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科普知識

武夷巖茶水仙和肉桂的區別

武夷巖茶水仙和肉桂的區別

在武夷名茶裡,我相信大家都聽過水仙跟肉桂吧。而這兩種茶的口味醇厚,而有著怎樣的區別呢?那麼接下來就讓我們先了解下水仙觀後感肉桂到底有著怎樣的特點,最後再講他們的區別吧。

武夷水仙簡介

武夷水仙為歷史名茶,是閩北烏龍茶中的兩個品種之一。水仙是武夷山茶樹品種的一個名稱,武夷水仙就是以品種命名的。武夷山茶區素有“醇不過水仙,香不過肉桂”的說法。水仙最大的特點就是茶湯滋味醇厚 。

武夷山由於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逐使水仙品質更加優異,如今樹冠高大葉寬而厚、成茶外形肥壯緊結有寶光色,沖泡後香含蘭花葉濃而醇,湯色深橙耐沖泡,葉底黃亮硃砂邊,為武夷巖茶傳統的珍品。

概述

武夷水仙條索肥壯緊結勻整,葉端褶皺扭曲,好似蜻蜓頭;葉片色澤青翠黃綠,油潤而有光澤;內質香氣濃郁清長,“巖韻”特徵明顯。沖泡後,湯色橙黃,深而鮮豔,滋味濃厚而醇,具有爽口回甘的特徵,葉底肥嫩明淨,綠葉紅邊,十分美觀。鮮葉採摘標準及管理。

品質特點:

外形肥壯,色澤綠褐油潤而帶寶色,部分葉背呈現沙粒,葉基主脈寬扁明顯,香濃銳,有特有的“蘭花香”,味濃醇厚,喉韻明顯,回甘清爽,湯色濃豔帶深橙黃色,耐沖泡,葉底軟亮,葉緣紅點鮮紅 。

水仙茶梗粗壯、節間長、葉張肥厚、含水量高且水分不容易散發。外形條索緊結捲曲,似“柺杖形”、“扁擔形”,毛茶枝梗呈四方梗,色澤烏綠帶黃,似香蕉色,“三節色”明顯;內質湯色橙黃或金黃清澈,香氣清高細長,蘭花香明顯,滋味清醇爽口透花香,葉底肥厚、軟亮,紅邊顯現,葉張主脈寬、黃、扁。

如果是五六十年以上樹齡的水仙茶樹,則是老樅水仙。

老樅水仙在巖骨花香的基礎上突出蘭花香和樅味,抓老樅的樅味,主要有三味:木質味、青苔味、糙米味。

老樅水仙屬武夷巖茶製作的工藝與巖茶大徑相同,老樅水仙屬於中輕焙火味醇清香。

老樅水仙外形緊實、條索狀;顏色多為色澤烏綠潤帶寶色;幹茶香馥郁、老樅味。葉底大片有明顯的“綠底紅鑲邊”的特徵,葉脈浮於葉面之上。

製作工藝

鮮葉採摘後經過曬青、做青、炒青、初揉、走水焙、簸揀、攤涼、挑剔、毛茶、補火等工序製成 。

採摘:

水仙鮮葉原料以中開面一芽三葉為佳,據試驗對比:小開面開採的成茶香低味澀,大開面開採的吃水淡薄。採摘應嚴加管理,應輕收輕放,速運,薄攤,通風,防止損傷劣變。依不同採摘時間,樹齡,早晚青,雨水青,分別攤放管理。

委凋:

萎凋葉溫度不超過34~36℃,以25℃左右為宜。萎凋的相對溼度最高不超過85%,水仙品種葉形大,葉質厚,芽葉含水量較多。曬青減重率為14~16%,以葉態變軟,葉片伏貼,葉面失去光澤,葉色較暗,青臭氣消退,發生清香為適度。萎凋時晴天氣候採用日光萎凋。可分為涼青→曬青→涼青等幾個步驟。水篩攤曬,攤葉量0.6kg/篩,葉間不重疊;竹蓆攤曬,輕翻2~3次。雨水青先鼓冷風吹乾表面水而後再鼓熱風,風溫掌握在30~35℃,若用萎凋槽,攤葉厚不多於15cm。綜合做青機裝葉量為筒體的2/3左右,以防止因葉表水分多,葉片粘在一起,造成萎凋不均,悶黃,死青現象。吹冷風時,每隔5~6min開機轉5~6轉,以翻動葉子,使葉表水分均勻散發。

做青:

做青受環境條件影響很大,溫度高,溼度低可加速水分蒸發,使青葉理化變化同步進行,在短時間內達到適度要求;溼度高,則水分蒸發慢,走水困難,因而在生產中,溼度高時要加強鼓風,多設火爐,以促進青葉走水。武夷水仙製法以中搖,適攤,中涼為特點,武夷水仙分5次搖青600轉,其製法搖青轉數,每次攤葉厚度,涼青時間及葉態變化情況見表1。堆青處理,視做青的程度而定,歷時1.5~2h,厚度30~40cm至紅邊較足,香氣大起時進行殺青。做青適度:葉面黃綠,葉緣硃紅色,青帶綠腹,紅鑲邊,葉質柔軟,手摸光滑如綢,青氣消退,花香顯露,葉片突起呈龜背狀。殺青筒體溫度要求在220~240℃,手感以手背放置筒口有刺痛感為度,白天看鍋壁泛白,夜間微紅時即可。葉投入時有“噼拍”聲,投葉量25kg上下。殺青以悶殺為主,2min後,開啟排氣風扇,將水蒸汽吹出筒外。殺青達適度時,手握殺青葉成團,有粘手感,不易彈散。折梗不斷,茶香顯露、減重率36~40%,雨青殺青程度掌握要求更足些。

揉捻:

將適度的殺青葉略為散熱後,隨即裝入揉捻機,裝葉適量快速,壓力以輕→略重→重為度,至條索緊結,捲曲率達90%以上,下機歷時約10~16min。

烘焙:

烘乾。透過熱化學作用,發展色、香、味品質。要求進風口溫度150℃,攤葉厚2~3cm,轉速快盤,烘至七、八成幹,手觸略有刺手感時下機,攤放2~3h,梗幹滋味更醇和;足火溫度100~115℃,慢盤烘至手摺梗脆斷為適度,下機稍攤涼,密封儲存。

武夷水仙製作工藝,可視綜合閩北、閩南的傳統工藝“中曬中搖”為特色;其成茶品質穩定,具有閩南製法的清香而又具有閩北製法的醇厚。

功效

1、提神作用:茶葉的咖啡鹼能興奮中樞神經系統,幫助人們振奮精神、增進思維、消除疲勞、提高工作效率。

2、利尿作用:茶葉中的咖啡鹼和茶鹼具有利尿作用,用於治療水腫、水滯瘤。利用紅茶糖水的解毒、利尿作用能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

3、強心解痙作用:咖啡鹼具有強心、解痙、鬆弛平滑肌的功效,能解除支氣管痙攣,促進血液迴圈,是治療支氣管哮喘、止咳化痰、心肌梗塞的良好輔助藥物。

4、抑制動脈硬化作用:茶葉中的茶多酚和維生素C都有活血化瘀防止動脈硬化的作用。所以經常飲茶的人當中,高血壓和冠心病的發病率較低。

5、抗菌、抑菌作用:茶中的茶多酚和鞣酸作用於細菌,能凝固細菌的蛋白質,將細菌殺死。可用於治療腸道疾病,如霍亂、傷寒、痢疾、腸炎等。面板生瘡、潰爛流膿,外傷破了皮,用濃茶沖洗患處,有消炎殺菌作用。口腔發炎、潰爛、咽喉腫痛,用茶葉來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6、減肥作用:茶中的咖啡鹼、肌醇、葉酸、泛酸和芳香類物質等多種化合物,能調節脂肪代謝,特別是烏龍茶對蛋白質和脂肪有很好的分解作用。茶多酚和維生素C能降低膽固醇和血脂,所以飲茶能減肥。

7、防齲齒作用:茶中含有氟、氟離子與牙齒的鈣質有很大的親和力,能變成一種較為難溶於酸的“氟磷灰石”,就象給牙齒加上一個保護層,提高了牙齒防酸抗齲能力。

8、抑制癌細胞作用:據報道,茶葉中的黃酮類物質有不同程度的體外抗癌作用,作用較強的有牡荊鹼、桑色素和兒茶素。

武夷肉桂簡介

武夷肉桂,屬烏龍茶類。被發現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曆史。是以肉桂樹品種的茶樹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緊結呈青褐色,湯氣香味刺鼻。肉桂茶其品質優異,性狀穩定。是武夷巖茶的當家品種,且被外地廣為引種。在多次國家級名優茶評比中,作為巖茶典型代表參評,均獲金獎。九十年代後武夷巖茶躋身於中國十大名茶之列,主要也就是依靠它的奇香異質。出口港澳、東南亞、日本、英國等國家和地區。

加工工序

採製工藝

武夷肉桂每年四月中旬茶芽萌發,五月上旬開採巖茶,在一般情況下,每年只採一季,以春茶為主。須選擇晴天採茶,俟新梢伸育成駐芽頂葉中開面時,採摘二三葉,俗稱“開面採”。不同地形、不同級別的新葉,應分別付制,採取不同的技術和措施。

採摘:駐芽中開面3~4葉採摘。根據肉桂品種營養生長較強、駐芽新梢形成較慢的特性。在大生產中,為了及時採摘,前期少量採小開面,中期大量採中開面,後期少量採大開面。採摘時間一般在上午10時至下午3時,以晴天午後3時採摘當天完成曬青,製茶質量最好。

製作工藝

現今製作,仍沿用傳統的手工做法,鮮葉經萎凋、做青、殺青、揉捻、烘焙等十幾道工序。鮮葉萎凋適度,是形成香氣滋味的基礎,做青系巖茶品質形成的關鍵。做青時須掌握重萎輕搖,輕萎重搖,多搖少做,先輕後重,先少後多,先短後長、看青做青等十分嚴格的技術程式。近年來做青多以滾洞式綜合做青機進行。

曬青

曬青以均勻薄攤為原則。具體時間及程度“看青曬青”而定,以葉面光澤消失,葉質柔軟,頂二葉下垂(或一葉下垂),青氣消失,減重8%~12%為度。隨即移入青間攤涼0。5~1小時,目的是散發熱氣和使葉肉、葉脈間水分分佈均衡。

做青(搖青及涼青)

決定肉桂品質的關鍵性工序。做青間的環境溫度22℃~25℃,相對溼度約70%,保持新鮮空氣。做青既按“看青做青”和“看天做青”的武夷傳統方法,又按肉桂茶青葉的特點,多次搖青(5~8次)。每次搖青次數由少到多,依次遞增;攤葉厚度,依次拼篩加厚,使香氣緩慢而充分地發展。涼青時間(即每二次搖青之間的相隔時間)先短後長。具體時間及程度依靠手、鼻、眼感官綜合觀察,標準為青葉手握如綿的彈性感;鼻聞青氣消失,由清香轉花果香;眼看紅邊程度三紅七綠。整個過程約需8~12小時。

殺青和揉捻

做青結束即投入殺青,要求最後一次搖青後40分鐘內進行殺青,不宜堆放過久,以免堆葉發熱引起發酵過度。鍋底溫度以250℃為適度。殺青程度掌握以香氣顯露、折梗不斷為準。此時乘熱揉捻至葉片成條。

烘乾揀梗

分毛火、揀梗、足火三個步驟。毛火溫度約130℃,時間12~15分鐘。毛火後揀梗。足火溫度約90℃,烘焙至茶葉含水量約6%~7%,即成毛茶。

復火(燉火)

足火後的毛茶是否需要復火,依不同銷區消費習慣而定。如廣東潮汕和山東北京部分地區,要求成品茶火功較足,毛茶須進行一道或二道復火(俗稱燉火),第一次燉火80℃~90℃,6小時;特殊要求情況下,於第一次燉火後半個月進行第二次燉火,火溫70℃~80℃,7~8小時,烘至茶葉含水量約5%。燉火後的成品茶具有焦糖香和耐沖泡的特點,但足火所產生的香味型物質,經燉火後喪失殆盡!

價值功效

武夷肉桂茶有防癌、防輻射、抗衰老、抗變異、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武夷肉桂茶在福建農林大學提交的'研究報告中,被譽為“健康之寶”,國際荼界評價武夷肉桂茶是“萬物之甘露,神奇之藥物。”福建中醫學院盛國榮教授說:武夷茶,溫而不寒,久藏不變質,味厚不苦不澀,香勝白蘭、芬芳馥郁,提神消食,下氣解酒,性溫不傷胃。

武夷水仙和肉桂的區別

武夷水仙和肉桂的區別是武夷巖茶水仙的“巖韻”歸納總結為“活、甘、清、香”四個字。

香。武夷茶的香包括真香、蘭香、清香、純香、表裡如一,曰純香;不生不熟,曰清香;火候停均,曰蘭香;雨前神具,曰真香,這四種香絕妙地融合在一起,使得茶香清純辛銳,幽雅文氣香高持久。

清。指的是湯色清澈豔亮,茶味清純順口,回甘清甜持久,茶香清純無雜,沒有任何異味。香而不清是武夷巖茶種的凡品。

甘。指茶湯鮮醇可口、滋味醇厚,回味甘夷。香而不甘的茶為“苦茗”。

活。指的是品飲武夷巖茶時特有的心靈感受,這種感受在“啜英咀華”時須從“舌本辯之”,並注意“厚韻”、“嘴底”、“杯底留香”等。

“一般的巖茶都可體現“香”;

等而上之才體現“清”;

再上之才表現出“甘”;

最佳者才表現為“活”;

後者都包含有前者的特徵,有前者的特徵就未必能體現後者的特徵。所以真正好的武夷巖茶應該是以“活”為上。

正因為武夷巖茶具有”活、甘、清、香”,妙不可言的“巖韻”,所以蜚聲四海,譽滿九州,令古往今來的茶人愛的如醉如痴。

肉桂原為武夷名樅之一,無性系、灌木型、中葉類、晚生種。

成品茶特徵:條索緊實、色澤烏潤砂綠,香氣濃郁、辛銳似桂皮香,滋味醇厚甘爽帶刺激性,湯色橙黃至金黃、透亮,葉底綠葉紅鑲邊顯、軟亮。

武夷巖茶屬青茶類(俗稱烏龍茶類)、半發酵茶類。

品質特徵:外形彎條型,色澤烏褐或帶墨綠、或帶沙綠、或帶青褐、或帶寶色。條索緊結、或細緊或壯結,湯色橙黃至金黃、清澈明亮。香氣帶花、果香型,瑞則濃長、清則幽遠,或似水蜜桃香、蘭花香、桂花香、乳香等等。滋味醇厚滑潤甘爽,帶特有的“巖韻”。葉底軟亮、呈綠葉紅鑲邊、或葉緣紅點泛現。不同的茶樹品種還帶有不同的品種特徵。

巖茶的特徵分析:

巖茶的共性特點:水的厚薄、香氣的耐儲性、耐焙性等主要取決於茶園的山場、其次為栽培管理和加工技術。共有特徵見上帖。

單泡巖茶的特徵分析:

(1)品種特徵:某一品種不論種在何山場、只要按烏龍茶工藝加工到位後所具有的共同特徵。

撇開山場因數,品種特徵明顯的巖茶,其加工工藝一定達中等以上,(若按綠茶工藝加工則體現不出品種特徵)因此,低檔巖茶品種特徵較弱。

品種特徵應是共性的、其他品種所沒有的特徵。如肉桂的“桂皮香”、“辛辣味”。而“桂圓香”則不是品種特徵(是工藝特徵、輕微煙味)。品種特徵要靠實踐來總結,有些特徵只可意會、不好描述,如大家熟悉的水仙特徵。

(2)工藝特徵:因加工工藝不同、或某加工環節處理失誤而形成的特徵。如酵味(發酵過度、類似紅茶的味道)、渥味(揉捻後未及時烘乾、毛火走水焙的時間過長造成)、煙味、青味(做青發酵不足、殺青不足)、酸餿味、高火味、過火味、焦味(有炒焦味和焙焦味)等等。某些消費者常把渥味、煙味、酸餿味等當作“韻味”。

(3)巖韻:是指烏龍茶優良品種、生長在武夷山丹霞地貌內、經武夷巖茶傳統栽培製作工藝加工而形成的茶葉香氣和滋味。

以上定義說明:“巖韻”是武夷巖茶獨有的特徵;“巖韻”的有無取決於茶樹生長環境;“巖韻”的強弱還受到茶樹品種、栽培管理和製作工藝的影響。

同等條件下:不同的茶樹品種,巖韻強弱不同;非巖茶製作工藝加工則體現不出巖韻;精製焙火是提升巖韻的重要工序。

形成巖茶獨有風格及特徵多樣化的因素主要有三:(1)獨特的生態環境。(2)豐富的優良品種資源。(3)傳統的栽培製作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