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經典歷史故事

經典歷史故事彙總

經典歷史故事篇一:鴻門宴

劉邦很得意地進入了咸陽城,並以“關中王”自居。看著富麗堂皇的宮殿,劉邦有些留戀起來,準備就此住下,享受享受。妹夫樊噲勸他注意天下還沒有平定,別忘了秦的前車之鑑。劉邦根本聽不進去,直到張良親自來勸,他這才認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於是,劉邦將軍隊撤退到了灞上。

劉邦到達灞上之後,便召集當地的名士,和他們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其他秦朝的苛刻法制一律廢除,這使他得到了民心支援。

項羽在打敗章邯,迫使他投降之後,也領兵直奔關中而來,爭奪做天下王的資格。等到了函谷關,見劉邦不但已經平定了關中,而且還派兵把守函谷關,不由得大怒,立即命令英布領兵攻下了函谷關,然後領兵四十萬直奔咸陽,駐紮在了戲下(現在的陝西臨潼東北的戲水西岸)。劉邦的屬下曹無傷對劉邦很不滿,為了得到更大的官職,他暗地裡派人向項羽挑撥說:“沛公劉邦想在關中做王,然後讓子嬰做宰相,自己將秦的財物都納入私囊。”項羽聽了不禁火冒三丈,範曾也勸他趁機除掉劉邦這個對手。項羽就下令準備,要在第二天進攻。這時的劉邦在兵力上無法和強大的項羽相抗衡,他只有十萬軍隊,不可能戰勝項羽的四十萬精兵。最後是項羽 的叔叔項伯“救”了劉邦:項伯和劉邦的'謀士張良很要好,見項羽要進攻了,便連夜潛入營中找到張良,讓他趕緊走,以免被殺。張良卻說不能丟下劉邦,就將訊息透露給了劉邦。驚慌之下,劉邦趕忙向張良要計策,張良讓劉邦趕緊去見項伯,說明自己沒有野心和項羽爭奪王位。

於是,劉邦設盛宴招待項伯,還和他約定為親家。他對項伯說:“我自從入關之後,沒有敢佔有絲毫財物,將吏民進行登記造冊,把府庫封存起來,就是等著將軍來的。我之所以派兵把守函谷關,並不是阻止將軍你們入關,而是更好地守好關中地區,也防止強盜入侵。我和將士們日夜都盼望將軍你們能早點來,怎麼會有造反之心呢?請您回去務必向項羽將軍說明此事,消除誤會。”項伯滿口答應,然後對劉邦說:“將軍你明天一定要到我們的營帳親自向項羽說明情況,當面賠禮才能得到項羽的原諒。”劉邦聽了也答應了。

項伯當天夜裡就返回了軍營,他對項羽說:“因為沛公先行進入關中,為我們掃除了入關的障礙,我們這才能順利地透過函谷關,沛公是有功勞的人,我們不應該猜疑他,應該真誠相待。”項羽聽了,便決定不再進攻劉邦。

第二天,劉邦如約來到了項羽的軍營,只帶了樊噲、張良和一百名精銳親兵。到了項羽的大帳鴻門,當面向迎接他的 項羽賠禮道歉。項羽請劉邦入內赴宴,在酒宴上,雙方你來我往,項羽明裡暗裡殺機不斷。項莊在席間借舞劍為名,想趁機刺殺劉邦,沒有成功。這就是成語“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由來。後來劉邦藉故離開,回到了大營。

鴻門宴之後,項羽便領兵西進,在咸陽城大肆屠殺,秦王子嬰也被殺死,秦的宮殿阿房宮被項羽放火焚燒。火燒阿房宮後,項羽分封各路將軍為王,共封了十九個諸侯王。劉邦被封為漢王,領地是巴、蜀和漢中共四十一縣,國都為南鄭(現在的陝西南鄭)。項羽自己為西楚霸王,掌握軍隊最高統帥權,楚王被尊為義帝。

分封完後,項羽讓大家到各自的諸侯國去就職,劉邦也只好到南鄭去。項羽只分給了劉邦三萬軍隊,後來又有一些人追隨他到了南鄭,但總兵力也不足十萬,劉邦暫時還無法和項羽抗衡,只能坐待時機。為了消除項羽對他的猜疑,也為了斷絕其他王侯從漢中襲擊,張良建議劉邦將通向漢中的棧道燒燬了。

經典歷史故事篇二:康熙題匾

康熙皇帝下江南,來到了杭州。他在西湖四周遊山玩水,吟詩題字,以風流天子自命。

一天,他傳下旨意,要到靈隱寺隨喜。

靈隱寺裡的老和尚得知訊息,又驚又喜,連忙撞鐘擊鼓,把全寺三百多個和尚都召集過來。和尚們披起嶄新的袈裟,頭戴毗盧帽,手敲法器,嘴裡念著阿彌陀佛,大家跟著老和尚趕到三里路外的石蓮亭,把康熙皇帝迎進了靈隱寺。

老和尚陪著康熙皇帝,在寺前寺後、山上山下游玩了一遍。康熙皇帝看見高高的山峰,清清的泉水,山上長滿綠茵茵的樹,地下開遍紅豔豔的花,真是一個好地方!他心裡一高興,就吩咐在寺裡擺下素宴。

皇帝擺筵席,可熱鬧啦!吹的吹,彈的彈,唱的唱,一時間把這個佛門淨地,竟變成了帝王之家!

老和尚早聽說過康熙皇帝喜歡吟詩題字。這時見他那搖頭晃腦的樣子,便去找跟隨康熙皇帝的地方官商量:“大人呀,我想求皇上給山寺題一塊匾額,你們看行不行?”

杭州知府說:“好哩,好哩,如果皇上給你靈隱寺題了匾額,就連我整個杭州府都沾光啦!”

錢塘縣官也接上話茬:“皇上酒興正濃,你這辰光去求他題匾,我看他一定會答應的。”

老和尚心裡有了數,便壯壯膽子,走到康熙皇帝面前跪下磕頭:“萬歲,看在靈隱寺大菩薩的佛面上,請您替山寺題塊匾額,也讓我們風光風光吧!”

老和尚這一求,正好搔著康熙皇帝的癢處。他點了點頭,抓起筆刷刷幾下,就寫起一個歪歪斜斜的“雨”字。這辰光,他已經喝醉了,手腕有點發顫,落筆又忒快了些,這個“雨”字竟佔了大半張紙!靈隱寺的“靈”字,按老寫法,在“雨”下面還有三個“口”和一個“巫”呢!現在只剩下這小半張紙的地方,隨你怎樣也擺不下了。重新寫一張吧,那多麼丟臉呀!康熙皇帝一隻手抓著筆,一隻手不住地拈他那撮山羊鬚,可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圍在旁邊的官兒們,明知道康熙皇帝下不了臺,但是誰也不敢明說,只有站在旁邊乾著急。還好,有個名叫高江村的大學士,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先在自己手掌心寫了“雲林”兩個字,再裝作磨墨,挨近康熙皇帝身邊,偷偷地攤開手掌。康熙皇帝一看,哎呀,這兩個字真是救命王菩薩呢!不覺酒醒了一半,便稀裡糊塗地寫下“雲林禪寺”四個大字。寫完,把手一揚,將毛筆丟擲老遠。

老和尚過來一看,不對呀!“靈隱寺”怎麼寫成了“雲林禪寺”?他也不看看風色,就結結巴巴地問:“我們這裡叫做‘靈隱寺’,不叫‘雲林寺’呀!是不是……皇上寫錯啦?”

康熙皇帝聽了,把眼睛一瞪,喝聲:“多嘴!”老和尚哪裡還敢再開口,只好恭恭敬敬地立在旁邊了。康熙皇帝回過頭來,問官兒們:“這地方天上有云,地下有林,你們說說,叫它‘雲林寺’有什麼不對啊?”

“對呀,對呀,皇上聖明!”……

聽官兒們七嘴八舌地奉承他,康熙皇帝樂得哈哈大笑,便吩咐把匾額雕起來掛上。

皇帝一句話,官兒們就忙了。他們一面叫人將靈隱寺原來的匾額換下來,一面找來工匠,把康熙皇帝寫的“雲林禪寺”四個大字鐫刻在紅木上,貼金底,黑漆字,二龍戲珠鑲邊,當場掛到山門上。

從此以後,靈隱寺就掛著名不副實的“雲林禪寺”的匾額。但是,杭州的老百姓並不買賬,儘管“雲林禪寺”這塊匾額掛了三百年,大家還仍舊叫它“靈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