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設計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人教版

在美術教學中。如何利用不同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美術天分呢?以下是PINCAI小編收集的《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設計人教版》,僅供大家閱讀參考!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一:

第1課 課題: 萬花筒

課時 1課時

教學目標

1. 瞭解萬花筒的圖案是對稱的,並能描述它的對稱方式。

2. 用繪畫,剪紙,拼貼等方式表現類似於萬花筒的圖案。

3. 試著按自己的設計來表現色彩。

教學評價建議

1. 能否表現對稱的圖案。

2. 能否用“先設計一個花樣再複製”的思路來設計對稱的圖案。

3. 能否表現記憶中的色彩的感覺。

4. 如何引導學生在設計、應用領域學習。

5. 如何循序漸進地指導小學中年級學生制定設計方案。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萬花筒圖案的圖片,中心對稱的圖案。示範用的紙。筆,剪刀,膠水等工具。

2. 學生準備學具:有萬花筒的學生將其帶到課堂。帶好彩色紙,剪刀,繪畫筆等。

二、課堂教學

1.引導階段

讓學生看看萬花筒然後討論:萬花筒裡的“花”有什麼特點?主要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的花樣是如何對稱的。引導學生觀察萬花筒中歸亮的那個六角形圖案,它是由六個三角形組成的。其中有一個三角形的花樣是真實的。其餘五個都是鏡子反射出來的,它們都是相同的並且圍繞一箇中心點對稱。

2. 發展階段

首先可以讓學生討論一下思路:我們要創作一個:“真實的”三角形花樣,可以剪,可以畫;再製作其餘五個“鏡子裡的”花樣,組成要做的圖案。

然後讓深長思考用什麼方法使圖案對稱。(將紙疊在一起剪,用印的方法來畫……)學生很難將對稱表現得精確,這並不重要,對於三年級的學生只要能表現出萬花筒的圖案就可以了。 色彩也是考慮的一個方面,可以讓學生再一次觀察萬花筒,將其中認為最漂亮的一個色彩組合記住。並且將它表現出來。

3. 收拾與整理

學生應該已經習慣將剪下的紙屑放在紙簍中。那麼結束時只要再檢查一下週圍是否有紙屑就可以了。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二:

第2課: 課題: 魔幻的顏色

課時:2課時

教學目標:

1. 認識三原色。

2. 觀察兩個原色調和之後產生的色彩變化,說出由兩原色調出的第三個顏色(間色)

3. 能夠調出預想的色彩,並用它們塗抹成一幅繪畫作品。

教學評價建議

1. 能否用三原色調出三個間色

2. 能否分別說出三個間色分別是由那兩個原色調出來的。

3. 能否調出預想的顏色。

4. 能否記住三原色以及用他們調出的間色(間色這一概念可以不出現)。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教具:水彩畫工具,色彩卡片,圖片,範作。

2. 學生準備學具:水彩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 引導階段

因為三年紀的學生對水彩畫接觸的不是很多。所以有必要指導一下如何使用水彩顏色,然後,讓學生挑選兩個最喜歡的顏色,調一調。再說一說變成了什麼顏色。接下來可以讓學生自由調配顏色,但要有兩個要求,只將兩種顏色相調,並且要記住它們調出的第三個顏色。(可以做一些筆記)。然後交流。

2.發展階段

讓學生認識三原色。並且真正理解“原色”的含義

將紙弄溼,將調出的色彩塗抹在作業紙上:讓學生用兩個指定的原色調出教師出 示的那個間色。學生調出顏色胡 色相一定會有差異,讓學生比一比。說說原因。教師分別出示兩個間色。讓學生自己尋找兩種顏色調出它。學生繼續嘗試調出喜歡的顏色並填在畫面的空白處。

3. 收拾與整理:可以留出十分鐘左右的時間,主學生將水彩畫工具清洗整理好,然後再進行作業展評。

三、課後拓展

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可讓學生做以下練習:繪出七色彩虹,繪出春天(或夏天,秋天,冬天)的感覺,表達心情,天氣,味道……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三:

第3課 課題: 大人國與小人國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 能夠舉例說明大小是透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體現出來的。

2. 能夠用比較的方法,繪畫(製作)“大人國”或“小人國”

教學評價建議

1. 能否用對比的方法,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

2. 用來突顯主人公的“大“或”小“的表現方法是否有創意。

3. 構圖是否完整。

4. 能否有意識地使用一些自己喜歡的色彩組合。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教具:一些玩具汽車,房子,人物等迷你型的物品,一些與這些物品大小較匹配的景物圖片,有條件的可以準備一些有關的動畫片,電影等影像資料。

2. 學生準備學具:學生將自己過家家用過的各種玩具“娃娃,動物,積木,汽車,廚具……)帶來。帶齊繪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 引導階段

讓學生回憶看過的`有關大人國或小人國的故事,簡要說明一下故事內容。然後討論故事是如何表現主人公來到了大人國(小人國)的?

請學生將帶來的各種物品放在不同的背景前,說說感覺並討論:是什麼原因使同一樣物體看起來有時候顯得非常大,有時候又顯提非常小,讓學生舉例說明。

教師也可以用一些圖片,告訴學生:大小是透過相互比較才可以顯示出來的。

2. 發展階段

學生思考:你想表現大人國還是小人國?你想有那幾樣物體的大小反差來表現主人公來到了大人國或小人國?繼續啟發學生思考:畫面的主體是什麼?用什麼背景來襯托它的大或者小?

學生根據自己的創意開始作業。

3. 收拾與整理

4. 學生的創作往往要兩課時才能完成,在第一課時結束的時候,教師可將作業收起來。

三、課後拓展

用泥塑的形式,配以一些玩具,模型,背景圖表現立體的大人國或小人國。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四:

第4課 課題: 前前後後

課時 2課時

教學目標

1. 透過回憶,觀察與比較,能夠概括出“同樣大小的物體會顯現近大遠小的現象”這一規律。

2. 能夠運用“近大遠小”的規律,繪畫或拼貼一幅表現物體的前後關係的作品。

教學評價建議

1. 能否例舉“近大遠小”的現象。

2. 能否用“近大遠小”這一規律來表現前後關係。

3. 畫面是否表現出了物體的前後關係。

4. 三年級的學生怎樣學習透視知識。

教學實施建議

一、課前準備

1. 教師準備教具:一些有明顯透視效果的圖片或影像資料。

2. 教師根據所在地區的實際情況,在課前讓學生觀察道路兩旁的樹,電線杆等有明顯透視現象的景物,如有條件,可讓學生用照相,速寫等方式記錄觀察結果。

3. 學生準備學具:剪刀,漿糊,彩色紙,繪畫工具。

二、課堂教學

1. 引導階段

交流課前觀察的結果,教師同時出示相應的圖片,影像資料等。說說這些景物都有些什麼規律?舉例說明。

2. 發展階段

討論:在以往的繪畫中,你是用什麼方法來表現前後關係的?

知道了“近大遠小”的規律後,說說你準備如何用它來表現景物前後關係?教師可以為學生的作業指定一個主題,也可以讓學生討論後自主命題,並選擇一種作業形式(繪畫,拼貼,或兩者結合)。

繪畫之前可以與學生探討一下繪畫順序:先畫什麼比較合理?

3. 收拾與整理

要讓學生養成將剪下的廢紙屑隨手放進紙簍的習慣,這樣課後的收拾與整理就比較方便。

三、課後拓展

尋找,收集與本課內容有關的世界名畫,並用簡單的語言加以書面評論。

三年級上冊美術教案五:

三年級上冊美術《登山遊戲》教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引導學生對身邊的事物和發生的事情進行仔細觀察 ,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設計製作登山遊戲棋。

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髮揮想象力,將繪畫和遊戲創意結合,設計登山遊戲棋。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遊戲棋的設計,製作和共同遊戲,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團體協作精神。

教學重點:

設計並製作出好玩又有趣的登山遊戲棋。

教學難點:

登山路線的設計、遊戲活動的設定。

教學策略:

棋類遊戲是兒童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兒童所接觸的有各種各樣的棋類,它們的遊戲規則、畫面、遊戲線路及角色棋、骰子的設計各不相同。本課以登山作為題材,開展登山遊戲棋的設計和製作。本課透過引導學生對身邊登山這一運動的觀察、分析,引導學生對這些山的景點、線路、設施等進行觀察分析,繪製出相應的登山線路圖,並從中滲透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在教學中可以採用“感悟發現—觀察分析—嘗試探究—欣賞提升—聯想創造”的教學策略。從趣味的遊戲入手激起學生的興趣,透過對遊戲棋的交流感受遊戲的趣味;透過遊戲棋盤等的欣賞,引導學生對幾種遊戲棋的棋盤設計、遊戲規則進行研究,啟發學生制定遊戲規則,瞭解設計的內容;嘗試登山路線的設計,在探究與實踐中,發現設計中的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進一步學習設計製作登山棋的方法;透過對其他學生作品的欣賞啟迪創意、拓展思路,並明確設計製作的步驟,最後採用小組合作的形式,合理分工設計製作登山棋,寓教於樂,把遊戲的過程轉化為學生合作學習、共同創造的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程式教學活動(含過程與方法)設計目的和說明
感悟發現1.隨著鈴聲的響起,下課時間結束了,我想下課對於同學們來說,一定是最開心和最快樂的時間。那麼老師想了解一下你們在下課的時候都玩一些什麼遊戲呢?

2.看來同學們玩的花樣可真不少,今天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一款遊戲,希望能夠豐富大家的課餘生活。(出示遊戲棋)

你認識這種棋嗎?

你還見過哪些遊戲棋?上面都有些什麼?

(學生展示帶來的遊戲)

大家想不想自己設計製作一副遊戲棋呢?這節課我們就來做一副“登山棋”(板書課題)

從趣味的遊戲入手激起學生的興趣,透過對遊戲棋的交流感受遊戲的趣味。
觀察分析(出示棋譜)小組討論、彙報


1.一幅遊戲棋都會由哪幾部分組成?

棋盤、棋子、色子,我們要進行遊戲這三部分是缺一不可。

2.那麼在整副遊戲棋裡面,你們認為哪一部分是最主要的呢?(棋盤)

棋盤裡都有什麼?

(名稱、路線圖、用於設定障礙和獎勵方法的圖示、裝飾美化的圖案、遊戲方法介紹等)

透過棋譜圖片,引導學生觀察遊戲棋的組成。


引導學生對幾種遊戲棋的棋盤設計、遊戲規則進行研究,啟發學生制定遊戲規則,瞭解設計的內容。

嘗試探究下面我們來設計一條登山路線


1.讓學生在畫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線,儘量把紙畫滿。

2.選取學生草稿中的範例,針對其中的不足和優點進行講評。

實踐總結:

線過於彎曲密集?不利於安排線路。

線條流暢舒展?棋格順序明顯。

方法總結:

(1)在紙上隨意畫一條彎曲的線。

(2)根據彎彎曲曲的畫面,結合日常學習、活動中有意義的事件,想象創作內容,要安排的景物。

(3)安排棋子的行進路線圖或序號。

(4)根據畫面想象如何進行登山遊戲。

嘗試登山路線的設計,在探究與實踐中,發現設計中的問題並嘗試解決問題,進一步學習設計製作登山棋的方法
欣賞提升1.欣賞其他同學設計的登山棋


說一說你最喜歡哪副棋?為什麼?

它的設計有什麼獨到之處?

哪副棋的棋盤最漂亮?

2.如果現在讓你來設計一副棋盤,你會從哪一步入手呢?接下來又該設計什麼呢?

(1)設計起點、終點(在合適的位置上設計)

(2)設計路線(路線不要過於複雜、要便於遊戲、要為畫面留出足夠的空間)

(3)設計畫面(要有自己的特點,要以一個主題貫穿,畫面色彩要豐富、裝飾性要強,同時可以設計出不同型別的畫面)

(4)設計標題(給遊戲棋起名字)

(5)設計遊戲提示(要富有創意性)

(6)設計遊戲說明

在繪製棋盤的同時,別忘了製作符合自己特點和個性的棋子和色子。

透過對其他學生作品的欣賞啟迪創意、拓展思路。


明確設計製作的步驟和要求。

聯想創造1.作業要求:


(1) 路線清晰、構圖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圖案設計新穎。

(2) 四人為一組合作完成。

(3) 各組合理安排分工與合作

兩人設計路線,一人做色子,一人做棋子。

2.學生設計製作、教師巡迴指導。

3.展示作品

(1)小組展示自己的作品:選一名代表向大家介紹玩法與規則,談談小組與眾不同的創想。

(2) 表揚路線清晰、構圖完整、色彩搭配合理、圖案設計新穎的作品。

(3) 玩一玩:學生自願結成小組,進行登山遊戲。

引導學生進行合理分工,共同設計製作登山棋,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寓教於樂,把遊戲的過程轉化為學生合作學習、共同創造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