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中考文言文複習專題之桃花源記

中考文言文複習專題之桃花源記

中考文言文複習專題

桃花源記

1、作者:陶淵明,朝代:晉宋詩人,散文家。本文選自《陶淵明集》。還學過他的文章有《歸園田居》(其三)《飲酒》《五柳先生傳》等

2、文章知識:(1)線索:漁人(武陵人),進出桃花源的行蹤為線索。發現——訪問——離開——再尋,貫穿起來。 (2)順序:時間先後

3、重點字詞

(1)通假字:要通“邀”,邀請。

(2)古今異議:交通,交錯相通。 無論:不要說,要不必說。

妻子:妻子和兒女。 絕境:與世隔絕之地 。 鮮美:鮮豔美麗

(3)一字多義:志: 處之志之; 標記,尋向所志。

(4)重點詞:欲窮其林窮:窮盡。 具答之具:詳盡。 悉如外人,全部、完全。

鹹來問訊鹹,都。 黃髮(老人)垂髫(小孩),並怡然自樂,都。

4、成語:(1)世外桃源:與世隔絕,沒有戰亂,人人安居樂業的理想社會。後用此成語指虛構的超脫現實的安樂美好的地方。

(2)豁然開朗:豁然,開闊明亮的樣子。形容有狹窄陰暗突然變為開闊敞亮。也比喻心理突然悟出道理而 感覺明朗。

(3)無人問津;津:渡口。沒有人來問渡口。後用此成語比喻沒有人過問受到冷遇。

(4)落英繽紛;落英:落花。繽紛:繁多凌亂的樣子。鮮花紛紛飄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兒凋謝的暮春天氣。

5、理解背誦;(1)本文中描繪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異景象)的語句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本文中是什麼吸引漁人“欲窮其林”的?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3)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環境的句子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2003年河北省中考填空題)

(4)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社會環境的安寧的句子: 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5)本文中描寫了桃花源人民安居樂業、和平幸福的境況(或:描寫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黃髮垂髻。並怡然自樂。

(6)本文最能體現桃花源人熱情好客、民風淳樸的句子有:a.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 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B.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本文“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桃花源人為何嘆惋不已?問今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8)交代桃源人來歷的句子: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

5、思考、(1)本文中第三段描寫了桃花源人社會風尚的哪兩個方面?(簡答):生活幸福;民風淳樸。

(2)本文的.哪兩件事能說明桃花源是虛構的理想社會?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未果,尋病終。

(3)從文章那些地方知道內容是虛構的:從“桃源世界”,結果“不復得路”,而後“無人問津”可知。

(4)虛構目的:描繪無剝削,壓迫,自食其力,自給自足,和平寧靜,人人自得其樂的社會,同當時的黑暗社會形成鮮明對照,表達了作者和廣大勞動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對理想社會的追求。

(5)作品意義:儘管這種理想不可能實現,但它體現了人們的追求和嚮往,也反映出人們對現實的不滿與反抗。

6、討論、 回答下列問題

(1)為什麼“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設下懸念,使故事更加離奇)

(2)“桃花源”是作者虛構的理想世界,既然是不存在的,作者為什麼還要寫它呢?

(為了寄託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廣大人民的意願。或:為了寄託美好理想,追求自由生活)

(3)漁人離開桃源後,還寫太守與劉子驥先後探訪未果的情形的作用是什麼?

(① 增添神秘色彩。②暗示這是一個虛構的無法實現的理想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