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語文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背影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3.珍愛親情,增進與父母的溝通與交流,培養中華民族傳統美德。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味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學習抓住人物特徵刻畫人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匯入新課

同學們,在我們的生活中,有許多不經意的細節,會引發我們內心的感動。比如:春天樹尖上長出了第一片嫩芽,秋日裡遠處傳來的一首懷舊的老歌,週六回到家,父母早已為我們準備了一桌熱氣騰騰的飯菜……這樣的事,也許還有很多很多。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一篇令人感動的文章《背影》。

這篇課文追憶了作者在八年前,在北大讀書時經歷的家庭變故。當時中國社會的狀況是:軍閥割據,帝國主義勢力明爭暗鬥,知識分子朝不保夕,奔波勞碌,謀事艱難,在他們心頭籠罩著一層不散的愁雲。採用紀實的手法,透過一個特定的角度“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所以更喚起人們的同情、嘆惋和共鳴。

二、課文欣賞

(一)整體感知:兩個問題

1.本文寫的主要事件是什麼?

回答:父子浦口送別。

2.全文共寫到父親幾次背影?表達了什麼中心?

回答:四寫背影。“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分別為:

(1)懷念父親,惦記背影;第一次是開篇點題“背影”,有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

(2)望父買橘,刻畫背影;第二次是在車站送別的場面中,父親胖胖的身軀,步履艱難,蹣跚地走過鐵道為兒子買橘子,使兒子感動得熱淚盈眶。

(3)父子分手,惜別背影;第三次是父親和兒子告別後,兒子眼望著父親的“背影”在人群中消逝,離情別緒,又催人淚下。

(4)別後思念,再現背影。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結尾,兒子讀著父親的來信,在淚光中再次浮現了父親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已,與文章開頭呼應。

表達的中心:父疼子,子愛父,──父子情深。

(二)思考討論一:父疼子

1.在送行過程中,父親為兒子做了哪些事?

答:親自送行,照看行李,講定價錢,送子上車,揀定座位,叮囑兒子,囑咐茶房,為子買橘。

體現:細心關照,周到入微。

2.其中哪一件事最讓你感動?為什麼?答:望父買橘見背影。

3.朗讀,分析這一部分。

4.父親的穿戴:黑、深青──家境不好,心情憂傷。(黑色給人壓抑沉重的感覺,這是一個沉重的背影!)

5.走路的姿勢:蹣跚──年紀較大,腿腳不便。(這是一個蹣跚的背影!)

6.爬月臺動作:探攀縮傾──行動不便,步履艱難。(動作描寫,“探”,體胖動作不靈便,下鐵道小心翼翼;“攀”,既寫出月臺的高度,又可以想象父親爬月臺的吃力;“縮”,兩腳無處可蹬,把怎樣爬寫得更細緻;“傾”,爬上月臺雖然十分艱難,但又十分努力的樣子。──這是一個艱難的背影!)

7.父親對兒子的關懷,除了為兒子做了這麼多煩瑣細小的小事以外,還以什麼方式表達這種關愛?

答:父親的語言。(1)不要緊,他們去不好!(2)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3)我走了,到那邊來信!(4)進去吧,裡面沒人。

體現:憐惜體貼,依依不捨。(樸實而簡潔的語言,表現出父親無微不至的關心,深摯的關愛,憐惜體貼兒子,依依不捨,語言樸實,感情深沉。)

(三)思考討論二:子愛父

1.兒子理解了父親的深情嗎?為什麼?談談你的看法。

理解。三次流淚,兩次自責:

A.望父買橘,艱難背影──感動之淚B.父子離別,惜別背影──惆悵之淚

C.含淚讀信,再現背影──思念之淚D.太聰明瞭,聰明過分──後悔自責

兒子對父親:從不理解到理解、體諒、感動、思念。

真切理解,真誠感激

(四)研究探討

你認為父親為兒子做的這些事普通嗎?為何兒子會多次流淚。作者並不是第一次看到父親的背影,這個背影對於兒子來說太熟悉了,如果是在平常,父親的背影可能不會令兒子感動得掉下眼淚來。那為何會如此感動呢?

總結:特定的環境:家境慘淡,禍不單行。

學生總結:祖母去世,滿院狼藉,變賣典質,父親失業。失去親人,父親的內心是悲痛的;失業、借債等境況又使他的內心充滿了憂愁。日漸蒼老的父親,還要承擔家庭的重擔。然而在這慘淡的光景中,父親並不怨天尤人,一如既往地愛護著自己的兒子。父親擔心兒子看到家庭的變故影響學業,還寬慰兒子,並親自送兒子上火車。這些事有的不是他非做不可,如送兒子上火車;有的既不是他非做不可,又不是他所能勝任的,如過鐵道買橘子。但他不做便心中不安。為照顧兒子,什麼災禍,什麼勞累,他都置之度外。父親在千辛萬苦中為兒子所做的一切,比平常特別是順境中所做的一切不知可貴多少倍。所以兒子當然會感動得多次掉下眼淚。

教師總結:飽經憂患的父親:一如既往愛護兒子,萬般體貼關愛。父親是一座山,偉大而堅強。嚴酷的現實扭曲了情感,沉重的負擔壓彎了脊背,他從無怨言,默默地用點點血汗,以透支的生命為兒女們開出一條成功之路。

三、拓展遷移

父母愛子女之心,無微不至,父母愛子女之事,可寫的事情成千上萬。本文以小見大,將父母的“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摯愛全部凝聚在這個背影裡。就像我們熟悉的唐朝人孟郊的《遊子吟》就把母親對即將遠行的兒子的種種複雜微妙的感情全部凝聚在“臨行密密縫”這個形象上。讀了本文,你不會不想到父母平時對自己的許多鍾愛,甚至有些是自己本來不怎麼在意的事情,這時也會浮現出來,令你動心,乃至流淚,甚或慚愧。

其實何止父愛,所有的親情之愛都是感人的,也許你承受著卻沒有發覺,也許你失去了才覺珍貴。請你仔細品味這記憶中的珍寶,說說在你的家庭裡,你所感受到的至愛親情。

四、感受深情(放背景動畫《懂你》)

同學們,至愛親情是我們擁有的無上的財富。一桌準備好的飯菜,一件放在床頭的衣服,一個鼓勵的微笑,一句體貼的話語,都凝聚著親人對我們的期望和關懷。正像父親的背影一樣,永遠感動著我們。讓我們都能對他們說一聲:我愛你們,我理解了你們。

五、作業:請同學們回到家裡,用你自己獨特的方式,向你的父母、親人表示你對他們理解,對他們給予你的無微不至的關懷的感激。給父母夾一次菜,給他們寫一張紙條,為他們倒一杯水,向他們道一聲辛苦……好嗎?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世界何時鑄劍為犁

一、活動目標

1.提高對戰爭的認識,培養熱愛和平的情感和社會責任感。

2.激發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全在與歷史的對比中讓他們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珍愛生命。

3.透過活動開闊文化視野,增加有關戰爭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的積累。

4.培養資料資訊蒐集處理能力,鍛鍊圍繞某一事件進行評說的口語表達能力和針對某一問題闡明自己觀點的寫作能力。

5.初步培養學生就具體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的能力

二、活動策劃

(一)策劃理念:本次綜合性學習活動,注重將資料的收集與實地訪問調查結合;注重知識的獲得與能力的培養相結合;注重學習活動與情感價值和世界觀的形成相結合;注重校內活動與校外活動相結合。

(二)策劃依據:從某種程度上講,人類發展的歷史就是一部戰爭史,在漫長的程序中,戰爭給我們留下了豐富的文化內容,我們完全有必要讓學生積累有關戰爭的歷史知識和文學知識,並將知識的獲得與情感的培養結合起來,激發學生熱愛和平的情感,促使他們的樹立為人類和平事業而奮鬥的理想。

我們麻城市地處大別山南麓,地理位置險要,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是著名的柏舉柏大戰場,三國時期,曹操亦曾率部征戰於龜峰山下,至今仍有楹聯留於人間,到了現代,這裡是紅四方面軍的主要策源地之一,從這裡走出了以王樹聲大將,為代表的一大批共和國將領,王樹聲同志的家鄉乘馬崗鄉是全國聞名的將軍之鄉,至今那裡還留下了許多舊戰場遺址,還有許多見證過當年戰鬥的老人及其後代,我們完全有必要讓學生走進乘馬崗,走近那裡的人們,去感受戰爭,去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激發他們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情。

(三)活動過程

活動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資料蒐集和校外活動準備階段;第二階段校外活動階段,探訪戰場舊地,瞭解風情人情;開展社會調查;第三個階段,活動成果展示階段,整理收集到的各種資料,準備演講、辯論。

前兩個階段都注意讓學生分組開展活動,第三個階段,注重集中活動。

第一個階段:學生分組收集資料

①圖片中的戰爭:注意收集有關戰爭的圖片,並弄清其出處來源。

②文學中的戰爭:描繪戰爭的文學作品收集,寫出其主要內容,分析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徵。

③影視中的戰爭:介紹影視作品的主要內容。

④成語中的戰爭:與戰爭有關的成語典故不少,蒐集它們,並弄懂這些成語典故的含義。

⑤詩詞中的戰爭:古今中外,與戰爭有關的詩詞不少,收集起來,注意對這些作品賞析品味,理解背誦。

⑥史料中的戰爭:收集歷史當中的著名戰例,弄清戰爭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在戰爭中尋求啟發。注意收集歲月長河中,在戰爭中產生的英雄人物及其主要事蹟。

⑦想像中的戰爭:展開合理的想像,描繪示來戰爭的情形,注重由現代戰爭引發想像,感悟未來戰爭與科學技術的關係。

⑧資料中的戰爭:收集二戰,兩伊佔海灣戰爭的有關資料,感受戰爭給人類帶來的巨大災難。

第二個階段:校外活動:參觀訪問調查

開展活動前,各組應預設調查訪問重點

活動分四組進行:第一組:參觀麻城市革命烈士陵園和革命史博物館,瞭解麻城人民在為新中國成立及為保衛社會主義建設成就而產生的英雄人物及其動人事蹟。側重瞭解有關“黃麻起義”、“紅四方面軍建軍”鄂、豫、皖蘇區建立等有關史料。

第二組:舊戰場紀念地採風:深入麻城市乘馬崗鄉楊泗寨、得勝寨等地參觀,瞭解當年紅軍戰士在此地戰鬥的情況。

第三組:將軍故里今昔,深入到王樹聲同志、張才千同志、陳再道;王宏坤等同志故鄉,聽將軍的後裔進述將軍的故事,激發學生們對將軍們為中國革命勝利不畏艱難不怕犧牲的高貴品質。請將軍故里的民間藝人為學生教唱紅色歌謠。如《八月桂花遍地開》、《大別山》等。

第四組:前往河南新縣田鋪鄉河鋪村,探訪許世友將軍故居,瞻仰墓地,瞭解其生平事蹟,瞭解將軍傳奇的一生。

第三個階段:整理資料,為活動展示作準備

經過前面兩個階段準備,同學們手中已經掌握的材料比較豐富,教師引導學生整理它們,使之系統化,材料按下列線索進行整理:①影視欣賞;②圖片展示;③講述故事;④知識競賽;⑤發表演說;⑥開展辯論

第四個階段:活動展示

展示過程:第一板塊,影視欣賞,放影電影《太行山上》,利用戰爭的畫面,創設活動情景。

第二板塊:展示戰爭圖片,讓圖片直觀揭示戰爭的殘酷,和平的可貴。

第三板塊:英雄故事講述,講一講歷史上的戰鬥英雄,麻城籍的將軍故事。

第四板塊:戰爭知識競賽①背誦有關戰爭詩詞;②展示有關戰爭的成語、典故、名著;③介紹有關戰爭的文學名著;④經典戰例彙集等內容都可以做為競賽範疇。競賽可以從必學題、搶答題、風險題等幾個方面設題。

第五板塊:發表演說。演說話題可以從“紅軍精神”、“長征精神”、“緬懷歷史”、“珍惜和平”等幾個方面確定話題,讓學生髮表演說。

第六板塊:辯論。辯論分為正反兩方,正方辯題“世界將會有永久的和平”乙方辯題“世界不會有永久的和平”。

第七板塊:辦一期專欄,展示學生寫作的調查報告或參觀訪問心得、日記等。

三、活動反思

(一)語文學科有其本身的特點,它是透過在對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傳授和語言能力的訓練中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塑造學生的個性,培養他們健康的情感和積極的世界觀的。我們這次活動,是語文實踐活動,而不是歷史課,也不是政治課,因此應該遵循語文的學科特點,活動的安排和展示,突出語文味,如演講、寫調查報告等。

(二)活動要注意學生的參與率,要培養學生大膽說話的能力,如在訪問的時候,有的學生羞於開口,老師應該及時鼓勵學生,大膽交際,問訪向前,要求全體參加訪問的學生要寫好訪問提綱。

(三)生活當中處處有語文,要讓學生注意收集。麻城的紅色歌謠已經被列入黃岡市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在活動中,紅色歌謠的收集工作還做得不夠。

四、活動訓練題設計

1.今年是長征勝利70週年紀念年,班裡開展了紀念活動“長征頌”詩歌朗誦及演講比賽,賽後,將有關文稿編輯成冊,已經確定了兩個欄目:㈠回憶長征;㈡民族脊樑。現在,請你繼續完成下面三項工作:

⑴設本文集再設兩個欄目:a.________ b. ________

⑵為本文集取個名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

⑶請向你的朋友,寫一封簡短的推薦信,推薦本文集。(2分)

2.請以“要和平不要戰爭”為主題擬兩條標語。(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文學作品都與戰爭有關係,請選擇一部作品,按要求填寫卡片

《水滸傳》、《三國演義》、《戰爭與和平》、《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安妮日記》(3分)

作品名稱_______________;作者及國籍(朝代)_________

我最難忘的情節________ ; 我最難忘的人物: ___________

關於此人的評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人總結出來的戰爭智慧,也是生活智慧,請選擇下面列舉計策中的一計,調動你的生活經歷或耳聞目睹的事例來說明它在生活中的運用(2分)

以逸待勞 聲東擊西 拋磚引玉 擒賊擒王 釜底抽薪

我能舉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面參加辯論雙方的觀點,你贊成哪一方面的觀點,試為該方寫一段辯論詞(3分)

正方:戰爭能推動歷史向前發展。

反方:戰爭給人類造成巨大災難,阻礙歷史的發展。

我贊成________方觀點,我的辯論詞是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級上冊語文教案:阿長與《山海經》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指導學生快速梳理文章內容。

2.引導學生領悟文章材料和主旨的關係。

3.培養學生在整體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提高語言運用的能力。

過程與方法:

學習運用比較(原文與“變異版本”的比較)的方法,提高散文閱讀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引導學生用心體會作者對“阿長”的懷念以及對“弱者”的同情。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2.理解材料和主旨的關係。

3.品味語言的內涵。

教學難點:

理解材料與主旨的'關係。

三、教學策略

本課主要採用“表格法”與“變異法”。

透過表格設計,引導學生快速理清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

透過文字改造的策略,將文章部分內容“變異”,再與原文進行比較,從而領會文字“材料與主旨”的關係。以之引導學生領會散文閱讀與寫作的方法,提高閱讀能力。

四、教學過程

(一)整體感知

1.教師範讀與學生朗讀結合。

要求全體學生在聽讀課文的過程中,完成以下任務:邊聽讀課文,邊圈點批註,邊思考問題,邊填寫表格。

思考的問題:看看文章圍繞“阿長”寫了哪些事情,重點寫了什麼?從這些事情中,可以看出阿長是怎樣一個人,作者對她有怎樣的印象和情感?根據以上問題的提示,完成下列表格中的內容。(填寫表格時注意原文語句的“化用”)

自然段

關於“阿長”的事情

她是怎樣一個人

“我”對她的印象和情感

12

介紹稱呼和來歷

35

喜歡切切察察;

不許“我”走動;

睡覺時擺成“大”字。

不大佩服(討厭)。

612

懂得許多規矩;

教給我很多道理。

不耐煩(覺得非常麻煩)。

1318

常常對我講“長毛”。

發生空前的敬意;

卻不料還有“偉大的神力”;

特別的敬意;

逐漸淡薄完全消失。

1929

3031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快速理清文章內容,把握文章主旨。

(二)主旨領悟

研讀課文開頭(第1~2自然段)與結尾(第30~31段)。

1.大家對“阿長”的稱呼分別是什麼,這是她的名字嗎?她的這個“阿長”的稱呼是怎麼得來的?你如何理解這樣的姓名來歷?

1)長媽媽:母親,許多別的人;阿長:祖母;阿媽(阿長):“我”平時(憎惡時)。

2)稱呼的來歷:“叫慣了,沒有再改口”。

3)“理解”:

①於“大家”而言:集體地、習慣性地冷漠,無視個體生命的價值的殘酷(更其可、可、可、可)。

②於“阿長”而言:習以為常,以為理所應當(何其可)。

2.品讀課文結尾部分(第30~31段),從字裡行間體會作者對他的“保姆,長媽媽即阿長”的情感。結合具體語句談談你的理解。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在把握內容的基礎上,領會文章主旨。

(三)深入探究:材料與主旨的關係;語言內涵的品味

1.關於“《山海經》”。

(1)借用魯迅先生的語體形式,先問大家一個小問題:小魯迅對《山海經》“發生”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渴慕”。

(2)何為“渴慕“?

【設計意圖】品析語言內涵。

【明確】所謂“渴慕”,表示比“羨慕、愛慕、思慕”等程度深,是渴望到極點,一種迫不可待的愛慕、思慕、欲求。

(3)從哪些地方能看出“我”的渴慕?

【設計意圖】提取資訊加以分析。

【明確】段20:“很願意看看……”;段21:“但一坐下來,我就記得……”;段22:“太過於念念不忘……”;段25:透過“我”拿到《山海經》時候的反應來表現、突出“渴慕”之情。

(4)品味表現小魯迅拿到《山海經》時的反應的語言:“震悚”“霹靂”。用得到滿足時的激動和興奮來表現“渴慕”“念念不忘”。

(5)讓他發生如此“渴慕”之情的《山海經》是一部什麼樣的書?

【明確】是一部“刻印都十分粗拙的本子”。

(6)運用“變異法”,進行比較閱讀:文中有三次提到“《山海經》”,文字有什麼不同?如果把第三次和第一次調換順序,可以嗎?文字如下:

原文

比較

1.曾經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

2.趕緊去接過來,開啟紙包,是四本小小的書,略略一翻,人面的獸,九頭的蛇,……果然都在內。

3.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鏚而舞的刑天。

1.曾經有過一部繪圖的《山海經》,畫著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一腳的牛;袋子似的帝江;沒有頭而以乳為目,以臍為口,還要執干鏚而舞的刑天……




3.看起來,確是人面的獸,九頭的蛇,三腳的鳥,生著翅膀的人,沒有頭而以兩乳當作眼睛的怪物,……


【明確】不能換,第三次的文字表明──經過“自己細細讀”,已瞭如指掌,如數家珍,爛熟於胸。這些描寫中,說明了《山海經》於“我”而言的意義是:“開啟一個世界”“喚起無窮的好奇心,無羈的想象力”的一本書,甚至可以說有“啟蒙”的意義。

【設計意圖】進行比較閱讀,引導學生體悟文章材料與主旨的關係,突破教學難點。

(7)成年魯迅對《山海經》又有什麼樣的情感呢?他怎麼看待《山海經》對他的意義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可以研讀第29段。文章第29段,列舉了5部“繪圖的書”,都是些什麼書呢?列舉它們,作者的意圖是什麼(有什麼表達效果)?可以刪掉這一段嗎?

【明確】這些內容的意圖在於說明《山海經》對魯迅的影響。

(8)階段性總結:所以,於小魯迅而言,《山海經》是他“最初得到的,最為心愛的寶書”。

品味語言內涵:什麼是“寶書”、什麼是“心愛的”、什麼是“最為心愛的”。

2.關於“阿長”。

(1)小魯迅是怎樣得到《山海經》的呢?當然是阿長買來送給他的,但是為什麼花了許多筆墨交代一位遠房的叔祖的事兒?當然,我們可以說,是因為他惹起小孩子魯迅對《山海經》渴慕之情。那麼,直接就寫從叔祖那裡“最初看到”或“最初得到”《山海經》,不就行了嗎?──當然不能這麼寫──為什麼?──因為“不真實”,此其一也。其二,我們來比較對叔祖太太的“改寫”文字,想一想,魯迅寫“叔祖及其太太”這段文字的用意是什麼?

原文

變異

他的太太卻正相反,什麼也莫名其妙,曾將曬衣服的竹竿擱在珠蘭的枝條上,枝折了,還要憤憤地咒罵道:死屍!這老人是個寂寞者,因為無人可談,就很愛和孩子們往來……

他的太太也和他一樣,也是個胖胖的、和藹的老人,也愛種一點花木,常常微笑著修剪珠蘭、茉莉的枝條,還要自言自語道:真好看啊這老人也就微笑起來。他很愛和孩子們往來……

【明確】寫叔祖太太,是為了說明叔祖“是一個寂寞者”,他是“很疏懶的”,暗示讀者,他與“我們”往來,稱我們為“小友”,只是為了排遣自己的寂寞,並不是真正關心、關愛孩子。

(2)那麼,別人呢?──別人,“誰也不肯真實地回答我”。

(3)只有阿長,阿長是怎樣的呢?可順勢分析品味:“大概是太過於念念不忘了,連阿長也來問《山海經》是怎麼一回事”。什麼叫“也來問”?──說明好多人都問過,但只有阿長給我買了《山海經》,別人問過也就問過,沒有真正關心過。只有“阿長”,目不識丁的阿長,主動來問,利用“告假時間”去買,最後“高興的”送給“我”。(對比,反襯)

(4)文中有兩次提到阿長有“偉大的神力”,但表述卻有所不同,結合上下文談談你的理解。品味兩次提到“神力”的不同。

“長毛”時

“《山海經》”時

我一向只以為她滿肚子是麻煩的禮節罷了,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從此對於她就有了特別的敬意,似乎實在深不可測。

這又使我發生新的敬意了,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卻能夠做成功。她確有偉大的神力

【明確】之前“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神力”指的是她居然脫了褲子就能抵禦大炮的進攻,小孩子信以為真,覺得好恐怖,好神秘;當然從大人,從成年的角度看,又會覺得好可笑,有一種幽默的調侃在裡面。而“確有偉大的神力”則是指“她能夠做成功”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她沒有文化,目不識丁,把《山海經》誤聽為“三哼經”,她與小魯迅沒有血緣關係,只是一個保姆,但她關心、注意並重視了一個小孩子的精神需求。相對於她的“關心、重視”,別人則一律是“漠視”,這讓成年魯迅也頗多感慨。

(5)階段性總結:所以,文章才叫《阿長與〈山海經〉》,而不像《藤野先生》那樣叫《我的保姆阿長》,也才有了文章結尾那一聲深沉的向大地母親的“祈願”,願生前不幸的阿長在大地母親的懷裡得到靈魂的安息。

3.仿照老師的“變異”,如果由你來繼續“變異”,以突出人物的特點和作者的情感,你還有哪些選擇?並簡要分析和闡釋。

預設“變異”的可能性:

①第19自然段:“刪”──叔祖與別人不同;

②第22自然段:“刪”──對阿長的“不屑”;

③第24自然段,“換”──“三哼經”為“山海經”

④第28自然段,“刪”──《山海經》的粗拙;

⑤第29自然段:“刪”──木刻本的丟失;

(四)總結

1.這節課,我們走進文字,利用“變異”比較的方法,領悟散文中有些“似乎無理,貌似閒筆”的文字,但仔細“想去”,“竟是有理有情”,這是領悟“材料與主旨的關係”。

2.還有,我們品味語言,發現有些字眼“好似無理,又似太俗”,但“合上書一想”,彷彿必須有它方才“形容得盡”,“念在嘴裡倒像有幾千斤重的一個橄欖”,這就是品味散文的語言,尤其是魯迅的散文語言。

(五)佈置作業

課外閱讀《朝花夕拾》,將你感興趣的文章與同學分享。

【設計意圖】拓展學生課外閱讀,對魯迅先生的散文語言風格能有較深的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