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林徽因集讀後感

林徽因精選集讀後感

導語: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本文是品才網pincai.com小編精心編輯的,希望能幫助到你!

林徽因精選集讀後感

喜歡林徽因的作品,更多的是因為喜歡林徽因其人,帶著欣賞一代才女的情懷來欣賞她的作品,品味的不僅是人間四月天的清新婉麗,更有那一樹一樹花開的詩意人生。

讀林徽因的詩,感覺到的是輕盈、空靈、智慧、優雅,詩人眼見的景、身經的情全部轉化成思想的跳動,如行雲流水、風清月白;有人說林徽因是天上飄動的一朵白雲,飄動著、俯視著大地及大地上的風景和人情。

讀她的詩能深切地感受到,她就是一朵雲,一朵純潔無暇、變幻不息的白雲;在《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中她寫到“我說你是人間的四月天/笑響點亮了四面風/輕靈在春的光豔中交舞著變;你是四月裡早天的雲煙/黃昏吹著風的軟/星子在無意中閃/細雨點撒在花前……”在《靈感》中她寫到“此刻像風在搖動著我/告訴日子重疊盤盤的山窩/清泉潺潺流動轉狂放的河/孤僻林裡閒開著鮮妍花/細香常伴著圓月靜天裡掛…直到靈魂舒展成條銀河,長長流在天上一千首歌…”如果不是天上的雲,怎能把天上的景、人間的情描述的如此輕盈漫動! 其實我更喜歡的是林徽因的散文,她的每一個句子都透徹著美,即便是描寫最平凡不過甚至於我們看起來醜陋粗鄙的東西。如《蛛絲和梅花》中,她描寫的蛛絲“真真地就是那麼兩根蛛絲,由門框邊輕輕地牽到一支梅花上。就是那麼兩根細絲,迎著太陽光發亮…再多了,那還像樣麼”她寫梅花:“拿梅花來說吧,一串串丹紅的結蕊綴在秀勁的傲骨上,最可愛,最可賞,等半綻將開地錯落在老枝上,你便會心跳!梅花最怕開;開了便沒話說。索性殘了,沁香拂散同夜裡爐火都能成了一種溫存的悽清。”這哪是散文,這分明就是詩。

她的散文又通透著藝術性、思想性,將人生的大美、大愛、大智慧都融入了她的文章中,如《一片陽光》中寫道:“所謂人類文化?這人類文化到底又靠些什麼?我們懷疑或許就是人身上那一撮精神同機體的感覺,生理心理所共起的情感,所激發出的一序列為,所聚斂的一點智慧—那麼一點點人之所以為人的表現”

又如她在寫詩究竟是怎麼一回事中“寫詩,或又可說是自己情感的、主觀的,所體驗瞭解到的;和理智的客觀的所體察辨別到的,同時達到一個程度,騰沸橫溢,不分賓主地互相起了一種作用,由於本能的衝動,憑著一種天賦的興趣和靈巧,駕馭一串有聲音、有圖畫、有情感的言語,來表現著內心與外物息息相關的聯絡,及其所發生的悟理和境界”!

對於她的文作,能起到什麼樣的作用,她是這樣認為的:“我們的作品會不會長存下去,也就看它們會不會活在那一些我們從不認識的人,我們作品的讀者,散在各時,各處互相不認識的孤單的人的心裡的,這種事它自己有自已的定律”。

我想,其實所有人寫的文章或其他藝術作品不都是一樣嗎,它們是否有價值,關鍵是看這些文字或畫作能否引起那些我們不認識的人的心理共鳴?是否有生命力,就看它們能夠走進多少時間段裡的`那些不認識的孤單的人的心裡。半個世紀過去了,我便成為了又一個互相不認識的孤單的人。

說林徽因是天上飄著的白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她的曠世奇戀。她與徐志摩的戀情,使世人有幸欣賞到“悄悄地你走了,正如你悄悄地來,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的精美詩篇!她與金嶽霖的戀情讓世人能夠知道這世上還真有痴情到死的男人;她與梁思成的戀情讓世人感受到了中外古今的建築文化。在與三個男人的情感中她的理性、她的果敢決斷,如果不是飄在天上又怎能如此把人世間的情感紛擾看得如此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我知道,即便是林徽因在世,我也成不了“太太的客廳”裡的座上嘉賓,我輩觀林徽因及其作品,就如同欣賞那變幻不息的朵朵白雲!

林徽因精選集讀後感

她是中國第一代女性建築學家,被胡適譽為中國一代才女。她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設計的參與者,是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者之一,是傳統景泰藍工藝的拯救者,她是一個聰慧的女子,讓徐志摩懷想了一生,讓梁思成寵愛了一生,讓金嶽霖默默地記掛了一生,更讓世間形色男子仰慕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在今天,一代才女林徽因依然擁有眾多追隨者。不同於張愛玲的以文字立身,對林徽因來說,則是以身世個性傳奇。她身世氛圍,更多的折射著那個時代的文化風尚,流逝的時光之水也沖洗不掉她的傳世風化,反而更加迷人,令人追尋。林徽因秀外慧中,多才多藝。她曾旅英留美,深得東西方藝術之真諦,英文水平極佳。她兼具中西之美,既秉有大家閨秀的風度,又具備中國傳統女性所缺乏的獨立精神和現代氣質。在北京的文化圈裡,她一直以才貌雙全而聞名,由於徐志摩的文學引領,她寫得一手音韻極美的新詩,是才華橫溢的女作家。以她為中心,聚集了一大批當時中國的第一流文化學者,而她就是一個高階文化沙龍的女主人。她是建築史中研究中卓有建樹的學者,捲起袖子就可以趕圖設計新房舍。她騾子騎得,雞毛小店住的,上世紀三十年代以來,她不顧重病在身,經常顛簸在窮鄉僻壤,荒山野嶺,在荒寺古廟,危梁斗拱中考查研究中國古建築。

她還是三個著名的愛情故事的女主角:一個是與徐志摩共同出演的青春感傷片,浪漫詩人對她痴狂,並開中國現代離婚之先河;一個是和梁思成這個名字並置在一起的婚戀正劇,建築學家丈夫視她為不可或缺的事業伴侶和靈感的源泉;另外,還是一個悲情故事的女主角,她中途退場,邏輯學家金嶽霖因她不婚,用大半生的時間“逐林而居”,將單戀與懷念持續終生。可想而知,她確實是一位傾倒眾生的佳人。在她身後,似乎還真難找到一個能及得上她的成就和魅力的女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一生可以如夏花一樣絢爛,死若秋葉一樣靜美,林徽因做到了,她這一世應該算不長不短,相比長壽者來說,雖然有些許缺憾。但她一生華美,比起庸碌的凡人,當是無悔了,她活著的時候喜歡被人簇擁著,在熱鬧中度過每一天。死後則想獨自與春天留下最後一個約會。她像青鳥一樣倦而知返,在月色還沒有散去的晨曉離去。有人說,林徽因的一生就像一齣戲,雖沒有大起大落,卻也一波三折。那些來往於她生命中的過客,在戲臺上出將入相,忙碌不堪人物性格。也有人說,林徽因的一生本就是一本美麗的詩集,在人間四月寫著青春的讚歌。還有人說,林徽因的一生就像是一鍋小米粥,用時間的爐火慢慢熬煮,越久越香。千萬個人心中,就有千萬個林徽因,所以對於她的人物性格,以及心情故事,有所爭執亦屬平常。就像久遠的歷史,早已在歲月的風塵中銷聲匿跡,我們也只能憑藉一些書籍典故來探看模糊不清的昨天,這讓我想起了曇花,總是選擇在暮色時分開放,開時極其絢爛,彷彿要在瞬間將一生的美麗都釋放。然而事實就是如此,花開只有今宵,難見明日。所謂曇花一現,賞花之人打個盹兒,便錯過了那個綻放的過程,極致之後是慘淡的消退。林徽因是那束曇花麼?年輕的時候她是朵白蓮,在月光下獨自清雅,如今被歲月打理過得容顏不復當年。她選擇做一朵曇花,燦爛得開過便作罷。林徽因是真正的才女,她在設計方面具有獨到的眼光和超凡的見解。她的成就,一半是緣於她的努力,然而更多的則是她骨子裡的靈性。無論是詩歌創作,還是所設計的作品,都離不開那份靈逸。所以與林徽因相關的事物我們無需深入探尋,便會生出一見如故之感。她優雅的氣韻,斐然的才情似一縷春風拂過每個人的心田,清新,溫和,柔美又生動。

我若離去,後會無期。不知為何,每次想到這句話,心中會莫名的蒼涼與酸楚。人的一生要經歷太多的生離死別,那些突如其來的離別往往將人傷的措手不及。人生何處不相逢,但有些轉身,真的就是一生,從此後會無期,永不相見。其實我們都知道,人生存於世是多麼的艱難,無論你內心有多強大,但在死亡面前都是軟弱無力的。林徽因知道自己是一株植

物,是一朵潔淨的白蓮,只因不捨奼紫嫣紅的春光,所以早早地綻放在清涼的初夏。許多時候,她不願世人看到她的柔弱,所以她努力讓自己堅強,讓自己行走在擁擠的人流中,讓所有人察覺不到她不同凡響的美麗。林徽因的潔淨不禁讓我想起了《紅樓夢》裡的林黛玉,那個美麗絕倫,質本潔來還潔去的女子。她是仙,是天上掉下來的林妹妹,她來凡塵是為了還債。所以她一直以孤絕的姿態生存於世,縱是在勾心鬥角的賈府,始終不改她初時的性情。林徽因與林黛玉的確有相似之處,但她們卻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人。她像是一隻展翅的白鷺,在歲月的柳岸扶搖直上,掠湖而過,朝著她想要的生活飛去。只是她的靈魂依舊是那朵白蓮,安靜的長於淤泥之中,出塵絕世。在所有人心中,林徽因就是那朵潔淨無塵的白蓮,無論她經歷多少風霜,都絲毫不影響她天然端雅的美麗。只是蓮落還會有蓮開之時,這位絕代紅顏,一旦老去,再想得見芳容,又該去哪裡尋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