一種文體形式。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八年級語文記敘文閱讀理解及答案,歡迎大家閱讀參考,希望幫助到大家。

記敘文閱讀理解【一】

故鄉的麥子

馬國福

①要離開故鄉了,臨走時母親給我裝了幾雙她親手刺繡的鞋墊。父親站在門口似乎欲言又止,木訥地思量著什麼。父母親執意要送我到車站,被我攔住了。我說家離車站這麼近,你們歇著,我很快就到了。別離如針,我怕這針紮在父母脆弱的心上,讓和兒子享受短暫相聚歡愉的他們心裡生疼。

②告別了父母,到了車站,就在我上車門的那一刻,我聽到身後有人在喊我,扭頭一看,是父親,他氣喘吁吁地向我揮手。由於患有骨質增生,腿腳不靈便的他連走帶跑地撲向即將發動的汽車,手裡攥著一個小小的藍布包。嘴裡喊著,等等,等等!把這個帶上。

③我停下來,父親蹣跚著趕過來,把布包塞到我手裡。他說:這把麥子你帶著吧。我愣住了,以為聽覺錯誤,趕緊問:帶什麼?父親說:一把我親手種的麥子。我感到有些好笑,我在城裡工作,又不種莊稼,這麼遠的路,帶一把不起眼的麥子幹啥?

④父親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緩緩地說,想家的時候,可以拿出來看看,聞聞麥子的味道,心裡也會舒坦些。父親的舉動,讓我覺得有種不可理喻的拙愚。

⑤車裡的乘客都上齊了,司機不耐煩地按著喇叭催促著我趕緊上車。我把麥子裝進包裡,對父親說:阿大,你回去吧。你們不要擔心,我到南方後會給你們常打電話的。

⑥兩天後我回到了南方的家裡,開啟包裹,隨手就把那包麥子扔在陽臺上。

⑦時間久了,我也忘記了那包帶著土腥的麥子。

或許是遠離家鄉的緣故,每到節假日,我總會莫名地感傷,儘管自己工作生活的環境比起高原的環境好多了,我總覺得心裡缺少些什麼。有段時間,由於俗世的牽絆,我的狀態不是很好,困頓的時候常常給家裡打電話。每次通完電話,父親總要問他給我的麥子是否放好了,並提醒我把麥子拿出來經常曬曬,不要生黴。

有次通完電話,想起父親的唸叨,就從陽臺上拿出那包麥子,在燈光下鋪開。金黃的麥粒一粒一粒,彷彿一顆顆來自遠方的眼睛,慈愛地盯著我。這黃,讓我想起了父母親土地一樣的容顏,想起了故鄉的大地上,那些埋頭躬耕的人們。我撿起幾顆麥子放在鼻子下嗅嗅,土腥裡和著淡淡的麥香,是太陽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父母的味道,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頓時,我有想流淚的衝動,是感傷,亦是幸福。蝸居城市,我還能擁有一把來自故鄉的麥子。

每一粒麥子裡棲居著故鄉。一粒粒麥子就是故鄉的版圖,彎曲的河流在這版圖上不知疲倦地追隨著時光奔向遠方,像極了我們的父輩一天天走向歲月深處。風一天天吹著,順著季節的脈絡,吹熟了我們的莊稼,吹老了我們的村莊,吹老了村莊裡生息的人們。一茬又一茬的莊稼種了又收了,一輩又一輩的人走了又回去了。四季的冊頁裡,莊稼是最重要的篇章,為這些莊稼忘我付出的人們還在村莊,而他們的後輩一個個離開村莊,奔赴遠方,在城市的屋簷下改變命運的走向。

每一粒麥子裡棲居著一顆顆柔軟的心,每一顆心裡靜靜流淌著一條河流。你順著河流的走向,用有限的力量改變無垠的時空,那河流的源頭有那麼幾行熱淚為你而淌。當暫時的榮光迷離你的雙眼,當城市的燈火映照你忘我的身影,當喧囂的聲響湮沒你的鄉音,就請你叩拜你盤中的麥子蔬菜穀物吧。

誰也無法還原從前,而一粒麥子就能讓你輕易回到從前。想必,我在泥土地上生存了六十七年的父親贈給再也回不到從前的兒子一包糧食,就是讓他審視一把麥子的時候,不要忘記感念故鄉大地的恩德吧。

1.作者對於故鄉麥子的感情發生了怎樣的變化?(2分)

好笑——( )——( )——感恩

2.第④段中為什麼 “父親的舉動” 讓“我” 感覺“有種不可理喻的拙愚”?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撿起幾顆麥子放在鼻子下嗅嗅,土腥裡和著淡淡的麥香,是太陽的味道,土地的味道,也是父母的味道,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一句中這“說不出的感覺”到底是什麼?(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對文中畫線部分進行簡要賞析(可從語言特色、思想內容、情感抒發任意一個角度加以賞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結合具體語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著重號詞語的含義。(2分)

每一粒麥子裡棲居著故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從這一顆顆“故鄉的麥子”中,你讀出了什麼?請仿照例句寫下去。(2分)

你讀懂一粒麥子,就能讀懂光陰的故事;讀懂一粒麥子,就能讀懂 ;讀懂一粒麥子,就能讀懂 ;讀懂一粒麥子,就能讀懂生命的河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淡忘(忽視)——感動(幸福)

2、 因為我在城裡工作,又不種莊稼,這麼遠的路,帶一把不起眼的麥子幹啥,我覺得父親的這種行為讓人不可理解甚至好笑。

3、這種感覺是既感傷又幸福

感傷:心疼、思念在土地上辛苦勞作的父母

幸福:麥子的味道讓我感到親切、舒服、溫暖

4、語言:連用排比的句式,語言真摯深沉、意蘊深邃,寫出了作者內心深處對故鄉大地的感念,對父母的感恩之情,增強了語勢。

思想內容:這句話告訴走進城市的人們不要忘本,不要忘記感念故鄉大地的恩德,不要忘記家鄉惦記自己的父母。

情感抒發:此句表達了作者對故鄉大地的感念,對父母的感恩之情。

5、“棲居”棲息寄居,意思是說我在每一粒金黃的麥粒中,從淡淡的麥香中回憶起了故鄉的模樣,看到了熟透的莊稼和勤苦勞作的父母。

6、故鄉的溫暖 父母的恩澤

記敘文閱讀理解【二】

不賣

我有朋友是個收藏愛好者,尤其喜歡收集民間工藝品。看了他琳琅滿目的收藏品,很是羨慕。他曾得意地說,只要肯出大價錢,沒有買不來的寶貝。

那天朋友到家來小坐,進門直搖頭,以為他淘寶看走了眼,一問,講了這麼件事。

路上,他遇到一對抱著小孩操鄉村口音的年輕夫婦站在天橋下問路,朋友也是個熱心人,給指了路。但那對夫婦好像是第一次到武漢,儘管他說得很詳細了,他們還是一副找不著北的樣子。天冷,風大,小孩凍得直咧嘴。朋友拿出筆給他們簡單畫了個路線圖。

當那對夫婦要轉身的時候,他忽然發現對方提的一個塑膠袋裡露出一對虎頭鞋。虎頭做得粗眉圓眼,古樸可愛,虎身的`刺繡也十分少見,便動了心思,問對方能否賣給他。

夫婦倆愣了一下,互相看了一眼笑道,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又問,老人多大歲數了,夫婦倆說八十多啦。他摸摸虎頭鞋說,二十塊錢賣給我怎麼樣。年輕的夫婦只是說,孩子他太姥姥做的。

他將虎頭鞋拎到手裡看了又看:五十塊。夫婦倆有點不知所措:師傅,這是孩子他太姥姥……

他有點發急地打斷他們的話,掏出幾張鈔票:好,不說了,一百!

年輕的夫婦沒有接錢,從他手裡拿過虎頭鞋,倆人站在路邊輕聲商量著什麼。他不甘心地喊:一百二十。

朋友給我們講到這裡,因為激動臉都微微泛紅,說當時真有些生氣了,虎頭鞋雖好,但就值這個價了,也應該是讓這對鄉村夫妻動心的價格,足可以給小孩買雙上好的皮鞋。

夫婦倆商量了一會兒,拿著虎頭鞋微笑著走向他:師傅,你這麼喜歡,就送給你好了。說實話,我們一路問路,就數你最熱情,還給畫張圖。唉,怎麼謝你好呢!

這下該我的朋友愣住了。套句俗話講,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當夫婦倆將虎頭鞋塞到他手裡時,他不好意思了:我肯定要付錢,講好一百二十塊,一分不會少。

夫婦倆說,這是孩子他太姥姥做的,不賣。

朋友勸道,你們告訴老人,一雙虎頭鞋在城裡賣了這麼多錢,老人家不知會多高興呢!

對方笑了,女人說:太姥姥知道別人這麼喜歡她做的鞋,要掏這麼多的錢買,就很高興了。你拿去給孩子穿,我們捎信讓太姥姥再做,方便。

聽到這裡,我和先生站起來,都想看看這雙虎頭鞋。

朋友攤開雙手:我沒有拿,把虎頭鞋給他們放進了塑膠袋,說,你們告訴太姥姥,她的鞋漂亮極了,有個路人出了很大的價錢,你們都沒賣。她老人家一定更高興。

後來呢?我問。

朋友說,後來我把這一家三口送到了車站,就告別了。他還說,這年頭見多了有錢能使鬼推磨有錢能使磨推鬼的事兒,今遇到一個例外。難得。

1.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全文內容。(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結合全文,說說第一段畫橫線的句子有何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夫婦倆反覆說的“師傅,這是孩子她太姥做的……”有什麼言外之意?朋友是怎麼理解的?(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我“有什麼作用?(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朋友為什麼會放棄買這雙鞋(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你認為這個題目好嗎?說說你的理由。(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我的朋友想出高價買一對外地年輕夫婦隨身帶的一雙虎頭鞋,外地夫婦卻寧願將其送給朋友也不願意賣掉太姥姥給孩子做的鞋,朋友被感動了,放棄了買鞋,將他們送到了車站。

2.和下文朋友年輕夫婦的虎頭鞋“不賣”做對比,同時反襯出年輕夫婦的純樸和善良。

3.夫婦倆的意思是說這是太姥姥給孩子做的虎頭鞋是一份情,是不能當作商品來賣的。而朋友以為夫婦倆藉此向抬高價錢。

4. “我”是這件事情的聽眾,一方面因為我的見證使這件事情更加真實,另一方面也透過我的反應側面烘托了事件的戲劇性,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

5.外地夫婦看重親情,不重金錢。那種質樸真摯的美好品質感動了朋友,使朋友為自己金錢至上而羞愧,所以想保全外地夫婦那種美好的親情。

6.好。這個題目設定了懸念,激發讀者閱讀興趣。與文中外地夫婦不斷重複的話相照應,深化了文章的中心,引人思索,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