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頁
  2. 教師

《認識固體》教學設計

關於《認識固體》教學設計

《認識固體》教學設計

本課是蘇教版《科學》教材3年級下冊《固體和液體》單元的第一課。本課透過學生的幾個親歷活動來認識固體,瞭解固體的常見性質,引導學生探索固體在顏色、形狀、輕重、軟硬等方面的性質以及固體混合前後重量、體積的變化,從而提高學生運用多種感官觀察物體的能力。以達到課程標準中制定的能用感官判斷物體的特徵,能根據特徵對物體進行簡單分類,會使用簡單儀器這些目標。在學習課文以前,學生已經對常見的固體和液體有所認識了。知道象水和油這樣的物體是液體,象石頭、木棍這樣的物體是固體,對於象牙膏這樣的物體究竟是屬於哪一種,肯定會有不同的答案,我們認為,如果學生能說出理由就行了。然而學生對天平、量杯這些測量儀器的使用卻非常陌生,所以只要讓學生利用簡單儀器比出物體之間的多少和輕重發生變化就好了,不必強調多多少、重多少的問題。工具的使用應該用專門的時間來學習,穿插在探究活動中會使活動不能流暢進行的。

根據學生的經驗我們這樣處理教材,重點引導學生學會運用多種感官來觀察物體,並能夠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出來。初步瞭解固體混合前後的重量、體積會發生變化。在活動設計上,儘量體現出活動的趣味性、探究性、合理性。

本課的教學目標:

過程與方法:

●能夠辨別周圍環境中的物體,哪些是固體,哪些是液體,在此基礎上會給物體分類;

●會運用多種感官和簡單工具認識固體在顏色、形狀、軟硬、透明、輕重等方面的性質,並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描述出來。

知識與技能:

●能夠運用多種感官認識物體的常見特徵;

●會藉助簡單工具進行觀察。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體驗工具使用的方便有效;

●共享科學探究的樂趣。

教學過程設計

一、出示一杯水、一瓶油、一碗麵粉和一塊麥餅

1、講解:這些物體中有的是固體,有的是液體,請小朋友把他們分成兩類。

2、提問:你為什麼這樣分?理由是什麼?

3、提示:老師一共出示了幾種物體?

4、學生仔細觀察以後回答。

【評析】這裡主要是想讓學生髮現裝液體的碗和杯子也是固體。這樣安排可以直接進行"和麵"的活動,使整堂課的探究活動有機結合在一起,把知識的獲取、技能的培養、情感的體驗滲透在活動中。

5、提問:誰知道麥餅是怎麼做出來的?誰來告訴大家?也可以相互補充。

6、師生共同討論以後動手和麵,每組一份材料,小組合作完成做一個麥餅。

7、提示:在和麵的過程中,什麼時候既像固體又像液體?和麵時容器裡的水不要太多,麵粉要一點一點地放,麵粉放入水中後,要用筷子不停地攪拌

8、告訴學生麥餅做好後,要進行烘烤才會熟,才會像我們一開始看見的餅一樣,屬於固體。

二、引導學生研究固體的性質

1、這個餅是什麼樣的?你能用哪些方法進行觀察呢?

小組討論,然後交流。

2、可以看一看,可以聞一聞,可以嘗一嘗,還可以掰開看看裡面是什麼樣的┅┅

3、教師評價:你們真會動腦筋,確實要全面觀察一樣物體,要運用多種方法觀察。但是,不可以隨便亂嘗,要安全衛生的才能用舌頭去嘗。要觀察硬的物體裡面是怎樣的,也可以藉助一些工具。

4、固體在我們周圍到處可見,請你們仔細找一找。

5、每一小組也都帶來了一些固體,請你們想辦法找出它們的特點,並且填寫活動記錄表格,把你們觀察到的特徵用你最喜歡的方式記錄,一會兒大家交流,看誰用的方法多,觀察的仔細、全面。

6、學生活動開始。

7、巡視指導,給需要幫助的小組提供建議。特別要鼓勵學生善於用多種方法進行觀察。

【評析】要全面認識一樣物體,必須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指導他們使用有效的方法,同時可以藉助工具,如放大鏡、小榔頭等。要提醒學生安全使用,從小就要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

三、引導學生研究固體的混合與分離

1、下面我們來做個遊戲。這裡有一杯綠豆、一杯黃豆、一杯麵粉。

提問:假如把它們混合在一起,你們會發現什麼?仔細觀察分析一下,先猜一猜。

學生彙報:可能顏色看起來會變掉;可能會一個杯子裡裝不下了,可能會重一些了,還可能麵粉看不見了。

2、提問:怎麼樣來證明呢?

3、學生回答:需要動手做一做,才能知道。

4、小組討論,你需要老師提供什麼材料?

5、按小組討論方案進行,教師巡迴指導。

6、你們發現了什麼?

7、學生交流發現:固體混合前後輕重不會改變,體積發生了變化。

8、進一步提問:為什麼會變化的?

9、引導學生更深入地探究。

【評析】這個過程學生十分樂意參與,教師只要組織好活動秩序,學生安全可以發現其中的秘密,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10、我們又如何把它們一一分開呢?小組討論。

11、還是你們自己想辦法解決,有問題可以尋求老師的幫助,或請教別的小組的同學。

12、在生活中經常會用到我們剛剛學會的方法,誰能舉一些例子?

做爆米花把黃豆和大米放在一起就好吃。

為了節省地方,我們經常把很多固體堆放在一起。

農村裡面揚稻穀,要把兩種穀子分開。

工地上,沙子利用篩子要分出大小。

13、下面我們看看這些畫面,說說他們在做什麼?為什麼這樣做?

(這裡可以用課件的形式展示生活中的實際應用的.例子)

【評析】讓學生感受到科學探究的內容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而且知道我們學習的知識技能可以給我們的生活帶來方便。

教學片段與評析

師:剛才我們已經討論了,水是液體,麥餅是固體。誰知道麥餅是怎樣做出來的?

生:用麵粉做出來的。

師:光有面粉就行了嗎?還需要什麼材料?

生:還要有水,盆子、筷子等。

師:有了這些,怎麼樣做呢?

生:把麵粉放在盆子裡,慢慢到水,用筷子攪拌。

師:對。注意,一開始,水要少放一點,不夠可以慢慢地加進去。一下子放很多就做不好麥餅了。

師:每一個同學要把手洗乾淨才能做麥餅。一會兒,攪拌好了,每組請一個同學用手把攪拌的麵粉團揉搓。其他同學注意觀察麵粉和水的變化,等一下我們一起交流,看誰觀察得最仔細。做的時候如果有困難,可以請老師幫忙。

生:領取材料開始做麥餅。

師:到各組巡視指導。並適時提醒同學們觀察。

生:(舉手)我們把水倒進麵粉時,麵粉怎麼打結了?

師:你們多攪拌一會兒試試看有沒有變化。

生:興趣盎然做麥餅。

師:現在我們把手洗乾淨,說說你們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水放進麵粉裡就不見了。

師:消失了嗎?

生:沒有,水和麵粉混在一起分不開了。

師:怎麼可以知道水在麵粉裡呢?

生:麵粉開始是乾的,後來是潮的了。

師:攪拌的時候有誰還發現了什麼?

生:我們一組發現麵粉裡放了水以後,有點像糨糊了。

師:你們小組觀察得很仔細。那麼,這時的麵粉團是固體還是液體呢?

生:液體。

生:是固體。

師:能說說你們各自的理由嗎?請小組討論以後告訴大家好嗎?

生:它會流淌,所以我們小組認為是液體。

生:它可以做成餅,有形狀的。所以我們小組認為是固體。

師:你們說得都有道理,老師都不反對。確實在和麵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介於固體和液體之間的一種狀態的物體,我們刷牙用的牙膏也是這種物體。