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靜心語錄
一切自知,一切心知,月有盈缺,潮有漲落,浮浮沉沉方為太平。下面佛家靜心語錄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在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下。
佛家靜心語錄【1】
1、尋佛佛曰: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
2、覺者佛曰: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間萬物皆是化相,心不動,萬物皆不動,心不變,萬物皆不變。
3、佛國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葉一如來,一砂一極樂,一方一淨土,一笑一塵緣,一念一清淨。心若無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
4、禪靜佛曰: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
5、凡聖佛曰:笑著面對,不去埋怨。悠然,隨心,隨性,隨緣。註定讓一生改變的,只在百年後,那一朵花開的時間。
6、澄境佛曰:一切皆為虛幻。
7、梵淨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8、梵音佛曰: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9、樂園佛曰:由愛故生憂,由愛故生怖,若離於愛者,無憂亦無怖。
10、淨土佛曰:忘記並不等於從未存在,一切自在來源於選擇,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覺得擁有的更多。
11、禮佛佛曰:愛別離,怨憎會,撒手西歸,全無是類。不過是滿眼空花,一片虛幻。
12、心塵佛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3、四季佛曰:緣來則去,緣聚則散,緣起則生,緣落則滅。
14、沙門問佛:世間為何多苦惱?佛曰:只因不識自我。
15、過客問佛∶世間為何有那麼多遺憾?佛說∶這是一個婆娑世界,婆娑既遺憾,沒有遺憾,給你再多幸福也不會體會快樂。
16、過堂問佛∶如何讓人們的心不再感到孤單?佛說∶每一顆心生來就是孤單而殘缺的,多數帶著這種殘缺度過一生,只因與能使它圓滿的另一半相遇時,不是疏忽錯過就是已失去擁有它的.資格。
17、春花秋月夏杜鵑,冬雪寂寂溢清寒。
18、靜心佛曰。淨心守志。可會至道。譬如磨鏡。垢去明存。斷欲無求。當得宿命。
19、佛曰: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之中,心不動,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20、幻滅佛曰:從忘我到無我,那就是禪心的顯現了。
21、佛曰: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
佛家靜心語錄【2】
1) 擇善人而交, 擇善書而讀, 擇善言而聽, 擇善行而從。
2) 一個人的快樂,不是因為他擁有的多,而是因為他計較的少。
3) 生氣,就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原諒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4) 未必錢多樂便多,財多累己招煩惱。清貧樂道真自在,無牽無掛樂逍遙。
5) 常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餘步。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切勿貪意外之財,知足者人心常樂。若能以此去處事,一生安樂任逍遙。
6) 處事不必求功,無過便是功。為人不必感德,無怨便是德。
7) 平安是幸,知足是福,清心是祿,寡慾是壽。
8) 人之心胸,多欲則窄,寡慾則寬。
9) 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10) 受思深處宜先退,得意濃時便可休。
11) 勢不可使盡,福不可享盡,便宜不可佔盡,聰明不可用荊
12) 滴水穿石,不是力量大,而是功夫深。
13) 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14) 須交有道之人,莫結無義之友。飲清靜之茶,莫貪花色之酒。開方便之門,閒是非之口。
15) 多門之室生風,多言之人生禍。
16) 世事茫茫如水流,休將名利掛心頭。粗茶淡飯隨緣過,富貴榮華莫強求。
17) “我欲”是貧窮的標誌。事能常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18) 人生至惡是善談人過;人生至愚是惡聞己過。
19)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莫以善小而不為,莫以惡小而為之。
20) 莫妒他長,妒長,則己終是短。莫護己短,護短,則己終不長。
21) 做事不必與俗同,亦不宜與俗異。做事不必令人喜,亦不可令人憎。
22) 世上有兩件事不能等:一、孝順。二、行善。
23) 存平等心,行方便事,則天下無事。懷慈悲心,做慈悲事,則心中太平。
佛家靜心語錄【3】
1. 斷除煩惱重增病,趨向真如亦是邪。隨分世緣無掛礙,涅盤生死等空華。
2. 臨終之際,若一毫凡聖情量未盡,纖毫思慮未忘便乃輕重五陰去也。
3. 自美三寸舌頭,一日改頭換面,輾轉吞食,那時痛苦恨悔,無人能釋。
4. 能善分別諸法相,於第一義而不動。
5. 月影松濤含道趣,花香鳥語透禪機。
6. 欲得一如,但佛與眾生一時放下,則無了無不了。
7. 一切處無心是淨;得淨之時不得作淨想,名無淨;得無淨時,亦不得作無淨想,是無無淨。
8. 創造機會的人是勇者,等待機會的人是愚者。
9.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10. 知晝則知夜,知始則知終,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後安身立命之處。
11. 坐石看雲閒意思,朝陽補衲靜工夫;有人問我西來意,盡把傢俬說向渠。
12. 不睹惡生嫌,不觀善勸措,不捨智就愚,不拋迷就悟。
13.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14. 但於事上通無事,見色聞聲不用聾。
15. 真心虛靈,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純善無惡。
16.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謂絕對沒有。
17. 知道“水至清則無魚”嗎?美玉還暗藏瑕疵呢!有雅量懂包容才能成大器。
18. 你硬把單純的事情看的很嚴重,那樣子你會很痛苦。
19. 道貴無心,禪絕名理忘懷泯絕,乃可趣向回光內燭,脫體通透。
20. 佛說:汝以色空相傾相奪於如來藏,而如來藏隨為色空,周遍法界。
21. 眾生由其不達一真法界,只認識一切法之相,故有分別執著之病。
22. 諸行是常,無有是處;汝但一切處無心,即無諸行,亦無無行。
23. 住相佈施生天福,猶如仰箭射虛空。勢力盡,箭還墜,招得來生不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