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其他

中考作文審題有技巧

中考作文審題有技巧

中考作文審題有“門道”

嘉賓:鮑志伸東格致中學語文特級教師 小:顧文豪建平中學高二

小:很多同學自由練筆寫得不錯,但課堂命題作文的成績大多不好;學校老師說,主要是審題思路不正。老師還說中考作文,審題要求比平時更高;因此,想請你談談如何在試場上準確把握作文審題的思路問題。

鮑:審題是決定命題作文成敗的首要關鍵,在考試時只有審題正確,才可能取得合格成績;否則,文字基本功再好,也要砸鍋。而語文應試留給作文的時間有限,審題的時間至多隻能是十來分鐘。因此作文應試時不僅要審題正確,而且必須集中思想,儘快把握審題思路。

那麼,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除首先要穩定情緒,排除雜念,克服平時在自由練筆中“我行我素”的習慣外,應瞭解中考作文命題的一般特點。按理來說,一般命題作文只提供給作者一個文題,不帶其它文字要求。其審題目標無非是三個,即一審文體要求,二明題材取向,三定寫作重點。但綜觀近年來各地中考作文試題,往往還附加了若干具體要求,如“必須夾敘夾議”,“自擬具體題目”,或在篇幅控制、卷面注意及寫作方面提出一些特定要求,因此我們在作文審題時應認真審題包括附加說明、具體要求在內的作文題的全部文字。

小:每次作文,有些同學雖然認真審題,但老師還是常常認為有偏題、離題的現象,這究竟是什麼原因?

鮑:審題是我們作文過程的第一步,這第一步沒走好,下筆千言,洋洋灑灑,卻文不對題,甚至離題萬里,自然也在意中了。你自我感覺審題還是認真的,但結果卻事與願違,這說明你在審題方面習慣、技巧與能力肯定還存在一些問題。

第一、你應該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首先一拿到作文題,在動筆前,要認真讀題,要認真的揣摩作文題中的每一個字,從而明確題目要求,把握住寫作重點、文章中心、取材範圍及文體要求,如果是給材料的作文題,還要認真讀好材料以及題目對使用材料的提示和要求。總之,審題應做到慎、細、清、明、不留任何環節上的紕漏,俗語說,“差之毫釐,謬以千里”。

第二、你要掌握些審題的技巧,如同類題和相似題的比較辨異,可開啟你的寫作思路,例如《我的老師》與《我和老師》題目僅一字之差,但前者應側重於寫“老師”,刻畫老師的形象;後者則應側重於寫“我”與“老師”間的交往過從,重點則要落在事件的敘寫上。又如要學會尋找命題中的關鍵詞語以明確寫作的重點,例如《家庭瑣事》中的“瑣”字就告訴我們要多寫家庭中所發生的細瑣雜事;《人生處處有考場》,則應從多方面來表現人生無處不都對我們有所考驗。再如要學會體味作文題中所包含的象徵和比喻含意,例如《梅花香自苦寒來》、《一朵生活的浪花》之類的題目。這樣,文章才能恰當地使用好相應的表現手法,透現出詩意來。

小:該怎樣提高自己的.審題能力呢?

鮑:我們常常說要不斷提高自己的作文能力,而審題能力則是我們作文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審題能力的強弱往往決定了作文水平與層次的高下優劣。至於能力的錘鍊形成與強化離不開日常的訓練。建議你可多些作文審題方面的單項訓練,現“為你支招”。

[為你支招]

審題是作文的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審題有這樣幾個要領

1、分清文體:首要區分作文的文體,是寫記敘文還是寫議論文,還是其他類題。

2、領會命題用意:比如要分清題目要求是寫人還是寫事、寫人的記敘文。有的是透過記敘一件較完整的事來寫,也有的是通過幾件事或幾個片斷來寫,而敘事的記敘文可以寫一件事也可以寫幾件事,但要注意的是,寫人和寫事的記敘文中人和事是分不開的。事是人做出來的,不寫人就無法表現事。同樣,不寫事也無法表現人。因此,具體到一篇文章中,要準確地找到側重點才不會跑題。

3、看清範圍大小:文體中往往會有起到限制的詞語,這就要求同學們在範圍中進行作文,千萬不能衝出禁區,否則寫得越好跑得越遠。有些是地點範圍,如《街頭見聞》、有些是時間範圍《童年的我》、有些是人物範圍《我的鄰居》。對於直截了當的命題限制,同學們還不大會出錯,但在近年十分流行的材料式作文和話題式作文中,同學就要透過仔細的閱讀、把握文章的限制範圍。

4、把握關鍵詞語:每道題目都有題眼。因此同學要善於抓住題眼、一擊即中。這裡可簡要介紹幾則方法:加字、減字法。中考命題是十分科學嚴謹的,老師對於每個字乃至每個標點符號都要琢磨推敲。因此,學生千萬不能大意疏忽。例如:2001年中考作文題《有家真好》,很多同學疏忽了這個“有”字,同學心裡要注意《有家真好》和《家真好》這題一字之差的奧妙。另外,同學也要注意同類題型的比較另外,同學在考試,千萬不要放過命題要求,尤其是粗體字排印的文字,這是命題者對學生的重要提示。別小看這幾行字,可謂“言約旨遠”,它既明確題目的文體、字數,更點明瞭題目的指向和作文的忌諱之處,有時細細品味“提示”,還能為你開闊寫作思路。可以這樣說,近年的中考作文題內容和文字明白曉暢,為的是減輕審題難度,但還是有考生跑題、離題。究其原因:一是考試心態不好,粗枝大葉;二是理解能力不足。會錯意、表錯意、牛頭不對馬嘴,那就糟糕了;三是思想認識、生活閱歷、語言功底有所不足,審題時依然產生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