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讀後感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後感350字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後感350字

導語:中國文化,博大精深。許多的小故事都蘊藏著深刻的含義。《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的故事,卻一直映在我的心上,是它讓我知道了人要有恆心、有毅力。《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後感怎麼寫?以下是pincai小編為您整理相關內容,歡迎參考閱讀!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後感350字

寒假,我讀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其中的《漢文帝親嘗湯藥》一文令我感觸很深。

文章講的是漢文帝的母親薄太后病得很重,這期間,漢文帝幾乎放下國事,一心一意照料母親。漢文帝雖然貴為帝王,但薄太后吃的湯藥,他都先親自嘗一嘗,確定冷熱適中,湯藥無毒,然後才送給母親喝。

讀了這個故事後,我想:漢文帝貴為帝王,都要為母親親嘗湯藥。而我們呢?哪次生病,不是父母先嚐一嘗藥燙不燙,然後再一口一口地餵我們喝?我們也應該向漢文帝學習,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父母病了的時候,我們也應喂父母喝藥;父母工作一天回家時,我們也應為父母倒上一杯熱茶,再甜甜地說一聲:“爸爸,媽媽,您們辛苦了!”

古書以“目不交睫,衣不解帶”來形容他對母親盡孝的程度。意思是即使累了,也不敢閉上眼睛,解開衣服的帶子好好睡一覺。我們要向漢文帝學習,讓辛苦照顧我們的父母得到兒女們最真誠的回報!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後感350字

第一:讀懂原文抓中心。“讀後感”的“感”是從讀中產生的,只有讀得認真,才能有所感,並能感得深刻。

第二:選擇重點作感點。一本好書或一篇好文章的讀後感,可“感”的點很多,要寫好讀後感,必須選好“感點”。什麼叫“感點”呢?感點是由書中某一個地方的內容引起的,引發我們體會的地方。面對眾多的感點,我們必須從中選擇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最善於寫的一個或幾個點,作為自己寫讀後感的切入點,切不可面面俱到。

第三:讀感結合有側重。讀後感中少不了對原文的`“敘”述,但它不像記敘文中的“敘”那樣具體、形象、生動,讀後感中的“敘”要做到簡明。寫作時可以先敘述文章內容,後集中談體會,這種寫法適於只談一點體會。還可以邊敘邊談體會,“讀”和“感”交叉寫,這種寫法可以談幾點體會。

第四:聯絡實際談感受。這個“實際”,可以是自己的思想和生活實際,也可以是別人的思想和生活實際。沒有情感的讀後感蒼白無力,有情感的讀後感才能感染人。

第五:結構安排有次序。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寫清感受後,結尾再回扣“讀”。還要注意讀後感的題目,可以直接以“讀《》有感”為題,也可以把自己的感悟作為題目,把“讀《》有感作為副標題。”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後感350字

華傳統美德故事” 系列三冊《溫良恭儉讓》《仁義禮智信》《忠孝廉恥勇》,從*能代表我中華傳統美德的十五個字為切入點,每個字分別透過3 個正面經典歷史故事以及1個反面歷史故事為代表,配以極具中國特色的原創工筆繪畫插圖,突出介紹以上每個字的意義與其內在的深層含義,從而詮釋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大開本,大彩圖,全文注音的形式,十分適合低幼段小學生閱讀。

《中華傳統美德故事—仁義禮智信》讀後感350字

我讀完了《中華美德故事》這本書,我覺得其中《孔子好學不倦》的故事,對我的啟發教育特別深。

這個故事介紹了孔子的好學精神:孔子 60 歲了,還要拜師學琴。他學琴與別人不同,別人總是迫不急待地要求學新曲子,往往一首曲子只學兩三天,可是孔子學一首曲子埋頭一練就是十天。明明已經熟練了,可還是不肯換新曲子。這是為什麼呢 ? 原來孔子不但要把曲子練熟,而且還要透過曲子旋律來揣摩出曲子的精髓和主人公的人品、個性、精神甚至外貌。孔子的好學精神,深深地感動了他的老師。

想想自己,我感到非常慚愧。有一次,在家裡做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時遇到了一個難題,怎麼也想不出該怎麼做。這時,我想幹脆明天早上到學校看其他同學是怎麼寫的,把答案一抄不就完事了嗎 ? 第二天晚上作業發下來,我得了優秀。老師還表揚了我。可是,現在翻開作業本一看,好像優秀上多了個黑點,今天讀了孔子的故事,讓我又想起了這件事,對待學習要認真,碰到困難要虛心向老師請教。

這個故事,使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學習是進步的階梯、是成功的基石,只有勤學、好學、不弄虛作假才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