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歷史

中國傳統歷史文化資料

中國傳統歷史文化資料

中國文化歷史悠久,下面小編就簡單為大家介紹一些中國傳統歷史文化資料吧!

中國傳統歷史文化資料

瓷器

中國是世界上率先發明瓷器的國家,為人類歷史寫下了光輝的一頁。瓷器的發明,堪稱我國的“第五大發明”,它在技術和藝術上的成就,傳播到世界各國,並深刻影響了其陶瓷和文化的發展,為我國贏得“瓷器之國”的盛譽。

中國是瓷器的故鄉,中國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在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也有"中國"的意思。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的商代中期,中國就出現了早期的瓷器。因為其無論在胎體上,還是在釉層的燒製工藝上都尚顯粗糙,燒製溫度也較低,表現出原始性和過渡性,所以一般稱其為"原始瓷"。

“瓷器”的發明始於漢代,至唐、五代時漸趨成熟;至宋代為瓷業蓬勃發展時期,定、汝、官、哥、均等窯。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裡紅等新品迭出;明代繼承並發展了宋瓷傳統,宣德。成化窯製品,尤為突出;清代風格古雅渾樸,比前時稍遜,卻勝在精巧華麗、美妙絕倫,康熙、雍正、乾隆時所制器物,更是出類拔萃,令人叫絕。

瓷器脫胎於陶器,它的發明是中國古代先民在燒製白陶器和印紋硬陶器的'經驗中,逐步探索出來的。燒製瓷器必須同時具備三個條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須是富含石英和絹雲母等礦物質的瓷石、瓷土或高嶺土;二是燒成溫度須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溫下燒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為陶器向瓷器過渡時期的產物,與各種陶器相比,具有胎質緻密、經久耐用、便於清洗、外觀華美等特點,因此發展前景廣闊。原始瓷燒造工藝水平和產量的不斷提高,為後來瓷器逐漸取代陶器,成為中國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礎。

中國瓷器是從陶器發展演變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於3000多年前。至宋代時,名瓷名窯已遍及大半個中國,是瓷業最為繁榮的時期。當時的鈞窯、哥窯、官窯、汝窯和定窯並稱為五大名窯。被稱為瓷都的江西景德鎮在元代出產的青花瓷已成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質透明如水,胎體質薄輕巧,潔白的瓷體上敷以藍色紋飾,素雅清新,充滿生機。青花瓷一經出現便風靡一時,成為景德鎮的傳統名瓷之冠。與青花瓷共同並稱四大名瓷的還有青花玲瓏瓷、粉彩瓷和顏色釉瓷。另外,還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多姿多彩的瓷器是中國古代的偉大發明之一,"瓷器"與"中國"在英文中同為一詞,充分說明中國瓷器的精美絕倫完全可以作為中國的代表。

剪紙與民俗

中華大地,流淌了五千年的文明血脈,華夏民俗,鈐記著老祖先的生生不息,民間剪紙是民俗文化的載體,也是一種民間傳承的文化活動。

民俗是我們民族精神、道德傳統以及凝聚力的載體,剪紙是中國最古老民間習俗、

最具特色的民間藝術之一,樸素的思想情感、悠久的、精湛的手工技藝都融入到薄薄的

紙片上,靈巧的雙手,一剪一刻一琢磨,便幻化出千姿百態的美麗圖案,爭奇鬥豔,異彩紛呈。代代傳承的剪紙藝術,反映出中國深邃的傳統思想和古老文化。

現在過新年,貼窗花仍是中國某些農村的重要民俗。因為較少受到外來文化的影響,剪紙保留了大量古老風俗和文化。的窗花所表現的內容主要有戲曲人物,花卉、草蟲魚獸,喜慶圖、門窗花飾、燈綵花、龍船花豐富多彩,百般變化,寓意多端,洋溢著歡快,健康和熱愛生活的情感,深為人們所喜聞樂見。民俗的某些觀念決定了剪紙的內容取向和表現形態,形成了民間剪紙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藝術形式。

剪紙不只是為了記錄一種文化形態、一種充滿情感的美,更是為了見證與記載祖先賦予我們的歷史精神。我國傳統的民間藝術剪紙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 一民俗藝術來自於民間,造福於民間,繁榮於民間。它在我們的生活中日漸被大家認可、 喜歡並使用著,當一年又一年的隆重節日開始時,它為我們增添更多的節日氣氛和濃郁的喜氣,美麗的剪紙在節日裡閃亮起來。

“鏤金做勝傳荊俗,剪綵為人起晉風。”剪紙藝術蒼茫幾千年,與民間習俗密不可分,代 代承傳延續至今,顯示出中華民族文化的恢弘氣度和深邃底蘊。小小剪刀剪出了大千世界的風雲變幻,剪出了民族精神之魂,剪出了綿綿不息幾千年華夏文化的行走軌跡。

剪紙——中國民俗文化中永遠的風景。

京劇

京劇,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簧”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中國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衍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歌唱)、念(唸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透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淨(粗獷威猛的男人,別稱花臉)、醜(男、女人皆有)四大行當。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